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文化进校园 擦亮品质教育底色
2023-07-08刘铸
刘铸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沈阳师范大学原副校长
一、大力推进公益慈善文化进校园,是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提出要“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2019 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明确把慈善事业作为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完善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三次分配正在成为开创中国特色公益慈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政策抓手。因此,弘扬公益慈善文化,结合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大力推进公益慈善文化进校园,发展新时代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是党和国家的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教育部发布的《2022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 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3 亿人。这些学子承载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教育历来是意识形态争夺的主阵地、前沿阵地。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教育都不是价值无涉、政治中立的,都要按照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政治要求培养人。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只有让青年学生明大德、守公德、慎私德,实现“三德”合一的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弘扬公益慈善文化,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公益慈善力量引领青年学生,以公益慈善精神润泽青年成长,以公益慈善服务践行社会责任,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任务。亟须通过高校教育平台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科学精神、现代意识和人文情怀的公益慈善专业人才,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学校本科专业公益教育发展规划、学生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建设计划,确保公益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
弘扬公益慈善文化、汇聚社会力量和资源、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和社会创业、公益创业,推进共同富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落实三全育人,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热情、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和使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扎实探索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是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成绩斐然。公益慈善作为一个社会行业、职业,亟须培养造就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性、发展性品质特征突出,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化人才。这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但目前只有浙江工商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3 所高校获批开设慈善管理专业。截至2021 年年底,国内仅有35所高校开展公益慈善相关学历教育。35 所高校专业教育项目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这35 个公益慈善专业教育项目包括研究生项目23 个、本科项目10 个、专科项目2 个;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高校较多的省份。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就业去向、学术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全面、规范、科学的模式,还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公益慈善组织、理论和学术界,以及高校通力合作,共同推进这个“朝阳型”专业及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016 年,《慈善法》第八十八条提出“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公布2021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1〕14 号), 其中“ 慈善管理”专业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专业代码120418T,管理学,四年制本科专业)。标志着中国慈善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开启了新纪元,浙江工商大学和山东工商学院成为全国最早开设慈善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这不仅是我国公益慈善行业整体成长和不懈努力的结果,更是凝聚了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十年的探索和积累,是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大事件。这不仅标志着公益慈善正式成为国家充分鼓励、年轻人可以期待的职业发展领域,同时也意味着公益慈善行业发展和知识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正式与高校协同推进,步入专业化发展轨道。民政部发布《2022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 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89.1 万个,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1108.3 万人,全国共有16.5 万人通过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2.8 万人通过社会工作师考试。截至2022 年底,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共计93.1 万人,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72.5 万人,社会工作师20.4 万人。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根据民政部发布的《“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2025 年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数将达1250 万人。公益慈善专业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公益慈善教育的学科化是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慈善学学科建设需要扎根中国大地,需要用中国慈善实践经验总结中国理论,即通过系统总结梳理慈善实践、归纳并吸取其有理论价值的内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慈善学扎根理论,构建中国慈善学科。慈善学科构建须立足学科特点和学科基本功能,需要建构学科体系、框架、命题、范畴、原理、话语等诸多具体内容,需要与相关学科划清边界并建立关联、沟通和创新机制。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上,应将核心课程与外延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统一,实现专本硕博人才培养一体贯通;要涵养形成公益慈善文化,打造公益慈善研究队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应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积极配合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学校,建立协作机制,在公益慈善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包括具体的教材编写、学术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深入开展学术理论研究,是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保障
伴随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以高校为主要基地的社会组织专门研究机构也纷纷成立,随着中国第一家NGO(非政府组织)专门研究机构——清华大学NGO 研究所的成立,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与社会福利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一批隶属于各大高校研究能力较强的专业研究机构相继成立。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公益慈善研究的浪潮中,充分利用其教研资源,开展公益慈善学术研究。通过研究机构和智库,汇聚那些既精通学术,又深谙国情,且善于管理的人才。要鼓励、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智库活动和决策咨询,努力造就一批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家、重大战略的参谋者、科学决策的建言人,形成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学术功底深厚、热爱公益事业、专于应用研究、善于传播推广的智库人才队伍。
公益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分配制度的有效补充。进入新时代以来,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内容。发展慈善事业,完善第三次分配机制,实现社会共同富裕是我们党自十八大以来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庆龄基金会将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大力弘扬公益精神,传播慈善文化,倡导扶贫济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大胆探索新形势下慈善公益机构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创新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新机制。尤其是要更加重视体现宋庆龄的思想和精神,将推进宋庆龄未竟事业与正在实施的慈善公益项目有机结合,让宋庆龄精神通过这些项目深入人心、与时代同行。兼具人民团体、慈善公益机构双重属性,兼有增进国际友好、促进两岸交流开展慈善公益事业三项社会职能,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机构的特色和优势。如何将三项宗旨融会贯通、有机结合——让国际友好和两岸交流的成果惠及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让慈善公益事业成为国际合作、两岸往来的纽带和平台,这是实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基金会目标的关键,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不断求索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