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创造思维角度下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分析
2023-07-12陆鑫
摘 要:为了满足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高校持续推行教育改革,对教育质量、内容、成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高校艺术类专业当中,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升个人活力和创新意识,对生活中的事物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逐渐成长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阐述培养学生美学创造思维的价值,提出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策略,以期推动我国教育行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美学;创造思维;美术教学;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文化知识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以此来应对国家间的竞争和新的时代挑战。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一些高校以往没有对美学、美术教育产生足够重视,甚至弱化了美术的教育职能,一些高校教师没有认清学生主体地位,出现师生地位失衡现象。传统教育方法限制了学生本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代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培养,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一、美学创造思维培养的价值
培养学生美学创造思维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美术技能进行融合,进而发挥想象力,促进审美能力提升,创造出更好的美术作品;还能够促进美术教育教学体系逐渐完善,推动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提升,从而培养出具备创造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逐渐将目光聚焦在创新思维培养环节。如果想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和自身审美能力的提升,推动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那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将教学重点落在理论知识教学方面,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脑海中的想象具象化,并体现在美术作品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多种理论相结合,积极了解学生情况,对其形成有效引导。例如,将教育心理学与美术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相结合,可以找到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同时,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也需要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为其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引导[1]。
对学生的美学创造思维进行培养,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使其在美术作品中充分展现出来,提升作品的美学价值。这一行为不仅是对传统美术教学中“重视结果,轻视过程”问题的有效纠正和改善,更能够实现对美术教学功能的重新定位。进行重新定位能够促使我国教育行业重视以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顺应时代发展变化趋势,重视学生人格培养和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二、美学创造思维角度下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策略
(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原则
首先,教师要针对不同学期的教学重点和目标进行分析,将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最终目标,在此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对美术产生深厚的情感,学会用美术表达自身情感。教师应该结合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教学成功案例、教学模式、院校教学条件和学生本身能力,为每位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确保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增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了解,进而实现高效学习和自主探索。为了避免学生思想与行为出现偏差,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做到层次分明和重点突出。通过对教学目标进行设定、对学生进行划分,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了解到自身的长处和短板,并发扬长处,弥补不足。
其次,教师应该坚持“小而准”的教学原则,对实际授课内容进行细化。教师应该加快补齐以往的教学短板,对基础性美术知识进行简化,对重难点美术知识进行分化,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同时,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主动了解学生想法,引导学生参与到问答环节当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对学生美学创造思维的有效培养[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提升美术教学课堂质量和效率。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学生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包括美术认知、思想状况、兴趣、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艺术天赋等等。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对应的培养措施,增强引导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提升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营造美学创造思维培养环境
环境能够对人的思维、思想、行为等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需要为学生营造具有美学价值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美术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教学和审美能力,针对教育要求和学生个人能力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确保能够为学生营造一种美学创造思维培养环境。如,在美术教学课堂上播放多种类的音乐,音乐与美术之间会形成互通,使学生身体和心理都能够呈现放松的趋势,缓解学生的压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保持清醒头脑,从而使学生激发创造力,捕捉脑海中的灵感,并创造出更具美学价值且能够展现自身情绪的美术作品。在这种较为轻松氛围的影响下,学生更容易进入创作的状态。此外,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增強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自信,这样学生就能够做到畅所欲言,更好地培养美学创造思维[3]。
(三)增强学生积极性,发挥教师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课堂具有秩序性和系统性特征,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知识教学,且课堂教学时间较长,可以将其作为培养学生思维创造力的主要场所,积极利用课堂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理论知识层面的引导。传统的课堂中往往因为缺乏课堂引导,无法使当堂课题贯穿始终,导致学生感到理论知识学习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难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成效,影响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对教案进行细化,结合教学目标要求、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内容的难度等拟定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整个课堂的主题,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课堂讨论也是增强学生积极性,拉近师生、生生间距离的良好教学方法。在学生基于课堂重点知识进行讨论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和辅助的作用,适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为其指出正确的思想方向。教师还应该积极寻找学生在课堂和作品中展现的创造性尝试,帮助学生对灵感进行捕捉,形成充分的引导,进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中蕴含的美感和文化。美术属于艺术教学的范畴之内,其教学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生活与美术之间的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美术气息,感受到不常见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想,进而使其投入工作之后也能够运用创新意识激发灵感,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新鲜血液。
(四)引导学生发展直觉思维
在对学生的直觉思维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高校美术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观察,及时捕捉学生展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高校美术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自身灵感进行捕捉,更好地对学生的直觉进行发散,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美术世界的奇妙之处,进而提高学生参与高校美术教学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助推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美术课堂教学属于一种艺术性的教育,教学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人的行为等进行细致观察,并将其融入自身的美术作品中,赋予作品生机与活力。通过美术学习,让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赏析,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直觉思维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高校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发展中应该将人才培养放在首要地位,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为国家整体发展提供专业性人才,灌注新鲜血液。
(五)开展小组合作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促使学生之间拉近距离,增强感情,实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生还能根据自身的想法对作品进行互相评价。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多元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达到共赢的理想状态。教师需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促使学生收获美学知识,在交流中不断进步。
例如,教师在教授“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课程时,首先要确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对我国传统艺术进行了解,产生深刻认知,同时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演变情况,包括时间线、涉及人物等。教学重点: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该课程中涉及内容的范围较广,单独布置作业会增大学生的压力,且了解到的知识还可能出现不全面的问题。因此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确定民间美术的论题,让小组内的学生针对各自的任务进行自由分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物,将风筝、剪纸等传统手工艺融入美术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促使课堂讨论的氛围更加浓烈。最后由各个小组挑选成员对了解到的内容进行汇总,通过上台演讲的方式阐述组内探究到的重点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理解,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认知,对民间艺术者产生崇敬的心理。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小组进行民主票选,對选拔出的第一名进行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奖励,这样更能够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4]。
(六)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多个领域,成为十分重要的教学载体,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行为产生密切影响。为了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成效,教师可以基于对网络信息技术的积极应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巧妙导入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美术课堂教育立体成效,让学生能够对美术及其相关知识进行全方位分析和有效感知。
例如,在开展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美术教学课堂上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将我国典型的古代建筑借助三维立体技术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整个画面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具体。教师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建筑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建筑物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等,提升学生思维活跃度。此过程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逐步形成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
教师需要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在教学推进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新时代的教育技术和设备进行运用,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了解多样化信息载体的运用目的和具体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意识、有目的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设立悬念,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爱好对美术模块进行灵活选择,进一步对学生形成吸引,提高学生兴趣和去了解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将关注的重点聚焦在美术理论知识教学、实际运用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从全方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这样有利于高校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进而为国家发展和建设贡献力量[5]。
三、结语
教师应该对以往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周围环境等进行解决,提出针对性的策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原则,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和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积极性,发挥教师引导和辅助的作用,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增强学生美术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进而帮助学生释放情绪,展现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能用美术作品表达内心想法,以此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计慧.高校美术教学创新与变革:评《当代美术教育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3(3):123.
[2]杨爽.基于美学创造思维角度的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研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2):60-62.
[3]李志红,田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术教育课程的路径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2(24):118-120.
[4]鲁光清.富平红色精神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融入过程研究: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J].新美域,2022(11):145-147.
[5]黄曦农.基于全面发展观的高校美术教学分析:评《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J].中国教育学刊,2022(9):111.
作者简介:
陆鑫,郑州工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