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减对肾脾两虚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2023-07-11张瑞红
张瑞红
(河南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 郑州 450003)
复发性流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指女性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 次及3 次以上的自然流产,主要与胚胎染色体异常、免疫功能异常、内分泌异常、免疫系统障碍和一般遗传等因素相关[1]。相关研究表明,临床约40%~60%的复发性流产患者无法查明病因,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十分棘手。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用药时间较长,易出现多种副作用,且部分患者治疗后仍存在流产风险,整体效果欠佳[2~3]。中医历史悠久,多年来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与西医相结合可优势互补。中医将复发性流产归于“滑胎、屡堕、屡孕、数堕胎”范畴,多由肾气不足、气血虚弱、血瘀、血热致使冲任失调,胎失所固,故治疗需注重补肾安胎和活血化瘀[4]。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具有补肾益气、活血化瘀之效,切合复发性流产的病机[5]。本研究探究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减在肾脾两虚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至2022 年8 月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肾脾两虚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64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 例。观察组年龄24~34 岁,平均年龄(28.69±2.37)岁;流产3~6 次,平均(3.69±0.65)次。对照组年龄23~34 岁,平均年龄(28.71±2.41)岁;流产3~6次,平均(3.72±0.67)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IISC-201936747)。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西医符合《妇产科学》[6]中的复发性流产相关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肾脾两虚型早期复发性流产诊断标准(主症为屡孕屡堕,小腹坠痛,阴道出血,月经失调;次症为头晕耳鸣,两膝酸软,夜尿频多;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略滑,具备主症兼1 项次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者;存在心、肝和肾等器质性疾病者;存在生殖系统解剖畸形者;存在恶性肿瘤或血液疾病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00096)和地屈孕酮片(国药准字HJ20170221)治疗。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5 000 IU/次,1 次/d;地屈孕酮片口服,10 mg/次,3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组方:党参15 g、杜仲15 g、菟丝子15 g、川续断15 g、桑寄生15 g、白术10 g、阿胶10 g、炙甘草6 g,血热阴虚者加白术10 g、黄芩10 g;血瘀阻滞者加当归10 g、丹参10 g。将上述中药加水1 000 ml 进行煎煮,留药液300 ml,1 剂/d,分早晚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2 个月。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凝血功能、血清激素水平和保胎成功率。(1)临床疗效。治愈:患者治疗后阴道流血、小腹胀痛和腰酸胀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下降95%以上;显效:患者治疗后阴道流血、小腹胀痛和腰酸胀痛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95%;有效:患者治疗后阴道流血、小腹胀痛和腰酸胀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70%;无效:患者治疗后未达上述标准。(治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2)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两组中医证候变化,包括阴道出血、小腹坠痛、两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和月经失调6 项内容,3 分/项。无症状计为0 分,轻度症状计为1 分,中度症状计为2分,重度症状计为3 分。得分越高表明临床症状越严重。(3)凝血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 的速度离心10 min后,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活动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4)血清激素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检测两组孕酮(PROG)和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5)保胎成功率。治疗1 个月后用彩超检测两组胚胎和胎儿发育情况,彩超提示胎儿发育良好,无胎儿丢失情况,即表示保胎成功。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s)
?
2.3 两组凝血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FIB、D-D、APTT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 和D-D 水平降低,APTT 时间延长,且观察组FIB 和D-D 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 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凝血功能对比(±s)
表3 两组凝血功能对比(±s)
?
2.4 两组血清激素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清激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ROG 和β-HCG 均升高,且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激素水平对比(±s)
表4 两组血清激素水平对比(±s)
?
2.5 两组保胎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3.75%(30/32),高于对照组的71.88%(23/32)(χ2=5.379,P=0.020)。
3 讨论
早期复发性流产主要是指妊娠在12 周前自然终止,且连续发生3 次或3 次以上的流产,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染色体、凝血功能异常和内分泌等因素相关。相关研究表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机体内血小板凝聚度呈上升趋势,会导致患者纤溶、抗凝和凝血系统出现异常,产生血栓,造成胎儿缺氧和缺血,从而诱发流产[8]。早期复发性流产不仅会影响夫妇的生理健康,还会加重其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低分子量肝素钠能够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环素,抑制血小板氧化酶,具有较好的抗血栓作用[9~10]。地屈孕酮片是一种高效孕激素,能够抑制子宫收缩,促进胎盘血管内膜一氧化碳生成,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从而维持妊娠正常发育[11]。单纯西药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长期应用易出现多种毒副反应,且保胎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降低流产风险,对促进妊娠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不足致使血瘀,而血瘀与冲任二脉密切相关,胚胎受父母精血所成,气血运行不畅者无法抵达胞宫,导致孕后精血难以濡养胞胎,故使胎元不固而诱发堕胎。D-D 是一种特异性纤溶标志物,能够反映机体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其水平上升会激活机体内凝血-纤溶系统活性,加速血栓形成;β-HCG 和PROG 的水平变化可反映早期胚囊的发育情况,PROG 是由卵巢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孕激素,其水平降低会使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和敏感性提高,造成胚胎停止发育;β-HCG 是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糖蛋白,能够参与胚胎生长发育的过程,其水平升高可维持早期妊娠黄体生长,刺激黄体产生雌激素,利于继续妊娠。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FIB 和D-D 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 长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PROG 和β-HCG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肾脾两虚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效果显著,利于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升血清激素水平和保胎成功率。寿胎丸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两药合用,可共奏活血化瘀和补肾益气之效。方中菟丝子、川续断和桑寄生共为君药,菟丝子具有固精缩尿和补益肝肾之效;川续断具有补肾安胎、补续血脉之效;桑寄生具有益血安胎、补益肝肾之效;杜仲、白术、党参、阿胶共为臣药,杜仲具有固冲安胎之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之效;阿胶具有滋阴补血之效;炙甘草为佐药,具有补气和胃之效,可调和诸药[12~13]。现代药理学表明[14~15],菟丝子中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够增加卵巢黄体,促进孕激素分泌,提高血清中PROG 水平,从而能够提高保胎率;白术能够抑制子宫兴奋性收缩,改善机体凝血功能,使胚胎组织得到更好发育;阿胶中含多种微量元素,能够增加白细胞,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川续断能够抑制子宫收缩频率和幅度,降低子宫平滑肌张力,从而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稳定的发育环境。桑寄生能够阻断机体内丙二醛的生成,增加血流量,利于改善患者微循环,维持凝血系统的稳定。
综上所述,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肾脾两虚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疗效确切,利于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血清激素水平,且保胎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