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胸痛救治单元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O-to-FMC 时间、D-to-N 时间的影响

2023-07-08王珊苏芙容刘慧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1期
关键词:胸痛研究组急性

王珊 苏芙容 刘慧娴

在临床急诊救治中,胸痛是多学科急重症的主要表现症状之一,包括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张力性气胸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此类疾病均具有病情变化快、死亡风险高的特点,对就诊患者身心健康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以急性心肌梗死较为常见[1,2]。而急性STEMI 患者是最常见的致死性胸痛疾病,其主要是因冠状动脉急性完全闭塞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且在相关心血管病理报道中会发现,随着环境改变以及人口结构、老龄化,该疾病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且农村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提示基层急性STEMI 救治效率需要提高[3,4]。急性STEMI 患者预后与治疗效果、血管开通时间窗密切相关,因此在救治过程中需要缩短首次诊疗时间,在短时间内完成心电图记录,并提前联系相关医院,待确诊为急性STEMI 时及时进行灌注治疗,但研究发现院前延误问题仍旧较为突出[5]。将社区和院前急救紧密相连,保障区域内急性STEMI 患者快速接诊、有效信息沟通及安全转运对于规范和完善急性STEMI 患者院前急诊救治体系、畅通院前院内衔接,从而提高急性STEMI 诊疗水平,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6]。鉴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基层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5 月~2022 年10 月收治的急性STEMI 患者124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救治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占比为48.39%(30/62)、女性占比为51.61%(32/62);年龄48~79 岁,平均年龄(68.21±6.74)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9 例,Ⅱ级23 例;梗死靶血管:左主干3 例,前降支27 例,回旋支9 例,右冠23 例;手术时间44~50 min,平均手术时间(46.28±1.24)min。研究组患者中男性占比为53.23%(33/62)、女性占比为46.77%(29/62);年龄51~82 岁,平均年龄(68.34±6.57)岁;NYHA 心功能分级:Ⅰ级41 例,Ⅱ级21 例;梗死靶血管:左主干5 例,前降支25 例,回旋支11 例,右冠21 例;手术时间43~50 min,平均手术时间(46.28±1.24)min。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样本符合急性STEMI[7]诊断标准;②年龄≥18 岁;③患者肝肾功能无异常;④就诊资料信息完整;⑤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的相关流程及注意事项,并积极配合开展研究,且本次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②心脏性猝死,原因为可疑/确诊的急性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③凝血系统异常者;④各种原因所致的医疗记录缺失;⑤患者有外伤情况;⑥中途转院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救治方法进行治疗,患者进入医院后常规急诊挂号,护士安排医师接诊,完善对患者查询核对、体格及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后邀请心内科医生会诊,安排患者家属住院接受溶栓治疗。

研究组患者接受基层胸痛救治单元进行治疗。①成立救治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精干护理人员等,分析对照组患者院前延误的主要原因,制定并采取相关管理措施进行干预。加强对医疗救治小组成员胸痛识别能力、呼吸能力以及整个抢救流程环节用时控制能力的培训,尽量缩短总缺血时间来改善患者预后;根据小组成员既往工作状态及能力合理制定急救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以及流程标准,并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以及救治计划流程的落实,定期进行考评旨在不断提高急救工作人员的抢救能力。②开展信息化建设:成立以胸痛中心为主线的县-乡-村一体化胸痛急救联动平台,各胸痛急救单元分为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信息协同系统,实施急救信息共享,实现院内急救行为规范以及急诊转接服务的有效衔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连贯救治。③诊疗流程:a.对疑似急性STEMI 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后,立即启动急诊绿色通道,并在10 min 内完善心电图检查,同时将绿色通道标识卡放在患者胸前,立即开具化验单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时予以患者吸氧,抽取血液样本进行检查,建立静脉通道,持续进行心电监护,严格执行时间管理;b.急诊医生判断心电图,并立即呼叫专科医生会诊,共同确定救治方式,予以急性STEMI 患者“胸痛一包药”(阿司匹林300 mg,波立维300 mg,阿托伐他汀40 mg)嚼服,并同患者及家属使用简单语言进行讲述,并强调病情的危重性以及时间的紧迫性,签署知情同意书,立即进行溶栓筛查,通过筛查患者需要立即120 护送患者至县域内的胸痛中心,运送过程中照顾患者及家属的负面情绪,讲解溶栓的必要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让患者及家属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能配合完成治疗,同时急救人员上传患者资料至胸痛中心群,告知胸痛中心做好接诊及溶栓准备,若患者拒绝溶栓治疗,则需要再次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讲解疾病的危害性,并遵从县域胸痛中心(基层版)调度到最近的市级胸痛中心(标准版)及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c.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即刻使用尿激酶原或尿激酶溶栓。全程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并记录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用于考核追踪。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包括SO-to-FMC 时间、FMC-to-双抗时间、D-to-N时间。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希望评分:采用Herth希望指数量表(HHI)对治疗前后希望水平进行评估,包括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采取积极行动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3 个维度,共12 个问题,总分为12~48 分,若治疗后量表评分未有提高,表示患者希望水平未得到有效改善。③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指标:包括LVEF、LVEDD、pro-BNP、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SO-to-FMC 时间、FMC-to-双抗时间、D-to-N 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min)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min)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希望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采取积极行动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及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采取积极行动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采取积极行动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希望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希望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2.3 两组患者预后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LVEF 高于对照组,LVEDD 小于对照组,pro-BNP、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预后指标对比[ ,n(%)]

表3 两组患者预后指标对比[ ,n(%)]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急性STEMI 救治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犯罪血管,尽快进行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能够避免让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8]。近年来临床已重视到急性STEMI 疾病对社会居住人群的负面影响,采取各项急救措施,如胸痛中心的建立、优化急救流程等,虽能在短时间内缩短患者再灌注治疗时间,但对于院前延误问题并未进行有效解决[9,10]。分析原因可能有3 点:①患者对疾病了解不充分,并未认识到疾病严重性;②急诊救治过程中缺乏有效衔接;③各级医疗单位之间救治配合不流畅[11]。此类问题的出现均导致急性STEMI 患者救治效果不理想。

针对当下基层医疗机构心血管专科诊疗能力薄弱问题,建设胸痛救治单元,引导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化建设,整合院内外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急救药品与设备,强化对急救团队成员培训等措施的实施能够提高急性胸痛的急救能力,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救治[12]。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急救干预模式应用后,研究组患者的SO-to-FMC 时间、FMC-to-双抗时间、D-to-N 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基层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能有效缩短救治时间。在县域内整合急救资源从而编织县域内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性STEMI 救治网,畅通此类患者救治绿色通道,同质化、规范化、信息化急救体系,从而降低患者D-to-N 时间,减少总缺血时间,促使血管再通,让患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13]。在急诊救治以及转运过程中,因疾病的突发性患者会产生恐惧等不良情绪,且还会因对疾病不了解而不配合治疗,从而导致诊疗时间延长,影响整体救治效果,因此,在救治过程中需要开展移情干预,同患者进行心理沟通,耐心安抚患者不良情绪,并使用通俗易懂语言进行疾病的简单讲解,让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消除并减轻患者治疗期间的孤独感与无助感,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缩短救治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采取积极行动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采取积极行动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LVEF 高于对照组,LVEDD 小于对照组,pro-BNP、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基层胸痛救治单元的有效建设能整合医疗资源,构建县域胸痛治疗网,推动上下转诊机制,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规范、及时、有效的治疗途径及方案,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降低心血管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且对于医院而言,能提高心血管疾病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5-21]。

综上所述,在急性STEMI 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基层胸痛救治单元的有效建设能够提高疾病救治效果,缩短整个救治流程用时,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胸痛研究组急性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有些胸痛会猝死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