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入口打通出行“最后一百米”
2023-07-12冯驿驭丁毅
冯驿驭 丁毅
重庆,大山大河,错落有致。特殊的地形地貌,赋予山城别样的气质,也让“爬坡上坎”成为重庆人深刻的城市品格。
近年来,轨道交通通达山城各地,为广大群众送去快捷、方便的出行体验,让爬坡上坎渐渐成为历史记忆。尽管轨道列车“神通广大”,能够穿山越岭,跨越江河,但“从家里怎么方便去轨道站点乘车”,却成了萦绕在部分群众心间的难题。
在山城的繁华都市与梯步堡坎间,一座座轨道交通站出入口,背后蕴藏着群众对便捷的殷切期盼。
在家门口与轨道站“失之交臂”
“前两年,我每次出门买菜,要么花20来分钟走到南滨路乘公交车到上新街一天门一带,要么步行15分钟,到轨道交通环线涂山站乘车。”南岸区龙门浩街道武夷滨江小区居民周阿姨说。
“以前我从渝北区过来看病,都是在轨道交通环线上新街站下车,然后换乘公交车过去。”前往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王大爷表示。
6月6日,记者在轨道交通环线仁济站3号出入口前采访了几位过路群众。其实,武夷滨江小区、市第五人民医院距离仁济站3号出入口距离并不远,步行10分钟内便能抵达。那群众为何还要舍近求远,在这条线的其他站点出站换乘其他交通工具?
原来,轨道交通環线仁济站开通于2021年,当时只开通了均位于轨道站东侧、相距较近的1、2号出入口,方便了这一侧群众出行。
不过,武夷滨江小区、聚丰·江山天下小区、仁济路24号等居民区,以及市第五人民医院等单位均位于仁济站西侧。该站东侧、西侧之间隔着一座遍布树林、堡坎的小山包,行人难以通行。如果选择绕行,则需要步行50多分钟。
所以,周边的居民,以及需要前往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群众均不会选择通过1、2号出入口进入仁济站搭乘轨道交通。尽管地图上看,仁济站本身距离这些地区很近,但由于没有出入口,当地群众只能“望站兴叹”,转而前往距离远一些的轨道涂山站、上新街站乘车,与开在家门口的轨道站“失之交臂”。
今年以来,当地群众希望在仁济站西侧开通出入口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多次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对开通3号出入口的期盼。一个轨道出入口的建设问题,已经成为关系群众民生福祉的大问题。
力战困难加快建设暖心工程
4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各级党组织到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查找各类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暖心优服”行动。
经调研发现,仁济站建设之初,就将3号出入口规划为远期预留出入口进行建设。该出入口周边小区密集,地形复杂,因此建设场地不足,加之物资供应困难等难题频发,故迟迟未能建成投用。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集团有关负责人多次来到仁济站调研,要求把3号出入口的开通作为服务民生的重点问题来抓,推动仁济站3号出入口尽快开通。”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安全运营部工作人员谭凯介绍。
为了推动3号出入口尽快投用,相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党员干部带头,与聚丰·江山天下小区开发商达成协议,将未建设的商务楼用地用作钢筋加工场,解决建设场地不足、物资供应困难等难题,确保工程有序推进。
在群众的热切盼望中,5月18日,仁济站3号出入口顺利建成投用。
群众选择即是工作成效
“5月18日,我们花了半天时间,分别测试从轨道交通环线的涂山站、上新街站、仁济站出站步行回家所需时间。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到仁济站乘车步行时间最短,仁济站3号出入口的开通,的确方便了我们出行。”居住在聚丰·江山天下小区的居民李远珍开心地说。
“我从家门口出发,算上等电梯、出小区的时间,到仁济站3号出入口总共需要6分钟,我现在都是到仁济站乘车出行。”武夷滨江小区居民周阿姨说。
其实,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众,非常关注交通出行的乘车时间、步行时间以及步行过程是否轻松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他们会选择何种方式出行。
群众的选择如何,直接体现了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各级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成效如何。
“截至目前,仁济站客流量每日进站约2500人次,出站约2400人次;其中新开通的3号口客流量占整体的60%。”谭凯介绍。6月6日当天,记者在仁济站内观察,直观地看到大多数乘客都是经3号出入口,到站乘车或出站。
“就目前我国发达地区的经验而言,轨道站出入口越多越方便群众出行。结合出入口开通节点计划及工作推进情况,集团全面梳理2023年具备开通条件的轨道出入口,目前已开通4个。”谭凯表示,“接下来,集团将全力推进剩余的谢家湾2、3号口等站点出入口开通,更加方便广大群众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