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形就势”与“画赶画”
2023-07-06李岗
李岗
“随行就市”是指某种商品的价格要依据市场和行情变化而变化,是按经济规律定价旳商业行为。“话赶话”是北方话,是一种建立在预设的语言逻辑基础上的脱口而出,没有刻意的深思熟虑。说者甚至会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这两个词似乎本不搭噶,和画画也没有任何关系,记忆中是在给学生点评作业时想着要用最浅显的语言让学生快速理解,顺口说出了笔墨秩序中“画赶着画”同时要“随着形就着势”。
中国画的精髓在于笔墨,它既是技也是道。好的笔墨承载文化、承载文心、承载气质、承载境界、承载修养。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清代石涛云:“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 因此中国画中一笔生二笔、二笔生三笔、三笔生万笔,以达到笔笔相生、墨墨相生、笔墨相生的笔墨境界——这是中国画的规律、更是境界。通过“赶”“随”“就”而产生的无尽生发,进而有了物质的第一世界,包括山石、树木、云水、屋宇。而通过以笔墨为基础、意境为宗旨的画以言志、画以寄情才有了精神的第二世界。要想达到笔精墨妙,笔墨秩序很重要。“赶”“随”“就”这三个字从某种程度上道出了这种秩序感。
“随形就势”的秩序
我认为“随形就势”的秩序是绘画作品中的各形式诸要素之间的秩序,主要指通过不同的笔墨形态和笔墨结构而形成的审美形象,也就是说无论是毛笔勾勒皴擦还是“七墨”里的浓墨、淡墨、焦墨、宿墨、破墨、积墨、泼墨都是基于画家的审美判断而有秩序地得以呈现的,无论有意还是无意,这些形态有组织的排列、组合、分解所基于的原则都要符合形式美的规律。每一种秩序下的笔墨都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衍生形态。这些和谐有序的审美形态符合中国人视觉感知的需要,这种经过画家凭借感觉或经过审美训练的主观自觉而形成的肌肉记忆,是绘画艺术中秩序感建立的前提。
中国画的形式语言中笔墨形态是指点、线、面。笔墨结构是指笔墨形态中点线面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形。在教学中我把“随形”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笔墨的自我形塑。即笔墨形态三个要素的自我形塑,是具有生命精神和象形特征的艺术语言形式。笔墨的自我形塑决定了中国画的点和线都有自身完善的审美标准,都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也决定了中国画笔墨的程式化特征。二是笔墨的非我形塑。即笔墨形态的三个要素的非我形塑,强调的是塑他性,是笔墨的框架结构。是笔墨结构,又是师自然师造化并具有自然本质特征的艺术语言形式。具有塑他性,强调的是“写”。笔墨结构有疏密繁简、主次阴阳、远近大小、粗细长短、方圆曲直等形态。局部的一块石、一棵树、一片云、一汪溪水都有笔墨结构,它们自成方圆,是笔墨的小秩序。
如果说“随形”是局部的小的秩序,那么“就势”应该是对整体的大秩序的观照。是通篇整幅的节奏和画面的交错纵横,是对景物的调配经营。画面中无数个小的秩序组成了画面的大秩序。那些形态关系有序的组合而构成的画面,既要符合形式美学的规律,又是画家主观意识和情感的产物。
“画赶画”的秩序
“赶”是一个时间概念,是笔墨程式里的时间秩序。同时又是一个过程的秩序,指绘画过程中用笔用墨的次序规律,是局部微观的秩序,是浓淡干湿、点线面不破不立的辨证过程,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笔墨各形式要素间互为生发的过程,在一种笔墨关系中“赶”出另一种笔墨关系并能够伴随意象精神和人文理想的产生,并使笔墨痕迹在走笔运墨的过程中升华为心迹,天人感应之迹。
《孙子兵法》中提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意指用兵作战要根据敌情的变化来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不能僵化保守机械地照搬以往。笔者认为这和中国画 “赶”的规律不谋而合。处理画面要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不能墨守陈规。甚至想要出其不意的效果,往往要兵行险招,冒险尝试。始终抱一种面目示人,享受鲜花和掌声,既能满足自尊又能获得收益,有些人乐此不疲,但对我而言则不能满足我的内心。艺术家永远在路上并抱着对未来可期但还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候才有意思、有动力,所以艺术家的冒险精神何其可贵。
“画赶画”中起笔行墨的“画”很关键,因为它是好的状态的开始,有好的状态就会有好的笔力。笔力即以书入画,就是骨法用笔,黄宾虹用笔之“折钗股”、潘天寿之“铁犁地”、陆俨少之“抽龙筋”都是笔力的例证,笔力好气息就会一贯始终,黄宾虹也强调:“笔力是气,墨彩是韵,气韵变化,乃见生动。”谢赫的“六法”中”骨法“用笔始终排位在先,也说明了中国画用笔和线的重要性。有好的狀态就会大概率有个好笔墨的开始,也会“赶”出好的气韵和意境。但是就像所有事物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一样,也有一开始就状态不好陷入被动,在废墟上将错就错重新构建并升华出意外惊喜的情况。
艺术家就是这样,每个台阶跃升的背后都是涉险之后的成功或失败,没有这番磨练和失败的叠加是造就不出好画家的。在起五更爬半夜中感受万物通灵之美、思辨天人合一之道。一种笔墨生发出另一种笔墨,在“赶”的过程中艺术家自我得到生发和升华,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