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式教育方法在小学音乐美育中的应用
2023-07-13黄瑀
黄瑀
[摘 要]浸润式教育方法是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理念的体现和发展,本文将小学音乐美育中“欣赏”“表现”“创造”“融合”四大内容与中国传统审美方式“意境” “意动”“意象”“意合”紧密关联,以全新的视角解读浸润式教育理念,分析其在小学音乐美育中的构建原则:注重知识体系的横向并联与纵向串、注重音乐活动的多感官体验、注重审美内容的开放性与独特性,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意境创设,丰富审美体验;意动配合,掌握音乐知识;意象感悟,进行审美创造;意合贯穿,实现育人合力实施策略,充分发挥其在小学音乐美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浸润式教育;小学音乐美育;实施策略
音乐是审美感受与情绪体验的艺术。浸润式音乐教育方式是先人音乐教育理念的体现和发展,更是传承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重要途径。
一、小学音乐浸润式教育方法的涵义与特点
“浸润”本意是滋润、熏陶、逐渐渗透之意,唐代诗人王季友的《青出蓝》中曾有诗句“浸润加新气,光辉胜本青”,体现了陶冶浸润在美的呈现中的重要作用,浸润式教育模式正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重要体现。
(一)意境:浸润式欣赏
意境,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在审美过程中主观意识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促进与相互融合,是升华审美感受、促进审美创造的重要手段。浸润式欣赏扩大了音乐欣赏审美范畴,在音乐本体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欣赏过程的方式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营造积极学习环境与感知心境,二是多感官渠道的充分运用。
一方面,根据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内容,让学习环境与学习内容建立联系,营造内与外和谐统一的意境美,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审美感知的目的。另一方面,充分调动视觉、触觉、动觉,建立以听觉为主体,多感官配合为辅助的浸润式欣赏手段,这不仅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意動:浸润式表现
意动,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感觉的过程与形式。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仍与直观感受相关联,“心随意动”“意动心须动”都体现了行动表现与直观感受的密切联系。要想更好地呈现“动”的意蕴,就不能忽视“意”的理解。
浸润式表现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音乐情感的理解上,运用特定的故事与主题将“器乐”“声乐”“乐谱识读”以及“综合性艺术”等相关知识有效串联。通过有意识地设计,帮助学生对音乐元素所呈现的内容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又为学生的表现预留足够的空间,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不断提升艺术表现素养。
(三)意象:浸润式创造
意象,在中国式审美范畴中具有主观性、独创性等特点,这一主观性的产生并非孤立的情感抒发,而是通过对外在事物的体验和感悟产生独创性的审美感受。浸润式创造通过提供具有确定性的“象”之客观事物,启发学生进行音乐审美创造,在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内心感受,充分发挥“意”的独特性与创造性。
由此可见,浸润式创造具有两个明确特点,一是创作主题的指向性。小学生音乐综合能力较弱,分散的创编范围很容易让学生无从下手,通过教师提供音乐素材或制定创作场景,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联觉感悟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创编过程。二是创作内容的独特性。浸润式创作给予学生审美自由的能力,通过音乐创编呈现独特的内心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浸润式创造不仅尊重个体的主观性,同样也鼓励合作、讨论与表达的融合性。让学生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充分感受浸润式音乐创造的包容性和多元化,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态度和创造欲望,使之不仅具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即兴表演和实践创编活动的能力,而且懂得合作与尊重的重要性。
(四)意合:浸润式融合
意合,是汉语的主要特点之一,本文借助汉语中意合的体现,重点强调建立形式多样、组合自由的融合关系。通过发现不同事物间的隐性结合点,进行多点多角度的实践和体验,从而达到深度理解的目的,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首先,浸润式融合的多样性注重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融合点,发掘各学科蕴含的体现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内容,并将其融入在音乐欣赏、音乐表现、以及音乐创编的过程中。其次,浸润式融合的自由性不仅将音乐美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间,更将审美感知融入社会生活,创新“体验式”学习,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音乐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由此可见,浸润式融合,追求在直觉思维中发现美的共性,既强调音乐与相关学科间的融合美育,也强调在音乐美育中融合德育,是实现以美育人、以德树人智慧教育的重要体现。
二、小学音乐浸润式教育方法的构建原则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艺术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浸润式教育方式力图围绕音乐课程育人理念与目标,遵循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突出音乐的审美特质,强化音乐的实践创造。在具体教育方式的构建方面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注重知识体系的横向并联与纵向串联
音乐教学需要教师将零散的音乐理论与实践技能有机整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浸润式音乐教育方法扩大教育内容的认知范畴,重点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注重音乐与其他学科内容的横向并联,这里所指的“其他学科”既包括非艺术学科的知识并联,也包括艺术学科之间的有效组合。例如:既可以有音乐与语文、音乐与英语、音乐与文化等非艺术学科教学内容上的相互渗透,丰富艺术的审美角度与表现形式。第二,注重知识体系内部的纵向串联,浸润式音乐教育提倡通过“欣赏”“表现”“创造”“联系”四大艺术实践模块,将知识相互关联渗透,使新旧知识相互串联形成有效的知识系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进一步促进音乐实践与创造。
(二)注重音乐活动的多感官体验
“联觉”指通过多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学现象。这种联觉能力不仅会加深学生的知识认知深度,而且能够持续地帮助学生提升音乐审美活动中的感受力,是全面育人的重要体现。浸润式音乐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过程性感受,包含了艺术审美和创造过程中的各种认知形式。以音乐活动为中心,有意识地关联和发挥多感官体验对音乐审美的积极作用,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是浸润式教育的实施原则。
(三)注重审美内容的开放性与独特性
浸润式教育强调以开放性的形式组织音乐活动,重视音乐与自然世界、社会生活的关系,教育场地不在局限与教室中,更多的是去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声音特质,将音乐与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具有感受和发现生活美的能力。同时,浸润式音乐教育也关注审美内容的独特性,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本地独具特色的人文音乐资源,创造性的设计音乐场景,使学生在音乐活动的参与中理解音乐的人文内涵与社会功能,在音乐活动的实践中传承和创新本土音乐文化。
三、小学音乐浸润式教育方法的实施策略
浸润式教育实施过程中应创设多元化的“意境”主题、开展丰富的“意动”音乐活动、激发多感官参与的“意象”感悟、以及发展育人合力的“意合”贯穿。使学生在浸润的学习状态中,达到深度理解、灵活应用的目的。
(一)意境创设,丰富审美体验
浸润式音乐教育围绕音乐活动,联合多方资源,力图打造立体化、多样性、互动式的音乐美育浸润环境,达到丰富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1.构建立体化的校园音乐情景
本文所指的“校园音乐情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校园音乐情景”主要面向音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匹配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与互动。广义的“校园音乐情景”强调了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一方面,在校园音乐活动中融入历史人文、科学实践等融合式内容,使音乐教育可以浸润到各个学科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环境,在校园活动空间中运用课间音乐、校园广播、艺术墙等等,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形成立体化、创新型、时代性的校园音乐文化特色。
2.开展互动性的家庭审美氛围
互动性家庭美育强调“互动”,通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不断深化,行之有效的美育模式。学校与家长之间要有良好的沟通,让家长了解美育的重要作用和学校的美育工作,在家庭审美氛围中以父母为主导,积极发挥审美的启发与引导作用。通过居家陈设、音乐探讨、文化沟通等手段,打造高雅的家庭审美氛围。
(二)意动配合,掌握音乐知识
音乐实践表现需要有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支撑,音乐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也是进行音乐创造的重要前提,积极的学习心态需要满足儿童的心理认知规律,运用“意”和“动”的配合可以有效帮助其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1.在音乐游戏中渗透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游戏的设计要与音乐性质紧密结合,将音乐中的速度、节奏、力度以及音乐情感通过体态律动游戏进行表现,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具体。例如:通过让学生进行音符角色扮演,运用身体的高低组合变化了解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通过距离的变化了解音与音之间的旋律音程关系、通过“音符对对碰”了解和声音程与和弦之间的组合关系等等,这体现了通过“动”深化对“意”的理解原则。
2.在音乐表现中巩固音乐知识
笔者认为音乐表现可以赋予音乐知识以生命,学生在身体律动、打击乐器应用以及歌曲再现等表现形式中,将音乐思想和情感与音乐知识应用紧密结合,使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审美感受相互渗透。例如:在八分音符教學过程中,不能单方面讲解乐理知识,而是通过作品的聆听与表现让学生感受八分音符旋律的流动性,更好地理解时值与音乐呈现之间的关系。
(三)意象感悟,进行审美创造
音乐美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音乐审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想象力与创造力紧密结合,助力学生从小养成善于思考的创新思维能力。
1.多感官感悟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多感官参与有利于促进审美想象力的形成。例如:人教版四年级音乐课题《大海啊,故乡》,教师可以借用音视频、海螺、沙锤等物品,充分打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对大海的直观感悟,在重复播放音乐主题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点或线表达音乐的层次、质感、节奏或乐段。通过可视化的审美想象和创作,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内心感悟能力。
2.多样性创作提升学生主体意识
意象感悟最突出的特点是创作主体的独创性,不同个体即使针对同一客观物象,同样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悟。如课题《大海啊,故乡》,学生通过感悟所创作出的可视图画是不同的。浸润式音乐教育倡导教师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只能是“象”的提供者,“意”的输出要体现学生的独创性。通过持之有序的引导,激发学生独立、自主、创作的学习动机。
(四)意合贯穿,实现育人合力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关联”。鼓励探究各学科与音乐的美育结合点,在形式与内容中形成意合贯穿,实现育人合力。
1.立体性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
在国际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受到了挑战。在音乐基础教育阶段,构建立体化的知识结构,全方位的融入传统文化知识是必然的选择。例如:相关“泼水节”的教学内容分别在小学语文课本与音乐课本上出现,在学唱《快乐的泼水节》这首歌曲时,可以通过语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中的细节描写,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呈现音乐中的欢快风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服饰、舞蹈、地理风貌、民间崇尚等相关知识,通过立体性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理解并热爱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培养爱国情怀与民族自信。
2.开放式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美育的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在内容实施与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在实施内容方面要有充分的灵活性,需要结合时令节气、主题活动、地方特色等有目的地开展。例如:农历三月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至今在西南地区仍有多样性的庆祝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教师可以利用本地音乐、人文历史等相关资源,开展与之相应的音乐文化实践活动,从而起到弘扬地方音乐文化的作用。其次,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情感体验的输入输出过程,通过创设主题问题式实践活动调动学生主体意识,主动探究背景知识;在审美体验与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最后进行审美交流和评价,深化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与合作能力。
新时期的美育指导思想强调要将“美育纳入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的各阶段”,这体现着美育在育人方面的普惠功能和广泛的渗透性;《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在课程理念中提出音乐教育要“重视艺术体验”和“突出学科综合”,这表明学科教学过程要重视参与性与互融性。由此可见,美育的实施效果与小学音乐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参与的能动性影响着普惠性的效果,内容的互融性也是美育渗透功能的重要体现。有效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推动融合式音乐美育的开展,是音乐教育从业者为之奋斗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顾颉.中小学整合式美育[M].四川:四川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22.
(责任编辑: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