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视域下的村社艺术
2023-07-06王天祥
王天祥
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社区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场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审议通过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时首次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艺术发展创设新的时代语境。围绕城市更新,重庆推动了城市体检、三师进社区、社区规划艺术节等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持续开展以艺术介入城乡营造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视角,我们希望为艺术介入城乡营造提供自身独特的视角与思考。
艺术介入城乡营造有三重维度,分别是:
一、价值取向:家园营造。家园营造,确立艺术介入城乡的价值取向。家园既包括物理意义层面的空间,也应该包括精神意义上的心灵栖居。百年社会变迁,40年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国逾10亿人(包括流动人口)以城市社区为“家”。然而,社区不能仅仅是回家睡觉的地方,社区应该成为继“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之后,让城市居民熔铸新“乡愁”的核心场域。社区需要重新寻求增进居民凝聚力、城市认同感的载体、方式与内容,心灵的栖居、精神的家园,应成为艺术介入城乡营造的根本价值取向。
二、话语凝练:村社艺术。艺术介入城乡营造,可以“村社艺术”为总名。不能孤立地看待艺术介入社区,也不能孤立地看待艺术介入乡村。目前,对艺术参与城乡营造的实践,中国多借用西方话语,如参与式艺术、介入性艺术、社区艺术、新类型公共艺术、关系艺术等概念。基于“家园”的价值取向,基于“城乡融合”的历史视野,我们可以“村社艺术”为艺术参与城乡营造实践的“总名”。“村社艺术”既表征了艺术的空间转向,也表征了艺术从空间向場域的转向。同时,“村社艺术”还接续了基于“血缘宗亲”的乡土中国的文化脉络,也重建了城乡融合视野下的乡村与社区的内在关联,并隐含了对“亲情家园”的向往与追求。
三、方法路径:艺术参与。艺术参与城乡营造,不是把“创作”从“工作室”迁移到“社区”、把“展演”从“画廊与美术馆”迁移到“公共空间”。艺术家以“问题”为导向,以“参与”为方法,通过调研与沟通达成共情、以协商与合作达成共创、以成果和展演达成共享,通过共情、共创、共享,共同铸造社区文化记忆、塑造社区文化认同。在这里,“参与”蕴含“态度”,是一种“生活政治”;“参与”凸显“过程”,是一个持续“协商”“互动”“合作”的行动过程;“参与”转变“内蕴”,从西方参与式艺术“剧场性”,转变为中国乡村的“日常性”特征。
村社艺术以“家园”为取向、以“问题”为导向、以“参与”为方式,可分为场域艺术、社群艺术和生态艺术三种类型。
一、发展场域艺术,回应空间场所感丧失问题。快速城市化进程所导致的千城一面问题,让我们日常生活空间的场所感、意义感基本丧失。艺术介入城乡营造和社区更新,不是为社区简单地涂脂抹粉,而是通过调研、协商、发掘和提炼社区共同文化价值,以艺术为媒介与载体,将社区共同文化价值可视化、审美化,这个可视化与审美化的形式即为场域艺术。
二、发展社群艺术,回应人与人交往异化问题。今天生活在社区的人们,普遍存在孤独感、失重感、漂泊感。重新焕发艺术的媒介力与交往力,让人与人的交往成为美的关系,这就是社群艺术。
三、发展生态艺术,回应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问题。2013年,雾霾肆虐,让人无处可逃。2015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蒋登明发表文章《千疮百孔的农村》,文章说,尽管中国的工业污染也很严重,但今天中国最大的污染不是工业污染,而是农村面源污染。新冠疫情的暴发,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人与自然关系异化带来的恶果。因此,我们以食物和废弃物开展了参与式艺术创作。赓续“天人合一”传统智慧,回应生态文明未来,是村社艺术的不可或缺的价值维度。
村社艺术,以艺术承载人民美好生活,正是艺术领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召唤的回应与展开。
(作者系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