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校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现状、特征与启示
2023-07-13赵梦迪
摘 要:在各国高校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成为衡量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德国的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起步较早且较为完备,呈现出学科门类全、地理分布广、专业覆盖面大、以应用技术大学为建设主体等发展现状,并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促进学科拓展,注重学科交叉;着眼多重目标,培养应用人才;丰富设置形式,加强校院合作;凸显区域特色,重视校企合作。德国高校的相关经验对于我国高校加快构建可持续发展专业体系、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国;高校;可持续发展专业;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937.2023.06.07
一、导言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的重要议题,其中高等院校作为“社会发展的未来工厂”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鉴于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核心要素,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成果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发挥。德国高校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将提高可持续发展专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放在重要位置。高校进行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不仅符合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计划的要求,还可为高校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实践基础,为社会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知识和技能的高质量人才,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德国已经开始改造环境相关专业并向培养可持续发展专业人才转变,其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起步较早、体系相对完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目前,中国学界关于高校可持续发展专业的研究较少,仅有张其香等对美国大学可持续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进行了描述性分析[1],国内尚无以德国为对象国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剖析德国可持续发展专业的建设现状和主要特征,力求呈现德国高校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的整体面貌,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加强和推动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高校指南针”网站(https://www.hochschulkompass.de)。“高校指南针”是由欧盟倡议发起、德国高校校长联席会议设立的网络数据库,收录有德国公立高等院校发布的高校和专业信息。其中所有信息都由高校授权发布并定期更新,是具有权威性、综合性、实时性的信息来源渠道。
本文研究对象为德国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专业。本研究中的可持续发展专业并非某一具体专业名称,而是指德国各类高校开设的以可持续发展科学为知识和理论基础、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为目标、以培养可持续发展专业人才为宗旨的专业集合,其专业名称、专业领域和(或)学习重点中明确包含“可持续发展”概念。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十分广泛,部分专业可能以跨学科方式涉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相关问题,但是这类专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相对模糊松散,其专业名称、专业领域和学习重点中均未出现“可持续”概念,因而不纳入本文的研究范围。
笔者在“高校指南针”数据库中,使用“nachhaltig(keit)”(德语“可持续”)和(或)“sustainability/sustainable”(英语“可持续”)进行检索并去掉重复结果,在该数据库收录的21,225个专业(包括本科和硕士)中,共获得可持续发展专业399个[2]。其中,近一半专业(191个,48%)在名称中直接包含“可持续”概念,73%将“可持续”作为学习重点(之一),呈现出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相关性。此外,德国高校共有4所可授予可持续发展专业博士学位的学院。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定量研究部分,主要采用收集、统计和分析数据并进行软件编码的方法,用量化的手段测度德国高校可持续发展专业在学位与学科门类、地理区位、高校布局、学习重点和博士培养五个方面的建设现状。定性研究是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定性资料分析和个案分析,进一步梳理归纳德国高等教育体制下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的主要特征。
三、 德国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现状
(一)学位与学科门类
从可持续发展专业的学位设置来看,本科专业共168个(41.1%),硕士专业共231个(57.9%),另有应用技术大学授予的文凭学位1个。按照学科门类划分,在168个本科专业中,共有64个理学学士学位、51个文学学士学位(含3个专业既可获得理学又可获得文学学士学位)、44个工学学士学位、2个法学学士学位等(见图1)。在231个硕士专业中,共有120个理学硕士学位、54个文学硕士学位、24个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20个工学硕士学位(含1个专业既可获得工学又可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4个教育学硕士学位、3个法学硕士学位等(见图2)。
这体现出德国可持续发展专业覆盖的學位层次全面、学科门类多样,其中以理学为主(学士占比38%,硕士占比52%),文学、工学、法学等学科兼而有之。
(二)地理区位
从可持续发展专业在德国16个联邦州的分布来看,北威州开设的可持续发展专业数量最多(66个),其次是巴登—符腾堡州(60个)、下萨克森州(59个)、巴伐利亚州(58个)和柏林(40个)。其他各州的专业数量均在20个以下,其中萨尔州尚未开设可持续发展专业(见图3)。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021年数据,人口数量最多、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前四个联邦州均为北威州(1792万、7333亿欧元)、巴伐利亚州(1317万、6615亿欧元)、巴登—符腾堡州(1112万、5360亿欧元)和下萨克森州(802万、3158亿欧元)。[3][4]根据2021—2022年冬季学期数据,巴登—符腾堡州、北威州和巴伐利亚州在高校数量方面遥遥领先,分别为72、67和46所,萨尔州则仅有6所高校。从专业设置数量来看,排在前三位的依然是北威州(4380个,29.0%)、巴登—符腾堡州(3242个,15.5%)和巴伐利亚州(2885个,13.7%),萨尔州开设的专业总数为联邦州中最少(290个,1.4%)。[5]由此可见,德国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在不同区域的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人口密集、经济、文化和教育实力强、高校分布集中的联邦州开设的可持续发展专业数量较多;相对应地,在经济、文化、教育实力较弱的地区,其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滞后。
(三)高校分布
目前,全德共有高等教育机构423所,可划分为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两大类别[6]。本文研究的399个可持续发展专业共集中于163所高校。其中,应用技术大学114所(70%),综合性大学49所(30%)。在开设可持续发展专业数量最多的前11所高校中,有9所为应用技术大学(见图4)。这表明,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以服务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以及重视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等与可持续发展专业的内涵更具适切性,从而成为德国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的主要阵地。
从专业数量分布来看,位于萨克森州的吕纳堡—洛伊法纳大学(Leuphana Universit?t Lüneburg)设有全德数量最多的可持续发展专业(17个),涉及管理学、法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该校不仅在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上扮演引领者角色,而且在高校治理、制度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德国、欧洲乃至世界在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的灯塔大学。排在其后的分别是费森尤斯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 Fresenius)、柏林SRH应用技术大学(SRH Hochschule Berlin)、埃伯斯瓦尔德可持续发展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 für Nachhaltige Entwicklung Eberswalde)等,其中后者是德国唯一一所校名中含有“可持续发展”概念的高校。
(四)学习重点
由于可持续发展涵盖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各方面又分别跨越多个学科专业领域,因此可持续发展专业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性,在学习领域、学习重点和学习内容上存在显著差异。笔者使用MAXQDA软件对399个可持续发展专业的专业名称、专业领域、学习重点等内容进行识别、标注、编码和归类,共获得代码1191个。其中,明确以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为学习重点的专业共59个,以生态可持续发展科学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为学习重点的分别为27和24个。这不仅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科学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还表明经济发展及其与生态、社会的相互关系是可持续发展专业的主要依托和着力点。其次,从单个专业的代码数量来看,管理学(204个)、经济学(181个)、能源科学(96个)和环境科学(91个)下设的专业具有绝对的数量优势,其余专业的代码数量均少于60个。管理学的突出地位体现出该专业致力于研究如何合理组织和配置人、财、物力等资源,以解决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组织和社会的管理问题。能源科学范畴下的该专业则重视研究各类能源的开发、生产及利用,以解决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环境科学则是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体现出德国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已从环境保护一枝独秀的环境教育向经济、生态、社会三足鼎立的格局发展。
德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可归并为9类专业群(F?chergruppen),相当于我国的学科门类。笔者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专业群、学习范围和学习专业”目录对1191个代码进行归类[7],结果显示,可持续发展专业涵盖全部9类专业群,其中分布最广的是经济学与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工程科学(包括机械制造、信息技术、建筑学等)和农林业、饮食科学与兽医学(包括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等),三者分别占代码总数的38%、23%和10%(见表1)。这一数量分布再度印证可持续发展专业鲜明的跨学科特性。此外,可持续发展专业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紧密结合。部分专业以经济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专业为支撑,探寻科学规律并为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大部分理工科下的可持续发展专业则与德国的产业优势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其学习重点主要集中在德国的五大支柱产业,即汽车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工制药业和电子电气工业以及可再生能源产业。
(五)博士生培养
“高校指南针”数据库收录有924个设有博士学位的学院和专业领域,其中可授予可持续发展专业博士学位的学院共4所,分别位于吕纳堡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和科隆大学(见表2)。其中吕纳堡大学设有全德第一所可持续发展学院,提供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环境科学、信息学、伦理学等学科领域共30个博士研究方向。
研究表明,德国高校的399个可持续发展专业涵盖本硕博三个学位层次,涉及文理工等九个学科门类,重点着眼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并重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覆盖15个联邦州的共163所高校,其中以应用技术大学为发展主阵地,已具备较为成熟完整的专业建设体系,基本能够满足德国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需求。
四、 德国可持续发展专业主要特征
基于以上对德国高校可持续发展专业现状的量化分析,下文将结合不同高校的专业建设实例,把握德国可持续发展专业的主要特征,其主要体现为注重学科交叉、培育应用人才、重视多方合作、凸显区域特色四个方面。
(一)促进学科拓展,注重学科交叉
德国可持续发展专业的建设路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直接开设以可持续发展科学为对象的专业,即严格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专业。目前,仅有吕纳堡大学、哥廷根大学、波鸿应用技术大学、宾根应用技术大学、霍恩海姆大学等高校开设该类专业。第二种是学科拓展路径,即将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理论、技术、理念等整合并拓展到另一专业中,使该专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科学作为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加强可持续发展科学和该专业之间的协调互补,催生新型专业。例如,费森尤斯应用技术大学的可持续设计专业就是在考虑当前经济、生态、社会、文化挑战和潜力的背景下,旨在通过传授设计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来塑造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将传统设计专业进行横向拓展,凸显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再如,奥登堡大学的可持续经济学专业在基础课程中传授国民经济学、企业经济学、经济数学等基础知识和方法工具,在高级课程中则以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为重点,以分析和解决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问题为导向。第三种是跨学科建设路径,即将分属两个或以上不同领域的专业进行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复合性专業,打破学科壁垒,形成学科汇聚,培养学生用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知识和思维解决复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强化可持续发展专业对经济、生态和社会进行三维调控、使其协调发展的特色。例如,特里尔应用技术大学可持续商业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就将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内容充分融合,体现了其依靠绿色商业、绿色科技、绿色文明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愿景(见表3)。[8]
总体来说,不管是传统路径将可持续发展科学融入某一学科之中,或是跨学科建设路径以学科交叉为突出特色,在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持续发展专业均体现出非常鲜明的跨学科特色。此外,德国部分高校已开始进行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以某些特色优势专业为核心,将学科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关联的相关专业重新组合,通过在专业群集中配置和共享教学资源,解决单个专业发展存在的资源不足不均衡等问题,这或将是可持续发展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着眼多重目标,培养应用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开展专业建设、构建课程体系、发挥专业特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要素,是实现专业长远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德国可持续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三种类型——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公民、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学家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者。[9]
目标一对应高校的教学育人职能,主要是在各个可持续发展专业中开展通识教育,体现在全部学科领域的所有可持续发展专业中,旨在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观念、素质和行为的未来公民。目标二强调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主要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和业务基础训练,如生物学(耶拿大学)、地理学(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建筑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旨在培养在某一可持续发展领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学术型人才。目标三突出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具有应用特色和职业导向,使学生能够把专业和跨专业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解决实际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多体现在跨学科应用型专业中,如应用可持续发展科学(波鸿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可持续发展管理(北莱茵—威斯特法伦SRH应用技术大学)、可持续经济学与管理学(埃伯斯瓦尔德可持续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等。德国大多数可持续发展专业同时着眼于以上三方面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理念、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跨学科地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社会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但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侧重。一般而言,第一个目标是对所有可持续发展专业提出的基本要求,通过接受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科学知识,认识到作为未来公民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此外,德国综合性大学开设的可持续发展专业更为注重基础性和学术性的专业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聚焦于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需要,以满足区域产业特色和行业需求。德国70%的可持续发展专业设立于应用技术大学正体现了该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高度联动性。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专业在人才培养导向方面形成了良性互补,既可为学术界培养精英的学术型专业人才,又能输送市场需要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还可为德国社会培育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新一代公民。
(三)丰富设置模式,重视校院合作
德国可持续发展专业大致有以下四种组织建设模式。第一种传统模式是由高校各学院独立组织开展专业建设,侧重在某一专业领域的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中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知识,有利于集中学院内部资源配置,但削减了专业的跨学科性。例如,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8个院系中有5个院系开设了可持续发展专业,学科领域集中在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健康管理、旅游管理等。第二种模式是高校内部跨越学系、学院或校区联合组织实施专业课程,例如,亚琛工业大学的可持续能源专业是地质资源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学院、电气与信息技术学院以及经济学院联合培养的项目,学生须在原材料、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非技术内容四个领域完成相关科目,运用跨学科知识助力未来的可持续能源转型。[10]这种跨学院、跨学科实施的专业设置方式是德国可持续发展专业采用较多的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多个学科联动,借助不同专业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来获得对复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整体性理解;另一方面,在同一所高校内部相对更容易进行专业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第三种模式是多所高校联合开设一个专业。例如,尼尔廷根应用技术大学与斯图加特工程应用技术大学、罗伊特林根应用技术大学、埃斯林根应用技术大学三校共建的工程硕士专业环境保护。该专业要求学生在四所高校学习完成所有必修课程(见表4)。[11]这种跨高校合作模式一方面有利于高校间知识、技能、人员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也对合作高校调动和组织学术资源、合理设置专业模式等提出了较高要求。第四种模式是单独成立以可持续发展科学及其应用为主的学院、中心或校区,例如,吕纳堡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与魏恩施蒂芬—特里斯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合作设立的施特劳宾生物科技与可持续校园等。德国高校通过以上四种专业设置模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专业在学院内部、学院之间、校院之间的多样化发展。
(四)凸显区域特色,深化校企合作
德国高校承担着服务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尤其应用技术大学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地区产业结构布局和就业市场需求来设置可持续发展专业,凸显了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的地方性特色。例如,凯泽斯劳腾应用技术大学的皮尔马森斯校区所在地19世纪时便是欧洲制鞋业和皮革业的中心,为了满足产业升级发展的需求,维护产品制造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该校区开设的皮革加工和制鞋技术和应用高分子化学专业都以可持续发展为学习重点之一,关注如何进行原材料的回收利用、开发可再生原材料、保护生态环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此外,该专业还为学生提供参观当地制鞋企业的学术考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12]再如,距沃尔夫斯堡仅26公里的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开设的三个可持续发展专业(可持续能源体系与电气化、可持续能源技术以及产品和过程可持续工程)都涉及机械制造、汽车技术、电子化学能源技术等,可服务于沃尔夫斯堡地区大众汽车公司汽车制造产业链的需要。
整合企业行业资源、深化校企校行合作、高校与企业共同参与专业建设是德国可持续发展专业的另一突出特征。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可持续发展专业采用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尤其强调行业企业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参与。在双元制教育模式中,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环境、先进的设施设备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通过将企业工厂的实际操作与高校的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双方共同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具備较强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最终达成高校育人、产业振兴、经济发展的多方共赢局面。例如,特里尔应用技术大学可持续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在第五和第六学期,即实践学期和撰写学士论文期间,在代傲(Diehl)、菲仕乐(Fissler)、好沃德(Hochwald)等企业参与职业培训,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可持续管理、企业管理和企业经济学知识。
以上定性研究表明,德国可持续发展专业在专业设置上既注重学科拓展又突出学科交叉;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同时培养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者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公民;在设置模式上有院系内部开设、院系合作、校院合作和建设独立学院四种不同形式;其专业建设注重校企合作,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为旨归。总体来说,德国可持续发展专业所呈现的主要特征有利于为可持续发展输出落地人才、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以及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等,可为我国高校在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方面提供经验。
五、启示
在当前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同目标和我国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开展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已成为我国高校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助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一些高校已在该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数量上看,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771个专业中仅有1个可持续发展专业,即上海交通大学于2021年新设的可持续能源专业。[13]研究生专业目录的二级学科中虽无可持续发展专业,但下设有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山东师范大学)、可持续生态学(福建农林大学)等相关方向。[14]此外,院校自设的二级学科中也有可持续经济发展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可持续发展管理(中国人民大學)等专业。整体而言,从我国2756所普通高等院校的总量来看,我国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另外,我国高等教育还普遍面临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例如,在财政拨款、师资力量等方面,部属高校优于地方高校、“双一流”高校优于非“双一流”高校、北上广等东部大城市高校优于西部高校等。这些限制条件也直接影响不同区域的高校开展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的成效。
(一)扩大高校自主权,完善专业设置和认证体系
可持续发展专业能否设立,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程序有直接关联。德国《基本法》规定教育主导权不在国家而在联邦州。早在20世纪90年代,各联邦州就允许应用技术大学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自主增设新专业,州政府仅在专业结构、数量及规模上给予一定的统筹指导。[15]这种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高校放权的做法直接影响了德国可持续发展专业的规模和质量。2021年新增的31个本科专业中有1个可持续能源专业,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的良好开端。
专业认证和评估体系对于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至关重要,其全面引入有利于保障高校专业设置和布局的协调性、保证学习内容和目标的等值性、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灵活性。[16]德国通过《高等学校统计法》(Hochschulstatistikgesetz)对高校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管理,建立了包括专业认证委员会和认证代理机构的双元认证体系,前者负责确立专业认证标准并监督认证机构,后者独立对新设专业及其质量实施认证和评估。[17]我国教育部自2006年起正式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后又在师范类、理工类、人文社科类等专业中实行本科专业三级认证试点工作[18],但是目前为止,我国的专业认证和评估工作尚未得到普遍重视。我国可逐步将专业认证范围扩大到可持续发展专业等新型专业,通过多主体、多内容、多环节的手段对专业质量进行持续有效的监督和评估,避免高校重专业申报、轻专业认证与评估,推动以评促建。此外,还可借鉴“高校指南针”数据库,建设全国高校专业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将国家数据库、学校内部数据和校外第三方评估数据整合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专业等专业画像。我国也可考虑借鉴德国2008年引入的机构认证方式,即不以专业而是以整个高校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为认证对象,如通过认证则所有通过该校质量保证体系审核的专业都会自动得到6年的认证有效期。[19]
(二)丰富专业设置模式
我国高校可积极探寻开设可持续发展专业的可能性途径与可行性方案。各高校须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秉持立足本校特色、坚持实事求是、服务社会经济、预测未来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专业建设规律,构建多样化的可持续发展专业生态。由于该专业的跨学科性突出,因此其专业建设不应拘泥于学科门类和国家专业设置目录,而应突破传统的学科专业管理框架和设置模式,鼓励学科交叉。在实践层面推动学科交叉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对于某一可持续发展专业横跨多个学院或某一学院牵头负责多个可持续发展专业的情况,需要打破学院、学科、专业的界限,减小校院统筹开展和管理专业建设的难度。专业建设的自主性和高校发展的统领性之间的矛盾也可能导致专业建设过程中的责任主体不明确,需要扩大院系自主权,释放其主观能动性,使高校和学院在专业建设中形成强大合力。此外,由于单个专业难以适应社会产业集群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未来高校应以集群思维推进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形成聚集效应,通过集中共享、优化配置教学资源走专业群建设之路。
我国可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凭借其充足的经费支持、丰富的平台资源、扎实的专业基础、优秀的师资团队以及强大的招生影响力等,积极申报和牵头建设可持续发展专业,在多个学院或高校之间建立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合作机制,或者组建独立的可持续发展学院/研究院,以多样化方式开展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对于这类院校,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在课程开发、教师培训、学术研究、组织管理等各方面为其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目前,国内已建有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年,系国内首个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但多数是以高校为依托的学术研究、决策咨询和教育服务机构,不承担教学工作。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虽提供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且创新性地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可持续发展微专业,但仍与吕纳堡大学可持续发展学院开展完整的本硕博培养工作有所差别。[20]对于专业基础较为薄弱、资源条件尚不成熟的高校而言,应继续改善现有办学生态,引导部分环境专业向可持续发展专业转型,从培养单一型基础学科人才向培养复合型可持续发展专业人才转型,为未来开设可持续发展专业夯实基础。
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我国应避免可持续发展专业的人才培育同质化,尤其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尚不平衡的情况下,各地区对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需求也不同。高校应在充分科学论证、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布局和就业市场需求、综合考虑高校办学特色和自身优势来确定可持续发展专业的学习内容和重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与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适配度。
(三)多方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科学需要整合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多维度因素,德国高校与行业企业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建设协同育人平台,是德国保障其可持续发展专业质量的重要途径。我国在开展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过程中,也可因地制宜地发挥当地行业企业的协同办学主体作用,以制度和政策来保障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设置、师资培训、教材制定、学生培养等各个环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生产实际和行业创新发展对接,专业课程体系与岗位工作要求对接,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接。我国高校可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办学传统以及建设新专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情况,树立长远战略眼光,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所在区域在经济、产业、生态、科技、社会等方面的新发展新变革,设置匹配区域企业行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可持续发展专业,不唯升学率、毕业率、就业率论,而是放眼未来发展,培养符合国家政策、地区特色、企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落地人才。我国高校还可与行业产业进行深入对接,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培养顺应地方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促进高校专业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是全球共同的责任和挑战。我国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也应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如引进国外可持续发展科学教材、增加与国外可持续发展领域专家教师的交流、开展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等。目前,上海大学与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合办的社会学方向的可持续发展专业、清华大学与日内瓦大学合办的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专业、烟台大学与特里尔应用技术大学共建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学院等都致力于以专业建设的国际化促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起到促进作用。未来,我国高校可在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方面继续加强与国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參考文献:
[1][9]张其香,赵静幽,王汉昌.国外大学可持续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探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5):478-481.
[2]Hochschulkompass. Studium[EB/OL]. (2022-04-18)[2022-08-10].https://www.hochschulkompass.de/studium.html.
[3]Statistisches Bundesamt. Bev?lkerung nach Nationalit?t und Bundesl?ndern[EB/OL].(2022-06-20)[2022-07-21].https://www.destatis.de/DE/Themen/Gesellschaft-Umwelt/Bevoelkerung/Bevoelkerungsstand/Tabellen/bevoelkerung-nichtdeutsch-laender.html.
[4]Statistische ?mter des Bundes und der L?nder. Bruttoinlandsprodukt(VGR)[EB/OL].(2022-03-30)[2022-05-17].https://www.statistikportal.de/de/bruttoinlandsprodukt-vgr.
[5]Hochschulrektorenkonferenz. Statistische Daten zu Studiengaboten an Hochschulen in Deutschland[EB/OL].(2021-10-01)[2022-05-17].https://www.hrk.de/fileadmin/redaktion/hrk/02-Dokumente/02-10-Publikationsdatenbank/Stat-2021-01_WS_2021_22.pdf.
[6]Statistisches Bundesamt. Hochschulen nach Hochschularten[EB/OL].(2022-03-14)[2022-06-14].https://www.destatis.de/DE/Themen/Gesellschaft-Umwelt/Bildung-Forschung-Kultur/Hochschulen/Tabellen/hochschulen-hochschularten.html.
[7]Statistisches Bundesamt. Systematik der F?chergruppen, Studienbereiche und Studienf?cher[EB/OL].(2021-11-16)[2022-06-14]. https://www.destatis.de/DE/Methoden/Klassifikationen/Bildung/studenten-pruefungsstatistik.html.
[8]HELLING K. Environmental Campus Birkenfeld-A Role Model for Universities on How to Contribute to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M] // W. Leal Filho(Eds.). Handbook of Sustainability Science and Research. Cham: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8:539-551.
[10]RWTH-Aachen. Nachhaltige Energieversorgung M.Sc.[EB/OL]. (2018-07-27)[2022-06-08].https://www.rwth-aachen.de/go/id/bnof/?#aaaaaaaaaaabnog.
[11]Hochschule für Wirtschaft und Umwelt Nürtingen-Geislingen. Umweltschutz(M.Eng.)[EB/OL].[2022-06-08].https://www.hfwu.de/studium/studienangebot/umweltschutz/#c13429-1.
[12]Hochschule Kaiserslautern. Leder- und Textiltechnik[EB/OL].[2022-06-07].https://www.hs-kl.de/angewandte-logistik-und-polymerwissenschaften/studiengaenge/leder-und-textiltechnik.
[13]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EB/OL].(2021-12-10)[2022-07-2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1034/s4930/202202/t20220224_602135.html.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EB/OL].(2008-04-25)[2022-07-2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0512/t20051223_88437.html.
[15]刘喻,朱强,陈玲.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9(4):79-85.
[16]刘志文,蔡美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专业设置特色初探[J].职教论坛,2015(13):87-90.
[17][19]孙进.德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程序与标准[J].高等教育研究,2013(12):88-95.
[18]朱伟文,李亚东.试论专业认证推进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价值、局限和着力点[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43-47.
[20]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EB/OL].[2022-06-29].https://unep-iesd.tongji.edu.cn/kxkfxzy/list.htm.
The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jors in German Universities:
Curr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ZHAO Mengdi1,2
(1.German Studies Center,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2.Chinesisch-Deutsche Technische Fakult?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advancing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universit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jo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education quality in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jors in Germany started early and is relatively complete with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s, wid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large major coverage and the dominance of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It has four main characteristics: focusing on cross-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cultivating applied technical talents; enriching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strengthening university-faculty cooperation; and highlighti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hancing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experience of German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jor system and cultivate sustainability-related talents.
Keywords: Germany; Univers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jor; Major construction
编辑 王亭亭 校对 朱婷婷
作者简介:赵梦迪,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092)、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讲师(青岛 2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