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流动到艺术教育
2023-07-06周晶
周晶
社区美育因其开放、不可预见、偶发、漫无目的、冲动等形态与当代艺术的实践有诸多重叠,相较于目标明确的学校教育而言,它更像是游戏。相较于个体化创作,它触及到社会、群体、公共空间等诸多问题而将美育引向综合价值。本文以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师生共创的艺术教育项目为例,浅析社区美育的创作特征及教育转化。
参与式社区美育项目《来,来耍》发生在四川美术学院南校门外的餐馆街区。项目成员以各自擅长的创作媒介设计儿童艺术工坊课程,邀请餐馆、商铺经营者或员工的孩子,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绘画与手工实践,自由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一系列互动共创意义的作品,并在餐馆走廊布置出24小时临时美术馆展示。该项目关注教与学如何在“非传统”的教育空间中开展,探索教与学的行为如何改变了空间原有的人地关系,同时赋予了空间新的内涵和意义。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教育形式,替代性教育旨在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教育环境,呈现一个更为多样的世界图景。
作品《回声海螺》是一场社区艺术疗愈项目。项目成员结合自身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茫然处境,思考能否通过艺术来缓解焦虑,社区又能为此注入什么样的能量。她们聚焦20岁到30岁之间的年轻人,试图让有一定年龄差的年轻人建立起真实的情感链接与信任系统。通过社会招募,引导社区青年通过聚会、参与游戏、互动问答等获得情绪纾解,以艺术涂鸦行为最终找到情绪出口,获得正面的情绪能量。疗愈中的游戏环节将封闭的个体释放,通过艺术活动不仅拉近了社区中人与人的关系,也显出当代年轻人面对普遍性心理问题的勇气。“游戏”过程中的规则反转和情绪释放让所有人真实触摸到了艺术的乐趣、能量与价值。
以上两个艺术项目都通过艺术教育,将美育落实到社群中,体现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理念,是公益性艺术项目的社区试验。杜威认为传统的学校与经验世界是相隔离的,他提出的“学校、家庭、街区”一体化对项目启发很大。如果说街区的相连打通了物理空间的封闭,那么社区美育则是以艺术之形态打开心理地理界域,建造人与人、人与社群之间更合理的关系。
2022年“空间与地方”社区美育行动计划展中的作品“流动博物馆”,在重庆龙湖U城商业街区实施,小组成员是艺术教育学院综合艺术系本科学生,作品主体采用“街头美丽屋”自由组合的结构形式,与小组其他作品组合为一个可移动的装置,旨在讨论社区公共空间建构流动博物馆的意义与可行性。尝试将“博物馆”关于“物”的叙事概念与社会交融,实现从个人、家庭向在地空间的艺术流动。巫鸿曾对博物馆藏品的完整性提出质疑,他认为“历史物质性”是一个变化过程,物品的意义在历史的上下文关系中会不断转化,在流转、收藏和陈列中显现出变化的生命。从美术史的物延展到社会场景中的物,从凝固的博物馆“实物”到流动的生活中的“原物”,原物、原境、使用物的人、人于原境中,这之间丰富的关系是创作小组观察、研究与实践的基础,因为疫情关系,作品的物质收集、转化基本移挪到虚拟社区,征集到的物的故事更为丰满,通過捕捉日常之物背后充满生命力的人,“流转”出了更多偶然性和丰富意涵。
博物馆在人们的常识中是一个固定的建筑,对于普通人而言离日常生活很远。但是“流动”让博物馆走进社区,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连接和对话的平台,使人们能够进入其中参与、分享、交流,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它就像是一个自由的“容器”,不断收集、展示和讨论“物的生命”。结合作品设计出的适合儿童或家庭的公教课程,利用“流动博物馆”的临时空间,可以不受场域限制即时实施,通过教育活动又将艺术的审美、创作的乐趣与大众分享,实现了从艺术流动到艺术教育的转化。
(作者系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