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档升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新要求
2023-07-10汪豪浩齐文娟
汪豪浩 齐文娟
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以来,劳动教育受重视的程度显著提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积极行动,创设了许多生动鲜活的劳动教育实践方式。《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为劳动教育进入学校课程体系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具体指导。劳动作为一门具有鲜明实践属性的课程,通过丰富多样的体验式、参与式实践,为学校教育的完善和育人导向的落实发挥了独特作用。
本期,我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探讨劳动教育,挖掘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分享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关于劳动教育的思考和实践,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具有辨识度的劳动教育新路径、新模式,为劳动教育提供区域经验。
我国历来重视劳动教育。随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陆续发布,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蓝图已绘制完成,劳动教育的价值立意、目标追求和实践路径更加清晰,中小学劳动教育由此进入后标准时代。
我们须清醒地认识到,不少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存在认识上模糊、实践上混乱的问题,如课堂“讲”劳动、校园“喊”勞动、基地“看”劳动、家中“演”劳动、表单“评”劳动等。那么,从区域层面,如何破解劳动教育面临的重视程度不够、资源缺乏、师资不足等难题?从学校层面,如何解决劳动教育浅表化、形式化和孤立化等问题?如何处理好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这些问题亟须通过认识提升、课程升级、师资优化等方式予以澄清,进而促进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因此,“提档升级”成为后标准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成为现阶段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基于问题导向,立足社会现实,借助系统思维,笔者从“补识”“补课”“补师”“补评”“补场”五个方面着手升级,以匹配劳动教育的时代需求。
一、认识升级,劳动教育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认识升级,是对劳动教育进行深度化、全面化、系统化再认识的过程,以此完成理念更新、观念升级,为劳动教育的扎实开展做思想铺垫。
(一)什么是劳动教育
我们可以从三个视角理解劳动教育。其一,内容视角。劳动教育是关于劳动的教育,涵盖劳动教育史观、劳动课程体系建设、劳动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等内容。其二,方式视角。劳动教育是基于劳动的教育,包括劳动主题的选择、实践项目的实施、实践活动的保障等。其三,目的视角。劳动教育是为了劳动的教育,可以理解为“为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正名”的教育。
(二)劳动教育具有哪些育人价值
《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从学理上分析,劳动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还有较大的挖掘空间。
其一,“以劳增智”具有学理基础。劳动教育可以通过“手脑协同”“左右配合”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全脑发育,在生理上可以“增智”;劳动教育多以项目的方式开展实践,在机制上可以“增智”;劳动教育强调创新,催生创造,在驱动上可以“增智”。其二,劳动教育具有“以劳润心”的功能。大量案例证明,劳动教育在帮助学生消解压力、认识自我、强化毅力、适应社会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具有心理润泽的独特功能。其三,劳动教育有利于促进“五育”融合。劳动教育是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要素的综合呈现,可以把“五育”很好地黏合起来。所以,如果“五育”并举是一扇门,劳动教育最有可能推开这扇门。
(三)劳动教育未来向哪里发展
学者夏惠贤认为,“未来我国劳动教育将呈现出三个主要趋势:以学理研究为根基,撑起劳动教育的科学性;以系统建构为核心,把握劳动教育的全面性;以空间联动为合力,促成劳动教育的协同性”。基于《标准》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制订有效的劳动课堂教学规范,是劳动教育科学性的要求;多样化推进劳动教育,系统化建构劳动课程,是劳动教育全面性的体现;加强劳动场域、师资、评价等建设,则是劳动教育协同性的必然趋势。
二、结构升级,劳动教育不能只是简单的项目劳动
结构升级,即要遵循问题导向,以《标准》为准绳,建构课程体系,规范课堂教学,为劳动教育的品质发展做铺垫。
(一)明确问题所在
构建课程体系和规范课堂教学是“补课”方面必须解决的两个现实问题。在课程体系构建上,普遍存在系统性缺失、缺乏统筹规划的问题;一体化错位,对阶段性、连贯性和进阶性体现得不够充分,学段和学龄链条没有形成。在课堂教学规范上,教学目标片面化、内容技能化、实践过程形式化等现象仍然存在。
(二)理解《标准》要求
一是明确课程结构的“限”与“度”。“限”:劳动课程的内容安排要有与劳动素养对应的同向性与匹配度,同时要有科学性、系统性与连贯性。“度”:对于课程内容,《标准》在强调规范的同时给出了一定程度的弹性选择。如在任务群和劳动项目选择上,学校可依据校情“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鼓励但不强制“全覆盖”十个任务群。
二是不断丰富劳动课程类型。学校层面的劳动课程应是多样、丰富、富有层次的,基本可概括为四类:1.立体化劳动必修课程。每周不少于1节课,内容涵盖三大类劳动和十大任务群,各学段进阶有序,属于立体化、普及型劳动课程。2.专题性劳动拓展课程。在劳动必修课基础上,据学校资源在某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力图形成学校品牌的特色课程。例如,郑州经开区育才小学挖掘“鸡蛋”资源,开发了“美好蛋生”特色劳动课程。3.点滴式劳动渗透课程。学校协调、组织各学科挖掘劳动教育元素,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劳动教育渗透。4.跨学科劳动融合课程。需要多个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强调以“跨”促“融”。
(三)强化教学规范
目前,中小学劳动课型与新劳动教育的要求不匹配,呈现出“劳动与技术课”重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重问题探究、“学科融合课”内容杂糅等倾向。这种“四不像”劳动课程教学失范现象,亟须建立规范科学的课堂形态,来匹配新劳动教育的时代需求。例如,河南省2022年10月出台了《河南省中小学劳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对劳动项目准备、实施、评价及劳动周实施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三、师资升级,劳动教育需尽快组建“正规军”
师资升级,需要从教师的角色、作用和评估入手,为劳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做铺垫。
(一)劳动教师的角色功能
《标准》指出,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是实践任务的操作者和完成者,教师是学生实践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呵护者。因此,劳动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角色定位,适时发挥恰当的作用。其一,在劳动项目准备阶段,教师应该是分析员,分析教材、学情等;教师也应该是设计员,设计项目、场域、步骤等;教师还应该是研究员,研究技术要领、价值引领等。其二,在劳动项目实施阶段,教师不仅是示范员,还是组织员、指导员和评论员,要注意目标引导、过程指导和反思指导。
(二)劳动教师的自我评估
劳动教师的自我评估可从内容、方法、频次三个维度来开展。评估内容:从项目设计、实施、保障、评价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估。评估方法:内视评估,即在实践中对自我教育教学行为进行阶段评估和调试;对比评估,即将自我教育教学行为与他人做对比。评估频次:鼓励定时、定期做自我评估。评估要求:以发现不足、提炼经验为切入,以反思总结为途径,以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为目的。
四、评价升级,全面考查学生劳动实践过程表现
评价升级,需要从理解和应用两个层面入手,对劳动素养评价内容和手段进行升级,为劳动教育的科学发展做铺垫。
(一)正确理解劳动素养
劳动素养由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构成。一方面,对劳动素养的评价要全面,不仅注重能力的提升,还要关注观念、习惯、品质和精神的培育;另一方面,对劳动素养的评价要细化,根据《标准》、学段等特点,细化并制订可监测、可量化的三级劳动素养指标,有效落实劳动素养评价。此外,劳动素养评价应根据劳动类型和任务群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如日常生活劳动重习惯评价,服务性劳动重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等的评价。
(二)科学运用评价手段
一要关注劳动评价目的。评价应有利于学习诊断和促进发展,以表现性评价为主,可采用劳动任务单、劳动清单、劳动档案袋等工具。二要掌握评价方式特点。对劳动任务单、劳动清单、劳动档案袋等表现性评价手段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辨析其应用领域。三要结合劳动类型侧重。根据三类劳动侧重,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评价。四要针对学段特点。关注阶段性、差异性,科学、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小学低段评价趣味化、直观化,中高段评价文字化、叙述化。此外,还可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电子化评价,数据化呈现评价结果。
五、保障升级,加强劳动教育各种保障机制建设
保障升级,即从场域、文化、体系三个层面着力,为劳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一)拓展劳动场域
一是加强校内硬条件建设。利用学校操场、食堂等场地,为三类劳动的开展开辟和提供劳动场所。二是把握校内劳动契机。利用“软条件”开展劳动教育,如抓住校内装修、设备维护等契机,提供安全参与劳动体验的机会。三是完善劳动功能室建设。遵循实用性原则,从“是否有利于三类劳动的开展”“是否满足学生开展劳动项目的需求”等方面著手规划,配置工具、设备、材料及安全用品等。四是链接社会劳动实践基地。根据三类劳动特点,兼顾场地规模、项目适切性进行设立或链接,以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劳动实践需求。五是加强三位一体的系统合作机制。注重家校社协同,充分挖掘劳动场域资源,建立劳动课程社会资源库。六是加强共享机制建设。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教育实践资源,建设学农、学工、服务性劳动基地,打造数字化课程资源,拓展区域劳动场域。
(二)强化劳动文化
劳动教育的实施不仅要坚守劳动课程这一主阵地,还要从学科渗透、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劳动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打破学科壁垒、场域限制,通过建设显性的校园文化,来加固隐性的劳动文化城墙,让劳动精神的红旗高高飘扬。一是挖掘校史、校训、校歌中蕴含的劳动文化元素,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内涵。二是打造具有劳动特色的校园建筑、长廊、标识、标语等景观,发挥学校环境文化熏陶功能。三是创编积极向上、节奏欢快、适合口口相传的劳动歌曲或劳动号子,发掘学校音乐文化的鼓舞振奋功能。四是借助升旗仪式、班队会等搭建劳动实践活动平台,打造学校劳动行为文化。五是将劳动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强化学校制度文化的劳动育人功效。
(三)建立劳动教育体系
在内容上,制度化、体系化、一体化呈现劳动育人目标、途径、课程、评价、保障等;在形式上,形成图示化、体系化的技术图、框架图、模型图等;在特色上,据实际情况挖掘特色劳动资源,建立“在地化”劳动教育体系。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劳动素养视域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区域推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2023JKZD56)
(汪豪浩系河南省中小学劳动教研员,单位系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齐文娟系郑州市中原区绿都城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