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善若水润中外 厚德载物滋古今

2023-07-10黄国刚黄乐慧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德善外化助人

黄国刚 黄乐慧

上善若水润中外,厚德载物滋古今。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就是仁义慈爱、乐善好施的民族,慈善文化思想历史源远流长。然而多元文化背景下出现了一些为了“作秀”而“慈善”的现象,常态化的学习生活中出现“拜金主义”“自我为中心”“利己主义”思潮,慈善理念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如何在学生德善品格培养的同时,融合慈善教育,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贯穿慈心善行,笔者基于此点,借鉴研究国内校园慈善教育理念,以我校为例,探索研究基于“德善品格课程”的校园慈善文化教育。

一、基于“德善品格课程”的校园慈善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重视慈善文化教育是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十八条以及《江苏省慈善条例》第六十六条都明确规定: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慈善文化教育是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教育孩子带动家庭,影响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二)校园慈善文化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慈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学习和体验“同情与尊重”“友爱与关心”“分享与助人”“感恩与责任”,与学校德育大纲中要求的“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相契合。慈善文化教育绝不是德育工作的补充内容,而应将慈善教育理念渗透融合于爱国教育、感恩教育、劳动教育、防欺凌教育等主题德育工作中,完善学校德育体系。

(三)借助“德善品格课程”融合校园慈善文化教育

校园慈善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慈善素养及完善人格的需要,有助于育心育人、立德树人。慈善教育强调“善”“爱”“助”“和”的教育,借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德善品格认知与情感体验的习得,融合德善品格与慈善素养的塑造与内化,形成固有的行为表达与外化,让学生从“养慈心”到“施善行”,再到“慈心善行常态化惯性化”逐步升华的三个阶段的推进,将慈善播种于孩子心间、教师心间、家庭心间以及社会心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推动身心健康发展,育心育人,立德树人。

二、基于“德善品格课程”的校园慈善文化教育的模式

(一)校园慈善文化教育的“三层”目标

教育的深度追求是引人向善,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德善品格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知善”“爱善”“行善”。基于“德善品格课程”的校园慈善文化教育旨在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优秀品格的形成与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慈善理念,培养慈善素养,引导慈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慈善习惯,形成慈善文化氛围,其目标是层层推进的。

第一层:“知”:“养慈心”

基于“德善品格课程”,学习普及慈善文化理念,全员认识慈善、欣赏慈善。

在“德善品格”的理念认知与渗透基础上,借助课程建设进行慈善启蒙,普及慈善知识,辨别“善行”与“伪善”,真正理解慈善的内涵和意义,形成慈善理念辐射作用,树立社会公众对于慈善理念的认知系统化,做一个“知慈善”的学生。

第二层:“行”:“施善行”

基于“德善品格课程”,参与践行慈善文化行为,全员表达慈善、体验慈善。

随着学生德善品格的养成行为不断外化,借助活动平台实施慈善行为,从做中学,从力所能及的点滴小事做起,从善待身边每一个人开始,逐步积累慈善经验,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在学习生活中养成和践行慈善习惯,互帮互助,助人为乐,做一个“行慈善”的学生。

第三层:“知行合一”:“慈心善行常态化惯性化”

基于“德善品格课程”,内化于“慈心”,外化于“善行”,全员传承慈善、发扬慈善。

德善品格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慈善素养同样需要时间的沉淀,借助体系评价推动慈善自主内驱功能,强化理念与行为的言行一致,既不大谈空谈慈善理念,也不作秀慈善行为,让慈心善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化的知行合一,内诚于心,外善于人,赠人玫瑰,留有余香,做一个“慈心善行知行合一”的学生。

(二)校园慈善文化教育的“四阶”内容

基于“德善品格课程”的校园慈善文化教育的内容包括八种素养的四个阶段培养。其中“尊重”“关心”“助人”“责任”四种素养是“同情”“友爱”“分享”“感恩”内化于心四种素养的外化于行的体现。

第一阶段:培养“同情与尊重”慈善素养

1.内化于心的“同情”慈善素养

同情是所有内化于心慈善素养的源泉与基石,是对他人的负性情绪或境遇所产生的共鸣、理解以及赞成與支持。一个富有同情素养的人能够站在对方立场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对方的感受,是与人友爱、分享、感恩的第一步内心情感的支撑,心存善念的人必定少不了同情素养。

2.外化于行的“尊重”慈善素养

尊重是外化于行慈善素养的前提和根本。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就含有尊重的需要,包括尊重人格、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等。一切慈善行为都要基于尊重的前提下实施,而非居高临下的施舍与恩赐,更不是以牺牲受助者人格、尊严、价值为代价的所谓善行。

第二阶段:培养“友爱与关心”慈善素养

1.内化于心的“友爱”慈善素养

友爱是指以“朋友”“伙伴”相称,相互理解支持、相互和睦相处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的友好友善的亲切情感。友爱是双向的,是保障人际和睦的重要素养,是人类社会性的需要,是同情素养的发展阶段,只有发自内心的友爱,才能更好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2.外化于行的“关心”慈善素养

关心是指对某个情境下的人或事关注情感且做出有益于其发展的责任担当行为,是友爱的外化行为需要。通过自己的小小善举关心身边的人、物、环境等等,特别是弱势群体。在慈善教育中培养具有关心素养的学生,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人格道德健全。

第三阶段:培养“分享与助人”慈善素养

1.内化于心的“分享”慈善素养

分享是指愿意与他人一起享受欢乐、幸福、收获等美好事物的情感,与“自私自利”相对,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满足。在分享中能使人变得心胸宽广,待人宽容,不斤斤计较。分享是助人的内化情感基础。

2.外化于行的“助人”慈善素养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助人者,人恒助之。助人的过程是体现价值付出的快乐,其前提是他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切忌不尊重他人、不考虑他人感受,自顾自地“作秀助人”。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同时,助人还要注意量力而行。

第四阶段:培养“感恩与责任”慈善素养

1.内化于心的“感恩”慈善素养

感恩,狭义上是指对他人所给的恩惠表示知恩、感激和报答。广义上包括感恩父母、感恩亲朋好友、感恩师长、感恩社会和人民、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生活、感恩生命等等,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慈善教育循环往复的关键素养,是心灵归属和情感需要。

2.外化于行的“责任”慈善素养

责任是指个体作为学生、子女、同学、朋友、公民等不同角色下我们应做的份内的事情,是基于感恩素养的外化行为,是尊重、关心、助人的行善基础上的再次认同与反馈,增强慈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更好地强化慈善习惯。

(三)校园慈善文化教育的“五养五善”策略

为致力于推动校园慈善文化教育模式的建设与完善,结合校训,呼应办学理念,学校积极建设中小学校园慈善文化建设示范教育基地,将“德善”与“慈善”积极融合,从课题平台、课程载体、三位体系、主题实践、评价标杆五个方面不断打磨完善“五养五善”慈善文化德育特色策略。

1.“养德·向善”:搭建课题引领平台

德育课题引领,修养德性,向上向善。

(1)五级管理组织保障平台

借助课题研究组,加强对慈善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实行“校长室-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及德育导师-班级学生”五级管理制度,建立以德育处为中心,横向到教科室、德育处、教务处,纵向到所有年级所有班级的慈善文化教育管理模式。德育处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统领整个慈善文化教育;班主任及所有德育导师是课程建设的中心力量,传播和培养慈善理念及素养;班级学生则是慈善活动开展的阵地和先锋队,实施和形成慈善行为及习惯。

(2)多元通道活动实施平台

借助课题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积极创设多元通道校園慈善文化教育实施平台,通过校园橱窗海报、国旗下讲话、班级黑板报、学习园地、校园网、公众号推送等渠道积极宣传倡导慈善文化,营造浓厚的慈善文化氛围;结合“德善品格”与“慈善素养”主题班会、主题教育活动及班级慈善日志工作,促进慈心善行常态化惯性化。

2.“养慧·智善”:依托课程建设载体

德育课程建设,慈能养慧,智善慎德。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善品格”和“慈善素养”教育

学科教学中要求渗透德善品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更要渗透慈善教育,挖掘各学科课堂慈心善行教育话题进行师生互动,开展“尊重”“友爱”“关心”等慈善素养的培养,发掘人性真善美等身边的故事。

(2)挖掘融合《德善品格》和《慈善读本》教材课程资源

挖掘融合相关慈善教育故事案例资源,利用班会课、心健课、校本课等,结合身边的人与事,整合慈善历史、慈善人物、慈善团体、慈善活动、慈善大记事等内容,了解慈善事业的意义、作用、宗旨和途径等知识,以慈善素养主题单元进行系统性慈善文化教育。

3.“养和·恒善”:融合家校社会体系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涵养大和大善,恒善之。

结合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身边家庭案例教育、社会时代精神教育,开展三位一体特色慈善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活动,组织学生协助社区慰问孤寡老人,帮助老人打扫房间,陪伴老人话家常,聊生活;在全校师生家长中成立“臻美·恒善志愿团”,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依托家委会,以家庭为单位,以家长为榜样,参与社区活动,提升学生公益心和责任感;倡导慈善节约“‘纸于至善·废纸换文具”公益活动,结合文明校园、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让回收利用环保意识内化于心,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外化于行;设立慈善文化讲堂,邀请慈善总会、慈善界工作者、慈善名人来校举办讲座;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将变废为宝的手工艺作品、读过的书籍、陪伴过自己成长的玩具等进行义卖,把义卖所得的善款捐赠给边远山区的贫困儿童。

4.“养行·乐善”:扎根主题实践活动

德育活动践行,乐于行善,养行成习。

倡导学生“日行一善”活动,从“小善”做起,善在校园,善在家庭,善在社会。积极开展全校性的慈善知识竞赛、慈善手抄报、慈善征文三项学生评比活动,有展演有表彰。从互学互助团结友善待人、力所能及感恩孝敬父母,到协助社区慰问孤寡老人;从爱心义卖捐款捐物做公益,到臻美恒善教师、学生、家长做志愿服务等都是慈善活动,通过关心他人、体谅宽容他人,体验助人为乐的美好,鼓励学生人人做慈善,慈善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5.“养美·尚善”:落实评价表彰宣传

宣传正能量,美以养正,崇德尚善。

树立学生榜样、教师榜样,寻找榜样家庭,标杆引领慈心善行知行合一。通过慈善长廊德育特色阵地建设,致力于营造人人慈善的校园浓厚慈善氛围,为学校注入正能量。对学善行善“向善教师”“乐善少年”“尚善家庭”进行表彰,鼓舞更多的教师、孩子及家庭参与到身边的慈善活动中。以同学为榜样,以父母为榜样,以教师为榜样,以公众人物为榜样,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慈善教育是育心工程,更是育德工程。基于“德善品格课程”的校园慈善文化教育必须学校、家庭、社会三位合力,必须科研、课程与实践全面落实,普及慈善理念,践行与习惯慈善行为,促进慈心善行知行合一,把慈善变成生活的一种需要、一种自觉、一种习惯,才能真正实现慈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德善外化助人
西安的“德善厨房”
西安的“德善厨房”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杭州模式”研究①——基于杭州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的视角
助人无需等待
1988,请回答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
我不是故作坚强,而是只能硬撑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