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院文化价值的重塑 历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巡礼
2023-07-06王飏
王飏
“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是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由中国国家画院和地方省级文化主管部门联合主办的学术性品牌展览活动,它由“全国画院双年展”和“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发展而来。开创并举办以画院为主体的展览有它的时代背景。20世纪下半叶,社会上对画院的质疑声一度强烈,甚至有人提出了取消画院的建议。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提出筹办以画院系统为主体的展览,通过高水平的展览体现画院的社会价值。2001年,由中国国家画院(当时叫中国画研究院)主导,举办了首届全国画院双年展。第一届、第二届都以“全国画院双年展”命名。第三届和第四届展览改名为“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览”,并纳入中国艺术节,2007年,“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览”暂时中止,2017年重新恢复,从第五届开始启用“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这样一个名称,并且延续至今,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通过历届展览,让社会各界重新认识到画院是我国美术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重塑了画院的自身地位和文化价值,对于繁荣我国美术创作、增强文化自信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主题性美术创作就是围绕重大主题进行的美术创作,一般具有弘扬主旋律,承担国家教化意义的功能。新中国成立以后,画院成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前几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有明确的主题,如:第三届以“和谐之境”为主题,以美术作品展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第四届以“和谐与创新”为主题提倡美术家深入生活、关注社会,表现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之美。党的十八大以后,文艺创作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主题性创作得到进一步的重视。由国家层面主导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全面推动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在新一轮的打磨淬炼中,以更为饱满的精神风貌和更为专业的精品力作,为实施主题创作、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作出了艺术上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举办的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聚焦于中国的发展历史和现代的社会巨变与建设成果,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展现新中国建设的辉煌成就,宣传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以图像表达人民心声、体现人民情感、满足人民审美需求、彰显时代精神风貌,以多向度的观察视角和多样化的艺术语言谱写新时代中国美术的新篇章。
画院不同于其他美术机构,它自成立以来,就汇集了美术领域的专业顶尖人才,是当下中国美术创作的正规军,是一支职业化的创作队伍,从中国国家画院到各省市画院,都代表全国和地方美术创作和研究的高水准。因此,“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是一个具有极高学术水准的专业性展览,“首届全国画院双年展”是在西安举办的,当时除了展示全国画院系统的重要画家作品,还开辟了一个特展,其中包括推动画院创始及发展的前辈画家的作品,比如北京画院的齐白石、陈半丁、胡佩衡、于非闇,上海中国画院的丰子恺、朱屺瞻、王个簃、林风眠,江苏省国画院的傅抱石、林散之、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广东画院的关山月、黎雄才,陕西国画院的赵望云、石鲁,中国画研究院的李可染、叶浅予、黄胄、蒋兆和等。加之大量中青年画家的优秀作品,使得社会重新看到了全国画院的美术创作力量。之后的历届展览分别在广州、郑州、武汉、南京、长沙、郑州举办,通过展览加强全国画院间的交流合作,推出大量优秀人才,促进画院创作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提高了全国画院画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是国家级美术展览,在评选机制、作品遴选等方面都体现出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学术化。首届画院双年展于2001年在西安举办,当时参展作品均为中国画,也没有设立学术奖项。第二届展览新增加了油画作品,并且设立了学术奖。第三届展览作品多数为中国画,亦有少量油画和粉画,并评选出最佳作品。前两届的全国画院作品展冠名为“全国画院双年展”,从第三届开始,展览更名为“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同时展览的规格得到提升,即从原来由原文化部艺术司主办升格为由原文化部主办,并将此项展览纳入中国艺术节,使艺术节的内容更为丰富。为了与艺术节接轨,展览由两年一届的双年展变为三年展。从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开始,在参展的品种上有了较大的增加,展览内容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和书法篆刻作品,并恢复两年一次的展览模式。在参展作者上恢复首届全国画院双年展的做法,采取邀请和投稿评选相结合的方法,将展览作品分为两大板块,一个是在全国画院范围内征集评选作品;另一个是全国画院系统65岁以上的优秀老艺术家作品的特邀展。将邀请和投稿相结合,做到全范围无死角,全面体现了全国画院系统老中青三代人的整体面貌。“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的举办延续了20多年,它不同于以发掘新人为主的全国美展,而是着重全面展现画院已有艺术家的成就,展示国家专业美术创作机构的最新成果。展览无论从思想主题,还是组织策划、展览展示上都得到较好的制度保障,因而确保了展览活动的高质量与高水准,最大程度体现出画院作为全国美术界重要生力军的全新面貌。
新的时代背景下,画院的职责任务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本世纪初,画院的生存危机是首要矛盾,“全国画院双年展”的设立初衷就是为了打消社会上对画院存在的质疑声。首届全国画院双年展理论研讨会上,时任广东画院院长王玉珏说:“画院是个金字招牌,只是时间久了被蒙上灰尘,我们要擦掉这些灰尘,擦亮这个金字招牌。”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研讨会上,时任广东画院院长刘斯奋发言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作为事业单位的画院面临着种种困难,甚至有断奶的可能,这就迫使画院实行改革寻找出路。”可以说,在21世纪初,画院未来的生存问题成為画院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关注的焦点。从新中国的画院建制来看,成立画院的直接原因是为了解决一些老画家的生计问题,更深层的原因是为了保存历史悠久的中国画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画院建制确实为继承和保护中国画传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提倡以新的艺术形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大前提下,画院起到带头作用,在继续发扬中国绘画传统的前提下,开创出全新的艺术形式。改革开放以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相继成立画院,这些画院大多是综合建制,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个美术种类,职能也从创作研究转向收藏、交流、教学等多种职能并举。如今,经过多年的努力坚持和锐意进取,画院已经通过自身实力向社会证明自己的学术高度和社会价值,成为当代中国美术的创作主流。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以中国国家画院为首的全国各个省市画院,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性创作活动,推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展览,不仅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大幅度提升了画院的社会影响力,画院这块金字招牌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今后,画院的职责任务将聚焦于如何更好地与时俱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更多的精品力作、更高水平的展览活动,助力国家美术事业迈向新的高峰。画院亦将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道路上,继续以出人才、出精品、出理论为主要目标,兼顾艺术效应和社会效应,着力打造自身品牌,深化对于中华文化的国际化推广,以更好的姿态彰显中国风格、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
(作者就职于江苏省国画院,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