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院校电子电工智能实训课程模式的构建
2023-07-10秦双双
秦双双
电子电工课程是中专院校专业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重在突出实用性、专业性和高效性,旨在通过课程教学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而在新时代下的中专院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推进的背景下,电子电工课程也应当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改良课程样态、丰富课程内容,实现传统教学样态向智能实训课程模式的转变。各学校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使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之中,而是能够以更加深入与优质的项目教学、仿真实验和校企合作带动学生巩固知识记忆、自主学习技术、了解行业实际发展情况,为今后的个人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专院校的电子电工课程教学是培养电子电工行业专业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中专专业课教师应当提高对电子电工课程的重视程度,根据课程的主体教学内容、现实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水平、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课程的实训环节内容教学,利用多种技术凸显课程的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使中专电子电工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推进,不断在新时代实现教学的新发展和新变化。
一、当前中专院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偏重理论
在目前许多中专院校的电子电工课程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以及自身教学经验的限制,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围绕理论知识讲解过度。由于专业课的总体时间有限,而教师又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复杂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很多教师认识不到技能学习对于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功利主义思想下过度注重终结性的考试分数,缺少对学生在技能实操中学习进步情况的关注,这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受限,专业能力难以有效提升,而创新性思维和能力也无法得到发展,不利于学生今后紧密联系实际生产,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也难以真正立足进步。
(二)优质实训活动匮乏
有部分中专院校电子电工课教师认识到实践操作对于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活动开展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很多教师习惯性地认为带领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活动就是课程实操实训的全部内容,他们没有根据学校和周边环境的情况为学生寻找合适的企业以及实训基地开展更加深入、全面、专业的实践。很多专业课教师没有在学校领导的牵头带动下建立起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同时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之中也缺乏和其他育人主体之间的责任划分、协同教育以及专业指导,学生只能参与一些浅层次、形式化、简单基础的实训活动,优质高效的实训活动较为匮乏。
(三)实训教学手段落后
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子电工课程学生所需学习的内容已从书本上的基础知识逐渐拓展到了以数控技术、仪表设备和模具工具为代表的各种高新技术层面,但是不少中职院校的电子电工课教师没有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更新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依然以较为落后的操作设备进行示范和引导教学,学生无法学习到行业领域的前沿信息技术,这使得实训教学缺乏时效性、与社会和实际情况脱节。
二、电子电工智能实训课程模式的总体建构思路
(一)立足学情生情,灵活动态实训
要建构电子电工智能实训课程模式,专业课教师首先就要深入学习和内化吸收生本理念、把握好以“探究式教学法”为核心的组合式教学方法,在立足于学情生情的基础上,不断灵活运用“项目探究”“实验探究”和“实地探究”等手段,带动学生从抽象理论知识走向技术实际操作、由简单的内容学习迈向复杂综合的行业生产阶段。在开展各种探究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依托现实学校的实际条件以及相关企业的情况,以信息技术突出课程的智能特性,不斷为学生营造契合学习主题、围绕专业技术的各种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相关的动态情境下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互动、合作、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此外,“智能实训”中的“智能”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也代表着教师教学的“智能化”: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在课上课外不同环境之中的学习和实践情况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堂上重视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项目合作学习以及实践操作之中,在课外密切与企业以及实训基地之间的联系,实现相互合作与明确分工,形成教学上的有效合力;在确立了“项目学习,仿真实验,校企合作”的总体智能实训课程框架之后,不拘泥于一种或几种单独的教学方法,而是根据不同层次、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问题与情况,灵活动态地制定各种教学策略,以达成有效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技能、带动学生形成专业综合素养的最终教学目标。
(二)突出自主实践,培养综合技能
要以智能实训课程模式带动电子电工专业课实现有效课程改革,中专院校相关教师还要在现有的理论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渗透、穿插和拓展以实验和行业实操教学为主的自主实践内容,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层面,教师要把握好“实训课”的社会化时代化内涵,充分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并围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素养、学生的总体知识框架与专业思想意识培育,不断探索和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在确保安全性、时效性的基础上带动学生增进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内化理解。
在实操层面,教师还应当将实际行业工作作为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在电工实训课中首先重视为学生创设以企业等为主的新学习场域,同时着力在课程实训教学中添加与学习主题内容相配套的新器件、新工艺、新内容和新技术,带动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培养综合专业技能,并最终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中专院校电子电工智能实训课程模式构建的具体方法
(一)拓展项目教学机制,理论实践智能结合
中专院校要有效开展智能实训课程,首先要注重在现有课程体系之上不断拓展和优化项目教学机制、围绕学习主题构建系统的学习项目,使得原本学习难度较大、学习负担较重的课程内容能够有机分解为不同的项目事件或环节,师生之间共同为达成项目目标而有效配合、有序推进。在中专院校的项目教学要以“明确项目目标——制定和实施项目计划——项目检查与评估”为主要实施路径,同时教师要充分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学习项目必须立足于电子电工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来建构项目计划和框架,以合理的项目分配来保证教学内容的有效解构;二是项目必须要立足于教材和课程之中的具体核心知识内容,同时突出学生的项目参与,带动学生在实验或实操的过程中能够尽量做出成品设计,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参与感和成就感增强。
教师可以积极推进开展“照明电路安装与检测”的学习项目。首先教师应当确立项目目标,围绕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课程要求,明确以下目标:①根据给出的照明电路图,完成规范化的接线操作;②能够使用试电笔等工具完成线路的运行检测,能够对电路故障进行及时排查与维修。在明确了目标之后,教师应当首先向学生讲解目标以及照明电路和用电安全性的相关知识;然后依次采用板书绘图、多媒体图示以及仿真软件电路图模拟实验的方法,带动学生尝试完成接线任务。紧接着,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条件为学生准备电路板或照明系统,引导学生完成电路安装操作;最后要求学生对照明电路的问题进行排查和解决,围绕先前学习的电路知识反思自身的不足。教师在确定了项目计划后,应当以安全性为首要保障,密切巡视和观察学生的学习与操作进度,同时针对不同学生问题予以指导;教师要突出对于项目整体推进的“引导”,而非“主导”,尽可能地保证学生能够参与自主学习和实操,参考动态管理的方式来推进项目教学管理。在项目结束阶段,教师应当开展检查评估工作,以电路通路、设备正常运行为成绩合格标准,同时尽可能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二)开展仿真实验教学,实现技术智能应用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之下,中专电子电工课程要推进智能实训模式有效开展,还应当不断以“仿真实验教学”来实现智能化的应用。仿真实验可以应用于直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等电子电工课程的多种教学环节之中,但主要还是以“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压定律”“电源等效变换”“叠加定理”等需要进行电路分析的教学课程为主要应用场域。在这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加快对于计算机教室的配置,教师要首先了解并掌握如EWB、Protel 99se等设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同时在书面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参与模拟电路图设计的兴趣。
“叠加定理”是基尔霍夫定律之后电路分析的常用定理之一,对于“叠加定理”的知识教学环节,教师就可以采取仿真实验教学的方法。具体来说,教师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教学设计:(1)在前期课堂教学工作中,为学生详细讲解“叠加定理”的具体内容与实际应用、注意事项,向学生介绍EWB软件最新版本的功能,实际电路设计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做好上机操作前的纪律整顿;(2)教师在计算机教室之中使用EWB软件并通过投屏为学生画出简易电路原理图,引导学生对EWB软件有初步印象、了解软件具体用法;(3)引导学生画出US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图,之后将三个电路表接入三条线路,记录下I1I2I3;画出IS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图,重复上述操作并记录下I1”I2”I3”。(4)学生在进行仿真实验时完成探究表(如表一),并最终得出结论“①I1+I1”=I1②I2+I2”=I2③I3+I3”=I3”。
(三)聚焦校企深度合作,强化智能实训推进
中专院校任何一门专业学科的智能实训课程要突出“实训”的效果,校企合作都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在电子电工课程之中,教师要使得学生能够跟上时代和社会企业进步发展的步伐,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也必然要聚焦于同电子行业相关企业的合作。而要真正推进智能实训模式有效开展,教师要连同学校在以往合作的基础上,根据课程专业特色来进一步深化合作样态,保证“依托实训基地,开展长效合作,实训结合考试,对接企业项目,严格实训管理,明确操作要求,提高工作效率”等几点原则,突出校企合作的逐步渐次深入,体现围绕教学、学生和企业的智能实训特色。
具体来说,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中专学习整体规划,建立2到3年左右的企业实训长期计划;围绕“课程定期实训考核”“年级段标高考核”与“电工统考考试”三者建立統一的考试体系,推动学生在实训的同时复习巩固知识、同步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此外,教师要重点根据学校的合作企业,对其已有的项目进行筛选和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课上理论教学与课外实操实训之间的有效对接;在课上教学和实验阶段,教师要重点突出利用校内的实训基地或实验室,确定制度要求、时间考勤要求、着装要求、操作要求等,在前期模拟出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在进入到电子行业相关企业后,教师也要强化与企业负责人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同时积极探索和优化以下的协同工作模式:一是推动建设基于班集体的工作小组制度,明确小组在企业内的实训学习目标和方向、小组内部人员的实训工作职责,同时指定学习和动手能力较强的一人担任组长;二是推动工作小组做好工作反思与理论知识总结的工作,要求小组内部以一次实训活动为单位深化相互交流和总结,完成相关理论表达与计算过程,同时将实训工作计划与各类考核考试活动进行有效穿插,保证学生能够在企业实训之中实现集体智慧建构与个人专业能力成长。
在当前中专院校电子电工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教师要注重以先进的“智能实训”模式来推进课程实现逐渐发展和优化,起到带动学生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启发拓展思维水平、提升综合实操能力、培育职业专业素养的效果,带动学生能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不断实现全面发展和成长。中职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优化,提升中职电子电工智能实训课程的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