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 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
2023-07-14王晋池瑞瑞
王晋 池瑞瑞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转型加快的背景下,成都大力贯彻产教融合理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能培训模式,积极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培训体系。近期,四川省社科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课题组”完成了对成都市总工会、成都工匠公共实训平台及相关企业的调研,在了解现有实践成效基础上,以成都工匠学院为例,围绕线上线下相结合主线,结合未来走势和当下问题,提出發展建议。
成都工匠公共实训基地已完成线上线下平台搭建
通过持续不断的推进,成都市开展线上线下技能培训实践取得积极成效,已经形成一定的经验举措。
一是强化线上线下培训融合发展。成都市建立职业培训网络学院培训平台,除提供丰富的线上培训课程外,还通过建立劳动者职业培训电子档案,不仅汇集劳动者的网上学分,还收集线下培训记录、职业资格证书等信息,实现了线上线下资源有机结合。同时,平台还与数千家成都本地规模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用工需求信息收集机制,并通过劳动者手机定位,推送就近的岗位信息,将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和实地就业有效关联起来,实现了线上线下的相互渗透与有机融合。
二是搭建实体平台做实工作。通过实体化、市场化、平台化建设运营成都工匠学院,打造工匠技能聚合、培训、服务、创新的线上线下平台。成都工匠学院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公司制的工匠学院,通过公司化运营,有效克服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公司作为市场主体的特点和优势,提高了在市场上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此外,还拓展线下基地服务功能,建立成都工匠公共实训基地,打造承载成都工匠学院线上平台运营的线下实体机构。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
为了更好回应工匠人才的个人诉求、更大发挥工匠学院的平台价值、更多对接职业学校和用工企业、更快提升产业工人的队伍素质,成都工匠学院在推动线上运作、线下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线上平台在企业需求发布方面的效果不佳,在提升在线平台互动性方面仍有较大空间。二是成都工匠学院五大公共实训基地,具有基础投资大、设备结构复杂、易损件多、维护费用高,以及公共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维护资金压力较大,平台传播作用及基地影响力受限。三是受经济因素和晋升认可的双重制约,劳动者参与技能提升的积极性并不高,劳动者基于工作的需求,更倾向于一线操作的“传帮带”,既没有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的自觉意识,也缺乏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现实动力。四是盈利模式还未得到市场认可,推进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长期享受工会免费服务的企业,对以工会为主导的工匠学院线上平台提供付费服务方式,反应不积极。而工匠学院盈利能力偏弱也对其发展前景产生了不利影响。
线上线下相结合强化工匠精神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以上不足,有发展条件方面的,有技术应用层面的,有个体认识层面的,有自身模式方面的。从促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目标出发,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推进。
以多主体合作提高平台的影响力。一是以战略合作提高平台运营效率。以项目合作方式,引入战略合作方,获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增强态势感知、科学决策、风险防范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二是以部门合作提高平台传播力。依托工会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加强成都工匠学院与科技、人社、教育、经信等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强化平台网上链接能力,加强工匠学院品牌的社会号召力。三是以企业合作提高平台应用价值。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优势,以链式发展思维引导产业链供应链的链主企业、上下游企业、配套中小微企业,合作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以人力资源能力提升赋能生产制造高质量发展。
协同线上平台与线下基地的建设。一是做好分类施策,对理论知识、通用职业素质等课程,以线上培训为主;对实操性强的应会技能,如职工技能、创新攻关协作等,以线下实训为主。二是做到课程设置因时、因地制宜。线上培训可采用针对企业或劳动者需求和特点的多元化手段实施,线下培训可侧重于开设实操性强的应会示教课程和实训操作课程,进行“面对面”的示教授课或技能操作训练活动。三是做大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面。发挥工匠学院线上平台的资源聚合能力,与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开展多种合作,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强化大国工匠精神的软实力打造。一是注重工匠品牌打造。工匠学院应发挥其在塑造产业工人职业观、培养高技能人才、实施个性化生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的巨大号召力。用工企业要通过工匠品牌的精神引领作用和物质激励导向,激发产业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自豪感。二是拓展工匠服务产业发展的路径。在工匠学院平台上实施工匠引培计划,结合本地产业体系中急需紧缺的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实施技艺振兴工程、技能大赛品牌工程等。建立工匠学院导师名录库和注册导师制度,广纳重点产业方向的专家教授、企业家、一线优秀技能人才以及有关专业处室人员为导师人选。三是加强工匠精神传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不定期宣传工匠人才主题故事,培育全民尊重技能的意识,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大增收空间。一是释放平台中介职能。拓展线上平台模块功能,以云端组织方式为不同企业用户、产业工人、各级工匠等提供交换服务和信息的场所。企业会员可在工匠学院线上平台免费发布通过审核的人才需求信息,也可在工匠人才库搜索相关资料,或向工匠学院寻求付费帮助。二是强化学历教育功能。建议工匠学院整合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资源,开设工匠学历班。学历班以线上线下专业学习、工学交替方式开展双元培养,学员在工作中取得的创新成果经认定可申请为学分转换。发挥国际知名工匠培训课程作用,凡参训结业学员的学习记录可转换为成都开放大学的学历教育学分。三是以终身教育夯实基础。与具有专业优势、人才优势、技能培训资源的行业和产业协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联合本地科技局、人社局、教育局等部门,开设大国工匠科技前沿类课程和综合素质类课程,并可转换为成都开放大学的学历教育学分。四是注重授课内容创新。建议工匠学院与省或市工匠领军人物合作,对实操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和励志故事进行汇总、整理和提升,推动授课内容与时俱进,更好发挥“传帮带”作用。
(作者:王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自贸发展中心副研究员;池瑞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自贸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