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故乡的食物》,写出最地道的家乡
2023-07-10莫笑君
作者简介:
莫笑君,原名胡姚雨。东南大学硕士毕业,青年作家。曾获香港中文大学第五届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一等奖、2013全国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等。已出版《余声不回》。
通过食物写家乡,首先要搞清楚,到底是写食物呢?还是写家乡?如果你对此犹疑,对不起,你的闯关到此结束!毫无疑问,我们的目标当然是写家乡了。只因与家乡有关的事物太多,所以,“食物”是切入口,是引子,帮助我们写出“家乡风味”,或者“家乡味儿”。就好像人们凿井,目的并非为了打洞,而是为了打水——搞清楚这一点,咱们在写食物的时候,就能够理智地提醒自己,别一头扎进美食的色香味儿里,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家乡的情思里,如此,这满桌的“食物”,才不算让读者“白吃”。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汪曾祺《故乡的食物》就是一个典型范例。深入原文,你会明白,他是如何让笔触在“故乡”和“食物”间来回穿梭,在充满食物芬芳的文字中,又款款传递出他那绵长悠远的乡愁与乡情。
通过食物写家乡,要写细食物的制作过程
家乡的美食之所以有特色,同学们往往聚焦在食物的味道上。但味道只是表象,味道有特色,不还是因为做法有特色吗?把这道菜的制作过程稍加描摹,当地人的做事习惯、风俗文化也就一并带出来了。汪曾祺是这样写的:
煳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为什么过程比味道重要?不仅因为过程是客观的,味道是主观的,写出来更有说服力,更因为写清制作过程,远比写味道更能凸显细节、让文章生动有趣。锅巴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要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攒”够了,再“磨碎”。这一系列动词,让人眼前“有画面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写清家乡食物的制作过程,家乡的风俗特色、你对家乡的情思、情愫也会自然流露。比如,到外地求学,你点了一道炒豆芽,一吃,发现不对劲儿。原来,在你的家乡,豆芽都是用菜油炒的,如今的豆芽里,一点儿菜籽香味都没有……这正是通过写制作方法,来引出思乡之情。
当然,写制作过程时也要谨防“流水账”,写成了烹饪说明书。汪曾祺的做法是,用这些准确、精炼的动词带出动作、制造画面,我们在写的时候也要取其精华,把最关键的制作环节展现出来就足够。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很多时候怕写家乡,是觉得“家乡”太大了,似乎无从下笔。别怕,家乡家乡——既是以“家”开头,你自然可以从自己家写起,谁敢说,你家的食物、你家的传统,不能代表你的家乡?汪曾祺也是这么干的——
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关于炒米的存放、取用,他也没写整个家乡、别户人家是怎么做的,就写了祖母的柚子。这种具体而微的东西,不仅让人觉得新鲜,噢,柚子还有这功能呢?且谁又敢说,别人家不会采取这样的做法?这就是家乡人民、亲人长辈的智慧。如此,看似写炒米,实则更写出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不然怎么会把这些细节记得这样清楚呢?
通过食物写家乡,要写出用食时的种种仪式
现在凡事讲究“仪式感”,中国人在“吃”上,是最有仪式感的了!这仪式里,包含着传统文化,也包含着做人处事的道理。我们写家乡的食物,把吃食物时的“仪式感”写出来,其实也就是写出了家乡、写出了传统。在汪曾祺笔下,他们对鸭蛋有一种很独特的仪式: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高邮人对鸭蛋可真挑剔啊!既要“挑颜色”,还要“挑形状”,小小鸭蛋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压力……但正是这种讲究,展现了高邮人对鸭蛋的重视,体现了高邮当地独特的“鸭蛋文化”,把这种特殊的“仪式感”写出来了,家乡的情味也就跃然纸上。
至此你也會发现,虽然文章取名《故乡的食物》,但是不是就盯着食物本身呢?显然不是,还写了与食物相关的习俗、传统,这不仅是合理的,更是必须的!这又回到了开头说的,食物只是切口,家乡才是重点的写作原则。
比如,你要写自己的家乡,若以食物为引的话,可以试着回忆,在开吃前有没有要磕头拜一拜神佛的习俗?有没有被大人要求,必须说一番吉祥话?有没有被要求只能吃头不可吃尾?很多时候,你总会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要求,里面往往暗含着你家乡源远流长的民俗。就算你没经历过,也可以问问爸妈,他们小时候有没有被要求做过一些奇奇怪怪的仪式?我敢打包票,或多或少一定有!去采访、收集这些“仪式感”,你会把家乡美食,以及美食背后的家乡,写得生动而富于情感。
通过食物写家乡,要学会同古今中外进行对比
这一点更好理解了,要写出家乡食物的独特,不对比怎么行?一定是比别人咸了、淡了、厚了、薄了,才有了自己家乡那独一无二的况味。汪曾祺有多喜欢对比?这样的段落比比皆是——
螺蛳处处有之。我们家乡清明吃螺蛳,谓可以明目。用五香煮熟螺蛳,分给孩子,一人半碗,由他们自己用竹签挑着吃。孩子吃了螺蛳,用小竹弓把螺蛳壳射到屋顶上,喀拉喀拉地响。夏天“检漏”,瓦匠总要扫下好些螺蛳壳。这种小弓不作别的用处,就叫做螺蛳弓……
以“处处有之”表明螺蛳随处可见,接着立刻写“我们家乡……”。这就是以“大众”凸显“小众”,以“处处”衬托“家乡”的技巧。你是不是又要担心,别的地方的情况,我实在不太清楚啊!不用担心,你看汪曾祺也没写别处的螺蛳如何,就简单地一笔带过,重点还是放在自己家乡的吃法上。关于这一点,文中还有一例——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
瞧,其实汪曾祺自己也不确定,“放黄烟子”这件事别处有没有,他唯一知道的是,自己家乡有,有就大胆地写出来!
这样的对比还包括:当地叫法和外地叫法的不同——比如,“砗螯,我的家乡叫馋螯,砗螯是扬州人的叫法”;今天的吃法和古代的吃法差异等——尤其是古今差异上,汪曾祺很爱引用《随园食单》,这就是通过对比,展示着食物的历史传承,传承中的变迁——其中的变迁,很可能就是家乡特色造就的。
你可能又犯难了,古今中外的情况实在不了解啊,怎么对比呢?其实,一次旅行、一次研学,甚至一次阅读,都潜藏写作的机遇。比如“上回去外地旅游/上回跟着老师一起去XX研学/上回读到一本书,发现当地吃XX时都喜欢蘸酱油,可在我的家乡,都是蘸醋的!这是因为……”
当然,对比也不一定就是刻意强调差异,家乡与他乡食物的相同之处,也可以拿来写。比如——
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
对比下来,有同有异,才显出美食的真实,才显出家乡的可爱与亲切。可别为了对比,硬写成你家乡的食物“全宇宙独此一份”,那你家大概不属于银河系,我们只能乘着“流浪地球”去外星系找你。
说到底,美食是引子,不要让写作停留在引子阶段,循着香味走向家乡的深处,才是我们立意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