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干部的积极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
2023-07-14廖全明肖灵子唐诗韵罗雨珊杜荣杰
廖全明 肖灵子 唐诗韵 罗雨珊 杜荣杰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已成全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借鉴《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和国内外心理学家修订的量表展开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法分析数据,探讨、研究高校学生干部的积极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高校学生干部比其他学生具有较高的积极心理健康品格,提出培养高校学生干部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积极心理健康;学生干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9—0047—05
时代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心理健康在经济、教育、文化、人口等方面的社会作用日益剧增,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当前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基础的社会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干部工作的开展,还有利于他们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国外学者Wilcox等连续4年跟踪研究美国大学生,发现有12%的研究对象在大学期间曾产生自杀意念,还发现性别、抑郁、家庭暴力及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存在相关性[1]。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骨干,是学校教育教学规章制度的具体执行者,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但就目前知网上查寻到的资料來看,国内研究高校学生干部积极心理的文献较少。200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高校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主阵地,以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为主力,以大学生自主组织为补充,形成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格局。即使如此,通过深入调研,笔者发现高校健康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2]。为此,笔者参考大量文献,通过抽样调查,分析高校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升高校学生干部积极心理提供新思路。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成都师范学院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辐射全国各地高校学生,采用问卷星收集汇总数据,研究高校学生干部的积极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搜集到的有效问卷共102份,从担任学生干部的角度分类,担任班级干部的有35份,担任院级干部的有13份,担任校级干部的有16份,担任多个干部的有31份,无干部职位的有7份;从性别、户籍、年级角度分类,男生31份、女生71份,生源地在农村的有52份、城镇的有50份,大一23份、大二50份、大三25份、大四4份,独生子女45份、非独生子女64份。
二、研究工具
(一)《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修订量表
本研究根据《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修订量表。量表共5个条目,分别为人际关系、工作学习态度、思维方式、教育模式和人格品德,5个条目得分的平均数为高校学生干部的积极心理健康指数。该量表所有条目的最低得分为1分,最高得分为5分,采取5级评分,其中前6道题目调查研究对象的身份,第7至37题正向计分,搜集高校学生及其干部积极心理健康的认知度。该量表在新时代中国文化背景的基础上编制而成,适合全体中国学生。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65,KMO值为0.916,题项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且具有良好的信度。如表1、表2。
(二)根据国内外心理学家的量表修订量表
本研究借鉴国外发展比较成型的评估工具和量表及国内著名研究者修订的量表,这些量表大多不是针对高校大学生编订的,因其主张的理论构建不同使得形成评价的标准与侧重点不同。因此,团队成员将学习的相关知识和搜集的资料整合修订成新量表。新修订的量表由人际关系、工作学习态度、思维方式、教育模式和人格品德这5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包含4个题项,共20个题目,采用评分形式。组内分析每个维度,平均相关性都比较高,说明每个维度的选题都比较合理。本研究中,量表条目的内容侧重从多角度、多方面综合评价,将适应与发展、状态与特质等有效区分和结合起来,具有良好的信度。
三、研究结果分析
研究采用SPSS PRO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组内数据分析、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及F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一)描述性统计高校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维度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各维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五个维度中,人际关系得分最高,教育模式得分最低,如表3。
(二)不同群体对积极心理学的了解及各维度的比较。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对积极心理学的了解相关性显著。干部与非干部对积极心理学的了解相关性显著。干部与非干部对工作态度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分歧、人格品德的不同相关性显著。干部与非干部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教育模式的差距相关性不显著。不同生源地的相关性不显著。
(三)高校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各维度之间的影响。
1.各维度分数相关性。由表4可知,5个维度的分数呈正相关,其中人际关系与工作态度、工作态度与人格品德相关系数较高。各个维度分数相互影响。如果人际关系较高,工作态度、思维方式、教育模式、人格品德也会较高。
2.是否担任过干部对5个维度的影响。由表5可知,是否担任过干部在人格品德上的均值分别为3.05,3.405,F检验结果p<0.05,可见统计结果显著,说明在人格品德上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幅度Cohen′s d值为0.41,差异幅度较小。
是否担任过干部在人际关系上的均值分别为3.05,3.286,F检验结果p>0.05,可见统计结果不显著,说明在人际关系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幅度Cohen′s d值为0.258,差异幅度较小。
是否担任过干部在教育模式上的均值分别为2.833,3.167,F检验结果p>0.05,统计结果不显著,说明在教育模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幅度Cohen′s d值为0.33,差异幅度较小。
是否担任过干部在思维方式上的均值分别为2.783,3.333,F检验结果p<0.05,统计结果显著,说明在思维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幅度Cohen′s d值为0.65,差异幅度中等。
是否担任过干部在工作态度上的均值分别为2.917,3.214,F检验结果p<0.05,统计结果显著,说明在工作态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幅度Cohen′s d值为0.287,差异幅度较小。
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人群普遍在人格品德、人际关系、教育模式、思维方式、工作态度这五个维度都比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人群得分低。在人格品德和人际关系方面得分都超过3分。
四、结论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平衡
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各维度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各维度之间的发展有不平衡现象,其中人格品德得分最高,教育模式得分最低,说明高校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坚定的政治方向,敢于拼搏,大胆迎接未来的新挑战。但受一些外界因素影响,学习观的差异使得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人際关系、工作态度、思维方式、教育模式、人格品德这五个维度相互影响。由此可知,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受某一因素影响,为人处世的态度、教育生活环境、自知力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态度与心理想法。综合本研究调查结果,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关注大学生,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校学生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同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对积极心理学的了解相关性显著。分析可知,专业不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同。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思维活跃,人际关系较敏感;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思维理性,行事循规蹈矩;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对积极心理学了解更多,这与学习时间和个人经历等息息相关。性别不同,心理健康也不同,女生心思细腻、学习踏实、意志坚韧,但又患得患失、敏感多疑;男生率直理性,但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易身心矛盾,产生心理过敏反应,引发心理疾病。因此,各大高校要集中开设心理教育类课程,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减缓心理压力或疾病,全面提高高校学生抗挫能力和心理素质。
(三)学生干部经历显著影响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
高校学生干部与非干部在人格品德、人际关系、教育模式、思维方式、工作态度方面存在差异。学生干部除了学生的角色,还是教师的助手及学校管理组织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他们接触到更多的人、事、物,不同程度影响着他们的人格品德、思维方式、工作态度。学生干部更负责任,更关注他人,更愿意团结同学,帮助别人,敢于迎接挑战,能够吃苦,这些都是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历练而成的。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的主心骨、领头人,他们对社交的需求往往比普通学生更多、更迫切。同时他们与所有普通学生一样通过人际交往认识朋友,满足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求。为此,担任学生干部能提升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创造力与领导能力,激发他们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能够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乐观面对困难,促进高校学生干部的成长。
五、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构建多彩的校园文化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他们生活的地方,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多彩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缓解学习生活的压力。学校除了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应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提供丰富的课余活动,让学生能够随时参与到不同的活动中。学校应该鼓励社团、学生会多开展活动,增加人际交往的机会,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并且定期开展专题心理健康讲座,举行心理情景剧大赛等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干部的全面发展,促使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二)加强学生干部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压力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干部开展工作的重要因素,学生干部比普通学生更容易遇到心理问题,会出现学生与干部的角色冲突,难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学生干部承载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不能及时有效地排解出去,就会积压在他们心里,造成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4]。教师应该多与学生干部沟通,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干部身份,并加强心理辅导,了解学生干部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压力,使他们健康成长。很多学生干部容易受到社会的负面诱惑,使其价值观受到影响,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干部进行正向引导,帮助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让他们成为合格的干部和健康的学生。
(三)完善家校合作育人机制,满足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
研究显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人的发展,大学是由学校走入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心理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期,而学生干部又承受着比他人更多的压力,所以社会与家庭应支持他们的工作[5]。构建学校与家庭联合的育人机制,定期开展家长讲坛,分享家庭教育经验,构建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学生干部的心理发展与正确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长应给孩子无条件的积极支持,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同时,希望社会与家庭积极支持和配合,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有缓冲的时间,消化不良情绪,保持心理积极健康地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学生的自我适应能力
很多大学生并不能完全正确认识自己,没有自我规划,对未来一片迷茫,心理就会压抑,学生干部也一样。为此学生干部应正确认识自我,促进个体内部心理素质的发展,如培养自尊、提升自我效能感,等等[6]。当代青年人抗压能力较弱,作为学生干部应该不断提高自我适应能力,不仅要做好学生应做的事情,还要履行干部义务,为教师和同学服务,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遇到的问题,应对压力与挑战,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盛海波,赛燕燕.大学生自杀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33(04):93-97.
[2]赵建彬,潘刘丽,吴欣瞳.大学生自杀想法的调查分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1):81-83.
[3]贾晓萍,刘伟伟.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10,30(01):54-57.
[4]高玲.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法制与社会,2007(04):650-651.
[5]李慧民.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4(03):263-264.
[6]韦慧.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及其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72-73.
(本文系教育部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校学干部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的实效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14389007)
编辑:徐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