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看看云
2023-07-07宋英杰
宋英杰
科学昌明的时代,有一个问题是必须回答的,这个问题就是:“谚语还有用吗?”如果只是从预见能力的视角去衡量,天气谚语的准确度已无法与现代的监测水平和预报能力相比肩;如果从描述天气现象、气候规律的视角去衡量,天气谚语自有其可取之处。朴素、简洁、生动,至今很多人依然是气象科学的观众、谚语文化的信众,他们笃信:“还是老话儿准啊!”我们拿两则谚语做一番解析吧。
曾经在“你最熟悉的天气谚语”评选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名列榜首。这是人们熟知的一则天气谚语。在西风带,这句谚语是没有国界的,几乎是各国天气谚语中的“标配”。
早晨,热力对流尚不旺盛,尘埃尚未泛起,所以空气中只有水汽。如果出现朝霞,说明本地低空的湿颗粒多,水汽比较丰沛。随着气温升高,对流加强,即使在没有外来天气系统的“干预”下,天气也很可能转差。傍晚,经过阳光一整天的烘烤,湿度较小。如果出现晚霞,往往是尘埃这样的干颗粒对阳光的散射所致,所以本地及上风向(西)比较干燥,次日天气晴朗的概率较高。
但是也有例外,当太阳已经落山,已达地平线之后,如果晚霞的霞光并未消失,说明地平线下的光线受到云底的反射,于是晚霞会呈现淡淡的红色。这证明本地以西有云层存在,可能导致本地天气转差。有谚语说“日暮胭脂红,无雨也有风”,便是这个道理。
但是,中国古人在应用这则谚语时是有明确限定的。按照元代《田家五行》中的解读:“朝霞暮霞,无水煮茶。主旱。此言久晴之霞也。朝霞不出市,暮霞走千里。此皆言雨后乍晴之霞。”这就是说,所谓“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只是专指“雨后乍晴之霞”。
還有一则谚语有时拿出来作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反例:“朝出晒杀,暮出濯杀。”这则谚语语句工整,被广泛引用。但“朝出”“暮出”的主语是谁呢?常被想当然地理解为云霞。但在这则谚语的“老家”,本指的是菌类。
“草屋久雨,菌生其上,朝出晴,暮出雨。谚云:朝出晒杀,暮出濯杀。”它体现的是菌类的智慧,早晨长出来,预示晴天;晚上长出来,预示雨天。所以,谚语往往具有语句之外的限定性,但当其流传超出原本已俗成的区域,人们有时会超范围使用,让小马拉大车,使很多谚语力所不能及。所以我们评说谚语局限之前,先不要误解它。
现在我们已不再像从前那样倚重谚语,但还是要向谚语学习体验,以现象窥见规律,以物候推测气象。在人们的眼中,世间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天气的先兆。比如看云,就是一门“手艺”。
“鱼鳞天,不雨风也颠。”
这里所说的“鱼鳞天”,是指卷积云,逐渐遍及天空。卷积云,属于高云,一般在6000米以上。这种云细小如鱼鳞,整齐排列在天空。如果没有强烈的辐合作用,是不会有那么多水汽输送到那么高的层级的。之所以云能呈现细碎的鳞状,说明高空不稳定,存在扰动,甚至气流是波状的,随意颠簸。而通过动量下传,这种不稳定,会逐步波及低层大气,自上而下,大气趋于混乱和动荡,预示本地天气将转坏。但是,鱼鳞状云可能预兆截然不同的天气,这要看是什么鱼的鳞。
还有一句听起来截然相反的天气谚语:“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此处的“鱼鳞斑”,是一块块明亮洁白的云整齐排列在天空,云隙之间可见蓝天,状如鲤鱼鳞片或瓦片。这种云是稳定层之下,由于局部波动,对流、扰动而产生的,一般不易发展,云会慢慢消散。同时说明本地在高气压控制之下,天气晴朗。
区别在于:如果鱼鳞很小,是指卷积云,有点羊毛质地,鳞细,俗称“鲭鱼鳞”,预兆风雨。如果鱼鳞很大,是指透光高积云,比卷积云要低,属于中云,一般在三四千米高。有点瓦片样态,鳞粗,俗称“鲤鱼鳞”,还被称为“老鲤”。所以,也有“瓦块云,晒煞人”“老鲤斑云障,晒杀老和尚”的说法。
往往到了夜间,在下沉气流中,云会陆续消减,预兆晴天。在比较寒冷的傍晚,如果有这种鲤鱼鳞般的片状云增多或加厚,被称为“护霜天”,能够减少夜间的辐射降温。谚语说:“识每护霜天,不识每着子一夜眠。”懂的,知道是护霜天,不懂的,以为要下雨,睡都睡不好。另外,还要看卷积云的浓淡变化,因为卷层云在消散过程中,也可能暂时“蜕变”为卷积云。如果这些“鱼鳞”越来越薄、越来越淡,反而预兆着天气晴朗。
显然,古人观云辨天的经验非常丰富和细腻。但这种预判24小时内降水的直观方法,现在或许已经被查阅手机的方式取代,如今已经有了小时级甚至分钟级的降水预报。况且,我们几乎没了抬头看云的兴致。
(纽曼摘自中信出版社《中国天气谚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