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丝竹的起源与发展

2023-07-10盛多多

艺术大观 2023年18期

盛多多

摘 要:中国的丝竹音乐传统历史悠久,早在周代时的《周礼·春官》一书中就提出“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后来至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皆有丝竹乐的发展,江南丝竹则是由丝竹乐演变而来的一个分支,是一个地方性乐种,在上海、江苏,以及浙江一带流行。江南丝竹音乐在我国民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其历史起源研究中还有不小的空间,本文则从丝竹乐的历史起源以及江南丝竹的形成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通过此论题,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到江南丝竹这一乐种,继而得到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丝竹音乐;历史起源;形成发展

中图分类号:J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8-0-03

一、丝竹乐的历史起源及组合形式

江南絲竹是由各种丝竹乐器组合而成的,要探其起源就必须从“丝竹”二字入手,“丝竹”二字最开始出现在周代的“八音”乐器分类法中,“八音”分类法是周代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作为乐器分类的方法,丝类乐器是专指那些用丝线作为振动发音琴弦的弦乐器,竹类乐器是专指那些用竹筒作为吹奏筒体的管状乐器[1]。到先秦时期,丝竹两类乐器开始组合起来,称为“竽瑟之乐”,它是“丝竹乐”乐种类型的最早形式;到两汉魏晋时期中国的“丝竹乐”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新型的丝竹乐器组合形式,继而出现了以琵琶、横笛,以及拍板等丝竹乐器为伴奏的相和歌、清商乐、房中乐。其中“清商乐”又称为“清乐”,是我国东晋南北朝间的民间音乐的总称,通常按照产生的地区分为“吴声歌”和“西曲歌”两大类,这两大类的曲目形态是歌曲和舞曲,最初的形式是与相和曲等相同,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徒歌”形式,后来才加上丝竹乐器与之相配。“吴声歌”原是东晋以来采自江南一带的民歌,用箜篌、琵琶等乐器伴奏,结构通常是五字一句、四句一段的分节歌,也有一部分是五言三句或长短句,其音乐特点是曲尾常有用虚字唱出的衬腔,称为“送声”,“西曲歌”产生于当今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一带,包括“舞曲”和“倚歌”,其中舞曲均为集体歌舞,音乐特点是常用“送和声”,“倚歌”是一种独唱性质的歌曲,主要用笙及铃鼓等伴奏,风格比较豪爽、奔放,其中的笙和筝都是这个阶段的新增丝竹乐器,清商乐所包含的音乐类型相和诸曲、吴歌以及西曲,它们所用的丝竹乐器类型大部分都是相同的,只有一小部分有些差异,因此在这个时期,清商乐所用的丝竹乐队,仍然是以笙、琵琶以及笛子为主,是汉魏时期丝竹乐队编制的延续;到隋唐时期出现了燕乐,燕乐可分为广义与狭义,广义的燕乐是指在继承隋代七部乐、九部乐的十部乐,狭义的燕乐是指在宫廷贵族使用的各类俗乐,其中燕乐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九部乐和十部乐,第二个阶段为坐部伎和立部伎,它多用于宫廷礼仪场合,也用于贵族官宦之家的娱乐生活,在燕乐丝竹乐队中出现了“胡系”乐器,即胡系琵琶、箜篌、横笛等乐器,“胡系”乐器的出现促使了燕乐丝竹乐队的多样化发展,也使得其演奏风格丰富多彩,为宋元时期的丝竹乐奠定了基础;到宋元时期,由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丝竹乐发展出现了转折,丝竹乐类型也有了扩充,加入了奚琴等擦奏乐器,以及云锣等打击乐器,使宋代丝竹乐队吹拉弹打俱全,由此可见,宋代的丝竹乐演奏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江南丝竹乐的形成

“江南丝竹”这个乐种未被正式命名之前,都用“丝竹”一词所指代,在明清时期,由于丝竹乐的地域化与多样化,以及明末时期,扬琴从波斯传入了中国并且加入了丝竹乐的演奏形式,19世纪中期,在上海地区出现了“锣鼓小令”,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将锣鼓淘汰,加入了民族丝弦乐器,继而形成了江南丝竹这一乐种。明清时期,丝竹乐器种类扩充并壮大,并且出现了许多乐器变体,其在宋代出现的奚琴等擦奏乐器就是很多丝弦擦奏乐器变体的基础,其分为两大分支:一是以动物皮革蒙面为主的“胡琴类”支系,二是以木板蒙面的“提琴类”支系[1],在这些新型乐器变体出现后,江南丝竹乐就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判定一个乐种与其他乐种的渊源关系时,光凭其乐器的种类是没有说服力的,也要观察它们所演奏的曲目有无关系,关于江南丝竹的起源,有两种说法:“昆曲说”和“十番锣鼓说”,前者有学者认为在昆曲的伴奏乐器中,以魏良辅为中心的乐师们对昆山腔进行了改革,从而创造出“水磨腔”,当时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以笙、唢呐、三弦为辅,后来又以张野塘为中心组成了完整的丝竹乐队,故此就推断江南丝竹乐的源头为昆曲,在推断中江南丝竹的部分曲目是来源于昆曲的南北曲曲牌,而在江南丝竹中最著名的八大曲却与昆曲的曲牌没有任何的关系;后者的“十番锣鼓说”,它是明代的以丝竹锣鼓乐为主的乐种,在其初始阶段,它是以锣鼓乐为主再加上笛等吹管乐器,与丝竹乐并无关联,随着戏曲的发展,为昆曲所伴奏的“吴中弦索”出现,有学者认为十番锣鼓的套曲《锣鼓四合》是江南丝竹乐种的起源,但经过推论,《锣鼓四合》只是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中的“四合”系统的部分曲目源头,与江南丝竹乐种的起源并无太大关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江南丝竹乐主要以太湖地区的“细乐”“清乐”和在各城镇乡村中的各种民间民俗性器乐合奏样式为基础,也被称为“国乐”“十番细乐”等名称,江南丝竹乐是在继承了唐宋元丝竹乐的传统并且进一步发展的,因有着乐器合奏小型、灵活方便、音乐通俗易懂、风格清雅的特点,所以它不再局限于宫廷,反而深受民众喜欢,与民众生活相结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传播范围也较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南地区的丝竹乐在地域、人文以及经济条件下,形成了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丝竹乐,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口不断向上海地区转移,在江南的丝竹乐音乐家发展起来,后来在较多音乐形式影响下,为了使这种有特定地域风格的丝竹乐与其他地区的丝竹乐有所区别,这类丝竹乐就由上海的民乐届音乐家在研讨会上把“丝竹”前加以地域化名称“江南”,从而定名为“江南丝竹”,并且在20世纪民间各音乐家组成的代表性乐团和民间丝竹班都演奏丝竹类音乐,其中有“梅友国乐研究社”“上海民族乐团”等团体,都为后来的江南丝竹乐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江南丝竹的演奏特点

在江南丝竹乐队中,大多采用的是音色圆润、音量适中的乐器,合奏出来的音效也具有柔润、细致的特点。在以江南丝竹乐为代表的八大名曲《行街》《三六》《慢三六》《中花六版》《慢六板》《欢乐歌》《四合如意》《云庆》,这八大名曲分为两大系统分别为“四合”和“六板”系统[2]。它们的曲调都有着流畅明朗、秀雅清新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江南丝竹乐队编制具有小型、灵活、精练、轻便的特点,也比较靠近江南水乡的风格,江南丝竹的乐队主要以二胡、笛子、扬琴为主要乐器,其他乐器有琵琶、小三弦、笙等乐器,乐队编制一般是3到8人,二胡是由胡琴艺术发展而来的乐器,胡琴原叫“奚琴”,它是在唐朝时期由北方少数民族传入中土,宋代以后,随着说唱、戏曲艺术的发展,胡琴就在全国发展普及,在早期的江南丝竹乐中也使用了不同的胡琴,随着时代的发展,胡琴也逐渐演变成二胡,因有胡琴的基础,二胡艺术也逐渐发展完善,表现力也十分丰富,在江南丝竹乐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扬琴,又称“洋琴”,它是一种外来乐器,前身是流行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击弦乐器,大约在明末时期传入中国,因扬琴有着特别清脆明亮的音色,演奏的方式也较为新颖,所以极受民众欢迎,很快在全国流行起来,最开始是作为各类琴书戏曲的伴奏乐器,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对扬琴进行了改进,演奏形式更加方便,现在看到的江南丝竹乐所演奏的扬琴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良的。笛子是中国第一批传统式的吹奏乐器之一,据史载,“早在殷周时期就有完整的音阶竹笛”,在河南贾湖出土的一批骨笛是全世界上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在汉代,因笛子的形状受到羌笛的影响,其演奏方式就被称为“横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间艺人的不断改革创新,笛子也从原来的一管一孔发展成三孔、四孔、六孔,逐渐形成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之一,在唐朝时,有了笛子贴膜助声的最早记载,在宋元之后,由于戏曲的发展,笛子就逐渐成为戏曲中的重要伴奏乐器之一,它有“曲笛”和“梆笛”之分,其中“曲笛”主要是为南方昆曲进行伴奏的,而“梆笛”则是为北方梆子戏所伴奏。明清之际,笛子在民间音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它有自身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所以成为民族器乐合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在江南丝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这些乐器组合而成而演奏的江南丝竹乐风格是轻朗、活泼的,它表现出江南人民朴实无华、乐观爽朗的性格、江南水乡的韵味以及他们积极向上、自然悠闲的生活态度。

四、江南丝竹的现状分析

现在的江南丝竹与过去相比可以说发展空间并不大,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也变得丰富起来,年轻一辈也更偏向于自媒体,追求的东西也较为新颖,而江南丝竹这一乐种历史悠久,偏向于传统化;第二,原本的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民间,其在乡镇的影响力比城市要广,主要用于民俗节庆活动,它活动的范围较广,而现在江南丝竹的演奏方式逐渐专业化,对表演的场地以及人群都有较高的要求,民俗节日的习俗表演方式也在慢慢改变,因此现在的江南丝竹失去了原来的生存环境;第三,演奏江南丝竹的艺人年龄较为年长,留下来的传承人不多,对江南丝竹感兴趣的青年也比较少,而现在年轻的音乐人才只有一小部分有经过专业院校的培训,他们在演奏这类丝竹乐器的时候比较重视技巧,并没有重视其内在的含义,大部分的人还是在一般的学校中学习演奏,技巧演奏没有那么深,更不要谈其内在的含义,学习的知识也较为零散,往往只是浮于表面,之前的学习江南丝竹的人在民间,也没有过多的要求,现在对于江南丝竹的演奏人才提出一些专业要求,因此学习江南丝竹的人数相比原来数目也在减少;第四,江南丝竹的曲目比较传统,流传了许多个世纪,曲调比较单一,像传统的八大名曲只是局限于一小部分人知晓,绝大多数人没有听说过江南丝竹这一乐种,更不要说去了解学习,当代年轻人有更丰富的选择,他们更追求于流行歌曲的旋律,而这些传统江南艺术风格较为统一,也缺乏创新,不太符合大众审美的需求。

五、江南丝竹的传承与创新

江南丝竹是在地域自然条件与历史人文条件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的,是江南地域在音乐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侧重于形式大于内容,说明江南人民的经济发展从古至今都很繁荣,有着“细、小、清、雅”的特点,展示了江南人民吴侬软语的语言特点[3]。在江南丝竹的传承创新问题上,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了解到它根本的受众群体是哪些,它的根基是大众化、群体化,生存环境在于民间,大部分是依托农村乡镇为基本点,并且演奏江南丝竹的人员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只是根据当时的文化习俗再加以自己的风格特点演奏,根据这些特点培养群众基础;第二,现如今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于江南丝竹发展创新是有利的,可以依据国家颁布的乡村政策,各乡村搭建的百姓大舞台,在舞台上可以加入江南丝竹的表演,让更多人看到这一乐种,有兴趣后再去了解学习它;第三,在传统曲目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在曲目上要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总之,民间音乐的传承是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做的,不能仅仅依靠一个体系。

传播这一乐种的地区有许多,其中它的发源地江苏太仓的江南丝竹传承人也积极贴近民间生活,努力使群众参与江南丝竹演奏活动,社会各层面都有了江南丝竹的身影,在这些传承人的影响下,20世纪江南丝竹乐团、江南丝竹协会,以及丝竹班社都在社会上兴起,在2005年,江南丝竹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6年,太仓开设了“江南丝竹馆”,在此馆中,具有参观、接待、学习等多种功能,在这里可以完整了解到江南丝竹的历史以及所用相关乐器和乐谱的历史资料,从开馆以来,它一直都是宣传江南丝竹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并且在同年太仓市还成立了“学生民乐团”,多以演奏江南丝竹的曲目為主,目的是让这些青少年成为传承江南丝竹音乐文化的领头军,他们代表着江南丝竹这些非遗传统文化的未来,也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增添了动力。传承好江南丝竹就必须在江南地区独有特征的基础上加上每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经过时间的沉淀,太仓出版了《太仓江南丝竹十大曲》,它既实现了对江南丝竹创新的探索,又迎合现代民众的口味,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式意义[4];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新,它与江南风格相融合,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深受民众喜爱。

音乐是由多种形式组成的,它是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每个时代的声音,它的每一种形式都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地域生存环境,对于江南丝竹这种传统民间艺术来说,它不仅是江南地区的艺术精品,而且还反映了江南地区的群众形象以及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江南丝竹这一乐种是由多种音乐文化发展传承而来的,它是长三角地域文化的标志,我们必须把这种独一无二的原生态的本土音乐文化加以保护,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创作出优秀的、新颖的、富有生命力的作品,让“江南丝竹”成为江南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伍国栋.江南丝竹:乐种文化与乐种形态的综合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关庆祯.数字百科知识大全(下)[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

[3]陈彦西.江南丝竹音乐渊源综述[J].民族音乐,2020(06):24-26.

[4]陈鸣.流声回响——宋祖荫报告文学集[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