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在老年胃癌早期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2023-07-10邱锋
邱 锋
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福建省老年医院消化内科,福建福州 350003
临床中,胃癌属于发病隐匿且恶性程度很高的一种消化道的疾病,其所诱发的病死率较高,且临床分型中,主要以腺癌多见[1]。由于其缺乏特征性表现,早期无症状,由此所引发的病死率较高。中晚期胃癌5 年生存率<10%,而早期胃癌如果接受正确的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2]。因为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导致症状出现后易被忽略。陈达华等指出[3],早癌与癌前病变是可以通过早期治疗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尤其是适用于接受微创手术的治疗,予内镜黏膜切除术,早期治疗效果是十分理想的,这就充分提示本病在早期诊断上的重要性。因此,如何能在患者无特异性症状前提下,在胃镜检查下及时地观察出消化道黏膜的变化。目前普通白光内镜,通过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筛查消化道早癌的主要方法,但是对于其检出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对于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banding imaging,ME-NBI)研究在国内较少[4]。基于上述因素,本研究选取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老年医院近期收治的疑似老年胃癌早期及癌前病变患者,接受不同检查,并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入院时疑似老年胃癌早期及癌前病变患者58 例,其中男37 例,女21 例,男女比例为1.76∶1,年龄60~81岁,平均(72.58±6.81)岁,体 重 指 数(BMI):18.0 ~25.0 kg/m2,平 均BMI(22.73±2.11)kg/m2。并接受常规内镜检查与ME-NBI检查,并经内镜下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确诊的患者。纳入标准:经常规内镜下检查,发现胃黏膜异常,疑似早癌或癌前病变者;可配合其他检查及病理学分析检查。排除标准:既往存在相关的胃肠道消化性疾病者;合并其他癌症疾病;消化性疾病术后患者。本研究通过福建省老年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患者当日禁食、禁饮6 h。检查前5 min 达克罗宁(东北药业,国药准字H20170928,规格:50 ml)20 ml含服。CLV-290SL 胃镜仪器(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及电子内镜,配备普通白光内镜及窄带成像NBI 模式,一条内镜两种方法。放大内镜,光学放大85 倍。胃黏膜异常以冲洗干净。先行NBI 对胃黏膜观察,随即转换为普通白光内镜,将两者比较后,分析分型取病理活检。
1.3 评价标准
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白光内镜、ME-NBI 诊断胃癌早期及癌前病变敏感度、特异度[5]。敏感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阴性)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与病理学检查
病理检查结果:7 例良性病变,23 例癌前病变,19 例胃癌早期,9 例进展期癌。而在其他两种检查结果分析,ME-NBI 检查结果为5 例良性病变,23 例癌前病变,21 例胃癌早期,9 例进展期癌(表1)。在白光内镜检查结果为8例良性病变,19例癌前病变,20 例胃癌早期,11 例进展期癌(表2)。
表1 ME-NBI检查与病理学检查比较
表2 白光内镜检查与病理学检查比较
2.2 两种检查对于老年胃癌早期及癌前病变结果比较
在胃癌早期的诊断价值比较中,两种检查在敏感度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癌前病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胃癌早期特异度的比较中,ME-NBI 检查高于白光内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种检查对于老年胃癌早期及癌前病变结果比较[n(%)]
3 讨论
癌在整个疾病的进程中,是存在着变化的,即正常的胃内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变化→低级别的一种上皮内瘤变→高级别→早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而多数研究中[6-7],已经获得相关的证实,确定早期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效果。而早期准确的治疗,取决于早期准确的诊断,而老年消化道与中青年有所不同,其消化道的黏膜由于年龄的增长,黏膜的变化较大,尤其是在早癌或者癌前病变的相关诊断上,其获得准确结果主要是依靠检查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而获得[8-9]。而伴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关的检查方法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早期诊断率较进步之前的结果有所提升[10]。伴随着检查结果准确率提升,相关的治疗疾病的相关技术上也出现了逐渐进步的结果,尤其是对于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治疗,其生存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目前内镜检查已逐渐普及[11]。改良新设备明显地已经是增多并进步的结果,如在诊疗过程中的放大内镜、NBI、超声内镜、高清电子内镜、CLE 等,尤其是对于胃黏膜的细微结构变化的观察获得结果的准确性,也逐步应用于临床中[12]。普通白光内镜其检查的机制则是由氙气白光光源,传入导光束,是由红/绿/蓝(R/G/B)传导下,组成肉眼可见白色的照明光束,经物理学研究检察发现,其所产生的可见光的光波的一种范围数据是在400 ~800 nm 一个范围内,就获得了在实施内镜的医生肉眼下的可见图像[13]。而NBI则是在常规基础上,升级而来的设备,并作为一种新的胃镜检查技术,可以对白光内镜的红、绿、蓝三色光谱成像进行较好的过滤且处理的作用,最终形成了一种去掉宽带光波,只留下窄带光波的结果。而通过窄化内镜光源光谱的照射下,在消化道黏膜的观察中,达到图像增强的效果[14]。而相对于上述的技术而言,通过ME-NBI 的问世后,在其工作的机制上,则为NBI 的基础之上进行发挥的改良结果,在对图像显示的分析中,获得由于红、绿、蓝这三种光在黏膜组织上的穿透情况各不相同,其中的红光可以达到深达黏膜下层,进而可以帮助显示黏膜下层的血管网结果;绿光的作用下的中间层的血管则获得了,黏膜表面的纤细毛细血管显像为棕色,而青蓝色显像则代表着其是深部血管,同时配合着使用放大内镜,则可以对黏膜下层的血管进行详细的观察,对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的变化中,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而在这个形成的过程中,是需要具有丰富的血管走形的。而通过这个图像放大系统,则可以发现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树状血管网,可帮助发现其形态和结构的改变。在NBI 模式下并结合放大内镜,则相对于单纯地使用常规白光检查下,对于黏膜上的变化,则可以更好、更清晰地观察微小病灶、黏膜微血管形态变化,而针对其变化,则更有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及病灶的范围,明确相关的检查,获得早期的诊断,为早期的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中,病理检查结果:7 例良性病变,23 例癌前病变,19 例胃癌早期,9 例进展期癌。而在其他两种检查结果分析,ME-NBI 检查结果为5 例良性病变,23 例癌前病变,21 例胃癌早期,9 例进展期癌。白光内镜检查结果为8 例良性病变,19 例癌前病变,20 例胃癌早期,11 例进展期癌。在胃癌早期的诊断价值比较中,两种检查在敏感度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癌前病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胃癌早期特异度的比较中,ME-NBI 检查高于白光内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考虑到ME 高分辨率、高像素检查的一种方式,能够更高的放大图像,放大观察,利于提高效果。黄安业等研究中指出[15],以疑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者,常规内镜及ME-NBI 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ME-NBI 诊断消化道癌前病变敏感度 (93.75%)、特异度(86.67%) 高于常规内镜(65.63%、71.67%),ME-NBI 诊断消化道早癌特异度(90.14%) 高于白光内镜(6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在疑似老年胃癌早期及癌前病变的患者检查中,由于老年胃退化机制的影响下,采取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实施检查,较常规内镜检查,能获得更高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以为临床实施早期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