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1938年青岛城市规划实践与功能形态发展演化浅析
2023-07-12宁召勇王建梅王艺洁
宁召勇 王建梅 王艺洁
摘要:1891—1938年青岛城市功能和形态初步形成。在城市功能方面,德占时期形成了居住、休闲、行政、交通、工业、军事等多组团的城市格局。第一次日占时期城市组团功能渐趋复合,城市实力大幅增强。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管理时期受西方城市规划建筑思潮的影响,城市功能进一步拓展。在城市空间结构形式方面,受“线性城市”理论、弗里池“未来城市”理论及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影响,形成了沿铁路和港口的交通线纵轴及海岸线横轴线性分布的功能组团和明显的三层城市功能圈层。
关键词:青岛;现代城市规划;城市空间结构;功能组团
青岛市自1891年建制以来,其一百余年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的缩影。不同治理者在青岛的城市规划建设实践,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 构成了城市功能与结构的基本形态,将一个滨海村落集群打造为集港口、军事、经贸、休闲度假功能于一体,并具有科学城市结构及良好城市设施的宜居城市典范。青岛市城市规划建设历史透射着世界上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诞生和发展历程。本文以1891—1938年阶段为重点,以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及青岛城市规划实践为轴线,分析青岛市城市功能和形态的形成过程。
一、1891-1938年规划实践概述
现代城市规划始于人们从社会改革角度对解决城市问题和把握城市发展方向所做的种种探索。19世纪上半叶,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设想, 把改进城市规划作为医治城市社会病症的措施之一。随着工业革命后城市问题加剧,讨论日渐热烈,19世纪下半叶萌发的城市设计方案摆脱了传统城市规划中对于对称、气魄、轴线放射的追求, 设计重点从社会或审美兴趣转向了商品经济和居民生活,与现代建筑理论的“形式服从功能”趋同, 为现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在思想上和技术上做好了充分准备。
青岛市早期的规划实践与19世纪末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时间高度重合(图1),成为第一批科学性城市实践的对象。1896年底,德国强行租借胶州湾。受本国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法制建设同步推进的影响,1897—1914年,胶澳总督府在青岛推出两版内容衔接的正式规划,并施行了一系列土地法规、建筑法规,建立了较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1906年,在胶澳总督府的巨大投资和减租税政策作用下[1][2]①,青岛市工商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城市空间形态初步形成。
1914年11月,侵华日军接管了德国在青岛的一切特权和利益。日占时期的规划和建设实践,延续了德治思想中青岛城市基本框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越来越受到西方影响,而这一时期,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刚刚形成,还处在与社会体制和实践方法的磨合时期,加之经济大萧条和世界大战的爆发,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受到制约。而日本本土1919年才颁布第一部城市规划法,之前的规划实践主要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市中心改良”的旧城改造和郊区化层面,并未有充足的城市规划实践经验,因此,这一时期未能对青岛的城市规划起到实质性发展促进,仅是做了扩展和填充。
1922年12月,北洋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埠。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7 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直到1938 年1月,日军再次侵占青岛。此时青岛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德日占领时期建立的港口贸易与城市建设基础,吸引大批工商业投资者到此建厂,农村劳动力聚集,引发了住房紧缺、分区混乱、卫生恶劣、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为谋求长远发展,青岛市制定了体系较为完备的规划文件,进入了又一次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高潮(见表1)。
二、城市功能组团分区形成
青岛史称“少海”“胶澳”,是以海运贸易和渔业为主的村落聚群,建制之前功能以军事防御、海运贸易、村落居住为主(图1)。青岛军事设防可追溯至明代初年,为御倭保境,设置灵山卫(1372年)和鳌山卫(1388年),后“垦荒田, 招流移,筑堤岸,通商艘”。1467年,天后宫建成,青岛灣一带渔货码头功能片区成型。万历年间, 青岛口、女姑口、金家口通商闽浙苏淮,海运贸易趋于活跃[3],在德占之前青岛周边贸易已经非常发达②。
虽“外当黄海之门户,内通中原之奥区”, 在德国旅行家、地理和地质学家李希霍芬男爵踏足之前,青岛一直默默无闻。1891年6月,清内阁明发上谕“奏拟在胶州、烟台各海口添筑炮台等语, 著照所请”,此为青岛建制之始。但此举只是突出了军事功能,于居民生活贸易无益;且在实际建设中,除总兵衙门外,仅规划建成少数军事设施。因此建制只能算作军事布局规划,青岛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
(一)德占时期(1896-1914年)
为显示强大的殖民经营能力,谋求在远东地区的长远发展,对标香港和上海,德国试图将青岛作为远东海军的根据地和兼具商贸、度假疗养功能的长久“模范殖民地”。因此,虽然和其他城市一样,青岛发展初期特定功能(军事)比较突出,但城市功能规划非常完备。
首先体现在对管理机构的机制体制设计上。胶澳巡抚(总督)直属海军部,职权超过其他所有殖民地的长官,下设军政部、民政部等五部,涵盖城市所需各类功能管理(图3)。通过借鉴现代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德国实现了对青岛市城市功能的布局。
除规划以外,1898年9月22日胶澳总督发布的《第一次土地出售的布告》第3条中对青岛市功能区划做了详细描述,在实际建设中也基本实现: 围绕总督府和警察署形成双中心行政区。居住区以今黄岛路和平度路一带为隔离地段,分为欧人区和华人区。商业区以中山路为轴,连接前海的欧人商铺区。交通设施布局于西侧火车站至大小港线性区域,为城市一极。港口附近规划为贸易和小工商业区,北接大鲍岛。向东围绕汇泉湾畔形成别墅区和休闲娱乐区。工业区和安顿华工的台东镇和台西镇则远离市中心,与港口和工商业区相接。军事区占据高地,围绕青岛山、八关山、太平山展开。青岛市形成了居住、休闲、行政、交通、工业、军事等多组团的城市格局(图4)。
此时, 孕育了《雅典宪章》中的功能分区原则和柯布西耶的集中城市理论的“工业城市”理论日渐成熟,德国国内也以赖哈德·鲍迈斯特(Reinhard Baumeister)和约瑟夫·司徒本(Joseph Stubben)为代表,展开了对卫生、健康、交通和功能组织实用主义的探讨。
青岛市规划制定者对当时的规划理论呈扬弃采纳态度。青岛城市功能各成组团,分区间考虑城市未来增长需求,预留发展空间,生活服务和教育设施与居住相结合,这些规划思路,都映射了“工业城市”理论。但同时,其工业布局规划中并没有像“工业城市”中那样,成为城市布局的先决条件,而是与铁路、港口位于城市一极,连接山东腹地,并与台东台西有机串联。这种铁路线和港口没有主导城市功能组织的恰当布局,或许源于德国把青岛打造为疗养度假胜地的期待,也为城市空间合理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第一次日占时期(1914-1922年)
日占时期,虽然青岛规划上没有实质性进展,但城市功能扩展,整体实力大幅增强。
此时期建设活动主要有两点:一是建成了日本人居住区。因连接港口、邻近海关和城市中心的区位条件,馆陶路一带集中了英、美、法、德、葡、日等国的六十多家企业和办事机构,成为商业和金融业聚集街区和青岛对外经济的重要枢纽。随着日本侨民数量骤增,在日本本土“郊区化”思维影响下,馆陶路、聊城路、陵县路、市场三路一带开辟新日本居民区,命名为“新町”。中国商人也参与了建设,1920—1921年,完成青岛城市建设以来最早的房地产项目(由上海路、武定路、宁波路和上海支路围合的别墅群)[4]。此外,在信号山南麓、金口路、莱阳路一带也建设了一些日式小型独立式住宅区,只是不及“新町”的规模。
二是港口功能优势凸显,工业迅速发展。以原城市中心为核心,沿胶州湾一带向西、向北扩张,与台东台西工业区连接成片,青岛港便利的运输条件也更为突出。1915—1925年,日本对青岛工业投资达5亿日元,涉及制盐、纺织、火柴、麦酒、食品工业等, 其中仅纺织业投入就达1.5亿日元,成为青岛轻工业发展的巨大助推。
在城市扩展和填补中,青岛市原本的各个功能组团逐渐发展为复合型组团,中山路、馆陶路、小鱼山区域商住服务一体,而台东台西由工业区发展为自成一体的贫民居住区(图5)。
(三)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管理时期(1922 -1938年)
借用地理学的概念,城市地域结构演化分为“城市膨胀阶段、市区蔓生阶段、城市向心体系和城市连绵带的形成阶段”[5]。对应于青岛,即德占时期的形成、日占时期的填补、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时期的整合以及后续的扩展。
在日占时期的城市功能组团复合化中,中山路、大鲍岛等区域,在房主更迭过程中的功能支离破碎、混杂交织。随着青岛市人口增长,社会阶层和结构完善,“马歇尔集聚效应”已经悄然作用, 大尺度片区呼之欲出。以上构成了整合的内部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一批海外留学的归国人员将西方城市规划建筑思潮带入國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1929年,美国科拉伦斯·佩里(Clarence Perry)创建了“邻里单元”(Neighbourhood Unit)理论,倡导根据学校服务半径确定邻里的规模,将城市分为若干单元,单元内布置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交通枢纽地带集中布置邻里商业服务等。这种规划思想指导了青岛市基础设施建设。1935年,青岛市小学达到115所,每个大区域都有独立的教育资源;礼堂、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建筑相继落成,经过市政建设,平民居住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中山路区域以其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优势,延续商业的主要功能,居住功能逐渐淡化, 形成了延续至今的综合型商业组团,与“邻里单元”中交通枢纽地带集中布置邻里商业服务的思路相吻合。“街里”的概念是德占时期留下的,而《街里歌谣》以及“上街里”“逛街里”等词汇则是这时期派生的[6]。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制定《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功能分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青岛城市规划呼应《雅典宪章》的理念, 系统安排“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 尤其以居住和游憩作为建设的重点。华人区、欧人区划分彻底取消;台东台西等原有住区得到改善和扩充;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在太平角一代开辟道路建设别墅区,住宅区按照环境的优劣划分等级。在东部丘陵区开辟道路,建设山头公园,沿海岸线为轴建设了多处海水浴场,修整栈桥,修建了青岛水族馆、第三公园体育场等旅游景观建筑。
自此,青岛市居住、商业、工作、游憩、交通几大功能分区进一步明晰(图6)。另外,青岛建设航运基础设施,开发崂山景区,港口航运功能和旅游功能被进一步强化。1932年,沈鸿烈在任时,中国第一座水族馆、亚洲最大的水族馆——青岛水族馆建成,兼做海洋生物研究使用,标志着中国近代海洋科学研究的拓荒[7],与国立山东大学一道,拉开了青岛市向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新文化发展拓展的序幕。
三、城市空间结构形式的形成
青岛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分为微观与宏观两个层次:
微观上, 青岛的城市规划设计讲求审美和心理感受,体现了米洛·西特(Camillo S i t t e ) 提倡的“ 对景” 设计手法③和昂温(Raymond Unwin)倡导的“尽端式”道路④ 等主流规划思想,奠定了城市空间美学基础。
宏观上,青岛城市规划受到索里亚玛塔“线性城市”理论、弗里池“未来城市”理论及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影响,体现出显著的城市发展轴线和城市圈层。
(一)带形城市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玛塔(Arturo Soria Y Mata)提出“线性城市”,亦作“带形城市”理论,主张拉长城市尺度,以交通干线作为主线,城市的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呈狭长带状。城市沿轴向带形发展的规划思路是工业革命后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动态开放的城市体系[8]。青岛市受到“带形城市”理论的深刻影响,且在自然环境因素(前海一带,最适宜分布生活区域)影响和铁路港口布局影响下,沿南部海岸线和胶济铁路形成一横一纵两条明显的城市轴线。沿海岸线延伸的横轴是串联居住、娱乐、商业、游憩组团的生活轴线,以胶济铁路延展的纵轴,是串联工业、交通、航运组团的生产轴线(图7)。横轴纵轴的形成和延伸,反映了城市不同时期扩展的过程(图8),这也与“带形城市”理论不谋而合。
第一次日占时期,城市中心圈层北部建设了道路和一系列公共设施,原本相互独立的中心区域和港口组团连成一体,形成南北长、东西窄的格局,强化了纵轴。
(二)城市圈层
1896年,在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Ebenezer Howard) 的《明日: 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出版之前,德国建筑师弗里池(Theodor Fritsch)便提出了“未来城市”理论, 由于当时在德国的影响并不算大,所以无法确定青岛规划是否受到了弗里池理念的影响。但从结果上来看,青岛老城城市形态与弗里池对“未来之城”的规划极为相似。德国历史学家托尔斯滕·华纳(Torsten Warner)在《近代青岛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一书中进行了专项论述。
当以“田园城市”作比对,青岛老城呈现出明显的三个城市圈层。观海山南麓面向前海的缓坡上设置行政区。与前海的商业区连接,周边布置生活功能区。这片区域对应了“田园城市”的中心圈层,自德治时期以来便作为城市的中心不断进行建设、扩展和完善。在德制规划的定位中青岛不仅是海军基地,还应作为一个“贸易和疗养地”,因此城市东侧的观象山、信号山、八关山、鱼山、贮水山等山体既建设了军事城防设施又广植林木作城郊绿地之用,与滨海浅滩共同构成了次中心圈层。台东台西和港口铁路沿线,以其产业交通功能,构成了城市的外圈层。
以总督府前广场为中心,向四周布设六条放射状林荫道路:德县路、湖南路(两侧)、莒县路、日照路和沂水路,连接各个同心圆圈层(图9),与“田园城市”的交通组织方式极为类似。
(三)城市疏散
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赖特(F. L. Wright)提出“广亩城市”的规划思想——一种疗治城市交通拥挤和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的城市分散主义规划方案,舍弃了传统城市的所有结构特征, 延续了分散的、低密度的农村生活思想,强调真正地融入自然乡土环境中。“广亩城市”成为后来歐美中产阶级郊区化运动的根源,也对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等相关的理论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与《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案》(初稿)几乎同步出具的《大青岛市发展计划图》明显受到其城市疏散、多中心布局和融入自然的思想影响。适应城市扩展,一改之前的紧凑布局,以城市行政、商业为中心分散成若干个城市中心,在活动上相互关联。城市中轴从观海山前麓改至太平山之后,贯穿前海和胶州湾,明显放大了城市尺度。不同中心之间,嵌入大小各异的城市公园和广场,除了自然山体,还规划了多个人工景观(图10)。只是因为战乱,此轮规划大部分只停留在图纸上,成为现代规划思想在这座风云老城的无限追思。
四、结语
青岛市是早期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在亚洲的重要实践地,各版城市规划有扬弃地吸收了先进规划思想精华,集众家之长,并呈现出高度的连续性。经过数轮建设高潮,青岛市从村落集群发展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发达海运、商贸、工业城市,同时成为宜居城市典范。时至今日,仍然连年被评为全国宜居城市,位列北方重要旅游城市。由此可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实施对于城市长期发展之重要。
参考文献:
[1] 倪锡英. 民国史料工程都市地理小丛书: 青岛[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25-26.
[2] 赵琪(修),袁荣叟(纂). 民国胶澳志·财赋志(卷九) [M]. 青岛档案馆影印本,1928.
[3] 概述 [EB/OL]. [2015-11-24] http://qdsq.qingdao.gov.cn/szfz_86/ elqdsz_86/zzj_86/dswpjs_86/202204/t20220414_5493205.shtml.
[4] 佟佩颖,聂彤. 青岛刘子山别墅群建筑特征解析及更新保护策略[J]. 建筑纪实,2021(10):238-240.
[5] 杨吾扬. 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6][7] 王铎. 青岛掌故[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25-26,31.
[8] 时匡,张应鹏. 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J]. 新建筑, 1997: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