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3-07-10张文郁

幸福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甲骨文历史教师

张文郁

历史学科内容繁多,知识点复杂,但关联性很强,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往往较为单一,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由此就容易降低学习兴趣和效率,影响教学效果。而历史故事是一种以故事形式呈现的历史片段,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能助力学生生动地认识历史、感悟历史,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历史故事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价值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错综复杂,很难记忆和理解。而历史故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它将历史事件以故事的形成呈现,融入不同的人物角色,使历史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学习历史故事,是一种了解历史的方法。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學中运用历史故事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历史故事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传统历史教学而言,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枯燥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很难调动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降低学习兴趣。而历史故事有良好的趣味性,能让学生从中品味出生动、鲜活的历史经过,由此就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他们主动学习。

其次,历史故事可以充实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很多,学生课堂上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如果只依靠教材去学习,很容易混淆知识点,理不清头绪。而历史故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将历史知识融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学生能形成形象的认知,因此运用历史故事,可以有效充实历史课堂,让学生迅速掌握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提升学习效果。

最后,历史故事可以促进历史认知与核心素养。历史故事是对历史事件的生动反应,它不像历史理论那样晦涩,而是充满鲜活的人物与饱满的情感,能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历史过程,体会复杂的人物内心,由此就能逐步促进学生全面地认识历史,培养良好的历史情感和历史视野,由此就能逐步提升核心素养。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历史观的核心时期,此时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感悟历史,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发展有着关键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历史课堂上灵活地应用历史故事,用故事充实学生的内心,推动他们历史素养的发展。

利用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自主意识强烈,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喜欢追寻自己喜爱的事物,对于不感兴趣的事物往往抱有排斥或忽视的态度。而历史知识理论性强,复杂且难懂,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就可以尝试利用趣味的历史故事作为导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依据故事燃起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效果。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为例,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变化,无论是农业、纺织业还是冶铁业等都有所发展。在历史课程中,春秋时期往往会与战国时期相联系,那么春秋时期是怎样的?战国时期又是怎样的呢?单纯依据教材学生很难从根本上理解这两个时期,学习时容易感到枯燥,因此教师可以以一系列的历史故事导入课程,以激发学生的亲切感,提升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春秋时期西周逐步衰败,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势力崛起,最终导致战国纷争。那么什么事件是代表周天子王权衰弱的标志呢?此时教师可以用“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来导入:西周末年,周幽王利用与诸侯之间通讯的重要标志“烽火”博褒姒一笑,最终导致失信于诸侯,以至于犬戎入侵时没有诸侯来营救,周幽王被杀,周天子权威一落千丈。虽然这个故事中的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但却很形象地体现了西周末年周天子的衰败和颓废。借助这个故事,学生不仅了解了春秋时期有着统治地位的王朝是西周,还了解了春秋时期的诸侯制度,更清楚地理解了从春秋到战国的变化,由此,他们就能对历史提起兴趣,积极探索时代发展进程。

创设故事情境,突破重点难点

历史故事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将很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融合起来,向读者诠释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正是因为历史故事的这一特点,历史才会显得无比生动。但传统的历史课堂以理论讲解为主,遇到重难点知识,学生不仅无法有效理解,更不能形成关联思维,构建时空观念。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历史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再现生动的历史场景,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促进他们有效感悟历史发展进程,及时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内容。

以七年级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为例,青铜器与甲骨文都是我国历史上文明发展和进步的体现,该课的重难点是青铜器的出现、发展,还有甲骨文的发现、特点以及与汉字之间的关系。甲骨文对后世的影响巨大。那么在学习甲骨文时,学生需要了解甲骨文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字?又是怎样演化的?据此,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引入历史故事,让学生通过观看故事场景、体验故事场景,来感受甲骨文的内涵。比如教师利用多媒体,形象化地给学生演示道光年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场景:王懿荣的家人在药店抓药,带回一味“龙骨”,上面有一些刻划的符号和文字,王懿荣立即从市面上收集了1500块带有文字的兽骨,并对其反复推敲、排比、拼合,最后确定这些是早于先秦时代的文字,命名为“甲骨文”。学生从形象生动的画面中,可以直观地看到“甲骨文”的形态,甚至还能体会到当时研究、探索甲骨文工作的繁琐与复杂,由此就能体会到甲骨文的重要价值。此时教师再为学生演示不同的甲骨文,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辨认、分析。通过这样的情境体验,学生能有效地感悟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尊重文字的起源,并尝试将其与现代汉字相联系,从而有效地吸收重难点。

串联历史故事,搭建知识框架

历史教材中涵盖大量的历史事件,每个事件并非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对历史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而综合地了解这些事件,学生才能完整地看待历史,从综合与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的价值。因此,教师可以搜寻不同的历史故事,并将有关联的历史故事按照一定的规则串联起来,让学生围绕不同的维度体验,如同一时段的不同事件和人物故事,或不同时段具有相同特征的事件或人物等等,依据串联的历史故事,学生就能搭建整体性的知识框架,系统化地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

以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教学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学生往往耳熟能详,他们在小学时就阅读过《三国演义》,对三国时期的人物、历史有了初步了解。但三国具体是什么朝代?又是怎样发展的?很多学生在阅读或了解后,只能感受到孤立的三国故事,不能将其与完整的历史时代所关联。由此教师可以引入同时期的不同事件或人物故事,让学生从中寻找关联,体会历史的整体性,搭建完整知识框架。例如在讲解官渡之战时,教师可以引入“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曹操打败袁绍,“曹魏”崛起的过程。然后按照时间线,引入“火烧赤壁”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赤壁之战,串联起刘备的蜀汉、孙权的东吴是如何与曹魏相鼎立的。随即还可以再引入曹魏后期权臣司马炎建立晋王朝、统一全国的故事,学生由此就抓住了完整的历史时间线索,从不同的历史故事出发串联历史进程,这样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就是系统化的,能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效率。

探究历史故事,强化历史认知

历史故事不是简单的历史事件、历史片段的展现,它的内容往往代表或关联着重要的历史节点,诠释不同的主题内容。只有深度研读历史故事,才能发掘其中的内涵,深刻地认识历史的本质。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活动,让他们以历史故事为依据,探索不同的史料、记载,深入研究历史故事相关的人物、经济、政治、思想等多种元素,甚至还可以亲自体验历史故事中所提及的文化、艺术、技艺等等,在探究过程中充分体会时代特色,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历史,增强历史观念和认知水平。

以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学为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的时代,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文化生活都体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么唐朝到底为什么会如此繁荣?据此主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历史故事来探究。比如“魏征直言敢谏”的故事,让学生探索当时的当权者在任用人才方面有什么特点;也可以引入“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受盛唐时代的文化追求,探索书法的技艺和风格;或者引入“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让学生从文成公主的经历中探索当时大唐的农业、手工业、科技、纺织等多个领域的成就。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这些盛唐成就或特点与以往朝代、现代生活相对比,探索其中的差异和共通之处,继而汲取优秀的思想和行为。通过这些历史故事的探究,学生脑海中就能形成非常立体、非常饱满的盛唐景象,增强对唐朝的全面了解,由此就能不断强化历史认知,认识历史演变的必然。

梳理分析故事,剖析历史影响

历史事件对历史的发展和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即使是过去的事情,也对未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就是说,历史的变化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巨大。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才能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正确地认知历史人物,科学地运用历史知识。而历史故事中有很多佐证、揭示历史规律或历史发展的证据,教师可以运用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剖析历史影响,让他们将看似遥远的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充分感受历史之重,从而形成科学的历史发展观和科学意识。

以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统治》教学为例,明朝无论在文化、科技、军事上,还是在经济、政治上,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民间还流传着很多有关明朝的故事,那么明朝为什么这么被人津津乐道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分析历史故事,借助故事发掘历史规律,从而深刻剖析历史影响。例如教师引入明成祖朱棣迁都的故事:明太祖时期,明朝的都城设立在金陵,使整个国家的重心都放置在华东地区。后来明成祖力排众议,坚持将都城迁往北京。迁都的缘由在故事中有深刻体现,迁都的结果带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将军事中心放置于北方,能有力地抵御北方强敌的入侵,减少了长途调兵遣将的消耗,使保护边界的任务能迅速完成。在此故事基础上进行分析梳理,学生就能从长远的角度理解历史故事中潜在的经济、军事、政治因素,从而正确地理解社会变化和历史影响,从而有效地深化历史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不仅依赖于新的教学方法,更依赖于新的教学元素,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当要从学生需求和学科特点角度出发,探寻合适的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无数的教学实践中,历史故事远比历史理论更加具有吸引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利用故事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故事场景中感受历史,将晦涩的理论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故事元素,以突破重点难点的学习;還要借助相关的历史故事,向学生诠释历史的发展进程,使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利用历史故事的探究性和深度性,帮助学生强化历史认知,建立历史观念;最后借助对故事的梳理和分析,剖析历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客观地看待历史,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

(作者单位:甘肃省渭源县锹峪中学)

猜你喜欢

甲骨文历史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
最“萌”甲骨文——心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