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性、责任感与新时代精品力作 “主题性”与“画院”创作的国家使命

2023-07-06顾平

中国美术报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主题性画院艺术创作

顾平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画院建设逐步取得了长足发展,并涌现了一批批具有时代风向标意义的艺术家,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经典力作。连续举办了八届的“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整体上代表了画院系统当前的创作面貌和实力水平,呈现出独有的艺术特色与学术价值,值得关注与讨论。

纵观中外美术历史,大凡可以称得上“经典”的作品,一定都具有永久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它们既是艺术家真情与信念的呈现,同时也折射出时代特征与人性关怀,具有典型的“主题性”特征。而一些宏大叙事的作品更如“史诗”般画卷,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与壮丽。“主题性”美术创作作为构筑经典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每个时代最为重要的“国家任务”。新时代的中国,这一具有责任感的“崇高使命”谁来担纲?我们认为非“画院”机构莫属。这是由画院的功能与工作性质所决定的。各类各级由国家设立的画院,云集了最优秀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工作任务就是为国家创造时代的精品力作,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有机融合,不断提升作品的品位与格调,弘扬国家意识与民族情怀,铸就时代精品文化。“主题性”美术创作既是各类各级画院创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国家使命的一种担当。

“主题性”的内涵与时代命题

“主题性”在20世纪中国一直是个恒定的话题,这与特定的社会文化生态有关。艺术发展到当下,我们对“主题性”的认识已经远远超越了过去的“定式”,它包含着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它仍然由新时代国家性质所决定,表现为不可替代的“主旋律”特征,只不过“主旋律”的内涵更为丰富、视域更为宽广;作为艺术永恒的命题,它是直指“人性”的大题材,具有“史诗”般的魅力,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比及。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核心词是“主题性”。“主题”并非抽象的概念,它总是存在于特定的时空,并表现出类别性,往往与“叙事”“情节”等相关联,内含“时代”的特征。由此,主题性与时代性可谓水乳交融、难分难解。美术创作又是艺术家对生活体验的一种表达,生活是现实的呈现,优秀的艺术家如果真实地反映生活,他就必须激活生活,其对应的恰是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的环境、人与事。这种“特定”氛围下生成的艺术作品,自然带有时代的印记,既体现在内容上,也表现为形式载体。从内容上看,时代性是指作品表現的思想感情,现实中的人与事都具有时代特征;从形式上看,时代性也在作品的视觉特征中呈现出来,它对应着时代所特有的视觉语言方式及其表现手法等。

“主题性”也是对人之本性的折射。“人性”,人之本能,以区别于动物的自然属性;“人性”,也是驱动人行为的一种动机。艺术创作从更高意义上看,就是对人性的一种表达。从美术史的角度看,我们从一些经典作品中见到作者通过主题所反映出的他独特的生活体验、对生活的选取、他所关注的焦点以及到底是什么感动了他、如何感动他等;反过来,他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周遭世界提取出他要表达的对象,侧面折射的是作者的思想与观念。作为“主题性”美术创作,这里的观念超越在普通审美与趣味之外,它更宏大——直指人性的本质。艺术家关注人性,就是从更多生活的琐碎中走出,从肤浅的表面进入,在思想的引领下,挖掘出本质的力量,从而去触碰人性。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实现的,它也反映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难度与不同一般的要求。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艺术家要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地积累生活的真实感受,并消化所见所闻。有了触动后还要进一步思考问题所关联的高度与深度,是否适合用“主题性”来呈现。在选择内容呈现上,要切近“人性”的关怀,将寻常的视觉形象置入特定的“主题”之上,最终反衬出要歌颂或批判的对象,让艺术的感染力实现有效化。在表现方法的运用上,也要围绕“人性”的命题予以展开, 一切有利的因素为我所用,扬长避短,实现视觉效果最优化。

“时代性”“人性”与“主题性”内涵密不可分。当代美术创作强调“主题性”恰是时代艺术家责任担当的一种反映,具有极强的文化意义;同时它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表征,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画院”的责任与使命担当

“画院”作为机构在中国已有千余年绵延的历史。据考证,五代时期,先有后蜀皇帝孟昶于935年创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翰林图画院,随后南唐也设立了宫廷绘画机构。两宋时期,仿效五代,设立建制更为完善、规模更为宏大的宫廷艺术创作机构翰林图画院,它存留下无数经典作品。古代画院隶属宫廷,必然为皇家服务;同时,古代画院创作也是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只不过这里的“国家”是宫廷的代名词,表现为皇家最高权力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便先后创设了北京中国画院、上海中国画院与江苏省中国画院,随后各省市也相继设立画院。新中国画院与古代画院的本质区别在于:新中国画院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国家事业单位,是服务于全体中国人民的组织机构;而古代画院是“御用”性质的宫廷机构,服务于皇家与贵族阶层。新旧画院的本质差异决定了其职能与定位的大相径庭:“人民”的形象始终是新中国画院表现的核心对象,创作更多的是描绘人民的生活图景、劳动中的身影和参与新中国建设的主人翁形象;“国家”的概念也有别于古代画院画师的认知,今天的国家是全体中国人民自己的国家,创作要表现的国家形象是真正意义上充满民族情怀与民众利益的国家形象,是反映时代与社会发展、呈现东方现代文明与进步的大国形象。

新时代的中国各级画院,铸就了其文化“代言人”的定位——用真情表达自身的感动,用信念坚守国家的召唤,用精品力作为新时代讴歌,呈现出一种责任担当与使命感。由此,“创作”之于画院意义非同寻常。

艺术创作有多种类别与表达方式。出于某种审美表达是艺术创作,闲情逸致地表现是艺术创作,甚至自娱自乐地呈现也可以看作是艺术创作,但它们与“主题性”艺术创作均相差甚远。“主题性”艺术创作不仅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它存在的意义与持久的影响力是其他任何类别的艺术创作都无法取代的。艺术创作必须要有“主题”,这是艺术的基本原理,那么“主题性”的表述意味着什么?它的指向是什么?“主题性”艺术创作下的作品,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审美与趣味,更为宏大与深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情,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与感召力。相比较而言,这类艺术创作需要积累得更多,思考得也更见深度,它需要艺术家有更多的投入、集中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甚至需要一定的奉献精神。同时,一些重要命题的主题性创作还离不开团队的合作或支持。画院作为国家设立的专事创作的机构,因其“公益性”功能,理应担当起这一重任。一个时代,不能没有彰显“主题”的艺术作品,更期待史诗性艺术作品的出现,它既是时代的一种召唤,更是国家文化实力的一种呈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画院所承担的主题性创作也具有一种使命意识与历史的责任感。

新时代,呼唤精品力作与史诗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提出我们的文艺创作现在是“有‘高原缺‘高峰”。那么,新时代美术工作者应该秉持怎么样的使命意识,来实现“三方面要求”并打造我们的艺术“高峰”呢?毫无疑问,“主题性”艺术创作是唯一的诉求,那就是出精品力作与反映时代的史诗画卷。画院作为国家专设的创作机构,理应有更多的担当。每一位画院画家要力求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不断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造出深刻反映人民生活和国家向上图强面貌的经典作品,以构筑时代艺术篇章,繁荣当代文化建设。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主导社会进步的今天,艺术创作的“宏大叙事”显得格外重要。一个时代如果没有重要的作品诞生,说明这个时代没有最优秀的艺术家,没有为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声”的奉献者。在这些重要作品中,“主题性”占有绝对数量。由此,今天特别需要用“主题性”来引导创作者去讴歌时代,为国家当下文化建设担当,尽人类文明与发展的责任。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性”尤显突出,当下的使命意识更为强烈。那么,如何呈现“当代性”?首先,主题的“时效”必须关联“当代”。你讲的“故事”不管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意义都应该在“当下”。当选择的“主题”非存在于当下,诸如历史人物与故事等,但其延展的意义适合于今天,那么这种错位的“时空”不仅不受影响,反而被重新激活。任何失却“时效”的主题都不能演变为“主题性”,从而呈现出“时代性”特征。从“主题”到“主题性”是主题性质的新变,顺应了时代性的诉求。其次,对设定主题的“表达”,必须贴合当代“审美”,这既表现在语言方式上,也体现在创作观念上。社会在发展变化,人们的审美与思想观念都会随着改变。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性要求艺术家必须贴近真实生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面对周遭发生的人和事,然后才有对主题的选择与表达。这一“酝酿”与“孵化”的过程,融入的不仅是你的思想,更有时代给予的“气息”——观念的、审美的、视觉方式的……诸种信息混化为你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用有深度的主题呈现出来。一位优秀且有思想的艺术家,一定具备对时代话题与热点的敏感与独特的美学判断,一定拥有展示“主题性”的特殊技巧,从而实现文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感与思想的先锋性。

另一方面,我们强调画院藝术家的责任担当,并非给出“任务”,而是引导,让他们发自内心去实现主题性表达。艺术家有自己看社会、看国家与看历史的视角,要想让他们的作品避免“标签化”“图解式”,必须激励他们将真情实感糅合进宏阔的社会背景中,而不仅仅满足于再现“人和事”和表现带有规定的情节。主题性创作不能是命题创作,它一定是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后有了真情实感、有了真实的生活,才能创作出好作品。我们强调画院艺术家的责任担当,也是希望当代每一位画院画家都能深入社会生活,激起共同信念和社会凝聚力,去面对人类的普遍问题,弱化自我的特殊处境,赋予更多社会关切与人类关怀。这种转化,是让艺术家真实的感情链接人类存在的意义,而不是局限在与他们个人生存环境的联系上。这是精神境界的一种飞跃,非如此也不能被称为真正的责任担当。我们认为,真正有时代责任感与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艺术家,只要他有良知并愿意为艺术践行,“主题性”美术创作必将成为他人生的目标与艺术创作事业成功的唯一追求。

新时代,作为公益性的中国画院应该更加冷静地去思考这个群体的共同使命,从而认清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任既是对当下文化与社会的关注,也是对未来各项事业发展的关怀,更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关联,同时还包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美术创作队伍作为当代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具有不可替代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新美术运动,以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结论的有效性。当代画院应该成为“先头部队”,去引领美术创作的全面展开;当代画院应当担起更有影响力的“主题性”创作,以人民为中心,为时代讴歌;当代画院要有国家的责任意识、荣誉意识,要呈现出民族精神与文化担当,对时代新变与热点话题作出前瞻性的判断与形象化塑造,体现出美术创作的时代先锋性价值。时代呼唤更多的“主题性”精品力作,各画院的责任感与使命意识,定将构建画院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公益性”机构的形象。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主题性画院艺术创作
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新世纪以来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刍议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