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对外传播研究的新进展 评《中国书法文本的译介研究》
2023-07-06向净卿
向净卿
天津科技大学教授顾毅国家社科项目“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书法文本的英译研究”的最终成果《中国书法文本的译介研究》,最近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书法语际翻译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对于中国书法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要做好传播,首先就要做好翻译,而做好翻译则先要做好翻译研究。
在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我曾发现,由于文本翻译的不准确,部分西方学者对中国书画的一些重要概念与命题有误解,这种误解有时候会引发连锁效应,导致错上加错,进而引起更大的误解。因此,中国书画文本的语际翻译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书画文本的译介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领域。遗憾的是,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顾毅《中国书法文本的译介研究》的出版恰逢其时,让我们看到了书画文本译介的一些基础工作正逐步展开。
根据书法翻译文本的存在形态,本书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书论典籍的英译、书法普及读物的英译、博物馆书法展览解说词的英译、书法文本的无本回译。这种体例安排极为合理,体现出顾毅对书法翻译问题的深度思考。正如她所说,每个部分可能都“涉及到书法审美术语的翻译,但也正因如此,才得以说明同一内容在不同类型文本中的不同翻译处理方式,而且,同一内容在不同模块中的研究方法亦有所不同。”如果由我来思考章节体例的安排,可能就会以翻译理论的类型作为大纲;现在看来,一旦以翻译理论的类型作为大纲,问题的剖析可能就会浮于表面,得不到深入的探讨。
书法文本的译介,首先要准确理解原文本的含义。如果原文本含义不明,会给翻译带来挑战。从事翻译研究,势必先要解决文本的歧义性问题。顾毅在这方面的研究,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例如,孙过庭《书谱》文本中的“私为不忝”,许多版本作“私为不恶”,顾毅详细梳理了学术史,认为应该隶定为“私为不忝”,这样的结论是合理的。这体现了顾毅对问题的钻研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值得我们学习。
因此,书法翻译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研究者既要懂翻译学,也要懂书学。顾毅虽然从事翻译学的教研工作,但她在书法实践、书法理论方面的造诣也很深,这使她在书法翻译研究方面具有特别敏锐的嗅觉,我想这是她在翻译学领域的一个优势。
正因为如此,从事书法研究的学者从本书中能认识到许多书法理论与书法美学问题,能获得许多海外书法传播的史料,通过顾毅所讨论的翻译问题反思我们的书法美学研究,改变我们的谈论视角、改进我们讨論问题的模式;而从事翻译学研究的学者能够从本书看到,翻译理论如何落实于具体文本的翻译,在针对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研究中,哪些因素应该被考虑进来,而哪些因素可以不加考虑或者不重点考虑。期待更多翻译学界的研究者加入到书画文本的翻译研究中来。
(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