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策略的探索

2023-07-12王招辉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双减教学策略

王招辉

摘 要:在“双减”背景下,为学生创设相对轻松与舒适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的改变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提升数学教学效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要基于“双减”政策的要求以及提质增效的目标,针对性地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并促进师生合作,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作用。对此,探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策略具备显著教育价值。

关键词:双减教育;小学数学;提质增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2-0087-03

“双减”政策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地展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本质。在小学数学教育期间,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学生的基础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并优化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教师需要积极做好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断地反思并总结学习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特别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有明显培养效果,从而间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本文简要分析“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1.“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提质增效的教学重要性和意义

小学数学教育属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学科,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可以为学生提供趣味性的教学环境,提升数学学习效率,成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压力会有显著的下降,此时教师需要珍惜每一次教学实践,和学生保持好关系,多与学生沟通,选择适当且合理的教学方法,不断地让学生热爱学习,主动探究数学问题,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会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可以让学生保持轻松、自由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自我成长方法。教师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灵活地应用课堂教学问题,合理且科学的构建高效率教学,可以让学生保持主动思考,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前来看,“双减”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育中提质增效的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期间学生的状态相当重要。因为学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掌握这一时间段的学习显得相当重要。传统教学方面,学生往往會处于一个紧张的气氛,自身的学习积极性相对比较低,此时学生在学习活动期间会出现枯燥、乏味的情绪。借助“双减”政策教学,在课堂教学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在课堂中可以积极融入课堂学习中,可以将数学学习作为一个趣味性的事情。在兴趣引导之下学生的课堂表现会更加积极,从而在课堂学习期间保持高度积极性。

其次,强化学生学习自主性。自主性对于学生而言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在学习活动期间学生需要自主性的规划与反思,在学习与巩固时更加重要。“双减”政策的实施减少了许多的集中学习时间,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由、主动地处理解决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期间学生也会更加主动和同学、教师维持亲密关系。在课堂教学后学生可以基于自身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弥补自身的缺陷并在学习过程中健康成长。

最后,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在“双减”政策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教师在明确教学方向方面,就是要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重复的训练,多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在课堂上可以基于学生为主体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高度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遇到数学问题时不再基于刷题的方式学习,而是基于理解、思考方式,在这一种教学形式之下强化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环境之下完成学习任务。

2.“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策略

(1)精心教学设计,提高课堂质量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压力会有所减轻,但是小学数学教育期间学生的课堂负担相对较重,特别是在“双减”政策环境下课堂教学的质量要求会显得更加重要。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保持全身心投入,这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围绕课堂导入教学,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简单的交流沟通,借助趣味的课堂引入方法,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浓厚兴趣,并在更短时间内调整良好的学习状态。游戏属于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所以通过将课上学习的知识融入数学游戏活动中,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作业设计改进的重要方向之一,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业完成兴趣。例如,针对乘法口诀学习后的作业设计,可以设计“乘法口诀”互对的游戏活动,将乘法口诀编入游戏中,通过互对口诀语言,让两个或多个学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通过口诀互对的方式完成游戏。学生可以在游戏玩耍过程中熟悉记住口诀,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效果。部分学生在乘法口诀开始时可以编写自己的口诀,如1只白兔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白兔2张嘴,4只眼睛8条腿。又如,在“二、三位数乘一位数”这一课堂教学方面,在教学期间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趣味的情境性的背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导教学。通过动画播放教学,在视频方面播放对应的场景,如多媒体播放渔民出海的场景,其涉及4个航船队伍,每一个队伍有20条船,此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如“一共有多少条船”,此时可以罗列“20+20+20+20=80”的加法算式。教师可以基于相加展示课堂内容,在黑板上板书出“20×4=?”的算式,引导学生先填空,然后思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通过导入形式借助视频、故事、生活情景等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期间有用的素材资源,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导入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合理应用各种有用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突出教学重点提升课堂效率

想要针对性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需要在课堂教学方面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从以往教学经验来看,每一节课堂都应当明确教育内容,特别是“双减”背景下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措施,积极引导学生可以自主性的思考,通过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形成对难、重点知识的理解。结合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对应的教学方法,其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含实践操作、数形结合以及类比归纳。例如,在“长方形的特征”这一课程教学方面,为了更好地强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带有实践性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并掌握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对教师内长方形书柜进行实地测量边、角等,分析其特征同时将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组织学生针对长方形的特点进行验证,例如,采用尺子对长方形的边进行测量,期间可以通过长方形纸张的对折,同时验证边和边的关系。采用量角器或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去测,之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的基本特点。

(3)自主预习做好课前准备

在小学数学教育期间,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学习技能,促使学生可以自主性的学习相关知识。预习属于每一个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整个学习期间不可忽略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有效的预习,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前掌握所学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讲和思考并做到“事半功倍”的学习作用。例如,在“垂线和平行线”这一内容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课堂当中的内容进行预习学习,期间需要让学生通过课堂阅读的学习,掌握线段、直线和射线等基础特征,并理解量角器的操作方法。针对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并且对四年级学生而言在预习学习时可以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为了更好地保障学生的预习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设计对应的预习卡,如直线、射线以及线段的端点和特点。在“双减”政策下,其属于学生学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方式开展教学,为学生的操作能力提供时间支持。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育期间,思维的培养相当重要,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与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善思意识。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网络中各种搜题软件大量普及,在教学期间这一些UR案件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的帮助,但是部分学生因为处于省时省力的想法,大量的应用搜题软件直接获得答案。但是,这一种学习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在面对难题时也不会去思考,而是第一时间去寻找答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存在直接的影响。例如,在“乘法交换律”这一内容的教学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主题内容,同时基于动画进行内容讲解。例如,在图片上展示3个果篮,其中每一个果篮都有25个橙子,让学生计算总共有多少橙子。针对相关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算式罗列再次提问,如两个算式相同吗、分别有什么特点等。通过这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中交换因数位置乘积不变的规律。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尤其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5)丰富作业设计形式减轻作业压力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要求全面降低作业总量以及完成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在“双减”政策提出之后,学生的作业总量与时长降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对于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求显得更加的突出和明显。为了让学生在有限作业的完成过程中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改进作业的设计方法突出展现作业质量便显得非常重要。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展示是也是学生问题展示的过程,这些作业问题有许多是其他学生共有的性质。因此开展课堂作业展示教学是可以将作业问题统一化做出一对多的评价过程,这个过程能够将突出的问题集中来讲,有助于在整体上帮助学生梳理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作业问题解决对策,開展积极有效的作业评价活动。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作业评价教学设计是否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留有的思维空间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求,创造更加合适的学习条件,帮助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适应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6)课程总结和评价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给学生落实课程教学工作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课程总结这一方面的内容。课程总结不仅是帮助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知识内容,而且还是为了帮助学生理顺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在问题解决的认知模拟工作中总结工作尤为重要,只有完成了总结工作才能够顺利保障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提升。所以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要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尝试结合自己所学来完善这一思维导图结构,这样一来,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够完善学生的学习结构,以此推动学生学习上的提升与发展。做好课中评价是在课程过程之中充分的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现场问答的方式刺激学生对知识的梳理,扩散认知模拟范围,不断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拓思维,有效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知识;做好课后评价是从课程总结的角度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做出评价,为后续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就拿平均数的教学来讲,有效的课程评价能够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认知模拟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学习自我总结,找出问题所在积极去改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真正从学生为中心,从课堂上、课后等不同方面做出综合考虑,从而帮助学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还需要更多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参与,保障政策落地的同时,需要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模式,通过课堂精心设计、培养独立能力以及注重课堂互动等多方面优化教学措施,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小学数学教育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林小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可行措施[J].学周刊,2023(01).

[2]俞飞.“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如何提质增效[J].小学生,2022(12).

[3]洪江涛.“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可行措施[J].青海教育,2022(11).

[4]王琳.“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提质增效的六个关键点[J].教书育人,2022(31).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双减教学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实践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