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2023-07-10周艳丽谷建梅王晶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1期
关键词:医学检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周艳丽 谷建梅 王晶

[摘 要]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不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注重创新发展,突出医学检验技术属性,探索医学检验技术培养目标,以适应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思想,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提出了一些思考。课程体系按照“平台+模块”统一设置,专业课程由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实践教育平台等四个部分构成,每个平台设若干课程模块,构建符合专业定位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搭建并逐步完善基于模块式分类、必修和选修交叉的通识课程群,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旨在培养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关键词] 医学检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 2022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SJGY20220369)

[作者简介] 周艳丽(1967—),女,安徽利辛人,医学硕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医学检验专业部技术负责人,教授,主要从事医学教育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研究;谷建梅(1967—),女,河北平山人,硕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医学检验专业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研究;王 晶(1984—),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學院医学检验专业部讲师,主要从事医学检验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1-0148-04 [收稿日期] 2022-08-22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家标准》),笔者对学校现行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找准定位,把握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拓宽专业基础,大力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推进“五育并举”,合理构筑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结构体系,形成与社会发展和学校特色相适应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为重点,结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对学校现行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当今医学教育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其职业内容已扩展到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检验试剂研发、检验仪器设备研发与制造及其产品营销等方面[1]。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我国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12年,教育部将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隶属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统一调整为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隶属医学技术类,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由此,医学检验学科的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扎实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调整后的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的是掌握现代化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具备初步现代化医学检验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2]。五年制与四年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明显不同:医学检验专业更加注重培养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是检验医师人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更加注重技术属性,注重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培养的是检验技术人才。

二、构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一)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强化“医教协同、产教融合、携手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岗位胜任力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要求,针对新的医学检验技术培养目标,笔者制订了“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了基础知识的厚度,加强了实践,增强了动手能力,同时重视创新能力培养。这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医学人文课程模块、公共选修课程模块),笔者努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身心素质以及综合思维能力等。

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包括自然科学课程模块、基础医学课程模块),笔者努力培养学生掌握自然科学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专业课程平台(包括临床医学课程模块、医学检验技术课程模块和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学生掌握了医学检验技术及医学检验相关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拥有了较强的医学检验实践能力及初步科研能力,为毕业后具有较强的岗位胜任力奠定了基础。

在新医科背景下,通过加强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基础,坚持产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思想为指导,笔者对标《国家标准》构建了新的医学检验技术课程体系。

(二)“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建设

在专业教育课程中,笔者多元化地设计了跨学科发展课程,以“平台+模块”的结构形式进行设置。平台由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实践教育平台等四个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课程所构成,每个平台根据课程分类、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能力发展需要的差异性设置了多个课程模块。课程结构分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类课程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爱的职业方向,依据兴趣、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等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关选修课程,以便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宽专业口径,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学校建立保障机制,保障实施和管理“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正常运行。

1.以新制订的培养方案为切入点,全面促进学生发展。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坚持产出导向,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社会对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需求。新制订的人才培養方案全面思考如何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领域的认识,极大地保障学生知识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专业性。在课程学习平台设置中,通识教育的公共选修课程模块“通”而不“偏”,这样既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又给出了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专业知识课程群既注重基础和专业课设置,又注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全面掌握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帮助学生从多个方面实现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实际岗位的需求。

2.夯实通识教育平台。贯彻德育为本,坚持通识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公共必修、医学人文、公共选修三大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身心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综合素质,通过以人文通识课程和中医药文化课程为主体的课程设置,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辅以充分的实践教学和指导自学,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素质教育,并辅以大学生阅读推荐书目,以树立优秀品德为宗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善劳动教育、美育体系,探索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3.重构应用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平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科学性和技术性较强,通过科学的检验技术,为临床查明病因、分析病情和治疗观察提供了客观的判断依据。准确的检查结果是正确诊疗必不可少的客观依据,偏离或错误的结果必将导致错误的诊断和治疗,故加强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临床检验的作用;加强技能操作和综合能力训练,才能更好地进行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明确人才培养中检验技师的服务领域定位,强化检验技术主线,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置了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分别设置了针对专业知识的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专业课程学习模块除了设置了检验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外,还设置了检验相关的前沿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注重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验、技能实训、临床见习、第二课堂及创新创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各个教育环节,精选基础课程的实验内容,加强机能性实验课程的综合性或自行设计实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针对未来岗位大型现代化综合实验室形成、床边检验技术特点、标记免疫技术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流式细胞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要适应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满足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4.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军事训练模块、课程实验模块、临床见习模块、技能实训模块、第二课堂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模块、毕业实习模块等。在新生入学后,开展军事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忱,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结合理论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课程实验、实训操作,使学生掌握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综合性实验设计项目,逐步开展综合实践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肃的实验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在第四学期结束后的暑期设置两周临床医学课程的临床见习,让学生在学习了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有所认识,选择有价值的检验指标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技能实训主要针对医学检验技术的核心课程及医学检验的临床应用,即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及技术、临床血液学检验及技术、临床免疫学检验及技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及技术、临床检验医学技能等,以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为宗旨,强化医学基本检验技能。实训内容包括医学检验技术基本知识、检验技能项目训练、实验室仪器使用与管理、临床检验医学案例分析等,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了检验技能和检验创新思维。通过临床医学检验技能实训,加强了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了岗位需求,为毕业实习和就业奠定了基础。第二课堂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模块是通过制度建设促使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如参加学术交流、学科知识竞赛、技能大赛、文体竞技、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如参加国家级、省级有关竞赛,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研究成果得到实际应用或取得专利,参加学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等。毕业实习模块包括检验科室轮转、专业相关岗位实践等,进入专业实践,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经验。毕业实习能够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构建从知识理解到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的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3],确保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以实现学生毕业后与社会的无缝衔接。在保证临床医院检验科和输血科必须完成的实习内容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自主选择一个专业岗位实习,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效果。同时,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及教学方法改革[4],培养学生的纵深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加大实训实践的课程学分,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应用能力。

(三)强化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在课程考核中,各学期、学年考试内容均应以实施的教学大纲为依据,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所有课程(含实验课)均需经过考试或考查,通过后方可获得学分。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出勤、课上提问、课堂表现、课堂讨论、课程作业、随堂考试、技能测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采用书面评语或口头反馈等形式,占总成绩的30%~40%;终结性考试在课程期末进行,占总成绩的60%~70%。医学检验技术更加注重对学生检验技能的应用培养,在实践教学考核中,不能单纯地以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来衡量学生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包括理论水平测试、专业检验能力测试。理论水平测试主要检测学生对本门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侧重理论知识的综合与运用能力[3];专业检验能力测试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检验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专业基础课上加大实验课程的考试比重,严格考核制度,在临床检验技能训练考核中重视能力考核,严格把握临床实习的出科考核和毕业综合考核,全面考核学生的临床检验技能。

(四)立體多元的课程思政建设

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在课程平台及模块上渗透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故在通识教育平台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的选择上,注重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坚定文化自信。以往专业课多以单纯的知识教授为主,与“立德”存在疏离的现象[5],将检验学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中蕴含的价值元素与思想政治教育中挖掘的德育元素相融合,是提升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被思政元素熏陶、引导。医学检验技术工作涉及病人隐私、伦理道德、生命安全等问题,在知识教育中引入课程思政,可实现知识传授、价值观塑造和能力培养的立体多元的课程思政建设。

参考文献

[1]曾常茜,张庆镐,王云华,等.综合性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5):59-60.

[2]徐霞,梁耀铭,徐德意,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6):30-33.

[3]邵泽伟,陈廷.检验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9):42-43.

[4]张俐,张霞,靳灿灿,等.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36-37.

[5]徐漫欢,吴蕾蕾,季敬璋,等.构建基于课程思政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51(12):1030-103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Specialty

ZHOU Yan-li, GU Jian-mei, WANG Jing

(Jiamusi Colleg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deepen the reform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Catalogue of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020) and the National Standard for Teaching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highlight the attributes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explor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and put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specialty to adapt to the new teaching system and teaching ideas. The curriculum system is set up in a unified way according to “platform+module”. Professional courses are composed of four parts: general education platform, professional basic platform,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platform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platform. Each platform has several curriculum modules, so as to build a professional core curriculum system that conforms to the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build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general curriculum group based on modular classification, compulsory and elective courses,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iming at cultivating.

Key words: medical examination;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system

猜你喜欢

医学检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生物防护在中小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生物防护在中小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新临床检验基础能力考评机制的建立与探索
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必要性探讨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