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有效传承诗文化
2023-07-10赖胜娟
赖胜娟
古往今来,中国人一直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不仅培养人的优雅气质,而且能涵养人的内在精神。在时光的酝酿中,见过的人,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都会不断地融入思维,融入习惯,成为我们与众不同的精神特质。吟诵,泛指读书,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两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吟诵,是按一定节奏、韵律和腔调,有感情地吟咏和诵读古典诗歌的一种读书方法,是人们进行诗歌学习、鉴赏、创作和传播的有效的传统方式。那么如何通过吟咏诵读来感悟诗人的情态,让学生融入诗人所写的意境中去,从而真切地把握诗人的情怀呢?“望、闻、问、切”的巧妙运用,完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一、吟诗诵文,首选“望”
古诗文学习中的“望”是望景,即在诗中寻找景物,望景而吟。因为古诗文大都先取景入文,触景生诗情。古人将心中之情寄托于所观之景,无数经典诗词诞生于山水田园间,孕育于旖旎风光中,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因此,读通诗歌,应先“望”出诗中景,当然这景包括景物、人名和地名,才能吟出景中之意境,从而了解诗人所处的地点、环境和人物活动,初步领悟诗人的思想火花。
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前两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把“中庭、地白、树栖鸦、湿桂花”这些景物拉长音,强调“冷露”,吟咏出了一幅静谧凄清的中秋月夜图。同时,教师为学生播放相似而常见的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联系真实的生活经验去感受诗人此刻萌生了一种平日里所没有却又那么强烈的思乡情怀,那样悠远,那样浓郁。
二、吟诗诵文,声皆“闻”
声韵啼啭,是诗歌的灵性与生机,它会让诗歌增添浪漫和余韵,所以四诊法中的“闻”显得颇为重要了。“闻”,顾名思义,即听的意思,就是寻找诗歌中的声音,听懂它,还原它。因为诗的声音往往演绎的是诗人的风骨,吟咏它,可以让千百年前的余韵在我们的耳边回响,余音袅袅,便是诗韵的灵动和悠长!
如苏轼的《浣溪沙》“萧萧暮雨子规啼”,溪水潺潺,暮雨纷飞……萧萧雨声和着子规哀鸣,强调“暮雨”,拉长“子规啼”似乎诉说着心绪的无奈,其实这何尝不是诗人对新生生命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蓬勃青春的追求。以声入情,声中传意,一曲象征自强不屈精神人生哲理歌,从声韵的吟咏中悠然传来,以顺处逆,催人奋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手拿折扇,漫步吟诗,再利用多媒体技术配上暮雨萧萧,溪水潺潺一路向西,兰草新芽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场景以及古筝伴奏曲,就能引导学生很快地融入诗词情境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还能让学生在吟诵中于脑海形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洋溢着不同于一般人的洒脱情怀。“黄鸡催晓不须愁,老尽世人非我独。”它意味着用心追求青春,永不放弃,正反映出苏轼独到的创意。
三、吟诗诵文,把握“问”
古人云:“诗言志。”“闻”诗追韵诗中游,“问”之桨儿须把握。“问”即问询,直接与诗人对话。“不学不成,不问不知。”那么吟诗词该问何?一是问诗人,解其人方能解其言。吟诵,其实是与诗人的深度对话,所以应该先问懂诗人自我、与诗人相关的他者、现实、传统乃至万物,如同与诗者相遇,方能拥有与其共同的语言对话资格。二是问诗言,只有知其言方可懂其心,捋其情。简短精悍的诗性语言,浓缩的是诗人的智慧之花,凝聚的是诗人的思想精华,问询诗言,以通晓圣贤之志。吟咏诗句,高为强调,强调什么,感慨什么,直言诗人。
《竹石》一诗,问诗言:本诗中哪一句读最高?其意强调什么?竹,因其有节,古往今来,常常被文人用来象征人有骨气品节,本诗有诗人郑燮理想的寄托,也是他人生观的真实写照。首句用“咬定”二字把岩缝之竹拟人化,以传达出它的神韵和顽强生命力;颔句接着说明竹子所处“破岩”这样严酷的生存环境;颈句的“转”把岩缝之竹坚韧不屈、勇敢向上的品格推向高潮,因为它经过了千磨万击,才铸就了一身不惧来自任何方向狂风击打的品性;一句高调的“任尔东西南北风”吟诵旋律,强调了诗人坚定的信念,表现了诗人不屈的意志,“任”便是刚正不阿,“任”便是无所畏惧,好一分简易明快,好一分执着有力!
四、吟诗诵文,脉准“切”
“切”即切脉,是四法宝中最后且最有力的诊断根据。古诗文学习中的“切”诊法,当然指切题摸脉。一为切题眼。俗话说,眼睛是心靈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直击人的内心。同样的,切准题眼,诗人的内心世界可一览无遗。准确切准《春夜喜雨》的题眼——喜,诗人因春雨来得及时而喜悦的心情便流露出来了,全诗不露“喜”字,但因为春雨蕴含灵性,便赋予了全诗欢快的曲调,让喜意不言而尽挥洒,诗人崇高的情怀因喜雨润泽而生。二为摸文脉。文脉通全诗,可为字词,也可为句,它为诗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处,现代文中称为线索,诗由文脉展开的,于是乎,摸准文脉便把准了诗的章法结构。
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脉为“草色遥看近却无”。“起”于京城街道上细腻滋润的春雨,如同酥油般,巧以点题“早春”,一个“好”字含情,赞扬雨贴人意。“承”于那一抹隐隐约约、似有若无的春草之痕,高妙的水墨画也难以描绘此景,让诗人情不自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便有了“转”——一个“最”字,称赞早春是一年中景色最佳的时节,有湿润、舒适、清新之美感,把“好雨”落到实处,形到恰好!以情为“结”——想象那令人满心欢喜的情景,远远胜过烟柳满城的春末和初夏,早春的珍贵和美妙在对比中绝胜,艺术化的景致,灵性的才思,溢满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切题摸脉,能把握调,能推演章法,然后学生吟之咏之,变成了一种享受,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地体会亲切,便从自然到熟练,并做到准确解读诗人、诗意、诗情的境界。
古人的心境,情境,意境……只有吟诵的时候最接近,最自然,最能相通,最可体会。诗词歌赋亦如此,她是经典,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文化瑰宝,她从自然中诞生,从汉字中孕育,从诗人灵魂中升华,又涵养了中华民族的诗性思维、人生智慧以及人格操守。
一篇诗文,记录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一首诗文,承载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一篇诗文,如同一面鲜明透亮的旗帜;一篇诗文,就是一道靓丽无边的风景;一篇诗文,也是一种深入灵魂的情怀。她是一种文化基因,却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吟诵千古诗文,如同与经典相伴成长;吟诵中华诗词,如同与圣贤对话同行!笔者认为,对于经典古诗文,“望、闻、问、切”的吟诵是一种最佳的诗中游,更是一种最完美而有效的经典诗文化传承。
总之,在“望、闻、问、切”的吟诵中,真正落实立德树人,它让孩子在经典诗文化的滋养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夯实思想道德的基础,形成道德行为规范,潜移默化中成长为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德行兼优的现代人。
作者简介: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