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美育实践路径探究
2023-07-13罗蕾王更生刘沛然莫艳
罗蕾 王更生 刘沛然 莫艳
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路径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美育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校美育这十年的发展可以用‘格局性变化、跨越式发展、历史性突破来形容;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新时代学校美育必将步入改革快车道、迎来发展黄金期。”尤其是对于新时代高校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强化提升美育素养培养尤为重要。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育价值观念。
一、美育的概念发展和政策内涵
(一)在文化方面,“美育”的概念发展
西方最早提出美育思想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强调音乐的“美育”的净化作用。1795年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向世人提出了“美育”的概念,是西方美学思想史和教育发展史上对美育思想的首次完整论证。在中国,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提到了“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利用音乐来陶冶情操,可以看作是我国美育思想的萌芽。近代美育的首倡者王国维先生将“美育”从西语中译出,《孔子的美育主义》一文较早地使用“美育”的术语,他认为美育可以实现最纯粹的快乐,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美育成果。随后,我国近代美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蔡元培先生提出著名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兼“以美育代替宗教”“科学救国,美育救国”等口号,强调美育在国民教育当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二)在政策方面,“美育”的内涵界定
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不断重视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提升。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意见》指出,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丰富了美育的内涵,它提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可以说,如何理解美育的内涵,决定了如何理解美育的价值,二者是一致的,既肯定了美育的作用,更是赋予了学校美育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有效培养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美育素养,有利于丰富“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涵。在目标与定位上,对新时代培养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合,不断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内容与意义上,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促进作用,让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学习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重点。
二、提升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美育素养的价值体现
(一)有利于提升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素养与艺术技能
通过发挥全员育人模式来营造优美校园文化环境,实施有力有效的全过程育人途径,提供全方位优质育人平台资源,以及树立典型榜样力量等综合效应,真正使得美育融入大学生的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生活之中。同时,在艺术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育人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到教育教学中,使美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能够有机融合。通过美育课程的教学、编排的过程,以通识课或者非正式课程的形式,让大学生深刻体会美育课程内涵,特别是针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进行美育普及,在课堂教学中去认识拓宽美育知识;在实践过程中,让大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体验音乐艺术的魅力,理解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艺术与美育教育、思政教育的结合,改变“闭门教学”的模式,课堂与舞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美育教育、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面向人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美育育人。
(二)有利于提升非艺术专业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
郭声健教授在《基于素养测评的新时代学校美育评价改革》一文中提出“学校美育既不是培养艺术人才的专业化教育,也不是没有自身育人目标的点缀式教育,而是面向人人、以培养“爱美者”为己任的基本素养教育”。加强大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提升,展现大学生精神面貌和青春风采构建广阔舞台,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为研究目标。区别于以往单纯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减少以往活动的娱乐化、通俗化,重点提升把握思想性、艺术性,将非艺术专业学生与艺术专业教学结合,丰富通识课程、思政课程的艺术性和凸显艺术教学的美育性,不断满足专业性与大众化的需求。通过舞台艺术实践形式,为青年学生提供丰富校園文化体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加强美育意识,从而起到育人的目的。致力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能力,所涵盖范围涉及对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的认识,期望培养大学生以美的标准来认识了解世界,感受生活,追求真善美三位一体的人生境界。
三、提升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美育的实践路径
高校作为国家落实美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推进高校美育工作,是新时代赋予每一位高校教师和美育工作者的重要社会责任。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应当要整合高校现有资源,实现多方协同美育机制。高校美育要做到“面向人人”,就要遵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规律和基本特点,开设贴近学生的课程与活动,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审美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美育课程,形成开放性、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加强大学生美育的工作形式和机制。
但从学校的实际师资储备看,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科教师基本无法指导学生开展艺术实践,而艺术类专业的教师虽然在实践方面经验丰富,但以现有的师资储备,要承担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美育普及教育,尤为显得杯水车薪。那么,除了艺术类专业教师,还有哪个群体可以走进美育课堂,承担面向全校学生的美育任务呢?本研究依托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为爱”大学生美育工作室,尝试将一些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艺术类专业研究生邀请到高校美育课程的教学队伍,形成由艺术类专业导师制定教学大纲、掌舵教学方向和教学法,由具有艺术类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与部分在读研究生组建教学团队,共同承担授课任务。
(一)坚持通专结合,开设美育课程
华南师范大学“音为爱”大学生美育工作室尝试实现“美育知识结构化”建设,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精神,以美育课程为核心,整合音乐学院师资,开设古典音乐入门、交响乐普及、歌剧欣赏、“非遗舞蹈”等课程。在课程上有针对性地给非艺术专业学生进行音乐作品解析与鉴赏技巧解构,并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听辨、解构和整体思维,领悟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和情感教育的功能,从听觉将美浸润于心,充分发挥美育作用,并在艺术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育人内涵,使艺术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有机结合。
(二)坚持打造品牌,搭建美育平台
在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美育实践路径的探索过程中,华南师范大学“音为爱”大学生美育工作室依托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资源,创设了“一品牌”“两训练营”“三工作坊”,具体为:在立足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创设工作室“一品牌”项目——“午间音乐会”,该项目注重思想性引领,把思政教育融入藝术实践,自2015年12月举办第一期午间音乐会至今,共举办了包括喜迎十九大、纪念五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外经典名作专场、军事理论实践专场、公益节专场、美食节专场等103场主题音乐会,节目数量超500余个,参演人员超过1000余人。在提升学生参与热情的过程中开办“两训练营”,即“声乐体验训练营”“器乐体验训练营”,让非艺术专业学生真切学习到,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建立“三工作坊”,让非艺术专业大学生通过“乐器精工坊”亲手制作乐器从而认识乐器的形制、发声原理;从“岭南非遗舞蹈工作坊”了解岭南非遗舞蹈的历史;在“钢琴调律科普工作坊”中体会音乐的韵律。以上活动和项目,学生参与度、认可度高,受到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坚持资源整合,搭建美育团队
高校美育的发展应当要整合资源,坚持协同育人,发挥综合类高校的基本优势。华南师范大学“音为爱”大学生美育工作室注重“艺术与思政”的融合,团队成员由专业导师团队、声乐、舞蹈、琵琶、中国古代音乐史等研究方向的辅导员队伍、艺术类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组成。在师资保障上,美育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美育通识类课程教学和音乐会支持,艺术专业毕业的辅导员担任所在学院学生会、艺术社团及第二课堂指导,计入工作量。在协调配合上,工作室的发展离不开各教学部门和行政机关部门,以美育课程、美育平台、美育名家、美育活动为主要抓手,通过工作坊、名师讲坛、观摩学习、网络课程、云音乐会等形式,结合通识课程、非正式课程,让浸润式美育校园文化氛围渗透到学生群体中去。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