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故事”让小学生命教育在心理课堂上焕发活力

2023-07-13徐梅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3年5期
关键词:绘本故事生命教育小学生

徐梅

[摘    要]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生命教育对小学生个体发展具有极度重要性,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爱护生命,理解生命、珍爱生命。利用绘本故事开展生命教育,发展绘本故事助力小学生命教育的强大优势,形成在小学生命教育中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尊重规律,热爱生命;认知死亡,敬畏生命的全方位应用。紧密围绕绘本故事的选取共情性要强,问题设置始终要聚焦教育目标,使绘本故事在心理课堂中不仅是吸引学生的教学素材,更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关键词]小学生;生命教育;绘本故事;心理课堂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小学阶段是学生生命教育的初始阶段,以绘本故事为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是小学心理课堂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绘本故事,讲述了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蕴含着浅显易懂的人生哲理。心理健康教师若能用好生命教育绘本故事,对小学生具有不可估量的生命教育价值。

一、生命教育的硬核

据台湾知名学者王学风介绍,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传授学生生命孕育知识和生命发展知识,让学生对自我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着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促进对他人(尤其是残疾人士)的关爱和对社会的关爱,从而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人格魅力。

笔者认为,学校生命教育不仅是知识或技能的传授,更是生命与生命的碰触和交流。心理课堂上生命教育要帮助学生探究生命的本质,认识生命的源头,从最根本的地方得到技能,从而产生实践的信心和力量。通过绘本开展生命教育,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和探索;二是对人生价值所在的尊重和珍视;三是对个人独特人生的热爱和发扬。

二、生命教育对小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爱护生命

每名学生身上所承载的生命光芒与众不同,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端正对于自我的认知,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这才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小学生常常会对各种生命现象产生好奇和不解。生命教育绘本故事可帮助其释疑解惑,满足其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和探索,帮助其初步认识生命的孕育、生长、衰老、死亡的发展历程。

生命教育绘本故事常常通过创造直观形象的情境,在不知不觉中传授女童保护、灾难应对、情绪管理等知识,将生命成长中不易觉察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他们自然而然地模仿身边的榜样人物,学会自我保护的本领。同时,小学生在绘本故事阅读中也会遇见面对各种困难、挫折、失败的主人公,明白生命中遇到“风浪”,一味地哭泣、抱怨、害怕、逃避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增强自己的抗挫能力,面对现实时才能勇敢面对。

(二)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珍爱生命

生命靠历练才会成长,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生命呵护生命,用生命灿烂生命,用生命去唤醒生命。生命教育绘本故事的作者往往融入内心最柔软、最温暖的生命体验,使故事情境富有诗情画意,故事内容温暖感人,在视觉享受和心灵熏陶中,将学生带入美妙、智慧、感悟生命的美好,与生命共舞的情境之中。

三、繪本故事助力小学生命教育的强大优势

小学生以具体的形象思维方式为主,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是有很大具体形象性的,而绘本故事色彩丰富,画面精美,视觉效果好,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心理辅导教师将绘本故事移植到小学生命教育课堂中,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故事的精彩片段,再围绕某个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在团体互动环节,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围绕生命教育绘本故事中的教育点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暖身游戏、亲身体验、角色扮演后再谈感受,悄然引导学生珍爱生命之美好。

绘本故事之所以成为小学生的最爱,不仅是那简洁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画,还有蕴含着丰富的知识。阅读关于生命教育的绘本故事,小学生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会激发和促使他们学习书中人物的优秀品质,会不自觉地把他们当成生活中的榜样,努力向他们靠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身上散发的优秀品质也不断显现。只要心理辅导老师在课上加以正确引导,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就能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健全的心理品质。

小学生在心理辅导教师遴选的生命教育绘本故事的认同和投射、体验和感悟,反思之后再具体实践。这样不仅能满足自己积极成长的内心需求,还能获得积极情感体验,激发多元潜能,进而达到提升某种生命特质的教学目标。另外,绘本的使用兼顾了学生左右大脑的开发,对小学生的认知开发有很好地促进作用。

课堂上,心理辅导教师可设法让绘本故事成为小学生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有选择地阅读,学生定然在这些故事中找到学习的榜样和成长的动力。生命教育的绘本故事不但满足当下小学生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还促进其智力生活与精神世界和谐发展,让学生更好地与自己、与他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四、绘本故事在小学生命教育中的全方位应用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6~11岁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选择适切的绘本故事阅读书目,借用课堂教学或者亲子共读的形式展开阅读,效果会更好。笔者针对学校实际及学生问卷调查,选择了适合小学生生命教育教学相应的主题绘本故事。针对有的学生对自己是谁、来自何处尤为好奇,选择绘本故事让学生在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同时,了解生命的来历;有的学生开始关注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期待了解生命变化的规律,选择让学生了解生命历程、尊重规律、热爱生命的绘本故事;有的学生比较自私,选择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爱与奉献的绘本故事。

(一)了解生命: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小学阶段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是客观化的。在这一阶段,能否正确认识自我并悦纳自我,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健康个性与健康心理的形成。小学生也会和成年人一样,往往因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而丧失自信心。

每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特点显现在外表,很容易被发觉,如容貌、身材、口音等;有些不同隐藏在内,需要去发掘,如性格、爱好、习惯等。有些特点是优点,值得保持,如乐观、认真等;有些是不足,需要改进,如鲁莽、粗心等。有些不同行为小学生是很难改变的,如自己的家庭环境、自己的容貌特征等,就得欣然接受。有些是小学生自己可以调整的,如习惯、爱好等,可以努力改变,做更好的自己。

以绘本故事《我是特别的 我是最棒的》为例,这个故事名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学生跟心理辅导教师放声读题目就会让自己充满积极的力量。简单的几幅画面,每一幅都让学生期待,而读完又若有所思。学生在跟随心理辅导教师阅读这个绘本故事的同时,不经意间找到故事中自己的影子;不知不觉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发现自己,接受独特的自我。每次读完这个绘本,学生自信地喊出“我是特别的 我是最棒的”。从他们的眼神中,笔者感觉到他们找到了自我,找到一个优点、缺点并存的真实自我。适切的生命教育绘本故事,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特点,还可以不断助力学生接纳自我和提升自我。

(二)生命历程:尊重规律,热爱生命

一个人的生命历程,通常会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出生,成长,衰老,死亡。在课堂教學中融入适切的与生命历程有关的绘本故事,可以引导学生挖掘生命资源之“宝藏”,善用生命资源之“宝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意识,为自己独特的生命赋能。课上,心理辅导教师和学生共读了《一片叶子落下来》这个绘本故事。通过阅读,学生发现生命的历程其实就像大自然中一片叶子四季变化一样从容,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样子,在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中,尽情绽放自己。一片叶子落下来,它并不是消失,而是转换,是依然给活着的大树带来肥料,带来温暖与力量。

心理辅导教师由一片叶子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引导学生直面死亡,缓解学生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引导同学探讨生命的历程就是从出生到死亡,来到这个世界体验生活的过程;引导学生对生命的高度进行探讨,期待生命历程变得精彩纷呈。尼克胡哲,尽管天生残疾,但幽默风趣,战胜人生中的不完美。雷锋、赖宁,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他们却活的精彩,活的有价值,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虽说对于宇宙长河来说很短暂,但也能闪闪发光、熠熠生辉。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可以活得精彩、活得绚烂,可以做许多有意义的事情。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每个阶段都会让你得到与众不同的成长。死亡就代表所有一切的毁灭吗?不,它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三)生命终结:认知死亡,敬畏生命

死亡,是小学生无比沉重的话题,躲不开的话题。在日常生活中,家人对死亡的遮遮掩掩、避而不谈,社会上多媒体对死亡危机事件的报道与解读……目睹邻里祖辈失去亲人的悲伤与痛苦,会使初次遇到重要他人死亡的小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对死亡的认知大多是从不同渠道获得的,既复杂又杂乱无章,由此产生的悲伤、恐惧等情绪,如果不加以很好地疏导,面对亲人的离去,心理上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障碍。古往今来,人类生息劳作,繁衍生息,都是以土地为依托的;天以大“道”为本,四时更替,时序有先后;大“道”,靠的是自然灵性,顺其道而行,自然灵性所致。人的生老病死,也是任何人都抵挡不住的自然法则!

时至清明,很多学校都会带着学生祭扫烈士墓。扫墓前,当教师不知如何向学生解释“人的死亡”时,不妨从“死亡”主题的绘本故事入手,向学生诠释“生命终结”。《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这个绘本故事,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品读。《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讲述死亡并不沉重,温暖而又直接,可以让小学生直面生命的自然,告诉学生在亲人离去时所需要做的一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面对死亡时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内涵,懂得如何珍惜光阴,如何关爱家人。在最后定格画面的讨论中,让学生感悟:生死本就是再自然不过的生命轮回,同一分钟就有一死,又有一个婴儿降生,人类就是如此生生不息;虽然亲人的逝去会带来悲伤的情绪,但也会让心智变得成熟起来,变得丰富起来,变得细腻起来;岁月能抚平创伤,也能把活着的人对逝者的思念深深记录下来。对逝者最好的祭奠方式是——每一位生者都十分珍爱生命,对每一天的生命都十分珍惜,对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十分敬重。

五、绘本故事在小学生命教育取得成效的核心要素

(一)绘本故事的选取共情性要强

市场上绘本非常多,要应用到生命教育课堂上,应具有可引起小学生强烈共鸣这一要素。从内容上讲,要符合中国国情的身心发展特征。国外许多关于生命教育绘本故事书,基于西方的宗教、神学理论阐述生命,甚至有些儿童性教育内容尺度过大,在国内接受度不高,也不适合国内小学生课堂上阅读学习。据悉,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所编制的生命教育系列教材非常值得借鉴使用。生命教育绘本故事内容具有教育价值。心理辅导教师通过巧妙设置问题,充分挖掘绘本故事中对小学生生命教育有益的重要元素。

共情是一种心理能力,在交流和沟通中,平时,我们也把共情叫做同理心。学生在亲身体验他人情绪的同时,从他人的角度去认识和接纳他人的观点,属于一种情绪反应能力的替代性心理活动过程。绘本阅读,能让学生有一丝抒发真情实感的缓冲空间;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再自主选择方式进行表达。如《生气汤》《我变成喷火龙了》《搬过来,搬过去》等,都可以让学生在书中找到自我,尽情倾述。共情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也能让他人更好地知道学生自己内心的感受。

(二)问题设置始终要聚焦教育目标

绘本故事融入心理课堂不是简单地陪学生读故事。绘本故事作为心理课堂中生命教育的一种教学手段,是课堂达成目标的工具,是架起教和学之间的一座桥梁。除了生命教学的主题背景,在教学设计中,心理辅导教师要有足够的课程目标,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巧妙设置问题。学生在分享交流中,既丰富了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又达到了生命教育的目的,实现了生命教育的目标。如《大脚丫跳芭蕾》,听到故事主人公的关键处,引导学生讨论,贝琳达是在怎样的氛围中出场的?这一次,她遇到了哪些困难?故事中的其他人对贝琳达的梦想有什么影响?故事听完了,哪些细节还一直留在你的脑海中?学生在课堂上知道梦想有大有小,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梦想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在内心深处勇敢地表达自己所拥有的梦想,让梦想在心中变成一粒生命的种子,在自己的心田开花结果。

绘本故事在促进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心理课堂上,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课程结构,深受广大小学生的欢迎,心理辅导教师和家长朋友也乐此不疲。但要形成一套成熟的课程体系,还需要心理辅导教师不断反思,尤其是在交流分享环节,需要反复打磨教学设计,为学生播下积极生长的生命种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使学校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丰饶之地而努力,不断充实学生的智力世界和心灵人生!让绘本故事陪伴着学生心灵悄悄成长,一起了解生命、认识生命、感知生命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李祝敏.电影片段在小学生同理心课程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

[2]沈苹,王备.活用绘本上好心理课[J].人民教育,2017(1).

[3]王庆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科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绘本故事生命教育小学生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