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吴江学校五(1)中队

2023-07-12

少先队活动 2023年2期
关键词:升旗江村紫薯

宋吕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追梦少年,乘风破浪。

陈龙胤:读书破万卷,创造书香中队;仗笔走天下,打造文化中队。

庞昕诚:队员手拉手、肩并肩,互帮互助、努力奋斗,一起走向美好未来。

李诗瑶:树立远大理想、激扬青春力量、勇攀知识高峰,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凌翊歆:莫等闲,努力奋斗,珍惜少年时。

江明轩:让我们手拉手,扬起希望风帆,驾驶理想船儿,迎着风雨启航。

马锐涵:凌云壮志在我胸,搏击风浪勇向前。

朱奕然:努力放心上,团结在心间,快乐置心底。

王鑫源:扬帆起航,不惧风雨;追梦少年,快乐前行。

李继蕊:心中有梦,眼中有光;宁静致远,勇争第一。

大队辅导员:王宇洁

中队辅导员:陈梦婷

辅导老师:李军

中队长:庞昕诚

学习委员:宋吕佳

卫生委员:尚敬轩

宣传委员:李继蕊

文艺委员:朱奕然

体育委员:江明轩

劳动委员:马锐涵

光荣的升旗手 李诗瑶

开学第一周,我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我将成为下一周的光荣升旗手。太棒了,以前我都是羡慕无比地看着别的队员自信满满地站在升旗台,想不到,属于我的荣光终于来了。

下午放学,我们几个被选定的队员留下来进行升旗练习。辅导员老师先为我们进行任务分配,何怡远、庞昕诚、朱奕然、陈龙胤四人是护旗手,我负责升旗,马锐涵负责甩旗。为防意外,老师还在每个位置都安排了替补队员。

任务分配完,我们立刻开始训练。辅导员老师先给我们讲升旗的要点,我要做到的就是控制时间和速度,必须在国歌奏完最后一个音符时让国旗升到旗杆顶,时间必须卡得刚刚好。开始练习了,第一次,我升快了,第二次,我又慢了……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们一次叉一次地练习,终于,我对升旗的节奏有了感觉,已经越来越接近完美了。

正式升旗的日子终于到来。伴随进行曲的音乐声,护旗手手持国旗的四角,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向升旗台,每一步都是那么自信、那么有模有样。

我在心里默念:一定不能出错,一定不能出错。不知不觉中,国旗已经被固定在绳子上,国歌响起,马锐涵用力一甩旗,我立刻开始有节奏地缓慢升旗。

我昂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国旗,以便自己能在最后阶段调整速度。眼看国旗还有两米距离就到顶了,我长舒一口气,知道不用调整节奏了,这一定是一次完美的升旗。

今天,我是一名光荣的升旗手。我为祖国骄傲,我为人民骄傲,我更为我自己是一名升旗手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亲手做月饼 庞昕诚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是团圆的好日子,还可以吃到美昧的团圆月饼。今年的月饼比较特殊,是由我们自己亲手制作的。

“亲手做月饼,喜迎中秋节”活动拉开序幕,我们队员一起动手,先将南瓜和紫薯削皮切块,放到蒸箱里蒸熟。南瓜和紫薯蒸熟后,我们先把南瓜放人容器中捣成泥,再倒入适量的白砂糖,一边搅拌一边放入糯米粉和黏米粉。经过长时间的揉、搓、捏,干了就倒人牛奶加湿,湿了再倒入干粉吸水,来回反复,面粉团终于成形。

接下来正式做月饼。我拿起一小块面团揉成球,再慢慢在小球中间捏出一个小洞,将紫薯馅小心放进去,再轻轻揉捏,用饼皮将紫薯馅完全包住;随后,小心地将之揉成一个滚圆的小球,最后在小球表面滚上一层干面粉。我选中一个写有“花”字的模具,对准做好的小球轻轻一按,顿时,一个有着漂亮花纹的月饼坯完成了。相同的步骤不断重复,很快,桌上只留有一盘“队列”整齐、印有淡淡传统花纹和美好寓意字样的月饼坯。

辅导员老师将我们做好的月饼坯送到食堂去烘焙,我们则开心地相互交流做月饼的心得。某同学得意地炫耀,说他将月饼坯上的“月”字修成“日”字,这样便可以“鉴定”从食堂拿回的月饼是不是我们中队亲手做的。

半小时后.烘焙好的月饼回到教室,金灿灿的、香喷喷的,让人十分心动。某同学一眼找到他那个“日”字月饼,我却怎么也找不到我做的那个“花”字月饼。些许失望一闪而过,因为今天是欢乐的一天,是一个让人难忘的中秋节。在今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还会将这份“快乐”带回家,让家人和我一起分享。值此佳节,让我们共祝祖国未来的“花”好,将来的“日”圆。

寻访费爷爷的足迹 宋吕佳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费孝通爷爷最著名的一句话。金秋10月,我们中队的红领巾小记者团在辅导员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苏州吴江七都镇的“江村文化园”寻访费爷爷的足迹。

“江村文化园”的姚老师带领我们先后参观了江村历史文化馆、费达生纪念馆、费孝通纪念馆,为我们做了耐心、细致的讲解。

姚老师讲解完成后,我们小记者“天团”立刻围了上去,对他进行“七嘴八舌”、火力遍布各个方面的深入采访。

“请问姚老师,您一共见过费爷爷几次,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

“我和费老见过20多次,印象最深的是1988年国庆节。那年国庆,费老在我们村住了4天,费老那年71岁,我只有29岁。”

“姚老师,刚才听您介绍说费爷爷起初是学医的,请问他为什么后来放弃学医了呢?”

“费老最初是在我们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学医,受进步思想影响,他后来转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想用社会学知识解救更多苦难穷人。”

“姚老师,请问费爷爷一共写了多少本书?”

“费老自26岁开始写作,一生共写了700多本书。《江村经济》这本书,是费老在我们江村实地考察后写的,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中的里程碑。”

“姚老师,您是江村本地人,请问您和本地的乡亲是如何评价费爷爷的?”

“江村百姓全都非常敬重费老,因为费老他志在富民,一心希望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费老说,农民要想富起来,不要将目光局限于农作物,必须发展第二产业。”

采訪结束后,我们红领巾小记者团的成员怀着崇敬之情齐聚费爷爷铜像前合影留念,并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以表达我们的伟大志向。

猜你喜欢

升旗江村紫薯
魅力南江村
紫薯蒸米糕
紫薯鸡蛋卷
紫薯变“红薯”
天安门前看升旗
中吕 山坡羊 升旗(外四首)
升旗
西热江村
江村《吴镇 秋岭归云》
升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