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团体沙盘游戏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践

2023-07-10黄永偶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沙盘游戏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摘要】本文论述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基于集团各校区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相对较多的实际,通过设计六期团体沙盘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沙盘游戏 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3-0040-03

沙盘游戏是中小学校心理辅导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是一种非语言心理辅导方式,能直观投射被治疗者的内心世界,并据此施以有针对性的辅导,避免被治疗者在心理访谈或疏导时出现心理阻抗和顾忌,突破了單线面辅的局限性。团体沙盘游戏主要是将具有相同或类似心理问题的多人聚集在一起进行心理辅导的一种方式。现实中,因为师资力量不足,许多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既要上好心理健康课,又要承担校园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常常忙得顾此失彼。为此,把存在同质心理问题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运用团体沙盘游戏进行辅导,有利于解决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足的问题,有效提高校园心理辅导的效率。下面,笔者结合本校(集团)实际,就如何运用团体沙盘游戏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探讨。

一、团体沙盘游戏方案设计

笔者所在的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是一个九年一贯制教育集团,集团拥有五个校区,目前正在探索集团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管理。由于校区较多,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相对较多,适合运用团体沙盘游戏方式对某一学生群体进行心理辅导。为了便于研究,笔者与团队成员以集团中存在交际困扰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为团辅对象,设计了6期团体沙盘游戏活动。

(一)第一期——嗨,你好

1.热身游戏

该游戏主题为“我想认识你”。第一轮,所有参与本次团辅的成员围坐成一圈,以其中一个学生为首,让其拿着一个玩偶道具先进行自我介绍,之后将手中的玩偶传给下一个想认识的成员,并说:“你好,我想认识你。”下一个拿到玩偶的成员同样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传给下一个没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成员,如此直至所有人都自我介绍完毕。第二轮,由上一轮的最后一名成员开始,将手中的玩偶传给任意一名成员,并说:“嗨,×××,很高兴认识你!”接到玩偶的成员在对方说完后要进行回应:“嗨,你好!”然后再将手中的玩偶传递给下一名成员(要记得对方名字)并说:“嗨,×××,很高兴认识你!”直至所有成员都据此轮流一遍。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参与团辅的学生勇敢迈出融入集体的第一步。通过自我介绍、传递信物、互打招呼等方式,帮助学生初步消除不信任他人、害怕当众发言、交际焦虑等不良心理。

2.介绍规则

经过第一轮的热身游戏后,参与团辅的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团体的友好氛围,“心门”打开了一条缝隙,此时教师可以进入第二轮环节——介绍游戏规则。

师:同学们,看得出大家来到沙盘室都很欣喜和好奇。老师先为大家介绍什么是沙盘和沙盘游戏(略),下面,再来说一下游戏规则(略)。大家都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现在请大家伸出双手,将双手轻轻放到沙子上,慢慢闭上双眼,体验双手触碰沙子的感觉,感受沙子在指尖流过。(学生照做)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触碰沙子的感受?

(学生分享感受,并复述规则)

师:下面,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沙具把它拿到盘中。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先做五轮。

(学生摆放沙盘,并按顺序分享)

师:接下来讨论,给沙盘作品起一个名字,并汇报。

(学生各自对作品进行命名,最后经讨论统一沙盘作品的名称)

在这一环节,学生按照教师介绍的规则,经过实际体验后初步感知沙盘、分享感受、给自己的沙盘作品命名的过程,进一步融入团体,消除人际交往恐惧,感受自己在团体中的价值。

(二)第二期——“我”的校园生活

1.热身游戏

该游戏的主题为“你追我逃抓手指”。要求全体成员围成一个圈,每人伸出自己的双手,左手的食指顶着左边成员的右手并将自己的右手伸出让右边的成员顶住。此时,教师开始讲述“乌龟与乌鸦”的故事,当听到老师说出“乌龟”二字的时候,成员要迅速将自己的左手撤回,并用最快的速度抓住旁边人所伸出的食指。

这一环节主要起到热身作用,让参与团辅的学生在按规则抓住旁边同伴手指的时候,产生肢体接触,消除彼此隔阂,为接下来的活动营造氛围、做好铺垫。

2.沙盘活动

师: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沙盘制作。请认真听老师的提示,闭上眼睛,冥想其中的情景——早上,你背着书包上学,家里的长辈送你到校门口,你转头和长辈挥手说再见后,再和同学一起走进校园,一边走一边观察校园……现在请缓缓睁开眼睛。好了,请大家根据刚才老师的提示和你的冥想,来做一个“我的校园生活”主题沙盘。

(学生制作沙盘;教师视具体情况可主导进行5—6轮制作)

师:请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生1:我感受到了校园中不能没有同学,否则会很寂寞。

生2: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生3:我感受到了校园很宽阔,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友好。

……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把每一个同学的沙盘连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的校园生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给沙盘作品起一个名字吧。(学生讨论命名,过程略)

第二期活动在热身的基础上,要求参与团辅的学生按照老师的提示,在个人冥想的基础上进行沙盘制作,并现场分享各自感受,提高与他人互动的频次,培养人际交往自信。

(三)第三期——开派对

1.热身游戏

该游戏主题为“心有千千结”。要求成员手牵手围成一个圆,记住自己左右两边的人分别是谁,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打乱顺序跟随音乐舞动,当音乐停止的时候,找到刚开始在自己身边的人,但要保持原地不动重新牵手,此时会出现跨过别人牵手的问题,于是要想尽办法“层层解扣”,恢复游戏最开始时的牵手状态。当出现“结”非常复杂,有学生想放弃时,教师要暗示、鼓励。

这一热身游戏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人际交往中的团队合作精神,懂得换位思考,学会倾听与交流,进而明白很多困难看似无法解决,但只要换种思维方式,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2.沙盘活动

师:学校临时决定放半天假,大家可以举办一场派对,欢庆这个难得的半天假期。开派对需要准备什么和注意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静静地想一想……好,大家可以缓缓睁开眼睛,开始制作沙盘,沙盘的主题是“开派对”。请发挥你们的创造力一起办好这场派对。(学生开始进行沙盘制作)

师:时间到。下面我们围着沙盘转一圈,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位置停下来。按顺序分享自己都摆了什么及摆放的原因。

(学生按提示操作、分享)

生1:我感受到了在开派对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很用心准备。

生2:我感觉在派对中大家都很开心!

生3:我感受到的是这场派对的内容很丰富,很有趣。

……

学生各自对作品进行命名,最后讨论统一沙盘作品的名字。(过程略)

第三期活动从热身游戏到沙盘活动,都紧紧围绕合作这一主题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认识到合作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从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第四期——一起去旅行

1.热身游戏

该游戏主题为“同舟共济”。要求团队成员以4—6人为一组,想办法站在一张报纸上,每个小组挑战成功后可进入下一个环节。下一个环节将报纸折叠成原来的二分之一,依然要求每一个成员都要站在报纸上。以此类推,直至报纸越来越小,游戏不能进行下去为止。

此环节要求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互相支持,如报纸面积缩小后,可以通过背、抱、挤等方式减小站立面积,培养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沙盘活动

师:慢慢的这个学期即将结束了,我们将会迎来假期。放假了,你会去哪里玩呢?请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提示一起冥想——嗯,我会叫上好朋友一起去旅行,那就想一想我们此次旅行将会经历什么,去到哪些地方,见到什么风景,看到什么样的人,要准备什么放到行李箱里……现在缓缓睁开眼睛。今天我们来做一个主题是“一起去旅行”的沙盘,大家相互合作,发挥你们的创造力。

(学生开始进行5至6轮的沙盘制作,并分享)

生1:我感觉心情很愉快,可以和这么多小伙伴一起出去玩。

生2: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和同伴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感觉很好玩、很开心。

生3:在这一次“旅行”中,我感到世界很大,我还有好多想去的地方。

……

(最后学生各自对作品进行命名,并讨论统一沙盘作品的名称,过程略)

第四期沙盘活动继续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团队合作,加强人际交往中的沟通能力,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在学生制作沙盘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巡堂,观察学生制作的沙盘,从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多从团队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自我孤立。

(五)第五期——向往的明天

1.热身游戏

该游戏主题为“吸引力”。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分别说出自己想要吸引的现场能看见的人。老师说:“吸引力。”学生问:“吸什么?”老师说:“吸引自己右手边的那个人。”于是全体成员把手搭在右边同伴的肩膀上。老师又说:“吸引力。”学生问:“吸什么?”老师说:“吸引老师。”于是学生争着把手搭在老师肩膀上。以此类推。

这一环节主要为了增强教师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互动性,引导学生快速進入团体状态,顺势进入主体活动。

2.沙盘活动

师:对于尚未到来的明天与未来,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是担心、迷茫,还是憧憬、期待?请大家闭上眼,在音乐声中尽情想象可能发生的美好事情吧……现在可以缓缓睁开眼睛,开始进行沙盘制作。沙盘的主题是“向往的明天”。发挥你们的创造力,一起创造出美好的明天吧。

(学生进行沙盘制作并分享)

生1:我感觉到的明天充满了不确定性,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生2:我体会到的是丰富多彩的明天,我充满了期待!

生3:我感受到了暖洋洋的明天。

……

(最后学生各自对作品进行命名,并讨论统一沙盘作品的名字,过程略)

第五期的活动鉴于整个团体沙盘游戏辅导接近尾声,于是教师有意引导学生畅想未来,并思考自己独自面对问题时该怎么做,把在团体沙盘游戏中学到的技巧与方法迁移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来。

(六)第六期——收获

1.热身游戏

该游戏主题是“戴高帽”。要求全体成员围坐一圈,每人用一张报纸折成一顶帽子,请一名成员坐在中间,其他成员轮流将手中的帽子戴到该成员的头上并对其说:“我最欣赏你的是……”如此轮流进行,直到每个成员都进到中间且都被戴过“高帽”。

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相互赞美中收获积极的能量,明白在人际交往中要不吝对他人给予真诚的赞美,促进人际交往,收获友谊之果。

2.沙盘活动

师:今天让我们来进行最后一次团体沙盘游戏。活动开始之前,请每一个同学用5分钟时间,写下你参加这几期活动的收获与感悟,或者疑问与困惑。好,开始吧!

(学生完成书写)

师:好,刚才让大家写了参加6次活动之后的收获和感悟,或者困扰、疑问,现在就可以将这些内容呈现在沙盘里。我们今天沙盘的主题是“收获”。请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共同完成最后的作品吧!

(学生进行沙盘制作并分享)

生1:我的收获是可以体验到这么有趣好玩的沙盘游戏活动,跟大家在一起我很开心。

生2:我收获到的是跟人相处的正确方式方法,以前我不知道这些,导致别人不太喜欢我,以后跟同学相处一定注意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

……

(学生各自对作品进行命名,并讨论统一沙盘作品的名字,过程略)

最后一期活动以“收获”主题作为结尾,引导学生内观和反思自己参与这几期团体沙盘活动的收获与成长,并将团队协作精神培养隐含在清理沙盘、打扫教室、合影留念等环节中,起到总结升华的效果。

二、团体沙盘游戏活动的结论与反思

通过组织存在交际困扰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参与六期团体沙盘游戏活动,让参与的学生经历了如下过程:沙具单一、缺乏互动→沙具联结、互动黏合→沙具碰撞、模拟冲突→沙具磨合、心理契合→沙具归零、团队和谐。这一过程符合经典团体发展理论提出的团体发展五阶段,即形成期、风暴期、规范期、执行期和中止期,促使接受团辅的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磨合、改变和成长。经过后期观察与访谈,参与本次团辅的学生在与同伴相处、参与集体活动等方面均较之过去有较大改善。由此可见,团体沙盘游戏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促进与提高作用。

通过实施本次团体沙盘游戏活动,笔者与团队认为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一是环境创设还可以更温馨。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室(沙盘教室)应更注重静谧性、隐蔽性、温馨性,让学生进入其中身心更加放松,更加愿意敞开心扉,更加乐意参加活动。二是教师对沙盘制作的介入不应太频繁。活动过程中,有的时候教师为了把控整体局面,过于强调注意事项,影响学生全身心投入制作沙盘。三是教师在团辅中使用的语言应该更科学。团体沙盘游戏除了操作设置外,教师营造的包容、安全、稳定的语言环境非常重要。教师应本着不评价的原则做出适当的反馈,引导学生调整与同伴交往的方式。

综上所述,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笔者与团队针对集团中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同类学生开展团体沙盘游戏辅导,充分发挥了这一心理辅导模式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了集团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2021年度资助经费重点课题(A类)“集团化办学模式下义务教育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2021A06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永偶(1991— ),广西邕宁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沙盘游戏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让沙漠之花悄然绽放
沙盘游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