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慈利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2023-07-11黎圣云赵国清田惠平
黎圣云,赵国清,田惠平
(慈利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慈利 427200)
茶叶是慈利县的农业主导产业,栽培历史可追溯到西晋时期。近年来,慈利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茶叶产业作为重要抓手,创新发展措施,促进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全县茶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标准化基地稳步扩大,以“杜仲雄花茶”为主的特色茶开发取得突破,三合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茶叶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值逐步增大,带动群众增收的作用持续显现。
1 慈利县独特的资源禀赋
1.1 地理环境优越
慈利县地处武陵山脉丘陵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气候多样、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再加上土壤天然富硒,拥有发展优质茶叶产业的优良条件。全县海拔在600 ~800 米的山地都适宜优质茶叶生长,适宜种植茶叶耕地的面积远远大于现有茶园面积,发展空间巨大。经专家评定和产品质量认证,慈利县所生产加工的茶叶“香高、味纯、耐泡、无污染,有效成分含量独步三湘四水,品质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慈利县作为适宜红茶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出的慈利茶叶自古以来就深受业内人士的推崇。
1.2 种植历史悠久
西晋时期的《荆州土地记》上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直隶澧州志林》之《云朝山记》记载:“云朝山邑(慈利)南九十里,高数千仞,高顶种有茶树,青香异味,昔人评之曰云雾仙品。”唐朝名将尉迟恭曾将产自慈利的“桑树湾毛尖”和“桑树湾云雾”(即后来的“笔峰春”“武陵云雾”两种名茶)进献给唐太宗,被封为贡茶。明清时期,桑树湾贡茶更是博得朱元璋、乾隆的喜爱,茶商借着皇上御封的美名东风,一艘艘运茶商船驶往洞庭,飘洋过海,远销南洋。时至今日,慈利县种茶、制茶,以茶为业,茶产业发展仍然繁荣昌盛,千年的传承为慈利茶叶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土壤,孕育了独有的茶叶文化。
1.3 旅游带动产业优势尽显
张家界是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慈利县属张家界市管辖,境内旅游资源同样十分丰富,“张家界大峡谷”“万福温泉”“五雷仙山”等已成为张家界旅游的重要景点。以疫情前的2019 年为例,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86.7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5.3 亿元。慈利县把茶叶开发成旅游纪念品,茶叶与旅游的融合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2 慈利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2.1 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到目前,慈利县茶园总面积9.98 万亩,其中种植茶园5.88 万亩、野生茶园4.1 万亩,全县已建成1000 亩以上基地达11 个,主要分布在三合、东岳观、广福桥、岩泊渡、杉木桥、龙潭河、许家坊等乡镇,其中三合镇茶叶面积达4.3万亩。平均年产量达0.35 万吨,其中绿茶0.2 万吨、红茶0.05万吨、黑茶0.1 吨,年茶叶总产值在3 亿元以上。
2.2 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一是生产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全县已发展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3 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 家、市级龙头企业8 家;另已发展合作社、小作坊等65 家。从产值来衡量,年产值在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9 家。二是市场开拓取得长足进展。各经营主体在政府的引导下,市场开拓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县域内开办的茶叶商铺己有10 多家,全县在广州、长沙、重庆、山东、成都、福建等地从事茶叶专营的有20 多人,主要销售慈利名优茶和大宗毛茶,带动全县茶叶行销全国。
2.3 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全县已申请注册茶叶商标31个,绿色食品认证达17个,其中:“云雾王”茶以其独特的工艺和品质,相继获得2005 年“湘茶杯”金奖、2016 年“潇湘杯”金奖、2014年“中国青岛绿色食品市场畅销奖”和张家界市优质产品奖;2019 年-2021 年,“古道红茶”“古道绿茶”两个茶叶品牌连续三年通过欧盟茶叶检测。
2.4 稀有茶品独步市场
慈利县是杜仲的主要原生地之一,是全国最大的野生杜仲基地,“慈利杜仲”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拥有种植面积在16.9 万亩以上。经过精心研发,“慈利杜仲雄花茶”一经投入市场即成销售火爆,成为特色茶开发的亮点,在杜仲雄花茶火爆成长的刺激下,全县发展杜仲产业的热情高涨,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品研发取得突破,杜仲黑茶、杜仲化工品、杜仲日用品等的研发,得到市场关注。
表1 慈利县2022 年茶叶产业发展现状调查表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行业领军龙头企业
慈利县各茶叶企业基本上单打独斗,各自“为政”,内耗较重,缺乏拧成一股绳以及外向发力的意识和能力,且小富即安的思想普遍存在,导致企业不强,实力不足,没有在行业领域内排得上号的龙头企业。
3.2 缺乏行业领军人才
一是受农技推广体系严重弱化的影响,发展现代产业所必须的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短缺,严重制约了技术指导工作的高质量推进。二是茶叶企业管理人员中几乎没有现代管理人才,无法支撑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全县各企业基本上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管理的初级水平。
3.3 加工水平较低
相比茶叶产业发达地区而言,慈利县茶叶加工企业的设备和加工工艺均较为落后,保鲜库、检验室、防尘设施等设施缺乏。大多是家庭作坊式加工、手工或半机械化加工,达不到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再者,大多数茶叶企业主要加工低档次的干茶,靠为外地知名茶叶企业提供原料来赚取加工费。
3.4 培育管护水平不高
目前,慈利县茶叶基地大多是20 世纪80 年代所建设,经过了40 年,树势老化、品种老化等现象越来越严重。粗放生产现象较为普遍,生产培育管理水平不高,陷入低投入、低收益的困境,良种茶园建设步伐缓慢。
3.5 政策扶持不足
在政策扶持上,县级层面虽每年进行资金投入,但远不能满足茶叶产业提质升级的需要。如推广新技术频振式杀虫灯等,虽然高效、环保,但使用电能的普通诱蛾灯需要1000 元/盏,使用太阳能诱蛾灯,更是高达3000 元/盏,购置此类灯若没有补贴和扶持,农民和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4 下步发展建议
4.1 在政策支持上加大力度
一是组建茶叶协会。成立县茶叶产业发展推动组,重点产茶乡镇成立茶叶办,具体负责统筹协调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架好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二是落实扶持政策。在资金扶持、培育经营主体、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出台具体政策。三是增强职能部门服务效能。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强化绩效考核,促进各职能部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推动企业强强联合,着力打造茶叶品牌和慈利茶叶文化,创新加工工艺、包装等。
4.2 在经营主体培育上再接再厉
一是改善营商环境。从改善营商环境着手,吸引大型茶叶企业来慈利投资兴业,以此带动本地企业提升经营理念、拓宽经营视野、强化竞争意识。二是推动本地企业重组。以解决本地企业多、小、弱问题为目标,推动县域内茶叶企业进行重组,组建股份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本土茶叶企业。三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发展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集体经济,采取“科研+龙头+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融合经营模式,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培育市场主体。
4.3 在人才培育上多点发力
一是加快茶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就地培养,分批选派县、乡农技人员到科研单位、院校进行专业系统的进修培训,使之成为茶叶专业人才。二是在全县职业学校开设茶叶专班,着力从生产培管、制茶、茶艺等方面培养后备人才。三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着重引进和培养企业管理、市场开拓、品牌管理和茶叶精深加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四是开展职业技能认证。加强与有资质的培训认证机构合作,进行专业培训,培养一批评茶师、茶艺师。
4.4 在品牌提升上再上台阶
一是精准定位,集中各方资源,着力打造“硒有慈利五彩茶”县域公用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以区域公用品牌为主体,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同时积极策划举办各类茶文化、品牌推介活动,将品牌“记忆”植入消费者心中。二是统一品牌管理。依托茶叶协会,组建专门的品牌管理团队,按照“五统一”(统一品牌、统一加工标准、统一标识包装、统一区分企业商标、统一市场协调运转)的模式进行品牌管理和运营。
4.5 在标准化生产上稳步推进
着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办好“身份证”,加大对生产要素的支持力度,提升茶叶标准化生产水平。一是组织制定全县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并要求各经营主体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改造加工厂房、升级加工设施、提升制茶工艺等,促进茶叶质量全面提升。二是利用QS 认证敲开市场大门,加大QS 认证宣传力度,提升各新型经营主体申报QS 认证的意识和积极性,对申报QS 认证进行财政补贴。三是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机械和绿色农业,提升科技应用水平。四是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以院校科研力量为支撑,以杜仲雄花、杜仲叶茶为重点,创新开发杜仲系列新产品。
4.6 在市场营销上创新举措
充分发挥专业市场的重要作用,择优选择合适场地,建设管理规范、设施齐全、功能配套,集茶叶交易、茶文化于一体的茶叶产业城,力争打造成湘西北乃至全省的茶业产业高地。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到各中心城市设立慈利茶叶专卖店、专卖柜和专销区等营销窗口,宣传推销全县的茶叶。
4.7 在茶文旅融合上深度发力
一是做好“旅游+”的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产业发展新业态。重点做好合镇牧羊冲茶马古道文化的挖掘,瞄准日益火爆的原生态健康产品市场,持续发展观光采茶休闲游。二是把区位优势和富硒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弘扬工匠精神,为慈利茶叶赋予古韵、绿色、健康的符号,不断增强慈利茶叶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