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国际学生的机械类课程全英文教学方法实践

2023-07-10石增敏戴雷赵光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0期
关键词:国际学生案例教学法

石增敏 戴雷 赵光伟

[摘 要] 围绕我国的“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目标,从面向国际学生的机械类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出发,针对地方高校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优化方案:强化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增进教育合作交流的深度,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强化课堂讨论、互动等环节,提升了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显著改善课程内容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还完善了培养方案,有效推动实现国际学生机械类课程的高质高效教学,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国际声誉,不断增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形成品牌效应。

[关键词] 国际学生;机械类课程;案例教学法;多模式教学法

[作者简介] 石增敏(1973—),女,河北元氏人,博士,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及研究;戴 雷(1984—),男,湖北黄冈人,博士,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制备与加工专业教学及研究;赵光伟(1981—),男,河北保定人,博士,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制备与加工专业教学及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0-0143-04[收稿日期] 2022-05-2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持续提升,使得我国已逐步进入世界教育的中心,成为吸引邻近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学生留学选择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教育部制订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方案,旨在进一步加强我国与其他国教育互利合作,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方案的推动下,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长,人数已接近50万人,实现了历史性飞跃[1]。来华留学工作的推进,使得留学生的规模实现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我国政府奖学金规模持续扩大,管理服务和政策法规渐趋完善。“一带一路”已成为海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沿热点[2-3]。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加强了中外友好外交关系,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

我国制造业发展正处在快速的上升时期,国内及国际社会对于精通现代机械设计、制造与管理的人才需求旺盛。机械类专业作为重要的传统工科专业之一,需要迎合国内外的人才需求,积极和其他专业交叉融合,面对新环境,开拓新局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机械制造行业的人才培养,则充分体现了我国作为制造大国与强国的风范。日趋增长的国际学生教学需求,使得传统的中式课程教学方案亟待创新与变革,尤其是在国际学生的全英文教学过程中,由于专业课授课教师的语言能力弱、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课程进度缓慢、授课形式较为单一和培养方案不完备等问题,形成了面向国际学生的教学效果较差、难于培养行业所需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局面[4-5]。2021年7月,《中国教育报》发表了《把握新使命,推动来华留学工作新发展》的文章,进一步提出了依法依规保障来华留学质量提升的要求。国际学生教育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和含金量,因此要高度重视,既要严进更要严出[4]。

一、地方高校国际学生的培养模式现状

随“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方案的推进,作为地方高校,亦积极相应开展了机械类专业国际学生的培养工作。机械类国际学生主要来自南亚、非洲两个地区,各屆留学生数量通常是几个到十几个不等。对于习惯中文教学的专业课教师来说,全英文授课和全英文交流的压力非常大。地方高校工科专业留学生教育工作推进较晚,全英文教学平台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专业课教师的英语授课能力普遍比较弱,难以支撑完整的教学任务。机械类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具备敏锐的感受力、独特的创造力、富于想象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因此在全英文授课过程中如何有效传递教学内容、教学思想,以及有效培养国际学生的专业想象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南亚、非洲两个地区的教育模式有明显不同,南亚国际学生的基础较非洲国际学生高,理解接受能力亦较强。非洲地区学生上课较为松散,学生的知识断层亦较为明显,其薄弱的学习基础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现有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通常是在国内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定,面对国际学生差异化的教学需求则不能完全适合,因此教学进度上举步维艰,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全英文教学资源尤其是实践教学资源的缺乏,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现有国际学生教学培养方式的不足,笔者所在院校的校、院两级层面在国际学生管理教育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全英文教学管理平台:一是学校成立国际交流学院,全面管理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二是聘任语言交流能力较强的专业课教师作为国际学生的专管人员,有效解决日常事务交流、学生专业学习诉求等问题;三是积极引进留学人员充实教学队伍,授课教师具备留学经验,有助于对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这些工作有效促进了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

二、机械类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实践与探索

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能力为目的。授课体系课程资源由任课教师负责,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为例,本课程包含了力学、材料学等为支撑的学科知识,以及切削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制度与工艺规程等,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工程实践性。依据教学思想和目的,针对国际学生群体从课程设置、课程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

(一)课程设置与全英文教学平台建设

基于国际学生培养方案不完备,丰富课程知识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想法,“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安排了64学时,同时安排16学时的实验课和三周的课程设计。在原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知识体系基础上,笔者将24学时理论课内容调整为热加工内容(熔化焊接技术),在授课内容上与冷加工技术内容形成强烈对比,以丰富课堂理论教学、消除学生专业课学习的疲累感,从连续两届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这样的调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教材选择经典的英文原版教材,结合课程内容安排,选取部分章节。如热加工部分采用Sindo Kou主编的Welding Metallurgy全英文教材,节选第一章并进行适当拓宽,在熔化焊接技术上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冷加工部分则选用Wangyu Liu和Claudio R. Bo?r合著的Fundamentals of Machin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全英文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相应调整教学内容。全英文教材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词不达意、交流不畅的问题。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由任课教师编写、完善和全程授课,保证了全英文教学平台的搭建和完善。

(二)理论与实践实验的同步教学

理论教学的同时,同步安排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针对热、冷加工两部分内容,教师分别提出“焊接机器人碳钢的平焊和横焊焊接工艺”“可转位刀片的切削角度测量与切削加工性能”两个实验项目。两个实验内容来自于科研任务和生产实践,实验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和生产联系紧密。“焊接机器人碳钢的平焊和横焊焊接工艺”以工业机器人气体保护焊接技术为目的,分为三个实验:“机器人手臂轨迹控制”“环焊缝和直焊缝焊接程序编辑”“碳钢平焊缝和横焊缝焊接实训”。“可转位刀片的切削角度测量与切削加工性能”亦分为三个小实验:“可转位刀片刀具角度测试”“排屑槽对前角影响”“刀具切削加工实训”。实验教学紧扣理论教学且有知识扩展,教师作为参与者指导项目,学生进行验证并负责实施和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验项目进行统筹分析,了解项目需求及理论机制,得出机械制造以外其他所需学科的相关信息,做到从超越机械工程类专业的角度考虑项目,凝练问题,形成解决该项目的问题矩阵,激发学生的多学科交叉意识和动手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案例教学与多模式混合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与多模式混合教学方法。例如,在热加工课堂教学中,结合学校所在地某乘用车有限公司的生产状况及其焊装车间的生产状况,引出汽车白车身上的焊点数目及汽车白车身的主要焊接工艺方法、现代生产企业焊接机器人的使用状况等,以此问题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现代焊接技术及应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讲解切削刀具及刀具角度时,以教师的科研产品和科研活动为例,向学生展示可转位刀片产品并讲解刀片结构特征及其影响,结合刀具的高速切削视频和切削加工实训,讨论刀片结构对切削过程及切屑形成的影响规律,分析机械制造理论机制,给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结合研究生课题,由研究生介绍切屑形成与切削力数值拟合部分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共鸣。结合翻转课堂和小组讨论方式,采用自主梳理、全员参与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形成知识扩展,打破了教师长时间授课的沉闷感,最大限度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理念。

(四)多模式考核与多元兴趣驱动模式的结合

充分了解和挖掘学生兴趣点,通过合理选取、深入分析与恰当修饰,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各章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兴趣点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尽可能地激發学生的主动求知欲,保证其学习效果。通过压缩一些课堂理论教学时间,强化课堂提问与讨论、课后交流与探讨、课堂小测试等过程环节,进而锻炼学生的能力与素养,相较于传统考试方式更加注重过程考核成绩。同时,该方法从学生兴趣角度出发,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保证知识目标的有效达成。具体来说采用期末考试成绩、课堂提问与讨论成绩、课程作业成绩、交流探讨成绩、实验成绩、课程报告六部分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各部分分别占考核总成绩的60%、5%、10%、5%、10%和10%。课堂提问与讨论成绩主要由课堂回答和讨论问题时的准确性、积极性与创新性确定;交流探讨成绩根据学生主动进行问题分析和探讨过程的评价来确定;课程报告成绩依据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进行确定。

结语

充分发挥机械类工科专业优势,形成全英文工科教学的学科特色和课程特色。通过全英文教学资源的完善、课程教学方案的改革,多点挖掘国际学生的兴趣而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仅能快速增强学生课程学习的获得感与知识点掌握的牢固程度,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工程想象力,培养其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立浩,刘志民.“一带一路”倡议对来华留学的影响效应评估:兼论来华留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J].高等教育管理,2022,16(2):110-124.

[2]肖燕飞.“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贡献[J].社会科学家,2022(9):26-32.

[3]宋婧琳,张华波.动机·行为·影响:国外学界“一带一路”研究综述[J].社会主义研究,2018(2):152-163.

[4]黄剑峰,罗志雄.“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探析:以福建省为例[J].高教论坛,2022(2):55-59.

[5]郭维诚,江小辉,倪卫华.面向国际学生培养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21(35):107-109.

Practice of English Teaching of Mechanical Cours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HI Zeng-min, DAI Lei, ZHAO Guang-wei

(College of Mechanical & Power Engineering,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China)

Abstract: Centering on Chinas the “Belt and Road” education action goal, starting from the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and teaching reform of mechanical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cheme for the problems of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local universities: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talents, enhance the depth of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and promote common development.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classroom discussion, interaction and other links,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bility is enhanced, and problem of boring course content and students low enthusiasm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t also deals with problems such as incomplete training programs,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realization of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t teaching of mechanical cours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nhances the schools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nd continuously enhances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ducation in China, forming a brand effect.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ll-English teaching; mechanical courses; teaching method

猜你喜欢

国际学生案例教学法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美国留学教育动向及影响因素探析
中德高校国际学生本科招生录取标准对比研究
高等教育领域国际学生流动分析
遵从市场引导机制 力促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