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地下文明
2023-07-10伊丽莎白·沃肯廷
伊丽莎白·沃肯廷
一度被意大利政府稱为“国家耻辱”的马泰拉古岩洞区,现在却成了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典范。
马泰拉是意大利南部的一座城市。我和安东尼奥·尼科莱蒂在城内的维托里奥·威尼托广场喝咖啡时,他回忆起1991年的情景:“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这里只有一条马路,跑着不多的车辆,周围有一些停车的地方和几个花坛。我17岁那年,有一天,其中一个花坛突然开始坍塌。”
尼科莱蒂现任巴西利卡塔旅游局局长,同时也是土木工程师和城市规划师。他介绍说,当时,很多工人被带到花坛坍塌的地方,探查地下情况。他和几个朋友非常好奇,所以常常跑去围观。“一名男子穿着潜水装备,提着充气小艇,到地下探险,就像在电影里一样。”他回忆道。
原来,花坛建在一个巨大的蓄水池上,紧挨着古老的萨西区——马泰拉古岩洞的所在地。大约从公元850年开始,萨西区便有人居住。20世纪50年代初,意大利政府发现当地居民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没有干净水、电和排污系统,于是宣布该地区为“国家耻辱”。随后,2万萨西居民被迁移到城郊新建的公寓楼里。
蓄水池的重见天日让意大利国内外大为震惊。然而,对于许多在萨西长大的人及其后代来说,这只是进一步证实了他们早已知道的事实:马泰拉不是一个落后的地方。在因贫困、过度拥挤和疾病泛滥而不幸没落之前,马泰拉曾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先进社区,拥有强大的雨水收集和渠化系统。
公元九世纪,萨西区已经相当热闹了,地主、工匠和商人都聚居于此,后来又多了农民和牧羊人——所有人都已适应了贫瘠多石的生活环境。石头房子有利于抵御冬季的寒冷和夏季的炎热。此外,人们还从房子后面较软的石灰岩中挖出洞穴,用来储存食物,因为这些洞穴可以保持恒定的温度。
居民们还用石头建造了简单而巧妙的蓄水系统,用来收集和过滤雨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师萨布丽娜·森通泽说,“马泰拉居民有效地利用了泉水和雨水,将它们按照用途分别收集到不同类型的蓄水池中。”
此外,废物、废水和粪便也得到了回收利用。居民们还在屋顶菜园及周围的土地上种植各种农作物,实现了自给自足。
马泰拉巴西利卡塔2019基金会文化经理丽塔·奥兰多说:“大多数居民都偏爱素食,这是农耕文化的特点。肉太贵了,豆类是当地居民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居民们保持着以社区为中心的循环生活方式。奥兰多介绍说,坏掉的材料和物品不会被丢弃,都会得到修复和利用。居民们都相互支持,拥有强烈的社区意识。这种合作模式在每年8月举办的一项活动中得到了完美体现。“活动中,人们会从各家收集各种豆类,然后烹饪出美味的豆汤。”她说,“因为各家储存的豆类都有限,可能根本不够整个家庭的人吃,通过这项活动,居民们把豆子汇集到一起,再做出美食让大家共享。”
当代城市规划专家经常把古老的岩洞区视作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典范。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泰拉古岩洞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称其为“地中海地区最杰出、最完整的原始人定居点”,因为它把人类生活与自然地形及生态系统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维托里奥·威尼托广场花坛下所发现的,后被证实是帕隆巴罗·伦戈,即被称作“水教堂”的地下蓄水池,深16米,长50米,容纳有来自城西黏土山的500万升泉水。
与尼科莱蒂会面后的第二天早上,我和历史学家弗朗西斯科·福斯基诺一起游览了萨西。如今,萨西的大部分地区已被改造成豪华精致的岩洞酒店、时尚餐厅、艺术画廊、雕塑博物馆和艺术家工作室。不过,该地区的地理面貌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俯瞰整个城市,随处可见石头住宅、拜占庭式的罗马教堂和四五层的洞穴,迷宫般的楼梯与狭窄的街道相连。
森通泽说:“萨西建筑对石灰岩进行了层次分割。一个洞穴的屋顶就是另一个洞穴的地板。这被称为‘减法建筑,因为它们都是通过减少材料来实现的。”
参观过巧夺天工的建筑之后,我和福斯基诺动身前往洞穴遍布的地下“水教堂”。为了感受它的宏伟,我们在钢制楼梯上爬上爬下,沿着步行桥欣赏头顶上方的石墙和桥下波光粼粼的泉水。
我们在费尔南迪喷泉稍作停留,这是威尼托广场的一个公共喷泉,始建于中世纪,结构简单,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和地下蓄水池一样,它的真正目的是为居民提供新鲜的泉水饮用。
然而,当地蓄水系统之大成恐怕不止于此。最令人惊叹的,要数萨西几乎家家必备的雨水收集系统。每家都有一条从石灰岩上凿出来的水渠,渠外设有小型黏土管道,可将雨水引到家里。此外,居民们还挖了不同大小的集水池和滤水池。出于卫生考虑,虽然雨水是经过过滤的,但不能饮用。
福斯基诺告诉我,他对马泰拉古岩洞区被视为低等社会的看法大为恼火。20世纪50年代,国内外报刊的头条上充斥着“在马泰拉,人们仍然生活在洞穴里”的言论,这让他十分愤怒。“尤其令人生气的是‘仍然这个词,”他说,“就好像马泰拉人还过着新石器时代穴居人的生活一样。”
更重要的是,这只是其中一个误解。
“‘萨西在意大利语中是‘石头的意思,”福斯基诺说,“但在马泰拉,‘萨西指的是有建筑物和洞穴的地区。”而马泰拉人所说的“洞穴”通常指人造洞穴,而不是天然洞穴。
福斯基诺强调,洞穴从来就不是为人类居住而设计的,而是从石砌建筑后面挖掘出来,用以储存食物,生产橄榄油、葡萄酒和奶酪的。
马泰拉的衰落始于1806年——巴西利卡塔首府从马泰拉迁至波坦察。随后,由于工业革命的爆发,曾经作为人们财富来源的屋后洞穴变得毫无用处。1861年意大利统一后,天主教会拥有的农田被没收,佃农被迫搬到马泰拉的萨西区。由于洞穴不再被用来储存和生产食物,马泰拉人就把洞穴租给了这些无家可归的人。
很快,萨西区便人满为患。尼科莱蒂说:“为了容纳更多的租户,人们不停地往岩石深处挖掘,毁掉了过滤池。”这导致卫生状况恶化,引发了疾病和死亡。
“那时候,婴儿的死亡率很高。我父亲20岁之前一直住在萨西,他三个兄弟不到三岁就夭折了。”尼科莱蒂继续说,“不过,这种情况在意大利南部很常见。”
尽管那时的意大利南部普遍贫困,但马泰拉古岩洞区却率先成了意大利政府和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全球展示平台。该计划的领导人希望借一个“向现代化郊区迁移”的项目,向全世界展示其如何将“仍生活在洞穴里的社区”救于水火。
然而,如果非要把马泰拉古岩洞区比作一个展示橱窗的话,那它更像是创造力和韧性的典范。尼科莱蒂说,在马泰拉漫长且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中,没落时期只不过是一段插曲。
“这不是一片贫穷的土地。”他继续说,“我们有150多座岩石教堂,里面有令人惊叹的壁画。马泰拉有很棒的装置艺术,是2019年‘欧洲文化之都。不仅如此,我们还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可持续生活方式。”
[编译自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编辑:马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