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IL-2、IL-12、IFN-γ、IL-4 因子水平检测及临床价值研究

2023-07-11高涛褚福第

系统医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尖锐湿疣单抗外周血

高涛,褚福第

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检验科,山东枣庄 277599

尖锐湿疣作为性传播疾病一种,主要因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此种疾病因为发作反复,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显著[1-3]。患者的感染位置、病毒亚型以及免疫应答状态,均会产生疾病反复发作。对此就此种疾病采取有效方法实施诊断,以确保患者获得针对性治疗,意义显著[4-6]。本研究选取2020年2 月—2022年5 月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100例尖锐湿疣患者和同一时间段100 名健康体检者,旨在探讨采用外周血IL-12、IFN-γ、IL-2、IL-4 因子水平检测方法对尖锐湿疣患者进行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100 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间段100 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参照组中男60 名,女40 名;年龄19~55 岁,平均(45.29±5.27)岁。研究组中男62 例,女38 例;年龄21~56岁,平均(45.33±5.28)岁;病程4 个月~2年,平均(0.59±0.2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尖锐湿疣通过临床科学诊断;②短时间未选择抑制剂、增强剂以及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③参照组患者均精神健康,未患有重大疾病;④对于此次诊断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⑤在30 d 内,未选择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系列药物进行治疗。

排除标准:①接受过器官移植者;②自身罹患免疫性疾病者;③呈现出心肝肾功能异常者;④表现出全身器官衰竭现象者;⑤处于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女性。

1.3 方法

于清晨完成5 mL 空腹静脉血采集,主要利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完成对应检测。展开肝素抗凝,针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合理常规分离,制备细胞悬液。细胞浓度1×106∕mL。选择莫能星(2 μmol∕L)、艾罗霉素(1 μmol∕L)、巴豆酯(50 ng∕mL)以及细胞悬液(1 mL)在培养板一孔中加入,之后于二氧化碳条件(37℃、5%)下展开孵育操作。在5 h 后,利用冷多聚甲醛液(4%)针对细胞实施10 min 固定。完成后准备500 μL抗IL-2PE 单抗、IL-4单抗、IL-12单抗以及IFN-γ 单抗加入。最后1 管实施对照。完成后,于4℃条件下放置,合理展开避光孵育操作。在20 min后,合理洗涤细胞破膜液,之后重新悬于Hank's 平衡盐溶液中。均匀混合后上机检测。针对细胞表面抗原,利用流式细胞仪完成标记。针对T 细胞亚群因子合理完成分选操作,约1×104个计数。此外针对数据,利用CellQuest 软件完成对应分析,打印散点图。针对阳性细胞百分率,利用荧光抗体染色完成记录。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 IL-12)、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因子水平、Th1∕Th2,CD3+、CD8+、CD4+以及CD4+∕CD8+水平。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IL-12、IFN-γ、IL-2、IL-4、Th1/Th2 水平比较

研究组IL-12、IFN-γ、IL-2 以及Th1∕Th2 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IL-12、IFN-γ、IL-2、IL-4、Th1/Th2 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IL-12、IFN-γ、IL-2、IL-4、Th1/Th2 水平比较(±s)

组别研究组(n=100)参照组(n=100)t 值P 值IL-12(pg∕mL)2.39±0.52 4.49±0.25 36.396<0.001 IFN-γ(pg∕mL)1.85±0.55 6.03±0.22 70.564<0.001 IL-2(pg∕mL)2.25±0.22 6.78±1.13 39.349<0.001 IL-4(pg∕mL)1.13±0.22 1.15±0.29 0.549 0.583 Th1∕Th2 1.13±0.25 5.69±0.49 82.895<0.001

2.2 两组研究对象CD3+、CD8+、CD4+以及CD4+/CD8+水平比较

研究组CD3+、CD4+以及CD4+∕CD8+均低于参照组,CD8+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CD3+、CD8+、CD4+以及CD4+/CD8+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研究对象CD3+、CD8+、CD4+以及CD4+/CD8+水平比较(±s)

组别研究组(n=100)参照组(n=100)t 值P 值CD3+(%)55.22±3.22 61.77±3.25 14.316<0.001 CD8+(%)38.79±2.52 27.22±1.69 38.131<0.001 CD4+(%)37.14±1.66 45.25±2.22 29.256<0.001 CD4+∕CD8+0.79±0.22 1.69±0.22 28.927<0.001

3 讨论

尖锐湿疣作为性传播疾病一种,其发病同人体感染HPV 病毒存在相关性,此种疾病在完成治疗后,表现出较高的复发率。对此确定有效措施对尖锐湿疣的复发以及传播给予预防,意义显著。对于尖锐湿疣而言,其出现同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存在相关性[7-12]。

IL-2 水平在呈现出一定程度降低后,会使得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能力呈现出一定程度降低,从而对病毒感染靶细胞造成破坏[13-14]。IL-12 可对Th0 细胞向Th1 细胞发生分化以及增殖给予促进,对于Th1 型免疫应答发生进行选择性促进。IFN-γ 可以有效激活巨噬细胞,有效清除细胞内病原体。IL-4 可对Th0 细胞向Th1 细胞发生增殖以及分化进行抑制[15]。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外周血IL-12(2.39±0.52)pg∕mL、IFN-γ(1.85±0.55)pg∕mL、IL-2(2.25±0.22)pg∕mL 以及Th1∕Th2(1.13±0.25),均低于参照组的IL-12(4.49±0.25)pg∕mL、IFN-γ(6.03±0.22)pg∕mL、IL-2(6.78±1.13)pg∕mL 以及Th1∕Th2(5.69±0.49)(P<0.05),同马亚平[16]研究结论一致,其研究中研究组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IL-12(2.4±1.6)pg∕mL、IL-2(2.4±1.6)pg∕mL 以及Th1∕Th2(1.2±0.6)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外周血IL-2(4.5±1.0)pg∕mL、IL-12(6.9±1.2)pg∕mL 以及Th1∕Th2(4.5±1.0)展开比较,均呈现出显著降低(P<0.05),进一步表明对尖锐湿疣患者展开IL-12 水平、IFN-γ 水平、IL-2 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帮助实现疾病的更优治疗。

综上所述,患者在患有尖锐湿疣疾病后,临床对其实施IL-12、IFN-γ、IL-2 水平检测,会发现同健康者比较,呈现出显著异常,对此可见对尖锐湿疣患者展开上述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尖锐湿疣单抗外周血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使用抗CD41单抗制备ITP小鼠的研究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