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金融力量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2023-07-12金巍
金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文化强国。从“建设”到“建成”,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种压力。要建成文化强国,就要建成文化产业强国;要建成文化产业强国,就需借助文化金融的力量。
建成文化强国首先需
要建成文化产业强国
没有文化产业强国,就没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的崛起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演进过程,文化强国建设则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需要“四梁八柱”和系统的指标要求。在研究评判文化强国的诸多衡量标准和指标体系当中,文化产业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支柱。发达的文化产业与繁荣的文化事业共同支撑文化强国,才能形成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文化产品生产能力以及文化影响力。
从国际上看,欧美及日本等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文化势能的地区和国家,文化产业都较为发达。美国在二战之后取得世界第一强国地位,同时也迅速在世界文化竞争格局当中取得了优势。强大的国家支持、强大的资本支撑、现代的文化工业生产体系,形成了源源不断的文化输出。美国在经济扩张过程中推动美国文化产品全球化生产和营销,美国的影视、音乐和图书逐步成为世界文化消费市场的主流。好莱坞成为全世界电影殿堂,迪士尼、时代华纳、福克斯、奈飞的文化产品遍布全球。英法德意等西欧主要发达国家虽然在二战后较美国有些式微,但秉承文艺复兴之后的传统文化优势,在绘画艺术、歌剧表演艺术、音乐、图书出版等领域仍保持着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各地有强大的影响力。日本和韩国是后起发达国家,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释放了强大的文化创新力,日本的动漫游戏产业、韩国的影视产业在全球文化产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从历史经验看,通过产业方式形成的文化影响力要大于其他方式。一款游戏和一个TikTok平台的文化影响力可能远远大于一场公共文化外交活动。人们更容易接受自主选择的文化产品所承载的价值观。我国是文化大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但还没有成为文化强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文化产业的弱势。自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启动,我国的文化产业活力逐步释放,经过20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接近5%。在国际上,我国文化企业正在融入国际合作体系,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但由于基础较差,创新力缺乏,文化精品数量少,内容产业出口不足,没有形成集群优势,在国际艺术市场、影视市场、传媒市场等重要市场,我国文化企业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力。
文化金融是文化产业
强国建设重要驱动力
金融是资本要素的策源地,是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的血脉。发展文化产业,是基于文化经济性和产业性的逻辑,而金融和资本能够在文化产业强国建设中发挥作用,也正是基于这个逻辑基础。事实上,从全球经验看,文化产业强国的形成都有强大的资本支撑。美国通过市场机制设计和完善的版权环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同时通过国家艺术基金等对文化艺术进行资助,通过金融资本和投资机构控制全球主要文化机构实现文化输出。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有完善的利用资本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除了少部分文化艺术和公共文化服务外,大部分文化供给都是在资本推动下通过市场完成的。
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在服务文化产业中表现为激活资本要素市场,为文化产业提供资本供给,这是文化金融的基本功能之一。文化金融还能够通过保险、担保以及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进行资产风险管理,为文化企业保驾护航,促进产业稳定发展。文化金融作用机制建立在文化生产特点的基础上,这些特点包括文化产品生产、运营的特点,文化项目盈利模式的特点,文化消費的特点,以及文化企业财务特点。尤其要基于文化企业的资产特点进行信用评价、风险评价和企业估值,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
通过文化金融的功能实现和作用机制,文化金融能够促进技术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近年来,资本对文化领域技术创新的投入增速较快,数字文化产业融资比例在2021年超过总规模的60%。在技术领域的投资,对文化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资本投入较多的文化生产领域,文化产品供给就会相对充裕,能够大大促进文化产品供给,促进文化消费,如资本比较关注的选秀类、体验类电视综艺节目,主旋律电影等。另外,金融机构和资本为文化企业进出口提供便捷的结算、增信、融资等方面的服务,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推动文化贸易发展。
我国的文化金融实践证明,资本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无可替代。20年来,尤其是10年来,我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都取得了巨大进步。银行、债券、信托、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等多渠道为文化产业融资提供支撑。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对30家主要银行进行的调研,截至2021年底,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达16499.23亿元,全行业估算贷款余额接近2万亿元人民币。十几年间,我国文化产业债券发行总额超过6000亿元,2019年达到高峰,发行总额为1185亿元。2012-2022年之间,我国文化产业私募股权投资总规模约1.3万亿元。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文化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资本舞台,数百家文化企业实现了上市融资。
所以,无论从金融的功能、机制、作用以及实践看,文化金融与文化产业强国建设都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是文化产业强国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文化金融服务文化产
业强国建设的着眼点
文化金融是服务文化产业的金融活动及由此形成的一系列机制和体系,文化金融助力文化强国,最为直接的路径就是服务好文化产业。在新形势下,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着眼于一个“强”字,着眼于打造文化产业体系强、国际竞争力强和体系融合能力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再上新台阶。
着眼于打造强大的产业体系,服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这个阶段的主基调。文化金融服务文化产业,要服务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文化市场体系构建,如此才能有高质量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政策设计,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个重要领域重点进行资金资源配置,支持文化企业规模化和集约化,支持文化产品创新,实现充分的文化供给;支持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建设,支持文化技术创新,支持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和文化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支持文化领域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结构合理化;支持文化产业链的高端化、现代化,重点服务研发等关键环节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着眼于打造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服务文化产业国际合作和文化贸易。文化金融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依照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大力支持文化贸易和文化产业国际合作。2022年7月,商务部、中央宣传部等2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就金融支持文化贸易提出了七个方面的任务要求,包括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文化贸易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模式、文化贸易专属险种、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等。在新形势下,我国文化贸易需“重整山河”,金融服务文化贸易,应依托自贸区建设和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重点服务新动能企业,支持数字文化贸易企业和数字化平台企业。要支持“千帆出海”计划,重点支持产业链重要性企业,服务中国文化企业重构国际文化产业链。应重点支持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贸易市场深度开发,支持文化走出去和请进来,支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建设。应力争用10年到15年时间,将中国文化企业推向全球文化产业格局中的第一阵营。
着眼于打造强大的体系融合能力,推动文化产业融入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文化产业融入国民经济体系,不仅要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且要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重要产业融合发展,激发经济发展中的文化能量。金融要支持生产服务性文化产业和文化融合性产业发展,鼓励金融体系配置更多资源来支持文旅融合、文体融合,尤其要支持已经遍布世界市场的中国轻工业消费品的文化融合与创新,让消费品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载体。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融入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体系。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机制中,与资本市场体系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抗冲击能力都更强。所以要鼓励更多国家资产、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资本市场,促进资本与产业的高融合度,在完善的文化监管机制下,以资本带动体系稳定性,增厚产业基座,增强产业抗冲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