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鉴赏教学的有效性提升策略
2023-07-10沈周祎
沈周祎
从记载原始狩猎的《弹歌》,到形式自由的现代诗,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伴随着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古诗容量的大幅提升,语文学科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然而学生怕学古诗,教师怕教古诗的现象仍然存在,通过分析找到这一现状的原因和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应对策是当前之任务。
一、部编小学语文古诗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基于教学实践及平时听课观察,我认为古诗教学中存在两大问题。
(一)教学模式套路化
传统的古诗教学常常离不开三步走的模式,即诠释词语、理解句意、总结思想。这种模式不仅难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会引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厌学情绪,具体表现如下:
1.备课资料来源单一。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而如今绝大多数的一线教师在上课之前都会使用学校下发的教学参考用书进行备课,一些老教师甚至仅凭个人经验开展教学活动。还有老师过度依赖多媒体的使用,幻灯片中的声画组合虽然能活跃课堂气氛,但过度使用会遏制学生的想象力。
2.语用延展训练缺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诵读方法的指导,转而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机械记忆,忽视了诗歌本身的艺术性和文学性解读,学生的语用训练也就被搁置了。
3.考核评价形式片面。通过试卷发现,考核中无外乎这几种题型:名句默写、诗句翻译、文学常识。其考察重点极少涉及对古诗的艺术手法鉴赏,在这种依然重分数的教育大环境中,教师很难脱离为了考去教的功利化思想。
(二)学生吸收被动化
套路化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后果便是抑制了学生天性的发展,加上古代诗人所处的环境与当今社会的时空差距,学生极少有主动学习古诗的兴趣,具体表现如下:
1.时空差距拉大心理与认知隔阂。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自身年龄的限制,缺少丰富的生活阅历,对于现实事物的看法都很片面,历史的古诗,让其更加望而生畏,难懂的诗句,让其失去了深入研究与学习的欲望。
2.忽视理解感悟而偏重机械记忆。根据实践,我们知道为什么学生背书能过关,而一到默写就犯难?重复犯错的背后是学生对古诗缺乏理解的现实,没有经过充分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只能沦为机械地背诵记忆,学生无法将诗句运用自如。长此以往,应付考试就成了学生学习古诗的最终目的,至于灵活运用古诗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3.缺乏审美赏析而惰化原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每个教师都追求的高效课堂模式。然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愿意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很多学生长期在课堂中扮演“聆听者”的角色,既不主动回答问题,也懒得思考问题。习以为常的观众角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再退化,更别提从中获得审美熏陶了。
二、提升小学语文古诗鉴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部编小学语文古诗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从“点”“线”“面”“体”四个维度提出应对策略,以促进古诗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提升学生古诗鉴赏水平。
(一)聚焦原“点”知其意
在初读古诗时,学生直接接触到的文字就是“原文”,“原文”中最为凝练的字词就是“点”。学会提炼这些“点”,就能大体掌握诗意。
1.聚焦诗题,理解诗人用意。古诗的标题在诗文的最上方,是一首诗主题最凝练的概括,却常常成为学生读诗时最易忽视的对象。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聚焦诗题,理解诗人取此标题的用意。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学生初读后便能知晓诗文描写的是夏日西湖美景。接着让学生依据诗意自己给诗加个题目,例如“夏日风光” “西湖荷花颂”等。再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取的题目与原诗题进行比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2.拆句炼字,明确诗句表意。古诗不易理解,是因为古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我们现在不同。如果我们将一句诗拆解成几个词语的组合,再提炼其中的关键字,化繁为简,把理解诗句转为理解字词,便能大大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咏柳》时,教师可先以诗句中较难理解的“丝绦”作为炼字示范,引导学生拆解诗句。学生不难发现这句诗仅用七个字就写出了柳条的许多特点,如从“万条”“垂下”“绿丝绦”等词,体会到柳条数量、颜色、状态等方面的特点,再通过朗读整体感受柳条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的动态美。
3.寻觅诗眼,探究诗文旨意。诗眼就是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最能统摄全篇的字眼。这个字或词也是诗人反复推敲得出的,是整首诗的关键所在。找准了这个贯穿全诗的字眼,便能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先让学生找到能直接点明杜甫写这首诗时的心情的诗眼“喜”。聚焦诗眼,挖掘诗人“喜”的具体表现。如从“涕泪满衣裳”“白日放歌须纵酒”“漫卷诗书”“即从巴峡穿巫峡”读出诗人高兴得喜极而泣,边唱歌边喝酒,甚至想要立刻还乡的迫切心情。再让学生联系自己高兴时的表现,帮助他们更易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学习诗文的亲切感,为后续揭示古诗旨意奠定情感基调。
(二)梳理路“线”感其情
在理解诗人情感时,主要从意象、细节、生平三个方面出发,梳理诗人情感的脉络,有助于学生找准体会情感的方向。
1.解读意象,由实入虚体会心声。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渠道之一。从解读客观的意象到挖掘诗人的主观情感,也是体味诗情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学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时,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也是为了表现人物形象。再由学生分析湖阴先生居住的环境,不难发现庭院主人高洁的志趣。此时出示王安石被多次罢免的经历,体会他仕途的坎坷,诗人向往乡村闲居生活的心声呼之欲出。
2.关注细节,旁见侧出佐证情感。文字是诗人当下心境的表露,诗人的情绪必然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关注这些细节表达,便能体会诗人情绪的波澜。例如教学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时,引导学生挖掘关于环境的细节描寫,如“烟”即烟雾迷蒙,就像诗人心中的愁绪难以排遣。“渚”即水中的孤岛,不正像此时身在异乡的诗人?“野旷”一词更让人感到孤独,“月近人”更写尽了诗人漂泊异乡,唯有明月相伴,愁绪难以排遣的孤独。
3.识人解语,联系生平追寻心境。诗人的心境不仅受到周围小环境的影响,还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联系诗人的生平经历,也能理解诗人心境形成的原因。例如教学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由教师之口告诉学生这首诗记录了苏轼游览西湖时所经历的一场暴风雨,因为当时的苏轼也正经历着自己人生中的暴风雨——被贬杭州。让学生说一说此时的苏轼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以及从哪里感受到的。学生通过自主分析、交流,可以从诗人用美丽的珍珠来形容暴雨,读出诗人的心情并未受暴雨影响,同时坚信自己人生中的暴雨也会很快过去,从中体会到苏轼乐观的心态。接着出示苏轼传奇的贬谪经历,学生必会惊叹于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对今后学习苏轼的其他诗篇也不无裨益。
(三)立足画“面”品其韵
古诗语言凝练传神,留白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在教学时,要运用多种手段,丰富学生的想象,在画面的创建与重构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1.抓住留白想象,创建画面。教师在古诗的教学中,要适时抓住诗文中的留白,开展表演、辩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例如教学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塞下曲》时,可以让学生围绕“如果你是将军,你是追还是不追呢?”这一问题展开辩论。
生1:追:打仗就要一鼓作气,乘胜追击。现在不追,会错失良机。
生2:不追:月黑之夜,目标追踪困难。
生3:追:派出的是轻骑兵,他们行动敏捷,这点困难根本难不倒他们。
生4:不追:大雪纷飞,就是站立一会儿,弓刀上就已落满了雪花,这么恶劣的环境追出去自己也可能会有危险。
这首诗理解起来不难,如果单单理解诗意未免有些枯燥。抓住留白让学生如临其境展开辩论,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对诗文中的画面展开丰富想象,也增强了古诗课堂的趣味性。
2.关注细枝末节,丰富画面。部编教材古诗中的插图多为水墨画,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与古诗意境高度契合,学生可以边学古诗边结合插图进行理解。但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极易忽略插图中的细节,此时就需要老师的引导,教会学生关注细节。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时,提醒学生苏轼在诗中还告诉了我们这幅图画的是春天刚刚到来时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桃树上开花的枝条数量很少、芦苇刚刚长出嫩芽以及河豚刚准备产卵等细节,丰富学生脑中已形成的画面,体会“早春”特点,更有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记忆。
3.打破常规思维,重构画面。诗人的语言或含蓄内敛,或通俗直白。面对前者,学生或许会予以更多的思考;而面对后者,学生则很大程度上会想当然。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会局限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望洞庭》时,学生对“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的理解通常都是“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的画面。教师此时可拓展关于“青螺”的不同内涵,例如“青螺”在古代还可指女子常梳的螺形发髻。这样一来,君山浮在洞庭湖上,就像一个美丽的女子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整理发髻的美好画面一下子就取代了原本“青黑色的螺”的理解。这一环节就让学生明白想象是丰富多彩的、自由洒脱的,以促进他们思维的解放。
(四)拓宽文“体”悟其神
部编教材选取的很多古诗都有其内在关联,在教学某一首诗时,可以拓展学习与其相关联的诗,在求同中把握规律,在求异中体会特点。
1.同一诗人,拓展多篇鉴诗风。若想通过诗人一首诗的学习就把握其诗风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时可选择能体现其诗风的代表作品,多篇共读发现其诗风特点。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李白说“飞流直下三千尺”,三千尺大约是一千米。而庐山瀑布实际上不到200米,是李白写错了吗?让学生明白这其实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再拓展李白的其他诗篇,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让学生找出这些诗句的共同之处,圈出那些“夸张”的词语。学生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学习的乐趣,还潜移默化地牢记了李白的“夸张”手法。
2.同一主题,古今对照明匠心。同一个主题、不同体裁,古今文人的表现手法各具匠心。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定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绝句》(迟日江山丽)中“泥融飛燕子”一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过的燕子在空中飞翔的样子。接着出示现代著名散文家郑振铎所写的《燕子》中关于燕子飞行的描写,让学生比较古今两位作家在同一个主题“燕子”下的不同表达。让学生对古诗和散文的语言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领会“飞”字背后包含的丰富内容。
3.同一类别,探寻规律辨特色。古诗类别丰富,部编教材中就涉及了咏怀、游记、田园、边塞、送别、哲理、节气等多种题材。明确了题材,就能对把握古诗的情感、主旨有大致的方向。部编教材以单元展开学习活动,教材中的古诗被放入一个个主题单元中,有的古诗是独立存在的,有的又与相应单元的语文要素大体是匹配的。例如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从军行》便是如此,这首诗既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紧密相关,又与园地中收录的《凉州词》同属于边塞诗。教学时可将两首古诗对比阅读形成组诗教学,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诗在写作内容及表达情感上的同和异,让学生理解边塞诗既可以表现战争的残酷,也可以抒发报国的热情,巩固学生对边塞诗的认知。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古诗时,要让学生读,要让学生记,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古诗理解上的困难,有针对性地思考解决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达到新课程要求,让语文学科真正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