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残值风险研究*
2023-07-11白新华
◎白新华
2022 年5 月23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方案的指导思想强调“统筹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水平以及向农村生产生活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基础。近年来,PPP 模式在农村水利、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乡村交通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然而,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全寿命周期持续时间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将会导致项目合约到期移交给政府时,项目的预期未来价值低于合约预期估计,致使项目残值遭受损失,即残值风险。残值风险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项目移交后运营受挫、产品或服务质量不达标和运营收益不佳等问题,最终损害公共利益。因此,从全寿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对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残值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前做好残值风险的防控,实现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扎实基础。
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简称SNA)是最早应用于社会学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社会网络的节点及节点关系进行关系描述、关系网络构建及特征值度量,以此对社会网络中的网络关系进行分析。目前这一研究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管理领域,尤其是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传导过程研究。本文就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残值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网络构建及风险网络指标分析。
一、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残值风险因素识别与归类
为全面识别风险因素,本研究在CNKI、Emerald、ScienceDirect 等文献数据库中筛选出相关主题的高质量文献。按照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残值风险的因素进行梳理。此外还邀请在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领域内有一定研究成果的专家学者和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行业从业人员参与问卷调查的工作,对梳理出的残值风险因素进行归类。最后将问卷调查的量表数据使用SPSS 软件进行信度检测,得到的各个阶段的风险因素alpha 信度系数均在0.8 以上,这说明调查问卷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和可接受性。
二、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残值风险关系网络构建
将前文中识别出的28 个风险因素按照残值风险编号构建出一个风险关系矩阵(28 行28 列),矩阵中的行表示施加影响的风险因素,矩阵中的列则表示受到影响的风险因素。如果施加影响的风险因素(行)对受到影响的风险因素(列)存在直接影响关系,那么在矩阵中的风险值为1,相反则为0,由此形成风险值的风险关系矩阵。将风险关系矩阵导入Ucinet6.18 软件中,用Netdraw 功能得到可视化的风险网络关系图(图1)。
图1 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残值风险网络关系图
三、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残值风险关系网络分析
(一)整体网络分析
从得到的可视化风险网络关系图,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残值风险的风险间关系及风险传导过程。该残值风险关系网络中有28 个残值风险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接数为129,节点间的平均距离为2.103,即某个风险发生后会平均经历2.103 个距离触发下一个风险。网络密度为网络关系中的实际数量与可能存在的最大网络关系的比值,一般情况下网络密度会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使用Ucinet6.18 软件,得到网络密度值为0.1706。
(二)节点的度数中心性程度分析
节点的度数就是经过节点的邻边数目,也就是在关系网络中与该节点发生关系的数量。节点的中心度指标就由度数的多少来进行测度,具体的指标可分为出度、入度和度差。出度是指某一节点影响其他节点的数量,入度是只该节点受其他多少个节点影响的数量,而度差是出度值与入度值的差。在风险关系网络中,如果某个节点风险的出度很大、入度很小,说明该风险在风险传导过程中扮演着风险源的角色,影响其他风险节点的较多,而很少受其他风险节点的影响;相反,入度很大、出度很小的风险节点往往是作为风险网络中的风险结果而出现的。
将节点度各类指标排名前12 的残值风险节点在表2 中进行列示,并分析:
表1 影响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残值风险的风险因素
表2 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残值风险网络各指标排名
出度排名靠前的风险因素中A8 监管风险出度最大,B2合作单位选择不当风险、合同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出度值也较高,这些风险因素大多属于自发性风险,很少受到其他风险的影响,它们的出现只能是自己独立出现,因而这类风险的入度值较低。此类风险因素处于风险传导过程中的前端,如果能将出度较大的风险予以控制,那么将会切断项目风险的传播链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风险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不可控的风险(A6 不可抗力风险、A1 通货膨胀风险),尽管其对其他风险有直接影响,但也不宜投入过多精力,可通过保险或保险进行风险转移。
入度排名靠前的D4 运营收入风险、C4 建造成本风险和C3 施工工期风险大多属于PPP 项目的建造期与运营期。入度排名靠前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其他风险传导累积的结果,对其他风险的直接影响较小。因此,风险管理工作也无需将此类风险作为重点照顾的对象,控制好其他风险,该风险自然就会实现规避。
(三)节点的中间中心性分析
中间中心性是指节点与其他节点的相邻的中间程度,也就是说该节点对其他节点在路径上的控制力,中间中心度值越大,该节点在网络关系中就越处于中心的位置,更多的网络关系就是通过该节点建立起来的。在风险网络关系中,中间中心性较高的风险节点在风险传导过程中处于关键性的中介地位,即如果在风险控制中将该类风险节点控制住,就会抑制它所能传导的其他风险节点。
根据表2 列示的中间中心性排名可知,A8 监管风险、A3 合同风险、D3 运营管理风险、A7 信用风险和D2 产品服务定价风险有较高的中间中心性,这说明这些风险在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残值风险网络中处于关键的“枢纽”位置。此外,从表明风险关系的线的中间中心性进行测度的结果排名来看,线(风险关系)中间中心性排名较高的线的两端风险节点很多都是节点中间中心性排名靠前的风险节点,这一现象再次印证了这些风险因素在残值风险关系网络中的“风险中介者”的角色地位,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工程建设项目风险传导的特点。风险管理者应进一步缩短风险传导的链条,做好应急计划与应对准备。
(四)分析讨论
根据残值风险关系网络的出度、入度和中间中心度的分析,出度很大、入度很小的风险和入度很大、出度很小的风险均不是残值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出度很大、入度略小且中间中心度较大的风险,不可控的风险因素减少,同时也是能够控制的风险网络关系中的源头,应当引起风险管理者足够的重视。基于上述重要风险因素选择的标准,筛选出如下风险因素作为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核心残值风险因素:A8 监管风险、D3 运营管理风险、A7 信用风险、D2 产品服务定价风险。
四、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核心残值风险因素应对策略
根据对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残值风险网络分析筛选出的核心残值风险要素,提出如下具体防范策略:
(一)完善项目全寿命周期监管
政府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内负有监管责任,但在实际的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监管过程中,却存在着“监管缺位”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监管主体和监管内容两个方面入手以提升监管工作的权威性与效率,防范监管风险的发生。由于我国的行政监管权力分散在各个不同的行政部门,必须保证各行政职能机关在监管过程中各司其职、有效协同,同时发挥民众的社会监督作用,在绩效考核监管环节可委托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第三方监管。项目的监管要贯穿全寿命周期:前期决策阶段,对项目立项条件、合作单位选择进行重点监管;项目施工建设阶段,对项目造价、工程质量和工程款拨付等环节进行监管;项目运营阶段,对项目后评价进行监管;移交阶段,对移交条件达标和移交内容进行监管。
(二)强化诚信评价体系建设和合同履约保障
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村基层组织和私人资本彼此都难以摸清对方的信用水平,往往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此,有必要建立PPP 项目诚信评价体系和信用奖惩机制。目前,新注册企业和过往存量企业、社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都基本实现了“源头赋码、一户一码”,这为PPP 项目信用平台体系的设立奠定了基础。在这个信用查询平台上,不仅可以查询到地方政府和私人资本的履约情况,还将大量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咨询服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的信用档案纳入进来。这样PPP 项目涉及的多个行为主体的所有诚信与不诚信记录都可以被公开查询,有利于督促各方诚信履约,避免由信用风险原因造成的PPP 项目失败。
(三)运营阶段用好“三农”领域各项优惠政策
在项目交付使用进入到运营阶段后,相比较城市而言,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存在诸多不便,配套设施不健全,项目资本金规模较大,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不高,私人资本项目运营维护难度较大。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的运营模式设计中必须充分了解在农业补贴、税收和土地流转等“三农”领域的各项优惠政策,把握国家政策红利,促进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与农产品加工、农村休闲旅游、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电子商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在政策边界条件下降低运营成本,拓展项目盈利空间。在制定PPP 项目产品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时,既要保证私营企业获取合理收益,又要考虑农村人口的消费水平,防止私营企业过度收费,侵害农村居民用户的合法权益。地方政府和私人资本共同承担和防范运营阶段的各种风险,提升运营效率,确保农村基础设施PPP 项目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