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法治教育的策略

2023-07-13高雅

师道·教研 2023年6期
关键词:人民币法治道德

高雅

部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自2017年9月新学期开始,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统一使用,新教材着重增加了法律知识的内容,让课程更加综合化,并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整合了多维度的教育内容。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通过法治教育教学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做一个遵法守法的小学生。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教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法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懂得明辨是非,并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障自身权益。

一、巧妙运用教材,渗透法治教育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是学生形成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教育渠道。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涉及许多法律知识及相关条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挖掘教材中的法治元素,巧妙运用教材,由教材知识拓展开,从而渗透法治教育。

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是“我们的学校”,该单元教学我们要引導学生发现学校生活的美好,让孩子们热爱校园。通过思考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可以从学校本身出发,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地方,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有传授知识的老师,从这两方面展开,教学目标也就基本达成。但换个角度思考,校园里学生众多,却依然能够井然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由此可以让学生意识到遵守学校纪律的重要性,也借此把话题引入生活中,让学生明确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对此,教师可以进行法治教育的渗透:在学校遵守校纪校规,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遵守法律,比如不随意拿别人的物品等。

因此,巧妙运用教材,由教材中的课题展开去,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法治的熏陶,为孩子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打下基础。

二、教学方式多样,渗透法治教育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也得到了丰富,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也应该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让“枯燥”的知识“活”起来;根据所讲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让课堂丰富起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趣味普法。

如二年级教材“守规则,懂礼让”中的绘本故事,一方面让“大家排好队”这一课的内容更加丰富,拓展知识,另一方面也让绘本故事成为规则、秩序与礼让之间的纽带,将我国民族美德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绘本故事,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一起探究“如何守规则,什么情况要守规则”“如何礼让,礼让谁”等问题,教师可以在其中引导学生排队时不能插队,懂得在有需要的时候礼让特殊人群等。

三、围绕生活实际,渗透法治教育

在小学开展法治教育,应当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基本要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有必要把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们感受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中,涉及到了人民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民币十分常见,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对孩子们进行法治教育。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自然是接触过人民币并知道其使用方式的,但对于人民币的保护方法却只有极少学生知道。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开展“认识人民币”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说说人民币的用途,并给学生普及保护人民币的相关法律知识,比如生活中最常见的人民币损坏或者污损如何处理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意识到爱护人民币不仅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更是我们应当履行的法律责任。围绕生活实际展开教学,让法治教学更贴近生活,才能让孩子们更加感同身受。

四、家校共同合作,渗透法治教育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要想将法治教育深度推进,必然离不开家校之间的合作,让教师与家长协同配合,从而通过家庭环境氛围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因此家庭教育的示范作用影响不可忽视,教师可以利用家校之间的合作,渗透法治教育。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给家长发一些家庭法治教育的文章和视频,让家长陪同孩子观看,还可以引导孩子说说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提供一些法治教育的资源,由此促进学生家长的法治意识以及法治教育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另外也可以开展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法治教育,家校共同合作,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为了让学生更加安全、健康地成长,法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因此教师更要充分意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采取多种策略进行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重视法治教育,让小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并学会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健康安全成长。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人民币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怎样认识人民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