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逻辑机理与推进策略

2023-07-10彭宇文彭胡琴

长江技术经济 2023年3期
关键词: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技术创新

彭宇文 彭胡琴

摘 要: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因素。结合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分析,认为技术创新环境欠佳、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引进效率不高、成果转化支持体系不完善是制约我国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从优化创新环境、增加创新投入、强化技术引进、完善成果转化支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协同推进;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F124.3;F062.9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应对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必然选择。目前我们正处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过去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出口拉动,国家整体创新能力有限,没有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体系,造成了资源利用效率低、产业结构滞后、经济增速下行、发展动力不足等诸多挑战问题。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是化解经济发展困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的有效途径。

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早在17世纪中叶,人类就认识到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熊彼德提出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创新理论;美国经济学家Abramovitz[1]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美国20世纪经济增长的80%归功于“技术进步”[1]。美国学者刘易斯构建了“二元经济”模型。Albert[2]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日本学者Kaname[3]提出“雁形形态论”等,这些研究成果奠定了“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综观已有研究,尽管学者们普遍认同技术创新是驱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如崔庆安等[4]采用实证的方法,证实了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张长征等[5]证实了技术创新的异质性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有显著的作用。但绝大多数认为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协同的,张倩肖等[6]从理论或实证层面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动态协同关系;刘莉[7]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郑涛等[8]基于特定地区(或具体行业)实证分析了两者的互动关系。尽管普遍认同“产业升级”在“技术创新”中的倒逼功能,但更多观点倾向于支持“技术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技术创新”在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将会面临诸多现实问题,需要在厘清“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逻辑机理的基础上,认清问题、迎接挑战,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增加创新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支持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

1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逻辑机理

1.1 基本逻辑

(1)技术创新引领经济范式的变革。人类历次工业革命都是技术创新推动的。蒸汽机的发明使资本主义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电力的广泛应用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英特网的出现使人类步入信息共享的社会。在传统的工业体系中,先进国家率先利用新技术、新成果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形成支持产业转型的技术生态体系和相对稳定的技术经济范式。后发国家普遍利用比较优势和技术模仿,沿着既定的技术路线推动产业升级,逐渐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和产业差距。在长期的技术创新、反复的技术改进、持续的技术积累中,可能出现“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引发关键生产要素的根本性重组和经济范式的飞跃式变革。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智能技术,将海量数据变成了“數字资源”,促进了“传统生产要素”向“数字生产要素”的转变,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产能供给、实现价值增值等准备了充足条件,可能成为未来引领新经济范式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2)经济范式变革为产业升级创造新空间。技术创新引领经济范式变革,而经济范式变革又为产业升级创造了一个更高效率的新构架。在更高效率的经济范式下,以现代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在各产业部门广泛渗透,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催生出许多新兴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一方面,电力的广泛应用和英特网的普及所带来的产业信息化升级,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产业原有的主导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数字化、智能化等“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广泛渗透提供了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以现代智能技术为主导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催生出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智能软硬件等新兴智能产业,并吸引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快速汇聚与优化重组,进而推动相关产业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在创新更高效率经济范式的同时,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2 作用机理

(1)技术创新环境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一是法制环境的影响。只有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创新秩序、激发创新活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避免企业在不当竞争中“内耗”,才能形成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保护,最终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二是网络环境的影响。工业互联网等创新网络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平台,针对产业共性需求构建创新网络平台,为企业提供低成本、轻量化的解决方案,有效降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门槛,从而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持续释放积极作用。三是人文环境的影响。高效的平台链条、完善的生活配套和有力的人才支撑,直接为产业升级汇聚科技人才、产业人才。与此同时,培育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社会风气,直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有效措施。

(2)技术创新投入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是提高产业资本有机构成的重要途径。技术创新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来推动劳动就业、投资结构的优化,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是通过影响原材料组合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本身是开发新材料、探索新工艺的过程,企业不仅可以通过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优化原材料和要素资源的投入比例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强要素配置红利,最终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通过影响劳动就业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分工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细,企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必将引导社会人力资本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产业升级提供最关键的人才要素。三是通过影响投资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对不同产业的差异化影響成就了不同产业的投资收益水平,社会资本在逐利动机驱动下实现从低效益的传统产业转向高效益的新兴产业,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3)技术引进和模仿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技术引进和模仿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产业升级的有力手段。技术引进和模仿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主要通过人才流动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创新示范效应来实现。一是人才流动的促进。外资企业的高技术人才流回到国内企业,直接促进了先进技术向国内企业的传播。二是知识溢出的促进。国内企业通过与外部企业的合资、合作或技术购买,达到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目的。三是创新示范的促进。外资企业凭借其先进技术而在市场获得强有力的竞争力和丰厚的回报,激励国内企业重视技术创新,通过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改进创新,逐渐缩小国内外技术差距,降低国内企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最终打造出更具竞争优势的本土企业,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4)技术创新体系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全程服务链。一是前期服务,主要是协助企业将模糊的技术需求转变为更加精准、清晰的创新目标,同时促进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提高技术创新的针对性、成功率和转化率。二是中期服务,主要通过创新项目招商、创新成果推广、创新技术经纪等服务,推动创新成果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更多企业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三是后期服务,主要通过落实优惠政策、保障知识产权、促成财税返还等服务,巩固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夯实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

2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现实问题

2.1 整体环境欠佳

一是制度环境亟待优化。一方面表现为政府行政干预较多,政企关系不明,法律法规不健全;另一方面,以公司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或者运作不规范,难以有效维护市场公平和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二是网络环境亟待优化,主要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足,智能化水平不高,加上工业互联网缺乏大规模应用和专业深耕能力,尚未形成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体系,导致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应用缺乏有效载体。三是人文环境亟待优化,主要受“重伦理道德轻科学精神”的传统儒家思想、“重应用轻基础”和“重数量轻质量”的功利主义等思想影响,加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难以形成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良好人文环境。

2.2 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政府投入不足。我国研发投入强度都明显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且缺乏刚性、稳定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限制了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从源头上影响了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企业投入不足。受宏观经济下行、市场环境恶化、创新投入风险大、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积极性不高,勇气不足,限制了企业创新投入规模,进而制约了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深入推进,影响了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三是科技创新缺乏对社会资本、金融资金的制度引导。国家基本建设支出计划中没有单列科技基础投入份额,缺乏支持解决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科技产业开发基金建设滞后。

2.3 技术引进推动产业升级的实践成效不显著

一是重硬件轻软件的引进思路造成对外技术依赖。中国企业每年花费大量资金引进成套硬件设备,但对软件技术的引进占比较低,一些国内企业由于无法获得完整的生产技术而沦为最终产品的装配线,难以形成独立的生产体系,因而很难实现转型升级。二是引进技术的适用性有待提高。通常,先进技术在精度和复杂程度方面有较高要求,内部配套技术和人才限制了对国外技术的深度应用,加上发达国家输出的大多是“夕阳技术”,一些技术的引进不仅无益于国内产业的转型升级,甚至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三是吸收、消化不足。在跨国公司垄断国际先进技术、国内企业缺乏对国际先进技术的认知、技术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国内企业很难真正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对引进的技术难以有效吸收、消化和再创新。四是创新成果需求缺乏市场导向。主要是国内企业缺乏依靠领先技术求生存、求发展、求强大的内生动力,造成创新成果有效需求不足,难以在产业升级中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4 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支持体系不完善

创新成果的有效交易,要求我们构建功能齐全、高效运转的成果转化支持体系,包括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高效的信息流动机制、科学的成果评价机制等。目前的成果交易主要通过举办科技成果推介会、技术成果交易会等来实现。这种临时性、集会式交易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宣传性效果,能够促成一定的成果交易,实际上既不利于卖方常态化地展示科技成果,也不利于买方详尽地了解科技成果的潜在价值,而且在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下,人才流动、信息流动渠道不畅通,加上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行政化色彩浓厚、市场化意识不强,业务结构单一,难以形成推动创新成果交易、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常态化机制。

3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推进策略

3.1 优化创新环境,增强创新活力

技术创新需要有合适的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是激励创新活力、约束创新行为、保障创新成果得以实现的网络体系。一是健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制度环境。产业升级过程同时也是以创新为引领的要素资源再配置、再优化的过程,需要政府在深化减税降费、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基础上,打破管理体制僵化、行政性垄断、行业保护等对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跨单位、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流动的限制,形成以制度建设激励技术创新、倒逼产业升级的创新环境。二是优化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网络环境,主要根据“市场引导、政府主导”原则,推动建成一批多层次、高效率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根据“企业主导、动态优化”原则,建成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产业互联网。通过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建设,形成功能强、应用广、活力足的网络创新生态体系,解决企业间、产业间的“数据割裂”和“信息孤岛”问题,强化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助推作用。三是优化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人文环境。首先是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扭转“重官轻学”的传统陋习,构建鼓励批判、崇尚创新、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其次是超越功利主义的科学观,树立科学与人文融通的价值观,树立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求真态度和务实作风;最后是着力构建平等合作的工作氛围、简洁透明的人际关系、注重目标的柔性管理和客观公正的业绩评价。

3.2 增加創新投入,提高创新效率

任何科技创新,无论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还是跟随创新,都必须以大量的研发经费为保障。增加创新投入,一是加大政府基础研究投入,重点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聚焦前沿探索、支持源头创新,在加大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的同时推动基础研究成果的共创共享共用,发挥好基础研究的基石作用。二是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主要是支持企业围绕行业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内容,广泛开展项目合作和技术攻关,着力打造成本分摊、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技术创新生态体系。三是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主要是完善财政科技资金支持方式,增强财政科技资金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引导和放大效应,优化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强化绩效评估在科技资源配置、科技成果运用中的引导和激励效应,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投融资生态体系。

3.3 强化技术引进,培植创新联盟

技术引进可以带来外部性和溢出效应。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获得技术提升,引导形成当地的产业优势,不仅可以直接推动产业快速发展,还可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强化技术引进、培植创新联盟,一是要加强地区间的沟通交流与技术合作。东部地区企业要充分利用研发资源和劳动力质量优势,强化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取得先发优势,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人才流动、知识交流,更多地引进东部发达地区创新要素和创新成果。二是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鼓励企业加大对先进工艺和前沿技术的引进、吸收与再创新,特别是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参与基础前沿研究与重点技术攻关。三是强化市场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引导,主要是完善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广泛采用政府购买方式支持共性技术、公益技术的推广应用,探索构建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科研立项、经费分配、成果评价的市场机制,引导形成公平普惠的创新政策体系和产业升级支持体系。四是构建市场导向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自愿参与、市场运作、互助共赢”的原则,组建有多个法人主体参与、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健全的利益保障机制、有明确的协作分工的“产业技术联盟”。在联盟组建过程中,既要避免缺乏内在需要的“拉郎配”式的形式主义,也要避免有碍公平竞争的“豆腐块”式的保护主义。

3.4 完善支持体系,促进成果转化

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技术与产业结合的最好形式,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完善创新支持体系,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保障。一是努力推进技术市场建设,主要是探索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融资、股权交易、技术入股、技术并购等业务的区域常设技术市场,努力将涉及国家机密以外的重大科技成果,通过推介、挂牌、拍卖等方式推向市场,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水平。二是完善创新系统的内在联系机制,主要是从制度设计层面构建企业家、科学家、投资者、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形成高效的科技创新链、成果转化链,从而减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交易成本,提升技术创新及其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三是强化科技中介的服务作用,主要是在明确科技中介服务相关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规范科技中介服务标准和行业规则的基础上,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特别要针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规模小、功能单一等特征,出台相应的引导和扶持政策,积极培育、发展各种形式的咨询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形成规模大、影响广、功能齐的中介服务体系,使其能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ABRAMOVITZ M. Resource and Output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870[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6(46):5-23.

[2] ALBERT O,HIRSCHMAN. The Passions and Interests:Political Arguments for Capitalism before Its Triumph,Princeton[M].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3] KANAME A. A Theory of Unbalanced Growth in the World Economy[J].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61,86:196-217.

[4]崔庆安,王文坡,张水娟. 金融深化、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8(2):42-50.

[5]张长征,吉星. 技术进步率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8(6):136-139.

[6]张倩肖,冯雷,钱伟.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协同关系:内在机理与实证检验[J].人文杂志,2019(8):65-75.

[7]刘莉. 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3):67-70.

[8]郑涛,杨如雪. 高技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与产业韧性[J].技术经济,2022(2):1-14.

Abstrac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 crucial driving force behi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is study,we analyze the role and mechanism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promoting industrial upgrading.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insufficient support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vironment,inadequate investment in innovation,low efficiency in technology introduction,and imperfect support systems for transforming outcomes are significant factors that constrain China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driving industrial upgrading. We propos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including optimizing the innovation environment,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innovation,strengthening technology introduction,and improving support systems for transforming outcomes.

Key word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dustrial upgrading;coordinative promotion;innovation driven

猜你喜欢

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技术创新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新常态与贵州经济发展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矿井探放水工程技术创新研究
我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方向的选择探讨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探索与研究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