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根基
2023-07-12卞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沃土和思想根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
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精神命脉,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和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为现代化发展积蓄了深厚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提供了评判依据、描绘了未来愿景,影响了人们对于各种可能发展道路的甄别、过滤和评判,并最终选择符合中华文明发展规律、认知方式和价值标准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从历史看,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从文化视角看,尝试的各种救国方案都不能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基因并能实现其现代性转换,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才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并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踏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可以说,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决定了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就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作为整个中国式现代化的子系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需要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在伟大实践中提炼升华,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从全球看,中国式现代化既赓续了中华文明优秀基因,又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升华和拓展了原有世界文明,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给世界各国各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愿与各国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
我国文化发展呈现四大趋势
第一,生活品质持续提高背景下,文化产品生产从供给驱动向需求引导转变。
与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消费不同,对大多数人而言,文化日常消费并非刚性需求,具有较强可替代性。因此,作为典型供给创造需求的市场,我国文化产业正在越来越重视体验性、参与性和个性化的文化市场需求,努力通过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供给来引导消费、创造需求。例如,针对近年来观众对电影品质和观影环境等要求的提升,我国电影产业不断提质升级,基础设施扎实推进,银幕数量超过8万块,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年度电影总票房屡创新高,十年来总观影人次累计超过120亿。特别是在电影产量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实现质量显著提升,出现了一批诸如《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票房超过50亿元的现象级影片,更好地满足了人民多样化、高品位的文化需求。
第二,全民受教育程度提升背景下,文化创作主体从小众群体向普通大众转变。
随着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不断提升。2022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过2.18亿。这使得文化领域的创新活力得到极大释放,文化艺术欣赏不再是阳春白雪,创作主体也不再仅限于专家学者和小众精英,而是进入全民创作时代。普通大众的文化创作热情不断高涨,水平不断提升,形成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接受范围越来越广的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等文化产品。例如,几乎所有的网络文学都是由普通大众创作出来的。《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网络文学作家数量累计超过2278万人,网络文学用户超过4.9亿人,占网民总数的52%,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389.3亿元,多部网络文学作品入藏国家图书馆和国家版本馆。特别是我国网络文学传播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网文访问用户规模超过9亿人次,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有力载体。
第三,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文化消费方式从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加速融合转变。
近年来,我国线上文化消费实现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消费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涌现。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形成线上文化消费的独特优势。例如,2022年線上举办的多场演唱会,动辄就有几千万人、甚至上亿人次在线观看,与传统演唱会现场最多不过几十万人形成鲜明对比。其优势在于,一方面,消费门槛低。与传统演唱会动辄几百上千元的门票相比,线上演唱会“门票”通常仅几十元甚至免费,而且不受地域限制,大大降低了观看门槛。另一方面,社交属性强。线上演出提供了较好的社交平台,观众可通过弹幕发表观点,进行实时评论和互动聊天,并可随时在朋友圈、微信群转发分享,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交流欲和参与感。
第四,信息技术不断进步背景下,文化传播渠道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
随着信息科技不断发展,文化产品越来越多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传播,特别是以短视频应用为代表的网络视听行业蓬勃发展,新场景新业态新消费模式不断涌现。《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亿人,超过即时通信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5亿人,泛网络视听产业市场规模接近7300亿元。相应地,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出现利润下滑、经营困难等问题,近年来纷纷重塑采编流程、建设平台终端、打造资源数据库,加快與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不断创新媒体业态、传播方式和运营模式。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努力构建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增强民众的历史情怀和文化自豪,加快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营造全民参与的文化传承与保护氛围。
第二,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多元化个性化文化消费需求,加强需求侧管理,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坚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度应用5G、人工智能、超高清、虚拟现实等技术,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培育壮大线上演播、网络视听、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创新文化消费场景,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互动消费等新型消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设施建设运营,提高服务的精准化、便利化、有效性水平。
第三,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不断创新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促进民心相通。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开拓海外市场,鼓励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和影视剧、游戏等数字文化产品“走出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做好国外受众调查分析工作,结合当地民族特点、教育背景、文化习俗、消费偏好等,找准传统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共振点,扩大文化交流的主体类型和合作渠道,提升传播效能。
第四,打造凝聚全球华人文化的最大公约数。
文化重要的价值在于身份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能在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形成最大共识。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将文化复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组成,推动传统文化在赓续传承中不断得到弘扬光大,不断增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打造凝聚全球华人的最大公约数。
卞靖: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发改英才”。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部委和国家社科基金等部门委托的课题30余项,曾获得部委级优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