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爱无言十年演绎“大爱至孝”

2023-07-10杨雪莲

银潮 2023年7期
关键词:细心闹钟母亲

文|杨雪莲

王思坤今年53 岁,是徐州丰县福利印刷厂的一名普通职工。他皮肤黝黑,笑起来憨厚而真诚,母亲瘫痪的十余年时间里,他不攀不比,不等不靠,用细心和耐心、坚守和奉献,践行“大爱至孝”的内涵。

王思坤在家中排行老大,2013 年父亲去世后,他将母亲韩瑞梅接到家中照顾。起初,韩瑞梅身体还算硬朗,但不久后,本就少言寡语的她外出后经常找不到家,精神状态出现异常。送医检查后,她被确诊患了阿尔茨海默症。

母亲需要照料,孩子还要上学,面对双重压力,王思坤和爱人进行了分工——他照顾母亲,爱人照顾孩子。此后,王思坤的社交时间几乎为零,每天都是照料母亲与完成工作的“二点一线”。

王思坤的家在五楼,没有电梯,每次上下楼,他都是一手拿着马扎,一手搀着母亲,母亲走累了就坐在马扎上休息片刻。母亲独自在家时,王思坤总是牵肠挂肚,不时骑车回家看看。有次,他回家发现母亲摔倒在客厅里,也不知道在地上坐了多久,为此,他萌生带着母亲上班的想法。

怀着忐忑的心情,王思坤和厂领导沟通了此事。出乎意料的是,厂领导不但同意了他的请求,还为他们在厂里提供了一间小屋。2014 年,母亲的身体完全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王思坤便带着她住进厂里提供的房子里生活。

为母亲清理便盆、穿戴衣物,这是王思坤每天早上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普通、琐碎,周而复始。为了照顾好母亲,他在饮食上花了不少心思,尽量做到营养膳食均衡。日常生活中,无论大事小事,他都会迁就母亲的心意。为了让母亲能多活动,他还专门购置了轮椅,带她出门晒太阳。晚上,他等母亲休息后才上床睡觉,除了工作,他的时间几乎都倾注在母亲身上,与她同睡一间屋,随叫随到。

听着王思坤用轻松的语言讲述生活点滴,旁观者很难想象他如何坚持十年之久。但在王思坤看来,这是生而为人的责任和担当,他从没把这当成是负担,“母亲育我成人,我伴母亲到老,这是源于血液的本能,是理所应当的事。”

医生建议每两到三小时为母亲翻身,于是,王思坤设定好闹钟放到床头,每次闹钟一响,他就爬起来为母亲翻身、拍打。时间长了,不用闹钟提醒他就能醒来,因为“到这个点就醒”。王思坤说,母亲需要有人抱着才能站起身来,为此他的腰和肋骨两边经常疼痛,但每天还要遵从医嘱,硬撑母亲的身体,让她站立半小时,作康复训练。

尽管近十年王思坤都没睡过一天好觉,但母亲因他的细心照顾,从没生过褥疮,身上总是干净清爽。王思坤说:“母亲把我们兄妹三个拉扯大不容易,她一生从不愿给子女添一点麻烦,现在年纪大了、有病了,该我们照顾她了!”

在妹妹王春燕的眼里,大哥王思坤是个“大暖男”。“妈妈没有吃饭的概念,嘴巴闭得很紧,很难喂饭。有些人可能会撬开老人的嘴,直接将饭塞进去,但是哥哥一般都会等妈妈的嘴巴稍微松开再喂,有时一碗面条就需要喂一两个小时。”王春燕说,哥哥王思坤照顾母亲细心周到,尽管他异常辛苦,也从未提过与弟弟妹妹“清算”母亲养老的责任账,小家庭之间也从未因此红过脸。

王思坤说,他可以带着母亲上班,要特别感谢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他的包容和理解。他说不出大道理,只知遵循着母亲的教诲——持感恩之念,怀感恩之心,用行动去诠释这句话。于是,在照顾母亲的同时,他主动环视厂区周围,看到哪里有垃圾,他随时打扫干净;工厂需要加班时,他主动采买早晚饭。可以说,哪里有活干,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近年,王思坤承担食堂采购的工作,经常天色微明就赶往菜市场购置食材,做好准备工作后再为母亲穿衣洗漱喂饭。对菜价、肉价的变动及每位就餐职工的伙食费用、就餐次数,王思坤都坚持公示。起初,工友们吃饭后还都记个小账,结账时进行比对,几次下来,无人再找他对账了。王思坤非常珍惜工友的信任,做事更加认真,敬业孝亲两不误。

王思坤的孝老精神打动了每一位领导和同事,也受到亲戚邻居的广泛好评。2021 年,王思坤获评“江苏好人”,他说:“只要母亲活着,我就会一如既往地照顾下去,去尽我该尽的义务和责任,直到母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王思坤明白,奇迹很难发生,但他只希望自己能多尽一份孝心,有母亲在身边,就是幸福。

猜你喜欢

细心闹钟母亲
多彩创意闹钟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2)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4)
细心的外公
天然闹钟
小闹钟的提醒
能帮我设个闹钟不等四则
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给母亲的信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