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是有耐心的

2023-07-12解晓岩刘舒扬

环球人物 2023年13期
关键词:特使叙利亚

解晓岩 刘舒扬

2023年6月,解曉岩在上海的家中接受《环球人物》记者专访。茶几上摆放着他担任驻埃塞俄比亚、伊朗大使期间的留影。

解晓岩的家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西北部,那是一个老小区。得知《环球人物》记者要来,6月底的酷暑日,解晓岩和夫人潘霓华还特地去菜市场买了一个无籽大西瓜,切好,整整齐齐地摆在桌上。

老两口都偏爱素净。见面那天,潘霓华穿的是白衣白裙,解晓岩则是淡蓝色上衣搭配米色长裤,家中装修也以浅色为主——这就分外凸显出墙上几张线条繁复、色彩浓烈的装饰画,它们都是解晓岩在中东地区从事外交工作时带回来的。

解晓岩的外交生涯长达40余年,活跃于中东地区是最后十几年的事情,其中的许多瞬间令他至今刻骨铭心。尤其在退休后,解晓岩还接受了一项特别的使命:2016年3月,他被任命为中国政府叙利亚问题特使,这也是中国首次设立这一职务。他的任期至2021年10月结束。

如今,叙利亚危机已持续整整12年,解晓岩仍关注着叙利亚局势的发展。在他看来,虽然现有叙利亚政府被颠覆的风险已基本不存在,但距离叙利亚危机得到真正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至于叙国内的重建,更是困难重重。

以下为解晓岩的口述。

2017年,解晓岩访问俄罗斯,会见俄罗斯外交部中东北非局局长维尔什宁,就叙利亚当前局势、阿斯塔纳对话会等深入交换了意见。

我们一行是“1+3”

我是从2016年3月开始担任中国政府叙利亚问题特使的。可以说,担任这一职务,完全出乎我的预料。

在2015年12月,我刚办好退休手续,参加了一场外交部为退休人员举办的仪式。时任外交部长王毅发表讲话,我作为退休人员代表,也被安排作一个简短发言。仪式结束后,人群开始散去,王部长把我叫到一旁,轻声说:晓岩,我们现在需要设立一个叙利亚问题特使,经研究决定,让你担任这一职务。

当时我刚结束驻埃塞俄比亚大使的任期回国,正在南南合作促进会任副会长兼秘书长,还没做几个月,所以听到这个消息,有些迟疑:“我刚去南促会工作,那边的工作怎么办?”王部长说,这事你不要担心,部里会与南促会沟通后妥善安排。

那时距离叙利亚危机爆发已经4年,相关议题的热度很高,各方都非常关注,各种双多边的接触、磋商、会议、斡旋、谈判接连不断。

中国是个大国,开展的是大国外交,理所当然要参与热点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政策主张,为推动热点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但叙利亚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工作量比较大,需要有专人负责。同时,这也是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都先后设立了叙利亚问题特使。

与驻外大使不同,特使主要是围绕一个特定的问题或事物开展工作,范围明确,视线更聚焦。特使接触的范围也比较广,无论官方与民间。

特使外交为主体外交增添了一只手,让我们的“外交工具箱”里多了一个用起来非常有效,且非常方便的工具。在我日后的工作中,特使的这些“特”点都有比较充分的体现。

接下来就是履行一些必要的程序。2016年3月29日,时任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中国政府已于日前批准任命解晓岩出任叙利亚问题特使。

洪磊是这么说的:“中方任命叙利亚问题特使,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劝和促谈作用,更加积极地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更加有效地加强同有关各方沟通协调,为推动叙利亚问题最终妥善解决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洪磊还介绍我是资深外交官,经验丰富,曾任中国驻伊朗大使、驻埃塞俄比亚大使兼驻非盟代表,熟悉中东事务,相信我能很好地履行职责。我既觉得荣幸,又深感责任重大。

出发之前,有几个层面的准备工作。一个是我本人需要快速熟悉中国政府关于叙利亚问题的政策、原则、立场,以及叙利亚的情况,这就要读很多的资料和文件。

第二个是马上就要出访,需要制定一个比较完整的方案,比如在什么地方见什么人,见面时怎么表述,交流什么议题,中国的立场、建议是什么,等等。

第三个是准备见媒体,特别是4月8日,我要在北京出席一个中外媒体吹风会,那是中国政府叙利亚问题特使首次在媒体面前露面,大家肯定有很多的好奇。其实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多多少少有点遗憾,当时我有点紧张,毕竟此前没有在叙利亚的工作经历,尽管也读了很多资料,但媒体,尤其是一些西方媒体问了一些刁钻的问题。如果给我机会再重新回答,我觉得可以讲得更好、更全面、更能展示中国政府的立场。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特使说的、做的都不是个人行为,我的头衔是中国政府特使,代表的是中国政府的立场,所以从来不是我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小团队共同出谋划策,形成的相关材料还要经过层层的把关和审批。

至于我个人则不需要特地准备什么,男士去中东地区没有什么特别的着装要求,只要穿西装就可以了。我拉一个小拉杆箱,再加一个手提包,轻装上阵,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因为要不断地转机,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行李多了不方便。

我们一行是“1+3”,“1”就是我,“3”是外交部的3位同事。特使出去,要见各种各样的人,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都需要形成文字材料向国内汇报,所以需要组成这样一个工作班子。

就这样,2016年4月,怀着满心的坚定,也有几分忐忑,我踏上了首次出访的道路。

让战事停下来

叙利亚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和肥沃新月地带。它处于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枢纽地带,战略地位重要,有“中东心脏”之称。

从公元前8世纪起,叙利亚先后被并入亚述帝国、新巴比伦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等势力的版图,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时至今日,叙利亚问题背后是多方势力在缠斗。其中既包括像美俄这样的世界大国,也包括英法德等一大批欧洲国家,还有埃及、沙特、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等中东地区的国家。叙利亚国内外散布着成百上千个诉求迥异的反对派组织,包括多个像“伊斯兰国”“支持阵线”这样的极端恐怖组织。战场、谈判场交织,参战方、参与方众多。

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神情落寞地坐在联合国会议室外。

我的第一站是瑞士日內瓦,那里是叙利亚政府和各反对派谈判的主要地点,我能见到各国的外交代表,和他们建立联系。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见到了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他也是我见到的第一位叙利亚官员。

贾法里从2006年起就担任这一职务了,是在联合国工作时间最长的常驻代表之一。除阿拉伯语外,贾法里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英语和波斯语。十几年来,他一直在为叙利亚呐喊、辩护、争取利益。他那张在联合国会议室外神情落寞的照片,中国网友是熟知的——2018年4月,贾法里在联合国安理会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紧急会议上慷慨陈词,但英美代表在他发言之初便起身离场。几天后,美英法三国以“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为由对叙实施“精确打击”。

贾法里瘦瘦高高,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不苟言笑,但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用词严谨。会见时,我先介绍了中方对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原则立场,表示中方愿与叙方保持沟通,为最终解决叙利亚危机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谈及涉叙舆情时,我不经意间说了一句,现在西方媒体有很多关于叙“内战”的报道。贾法里马上纠正我,叙利亚不存在“内战”,只有政府军与各路反叛武装之间的战斗,他们都是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的极端恐怖组织,其成员都是恐怖分子。后来,4月21日,我又访问了叙利亚,会见叙副总理兼外长、叙总统政治与新闻顾问时,就再没有使用“内战”的字眼,而是称其为“危机”“冲突”或“战乱”。

在叙利亚,我还会见了部分反对派代表——中国与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两边都能说上话,这样的优势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我同来自叙利亚智库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也保持了广泛的接触。应该说,叙利亚各方都对中国设叙利亚问题特使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中国在解决叙利亚危机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叙方对中国特使的接待规格也比较高,前前后后派出多辆警车护送我们。我们是从大马士革城里走的,曾经阿拉伯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谚语:“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可见它曾是多么美轮美奂!然而现在已是另一番光景。城里虽然没有大的破坏,但被炮弹轰炸的痕迹还是清晰可见,我听中国驻叙利亚使馆的同事说,在使馆里总能听到炮声。

后来第二次去叙利亚时,我去了位于大马士革郊区的东古塔地区,那真是被打得稀巴烂,叙利亚几个主要的战场都是这个样子,像拉卡、阿勒颇这几个地方,整座城市都是一片废墟,没有一个建筑是完整的。放眼望去,街上一个人也没有。那个时候真是深切地体会到,战争不能打,打了以后,真正受苦的是老百姓,摧毁的是国家的经济,社会要倒退几十年。

2018年,叙利亚大马士革附近的杜马镇发生疑似化学武器袭击,当地民众在废墟中穿行。

当时我的任务中有一条比较明确,就是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与各方保持接触和沟通。所以在就任的第一年,我先后访问了包括叙利亚、伊拉克、约旦、卡塔尔等在内的中东10国,联合国(日内瓦、纽约总部)、俄罗斯、美国以及英国、法国、德国、欧盟总部,等等。那也是我担任叙利亚问题特使的5年间,出访最密集、见人见得最多的一年。

这一圈走下来,我感触最深的有3点:叙利亚问题之复杂、各方矛盾和利益之纠葛超乎想象;解决叙利亚危机最终还是要由叙利亚各派通过和谈来实现,叙利亚的未来也只能由叙利亚人民来决定,但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应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共同努力,联合国尤其要发挥其作用;中国是叙利亚有关各方普遍重视、信任和接受的参与方,各方都积极评价中国政府一贯采取的公正立场,希望中方发挥更大建设性作用。

可以说,前两年,我的工作重心就是在各方之间斡旋,争取让战事能够真正停下来,让和谈能够真正向前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当时,叙利亚的停火协议签了好几个了,签了一个废掉了,又签了一个又废掉了,所以你看我们说它复杂,是吧?我们跟各方保持了广泛而密切的接触,都是劝和促谈。

我认为,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原则和立场他们听进去了,在最后达成停火协议的过程当中,虽然中国没有直接参与,但中国发出了声音,发挥了影响力,我也见证了这一历程。

2019年以后,零星的冲突还是存在,但大仗终于是没有了,叙利亚的形势算是稳定下来。

2017年前后,解晓岩(右)和中国派驻叙利亚使馆的武警在街头的废墟前。(受访者供图)

2022年,叙利亚卡米什利,一名儿童盯着在村庄巡逻的美国士兵。

没有速成方案,只有逐步进展

后几年,我的关注点主要在推动政治进程上,但是实话实说,进展比较缓慢。在我有限的经历里边,我从来没见过哪个地区问题或者国际问题有这么复杂、涉及的面这么多、利益纠缠的这么深,真的没有。处理这么复杂的问题,你说要“快刀斩乱麻”,可这堆“乱麻”理还理不顺、剪还剪不断呢。特别是2020年以后,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会见或会议改成了线上,又没有人去做中间协调人,进程就更慢一些。

不过这种情况,我有类似经历。2007年至2010年我在伊朗任职时,介入了关于伊核问题的磋商,重点是做伊朗官方的工作;2011年至2015年在埃塞俄比亚任职时,我又参与了关于南苏丹危机的磋商与斡旋,知道和谈进程往往复杂多变,出现反复很正常。我感触很深,见面的时候,将己方的看法、观点、建议跟对方讲,是没问题的;但对方不一定理解,接受更是非常困難的,特别是对叙反对派,他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反驳你。

所以问题的解决一定要有耐心,只要方向是对的、思路是对的、举措是对的,你就坚持,一天不行就两天,一个月不行就两个月。作为中国人,我们是有耐心的,这是中国人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优点,我们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各方去凝聚共识,最后求得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中国智慧。它蕴涵了以和为贵、奉守“天道”、和合共存、标本兼治等方面,它们都是对中华文明核心理念的承袭。就拿“标本兼治”来说,中国主张既妥善处理当务之急,更注重从全局、长远角度综合治理,从根源入手,一步步解决政治进程、恐怖主义、人道危机、难民潮等问题——如同中医透过肌肤、看清腠理、深达骨髓、去病除根的哲学那样。

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我感觉,在应对热点问题时,美西方与我们的差别,很像西医和中医之间的差别。美西方注重表象,即病灶,喜欢下猛药,求立竿见影的快效果,但治标不治本。而中国外交的眼光从不只观照表象,不局限于一时一事,更注重从根源入手,从全局、长远角度着手综合治理,讲求标本兼治。

我多次与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叙利亚问题特使德米斯图拉会见。老德是意大利人,那时已年过七旬,满头银发,性情温和,说话慢条斯理。他很看重中国的作用,对中国特使很友善。

关于叙利亚危机的多轮谈判步履维艰,进展缓慢,他也感到疲累。一次见面时,我对他说,当前各方分歧严重,没有速成解决方案(no quick fix),但是,只要能不断凝聚共识,取得逐步进展(incremental progress),那就是朝着最终的正确目标前进。他说,哎,你的这个说法不错,我以后也可以用。果然,他此后见记者时,就用过“逐步进展”这个词。

交朋友

还有一个经验对我参与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和斡旋帮助很大,那就是交朋友。我们做外交工作,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学会交友——交好朋友、深交朋友、交关键时候能够用得上的朋友。

但只有好的私人关系还不够。我总说,不管做特使也好,或者担任驻在国大使也好,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维护国家尊严和拓展国家利益。我在担任驻埃塞俄比亚大使时,促进中埃双边经贸合作是重要工作之一。我亲历了埃塞一些重大项目的谈判、建设和竣工进程,都是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比方说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风电厂、第一座糖厂,等等,好多个“第一”。作为大使,我在其中做了大量推动工作,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和困难。

任驻伊朗大使期间,解晓岩(右二)与伊核问题六方会谈国的驻伊朗大使经常聚在一起交流情况,讨论解决方案。(受访者供图)

这当中我就越来越体会到,做生意也好,做项目也好,需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你获益我也获益,要体现互利共赢。明确了这一点,就有跟对方协商的基础了,告诉对方,按照你的做法,我是不获益的,甚至是要吃亏的。从这个角度掰开了揉碎了讲,对方往往容易接受。

举一反三,我觉得处理叙利亚危机这样复杂的问题,也需要相互体谅,相互关照,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必要时适当妥协。其实外交就是妥协的艺术,这是我在与各方接触沟通时经常表达的一个观点。

当然,在履行特使职务的过程中,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其中一个事例就是中国因某个与叙利亚毫不相干的问题而受到攻击。2019年3月,我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参加由欧盟和联合国主办的“支持叙利亚及地区未来”的国际会议。主办方邀请了日本一位副外相参会并作主旨发言。可这位日本高官在发言时脱离会议主题,竟声称有亚洲大国不断增强在南海的军事活动,对地区安全形成挑战,也应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这明明是在影射中国,且南海问题与会议毫不相干。我在答问环节争取到了一个发言机会。我说,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我们执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促进与地区各国人民的友谊,增进友好合作。而日本历史上多次发动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战争,造成巨大灾难,现在又在积极扩军备战,并且要修改和平宪法。防止军国主义在日本复活才是国际社会应关注的问题。

会后,有与会代表见到我时说,没想到在叙利亚问题的会场上,见识了中日两国代表就南海问题激烈交锋,中方的观点有道理。

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到了2021年10月,我结束了叙利亚问题特使的任期,可以在家含饴弄孙了。每当我回想起那5年的经历,无论是跟各国的官方代表政要接触,还是具体介入一些谈判,抑或是目睹战争留下的惨状,一幕幕的镜头就像电影画面一样在脑海中闪过。特使工作有其独特性,是值得做的一件事,是我外交生涯中的宝贵财富。

不仅如此,我更是看到了中国外交愈加积极进取,佳绩连连,尤其是中国的外交特使制度日臻完善,特使群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有一个趋向——一些重要的特使都是由副部级或者担任过副部长职务的高级外交官担任,这样特使发挥的作用会更大,影响力也会更大。

叙利亚危机至今已延宕12年。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叙利亚危机已造成至少35万人失去生命,1200多万人流离失所,1400万平民急需人道主义援助。“人间天堂”不应只属于回忆,国际社会应携手努力,让叙利亚早日重焕往日荣光,让叙利亚人民早日重享和平与安宁。

猜你喜欢

特使叙利亚
叙利亚肖像
中国特使 外交风采
美军撤离预示着新的叙利亚
总书记特使和主席特使有何不同
韩特使在华大谈“互信”“诚意”
俄罗斯撤军叙利亚
叙利亚难民去往何方?
中国“特使外交”特在哪
台媒猜测APEC代表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