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教育意义

2023-07-12张凤

甘肃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教育作用女性形象激励

张凤

【摘要】中职语文教材中共收录课文四十八篇,其中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品十三篇,这些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血肉丰满、经久不衰,她们或可亲可敬,或可怜可爱……她们的美好品质,对于中职女生“三观”的形成、心理品质的养成等,有着很强的“榜样”引领、行为“指导”、精神“熏陶”和心理“暗示”等作用。文章在详细分析中职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特征及类别的同时,着重探讨了这些女性形象对中职女生诸多的积极教育作用,其真正目的是想借此制订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真正落实“与时俱进、立德树人、成人成才”的中职语文培养目标。

【关键词】中职语文;女性形象;教育作用;榜样;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7—0104—05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对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康品格、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材中那些丰富有趣、血肉丰满、经久不衰的女性形象,更为提升中职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和价值情操等指明了方向。在现行的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中,虽节选的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品甚少,但就是这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却恰恰给学生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尤其是课本中那些彰显不同时代特色、反映不同社会女性精神风貌、揭示不同人物命运经历的美好女性形象,真正让学生对母语、对生活、对祖国、对民族、对未来产生了敬畏和热爱之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的这些女性形象对中职女生的身心教育作用更是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一、中职语文教材中描写女性的作品统计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下册教材中,共收录课文四十八篇,其中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品有十三篇,占比27.08%,具体篇目及描写的女性形象篇目以下表为主(见下页)。

由表中可以看出:中职语文教材中涉及外国文学女性形象的作品仅有一篇《项链》,占教材中所有描写女性的作品总数的7.7%;描写中国古代女性形象的相关课文有《静女》《窦娥冤》《林黛玉进贾府》等三篇,占比为23.1%;涉及中国现当代的女性形象的课文主要有《致橡树》《哦,香雪》《荷花淀》《我的母亲》《雨巷》《合欢树》《雷雨》《边城》《百合花》等九篇(首),约占所列篇目总数的69.2%,所占比例最高。

由教材中所节选的这些经典篇目不难看出,中职语文教材的编排,完全体现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指导思想,着力提升语文课程的思想性、文学性、政治性、人民性、时代性、代表性、指导性和教育性,真正弘扬了时代劳模精神、大国工匠精神、民族爱国精神和服务奉献精神等。

二、教材中的女性形象特征及类别

1.可爱型。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温柔可爱的女性形象,如《边城》中的翠翠,善良美丽、不同凡俗,清纯可爱、不染纤尘,温柔娴雅、与众不同,既是“美”的天使,又是“爱”的化身。湘西女孩特有的精神气质、祖孙间浓郁至淳的感人亲情,人性的善良澄澈,人情的纯净美好,人品的高洁伟大等,这一切都在可爱的翠翠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静女》中的静女,娇羞可爱又美丽多情,年轻奔放且热爱生活,“俟我于城隅”的执着,“爱而不见”的欲擒故纵,“贻我彤管”的洶涌爱意等,让一位阳光明媚、可爱温柔、漂亮热情的女子形象浮现于读者面前;还有那个从《雨巷》深处款款而来的丁香姑娘,古典又飘逸,青春又靓丽,高雅又端庄……将满目的欢喜幽藏伞底,将满腔的爱意深捂心底,既有迎面相遇的无比欣喜,更有擦肩而过的无限惋惜,还有相见恨晚的无声叹息……这些可爱型的女性形象,让人眼前一亮,过目难忘,更让读者坚信:女性不是因为容貌美丽而清纯可爱,而是因为品性可爱才温柔美丽。

2.可怜型。《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年轻时的她貌美如花、人见人夸,但却爱慕虚荣、贪图荣华,一度在自我陶醉中犯了傻,得意忘形之际意外丢失“项链”(借来的)……后来为偿还这挂“项链”付出了惨重代价。十年大好光阴里的无悔付出,到最后才明白真相:原来丢失的那挂项链,竟然是假的!这一切既夸张又讽刺,既可笑又可怜。好在她为偿还项链所做的种种努力,让人在同情哀怜她的同时,更为她诚信善良的品质、勤恳耐劳的精神、敢于担当的勇气、直面苦难的坚强等生出几分敬意。《雷雨》中的鲁侍萍,遍尝人间艰辛,备受苦难欺凌,悲催中有过绝望,无奈中选择隐忍。她勤劳、善良,但也孤单、可怜!无论是年轻时和周朴园的短暂爱恋,还是后来嫁给鲁贵朝不保夕的困苦生活……她都将生命中无尽的“柔弱”及别无选择的“无奈”,真实地呈现给了那个黑暗又腐朽的尘世。丈夫鲁贵的猥琐与不老实,儿子周萍对她的排斥与不认可,女儿四凤少不更事、重走母亲老路的不懂事……这一切,对于一个柔弱而又可怜的旧式劳动女性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还有《窦娥冤》中那个可怜又无辜的窦娥,莫名其妙又无缘无故地被欺、被伤、被冤、被整、被害……她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平白无故地被送上了断头台。这些可怜的女性,让人一想起来就觉得心口隐隐发疼。

3.可敬型。老舍《我的母亲》中“母亲”,她虽然裹着小脚,却硬是走出了一条比大脚男人更坚毅的道路。无论是替屠户们浆洗衣服下地干活,还是平日里操持家务待人接物,她都认真负责、厚道真诚。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一位寡母要独自抚养儿女长大成人,谈何容易?除夕夜送儿子返校工作时,她将一位母亲的深明大义写进了目送儿子远去的背影里;替儿子筹集“巨额学费”时,她将一位寡母谋生的辛酸深深地咽进肚子里;送女儿出嫁时,她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爱恋与不舍,融进了颗颗滴落的泪珠里;面对“鬼子们”的欺凌刁难时,她扑在孩子前面张开臂膀护佑时,又将一位母亲满腔的善良与爱意,发挥到了极致……这位母亲,她勤劳诚实、乐于助人、热情好客、隐忍吃亏,她做事有度、刚柔兼济,她疼爱子女,可圈可点、可亲可敬!《荷花淀》中那个心灵手巧、勤劳能干、聪明贤惠、助夫杀敌、保家卫国、英勇果敢、爱国爱家、深明大义的水生嫂,更是活成了所有中国女性的骄傲!

4.可亲型。茹志鹃小说《百合花》中那个温柔娇羞的新媳妇,“高鼻梁,弯弯的眉毛,一缕刘海,头发盘成了硬邦邦的发髻”,乍一看,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邻家小姐姐,娴雅且文静,亲切又温柔,似一朵羞答答的百合,于无声处悄悄绽放。她从一开始的羞怯怯娇滴滴,到后来的大方方乐呵呵,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大胆上前帮忙,真是爱心爆表青春飞扬。她给受伤的小记者擦洗身体、护理伤口,为伤员清洗衣服、缝补破洞,给战士们递药拿水、送吃送喝,直到最后干脆将自己的新婚棉被完全贡献出来,轻轻盖在受伤的战士身上……她心善如佛、美好如莲,贤淑温柔,亲切可人,于可爱中流露出女性的柔美,在温柔中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让人过目难忘、心生敬意。《哦,香雪》中那个追求进步的女孩香雪,她文静优雅,自尊自爱,话语不多,文弱腼腆,像极了《红楼梦》中那个瘦小又柔弱的林黛玉,但她为了一个铅笔盒,为了山外更美好的世界,她可以勇敢地独自夜行三十里山路,不惊不慌不卑不亢,真的让人刮目相看。香雪,她有梦想,有追求,有信仰,有行动!

三、女性形象对女生的教育意义

有人做过研究,在奥地利,整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女生的教育。他们国家关爱女孩的协会,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调查“: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一笔教育经费,但却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那这笔费用该投给谁呢?”结果大家的答案却惊人的相似:给女孩。因为培养了一个男孩,你只培养了一个个体,而教育了一个女孩,你就教育了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1]。由此可见,教育好一个女生是多么的重要。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中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品,虽然篇目不多,但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对中职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更是不可小觑。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女性形象独特的育人功能,积极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理品质。

1.灵魂引领的“榜样”作用。《合欢树》中的母亲,“救”儿子(史铁生)于危难之中,硬是将双腿残疾的史铁生,从迷茫失落的深潭中“拔”了出来。她不厌其烦地为身患重疾的儿子寻医问药,然后一遍一遍地洗、蒸、熏、灸;她不辞劳苦地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的饮食起居,从衣、食、住、行到日常生活中琐碎的点点滴滴;当儿子双腿疼痛时,她是医生;当儿子饥肠辘辘时,她是厨师;当儿子寸步难行时,她是司机;当儿子孤独痛苦时,她是朋友;当儿子心理抑郁绝望时,她是导师……一位本来柔弱的女性,在灾难和痛苦面前,硬生生活成了可为儿子遮风挡雨的女汉子!这样的伟大女性,这样的坚强母亲,便是引领孩子们前行的榜样。教读《合欢树》这篇文章时,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这位母亲面对灾难时永不言弃的勇气,学习她面对无尽打击时迎难而上的坚强,学习她笑对生活的乐观等,让学生意识到: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十之八九,当不幸或灾难袭来时,要从容面对,勇敢担当,尤其是女孩子,要以史铁生的母亲为灵魂榜样:永不言弃,永不言败!逆流而上,做自己的英雄,做生活的强者!

2.行动示范的“指导”作用。健康乐观心态的培养,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教材中一些经典的女性形象,对中职女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她们养成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孩子们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2]。《哦,香雪》中的香雪,就可以成为所有学生(尤其是女生)的精神感召力量。教师在具体讲授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孩子将自己和香雪当初所处生活及学习环境进行对比,促其探求中职女生未来的出路在哪里,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何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再回头去研究小说中的香雪是怎么走出大山的,是怎样追逐梦想的?是怎么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的……香雪果敢的行动和执着的精神,完全可以为大家起到行动引领的指导作用;还有《项链》中的女主人玛蒂尔德,她的过去让人厌恶,她曾经贪图享受追求奢华,可她后来面对项链丢失这一事实时,却没有怨天尤人逃避责任,而是正确面对、诚实守信、勇敢担当、直面苦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完成了灵魂的“脱胎换骨”,并在“蜕变”的过程中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学习这篇小说时,教师可以启发提问,如“你喜欢项链丢失以前的玛蒂尔德吗?”“项链丢失以后,玛蒂尔德做了哪些事情?”“你觉得玛蒂尔德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如何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引导学生感受项链丢失前后玛蒂尔德不同的生活状态及态度,体会玛蒂尔德面对灾难时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行动(一下子显示出“英雄气概”、辞去女仆、毅然决然偿还债务等),引导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坦然应对生活中的一切苦难,活好当下,活出自我。

3.精神感染的“熏陶”作用。有自信、有勇气、有担当、有行动、有作为,这是人类最美好品质的体现。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中,为我们塑造了许多优秀的女性形象,她们为读者展示了无私忘我的大局意识(新媳妇)、甘愿奉献的爱国意识(水生嫂)、自信担当的责任意识(玛蒂尔德)、热爱生活的角色意识(我的母亲)等,她们灵魂有趣爱憎分明。那个大家最熟悉最欣赏的“水生嫂”(《荷花淀》),她送夫参军、伏击歼敌、助夫杀敌、机智勇敢、坚强乐观、深明大义、勤劳美丽,在战斗中成长,在生活中历练……教材中的水生嫂是自信担当的榜样,是贤妻良母的代表,是女性成长进步的旗帜。尤其是在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这些女性形象对培养女生质朴、贤淑、温柔、内敛、担当等美德,树立家国意识、大局意识、安全意识、奉献意识等方面,意义重大[3]。

4.心理教育的“暗示”作用。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总是需要从别人的肯定中发现自己、热爱自己。是的,对于心智不太成熟的中职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现如今,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大多数孩子的父母进城务工,再加上农村近年来持续走高的离婚率,我们身边的一部分中职生成了留守学生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尤其是单亲中职女生,更是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她们自卑、自闭、脆弱、压抑、抑郁、悲观、悲伤、失望、绝望……在语文课堂上,教師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正面形象及能量,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找到精神抚慰和心灵寄托。如,在讲授舒婷的诗歌《致橡树》时,教师可以尝试让每个女生用自己认为最好听的声音,大胆地朗诵几遍诗歌,并比赛背诵,然后评出优胜者,教师当即给予鼓励并表扬。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木棉”和“橡树”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并提问:在生活中,你喜欢怎样的女性?我们到底应该做怎样的女性?同时,让学生们写出五到十个描写女性美好品质的词语,然后大声读出来,学生读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来。最后,全班来个“找优点”的游戏:说说咱班女生的优点,并具体到人到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被夸”的女生,接到正向的“心理暗示”,并培养自律、自爱、自强意识及自信心。教师最后总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上最光辉最独特的存在,没有必要做依附别人的“凌霄花”、单相思的“鸟儿”、单方付出的“泉源”“险峰”“日光”和“春雨”。我们要做独立自由的“木棉”,要勇敢去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5.精神成长的“激励”作用。“智慧、美丽、健康、优雅、知性、勤劳、善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独当一面、时代精英”等,是新时期现代成功女性的代名词,也是我们每位中职女生应该努力的方向。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教育性等特点,结合中职语文教材中优秀的女性角色及形象,如《合欢树》中的母亲、《百合花》中的女战士、《荷花淀》中的水生嫂、《边城》中的翠翠等,充分引导学生鉴赏教材中这些女性伟大的女性形象,并学习她们身上的一切美好品质:仁爱、博爱、胸怀大爱;爱家、爱国、胸怀家国;真心、真诚、真情为人;可亲可敬、可歌可颂、可圈可点。这些经典的形象之所以永远存在于我们的教材里,是因为美好,是因为温暖,是因为感动,是因为值得。让我们在欣赏她们美好品德的同时,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担当,学会铭记,学会创造,在生活中传递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黄玮.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6(09):155-157.

[2]宋爱文.语文教材女性形象及教学意义[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30):42-43.

[3]刘心宇.中职语文教材中女性人物形象及其教育意义[N].语文周报(教研版),2018-05-26(17).

(本文系2021年度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单亲家庭中职女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gszyjy-117)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教育作用女性形象激励
浅议有效发挥形势任务教育作用的方法途径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