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析
2023-07-13詹晶晶
詹晶晶
摘 要: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漫长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财富,具备十分重要的继承和发展价值。人们对传统音乐这一类型的文化遗产进行继承与开发,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但在保护发展传统音乐产业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为传统音乐类非遗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机会,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更大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音乐;非遗;传承
传统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乡村文化中,乡村音乐艺术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乡村音乐文化的发展水平对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有重要影响。在当前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音乐得到了新的发展机会。因此,必须要借此机会对其创新发展方式进行研究,寻找出真正适合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的发展路径。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的意义
(一)培育民族之志,升华爱国之心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诞生了很多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宝贵价值。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国人一代又一代的智慧,寻找出真正适合的继承方法,是当前人们的重大使命。音乐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传统音乐文化蕴含着许多积极的精神内涵,正是这些内涵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在当前时代下,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各种传播媒介走入人们的视野当中,传统音乐文化也应抓住这个机会,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从而进一步发扬光大。[1]
(二)继承独特韵味,突出音乐特色
乡村文化以传播为出发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在音乐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其发展不仅要保存与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还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比如零陵民俗音乐的演唱素材里,有“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民俗故事,体现了子女对父母恩情的报答。乡村振兴下的音乐文化建设,既要与农业文明相契合,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真”“善”“美”等价值观念;既要立足乡村,又要紧跟时代的脚步。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发展的条件
(一)国家政策法规的大力支持
国家近年来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促进音乐产业发展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民族原创音乐,同时,对音乐的创意制作、民族音乐品牌的塑造、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等方面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划与布局。乡村振兴战略及一系列法规文件给中国农村改革与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向。传统音乐是能让人们产生共鸣,最易被世代传承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传统农村较为封闭,经济较为落后,传统音乐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土壤,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大背景之下,从业者有了更多机会,我国文化传承与新农村建设亦有了较多政策支持。[2]
(二)传统音乐类非遗资源丰富
我国各族群众文化繁花似锦,熔铸出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音乐,这为乡村振兴视域下新时代开展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提供了丰富资源。我国传统音乐是由当地人代代相传的,其中有很多已经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3]
三、传统音乐的发展现状
(一)受流行音乐冲击,缺乏传唱度
最近几年,国家已经在政策上对传统的文化产业进行了指导,从而让我国的文化自信得到了切实的体现,也给了人们一个更为宽广的展示空间,让更多的人加入传统音乐的传承队伍中。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很多传统音乐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并且正逐步淹没在新时代信息潮流中,这主要是因为传统音乐文化没有能够与环境相协调,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受阻,甚至产生传播断层等情况。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对音乐文化有了更多元的接触方式。这个时期,传统的歌曲受欢迎度远低于流行歌曲。尤其是在抖音和快手這样的平台上,流行歌曲更是火遍大江南北。传统音乐是历经历史积淀才得以留存的宝贵财富,尽管传唱度不高,但却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只是与流行音乐相比较,乡村的传统音乐却缺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传承传统音乐不在于要求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而在于人们是否能从传统音乐中汲取爱国情怀与民族观念。[4]
(二)传承方式单一,削弱传统音乐影响力
受到传播渠道限制,乡村传统音乐很难受到多数群体的关注。流行音乐却正好与传统音乐相反,其受众群体庞大,因此在传播方面的效果也会更好。传统音乐多被赋予优秀的文化内涵,除音乐专业人士较为熟知之外,多数人认为传统音乐不像那些流行音乐一样易于传唱。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在于传统音乐传承时方式选择不当并且对传承人也没有过高的各项要求。传统音乐在教学中又比较困难,不易被人接受,若采用大班制教学还会让教学效果降低。目前学校开展传统音乐教育时,大班制教学主要以鉴赏为主,若要做到学生均能娴熟歌唱,难度较大。因此,对传统音乐进行继承与发扬,需要不断地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而这正是目前人们所要急需解决的。[5]
四、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发展的路径
(一)融合时代发展,提升传统音乐活力
传统音乐受到目前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受阻,而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创新力。创新力不足导致了传统音乐的发展只能局限在一小部分人群中,无法吸引更多的群体加入。鉴于这种情况,文化部门要积极促进音乐文化创新发展。这需要将传统音乐文化主动融入现代文化中去,从而促进创新,另外还需要考虑和其他的音乐形式进行整合,将多种乐器进行融合,为传统音乐添砖加瓦,让音乐传承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效果。[6]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有针对性地分析其受众基础。比如零陵的民俗音乐就包含了浓厚的人文属性,获得了大众的喜爱。人文属性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将大众作为音乐文化的核心,能够让人们切实体会到文化的主导力量。因此,相较于其他文化来说,乡村音乐文化的振兴,更需要大众的认可。与其他文化相比,乡村音乐文化更依赖歌唱,在劳动、节日等情境中,民众可以借助歌唱来实现对文化的传承,从而更容易实现其文化价值。而且,民间的音乐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人民的生活条件在发展中发生了变化,那么民间的歌曲也一定会发生变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民俗音乐文化建设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赞赏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民俗音乐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背景紧密结合。[7]
(二)多主体共建,构建良性循环机制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已非单方面发展形态,而是应着力激发包括政府和村民在内的各方构建热情。非遗传承人联合商业实体及其他力量共同建设、共同规划、共同筹措资金。地方政府应引导有关企业联合建设地方特色文化村落和旅游景观,从而使乡村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机制得到完善。次外,为保证传统音乐的发展能够构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还应该重视将学校、地方以及民俗村落相结合,在教育教学以及各类民俗节庆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
(三)多方位努力,营造良好的存续生态
应建构以产业融合理念为基础的多元发展模式,比如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全面融入传统音乐,成立旅游合作社开展文旅融合,将特色餐饮融入演出活动范畴,打造相关文创产品。必须实现与当地旅游产业、动漫产业、影视文化产业和音像制品的全面融合,从而进一步拓展传统音乐的创新与影响。[8]
(四)多措并举激发,增强传承人群意识
激励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的方式,主要有给予资助、产业分红、荣誉鼓励等。地方相关部门可通过建设传统音乐研究基地、传统音乐馆、文献馆、档案馆、线上傳统音乐数据库和地方歌舞研究所,给予文化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文化部门应组织挖掘与培育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人,开设地方性传习班与培训班,引进表演技能丰富的传统艺人传授技艺。
(五)多渠道传播,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政府及行业协会可举办有关活动以提高传统音乐声誉,还需要借助新媒体传播,尤其要借助网络渠道拓展影响力,树立文化品牌。从传播方面来看,传统音乐传播受到的局限较大,因此必须重视应用更多的渠道,充分使用互联网技术,使传统音乐能够在线上线下都得到有效传播。同时,为了保证传统音乐符合大众对多元文化的需要,还要采用多产业联动的方式,使地方的传统音乐品牌更加鲜明,进一步提高传统音乐的传播效果,更好地塑造地方文化品牌,以满足新时代大众多元文化需求。
(六)创建发展格局,护航传统音乐传承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需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模式。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
第一,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开展效果。为了进一步推动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扬,必须重视引进优秀人才,为传统音乐文化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本地居民的整体音乐文化水平,进一步拓宽传统音乐文化的受众群体。
第二,全面推广与日常生活有关并能得到当地全体居民积极参加的文化活动,创造新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并以丰富的文化活动作为支撑,使文化创作得到良好的平台。为了使乡村视域下的传统音乐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相关的艺术工作者应该主动深入农村,了解乡村传统音乐与实际的联系,并发掘出乡村传统音乐人才,提高乡村传统音乐与文化、旅游以及教育的整合水平。
第三,培养新生力量。大部分农村大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后都希望以后能够在城市工作生活,就目前形势来看,城市的环境更适合大学生们生存,但这也会直接导致乡村视域下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队伍无法注入新的生命力。对此,相关部门应该有针对性地的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自觉加入传统音乐的推广当中。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介入方式,既可采取兴趣介入,也可采取兼职介入的方式,并要以保证大学生城市发展为前提,让他们能把闲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使传统音乐获得新的生机。
五、结 语
乡村振兴不仅是未来农村在新时期的新发展目标,更是时代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利用各地旅游文化资源推行“文旅结合”开发,并强化对青年艺人的培养,进而达到传统音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效果。
(肇庆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何凤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川东北地区音乐类非遗创新发展研究[J].四川戏剧,2022(11):140-143.
[2] 孙鹏飞.湖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教育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J].戏剧之家,2022(32):36-38.
[3] 孙鹏飞.湖北省传统音乐非遗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J].当代音乐,2022(11):26-28.
[4] 袁彦伯,冯洋.本质、多元与发展:音乐类“非遗”传承和保护耦合性研究[J].音乐生活,2022(9):18-22.
[5] 江若曼.新时期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建设[J].档案管理,2022(3):123-124.
[6] 吕春媚.新形态下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区域新发展的策略分析:以粤西地区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2(7):51-53.
[7] 欧阳平方.融传统与现代 兼传承与发展:樊祖荫先生“非遗”音乐文化研究与民乐作品评论阐析[J].人民音乐,2022(3):46-51.
[8] 杨民康.“非遗”传承、文化建构与身份认同:关于中国传统音乐话语体系内在机制及功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2021(6):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