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思政探索研究
2023-07-10孙建林汪进安
孙建林 汪进安
摘 要:如何设计思政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找准内容和价值观的切合点融入课程教学,达成教育学基本观点与思政哲学思想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高速铁路概论》课程中课程思政建设意义、建设原则、建设思路以及课程实施措施与成效等方面的问题,全面推进《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为实现“以德树人”贯穿式育人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高速铁路概论
Exploration Research on "Introduction to High-Speed Railway"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un Jianlin Wang Jin'an
Abstract:How to desig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system through talent training system, find the appropriate point of content and values into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achiev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basic points of pedagog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esthetical and labor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s a question t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think abou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High-speed Railwa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construction idea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the course,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High-speed Railway” to provide certain idea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penetrative education.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roduction to high-speed railway
1 课程思政建设背景及意义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全国高校“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从目标、内容、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科学详细的规定。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資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0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全面推进广西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高校要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统筹制定全校课程思政工作方案,加强顶层设计,将课程思政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中,融进每一门课程。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的主阵地,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高水平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尤为重要。文章以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中《高速铁路概论》课程为例来探讨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 课程建设理念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是三年制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是学生在学习了《铁道信号与通信设备》、《铁路线路与站场》等课程,具备了铁路基础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课内考试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与高铁相关的车务工作,了解高速铁路技术的线路工程、供电、信号与通信、动车组、运营组织等知识,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学习后续专业主干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思政元素进课堂的实施关键点在于教学设计。课程思政要贴切自然、“如盐入味”地进行价值塑造,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将课程思政上成思政课程。《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理念是通过讲授高速铁路线路、车站、信号、供电、客车等设施设备以及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方法等基础知识,融入国家复兴、科技进步、倾心改技、制度自信、梦想精神等思政元素,浸润学生的三观,培养学生“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服从统一指挥”的职业素质,同时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从言行上到思想行为上将道德精神由外在转而内化,充当“信念引路人”,坚持指引争做“四有青年”,坚持“四个相统一”,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
3 课程建设原则
高职院校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核心价值观”、“职业操守”、“敬业服务精神”等思政元素教育,能够促成学生“思维的转变”,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在真正意义上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建设中,一要坚持课程思政通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课堂上宣讲、口号上宣扬的层面,还必须要达到“进大脑”的层面的目标,结合专业课程这个载体以各门教学课程为主要渠道,完成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二要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课程思政是一种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创新教学的过程。“课程思政”不是要增加学时、另起炉灶,而是在现有知识讲授基础之上的锦上添花,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意识地恰当地渗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三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教师通过隐性渗透、寓道德教育于课程教学之中,通过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4 课程建设思路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直接地把思政课的部分内容搬到专业课教学中,而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自然融入,课程与思政,不是物理相加,而是化学反应。《高速铁路概论》课程内容分为高速铁路的发展、高速铁路的基础设施及应用、高速铁路车站站型及特点、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线系统的组成及动力的配置方式、高速铁路动车组的组成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共为六大项目,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进行教学项目模块的设计,如表1所示。
5 课程实施措施
1、热点新闻嵌入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课程团队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有79%的学生喜欢在课余时间用手机浏览热点新闻。比如今日头条、快手、抖音小视频观看社会实时热点问题,因此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热点新闻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学生分享自己对热点新闻的见解及观点,一方面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认同感。
案例1
通过近期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行这个热点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如在讲解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教学任务环节,结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讲解专业知识,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增进了和谐铁路促强国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新时期铁路精神的自信心,再通过国内外铁路运输方式的鲜明对比,激发学生的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信仰取向。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学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我国铁路建设,多次视察铁路建设工程,多次对铁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铁路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交通强国理念与本课程要实现的素养目标高度一致,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具有说服力,实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案例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春节前夕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通过视频连线详细询问郑州东站的春运情况在全路引起强烈反响。“车站现在每天的客流量是多少?防疫措施落实得怎么样?春运治安采取了哪些措施?”在讲解高速铁路车站站型及特点时结合2023年春运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铁路客运干部职工的实例,深刻阐述中国铁路建设发展的一贯宗旨——“人民铁路为人民”,引导学生树立讲文明争优质,优质服务促发展的理念,培育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3、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开展教学任务
《技规》和《调标》是铁路运输工作中的基本规章,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的各环节都要严格执行规章中规定的各项作业标准和作业要求。在学习CTCS及CTC系统的过程中紧扣各类规章和标准开展教学,挖掘对铁路信号设计工作严谨思考、优化创新的精神理念,铁路科技工作者通过专注、精益、敬业的工匠精神,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且已位居世界一流水平,尤其是高速铁路技术已经引领全球的高速铁路发展,进而培养学生对新时期铁路精神的自信心。
案例3
在讲解CTC控制模式时,对接《技规》(高速铁路部分)相关要求,举例讲解在非常站控与分散自律控制模式下的各种车站控制操作方式的不同应用情景,学生在实训操作过程中忽略规范,理不清操作流程,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甚至造成行车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引导学生将铁路通信信号与顶层设计、全局观念进行有机耦合,增强学生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匠心品质。
6 实施成效
1、学生知识目标有达成
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开展以来,注重思政元素的隐性融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思政教育,学生的素养显著提升。以办理列车进路为例,学生在办理基本接车进路的过程中,首先能主动对进路范围进行分析,然后操作相应按钮,说明学生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理念。
根據职教云平台反馈的数据显示,课前,学生预习完成任务率高达85%;课中,学生课堂活动(头脑风暴、随堂测试、小组讨论等)的参与度和活跃度高达92%,说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提升;课后,学生能够及时完成学习总结,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说明学生的知识目标有达成。
2、课程思政培养目标基本达成
通过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项目模块融合的方式,在课前通过案例、问卷、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课中通过翻转课堂、小组互评等教学手段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入心入脑,使课程里有“思政味”,学生无被“说教感”;课后再通过思政小测试的手段完成思政目标的达成评估,结果显示学生对于高速铁路的基础设施设计规范更加重视,对于高速铁路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对于铁路建设者不断倾心改技、追求卓越的认同感更强了,对于一些线路参数的计算表现了很大耐心,题目的出错率有大幅下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表现)。
3、学生学习氛围显著改善
课堂迟到、旷课、违纪现象有所明显好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班级学风显著改善,集体荣誉感增强。经过其他任课教师及辅导员的反馈,课堂氛围活跃,积极主动和老师沟通的人数增加,学生上课玩手机、聊天、睡觉的现象基本不复存在。学生在课后学习的时间有所增加,作业雷同的学生人数明显下降,作业质量得以提升。
4、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
学生主动参加志愿活动的人数也明显多了,经统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2020-2021级的498名学生中,利用寒暑假时间在学生家庭所在地参加当地车站志愿爱心服务的学生有52人。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志愿活动人数比例达到76%,在劳动实践中积极传播“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有显著提升。
7 结论
课程思政是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育人育才相协调相统一。要在《高速铁路概论》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对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进行不断探索。在《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立足于人才培养方案,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效结合,实现教育学基本观点与思政哲学思想的有机融合,能够增强学生对铁路促强国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新时期铁路精神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新时代有爱国精神、有责任、有担当、有工匠精神的高端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
本文系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校级课题“基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实训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以《铁道运输与信号实训基地》为例”(项目编号:2022-JGB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課立项项目“《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编号:2022- KCSZ1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J].新教育,2020,No.464(19):32.
[2]本刊讯.自治区教育厅召开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J].广西教育,2020,No.1171(43):2.
[3]谢旺军,刘振华,莫品疆.高职院校铁道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以“铁路线路”课程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4):55-57
[4]石京杰.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课程为例[J].时代汽车,2020,No.347(23):41-43.
[5]彭泽艳.新时代高校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J].绿色科技,2020(19):226-227+229.DOI:10.16663/j.cnki.lskj.2020.19.090.
[6]张华. 高校课程思政内涵建构及实践路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20.
[7]王金妍.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物流运输管理课程设计与实施分析[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01):71-73.
[8]吴文彬.“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设计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8):14-15.
[9]谭泽媛.课程思政的内涵探析与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20(22):89-94.DOI:10.13615/j.cnki.1004-3985.2020.22.020.
[10]冯宝晶.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与提升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0):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