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以“四力”建设培养复合型传播人才

2023-07-06余慎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数字赋能价值引领四力

摘要:当下高职院校传媒专业学生成长于互联网一代,对新媒体反应灵敏。伴随着数字化改革迅猛发展,媒介功能不断升级,媒体叙事渠道不断拓展,媒体平台内容不断交融,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输入着复合性、技术性、前沿性的内容和思想。高职院校传播类专业当与时代同频共振,意识到“四力”建设在新文科背景下培养传播人才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价值引领、作品孵化、数字赋能、融媒创作”的建设路径,提升学生“四力”水平,向社会输出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传播人才,发挥传播人才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功能。

关键词:价值引领;作品孵化;数字赋能; 融媒创作;“四力”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而2020年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文科教育共识: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那么,在此背景之下,高职院校传媒专业如何围绕“四力”构建专业建设新路径,成为人才培养不可回避的时代问卷。

后专业主义对人才培养的增值效应

新文科建设适应后专业主义发展而生。赵俊芳认为,所谓后专业主义,主要是在对专业主义展开反思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追求学科专业发展活力的思潮,其核心观点在于:一是后专业主义肯定专业主义在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规范性和积极作用;二是反思批判专业主义在学科专业发展中的固化效应,试图通过淡化学科边界、开展跨学科研究等手段,克服学科固化问题,激发学科专业重新获得活力;三是通过搭建“公共”平台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总体性问题,承担学术的社会责任。

202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来自全国高校的1011个项目入选首批“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新文科项目的正式认定,标志高校新文科建设开始进入实施阶段。翻阅这些代表性学者和学科改革实践项目,发现在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既遵循学科体制、学科规范所预设的范围和模式,又打破学科专业自身的区隔、学科理论与实践间的断裂,超越学科体制,寻求新的提升和发展,实现后专业主义背景下具有增值效应的人才培养。

传媒人才的培养要回应时代需要

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要注重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如何理解“复合型”?与新文科建设之“新”存在什么关系?一个具有普遍共识的看法是:传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但随着新文科研究的向前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学科交叉融合不是当下新闻传播类专业建设的主要出路,“新”的关键是要能通过现有的科技手段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赵奎英认为:“‘新文科不仅意味着文科与新科学技术的融合,或者说文科与新技术的融合不是最终目的,学科交叉融合是为了‘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为了更好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

由是观之,在新文科建设中,传播类专业对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解,不是表面上的“科技+”或多个传播专业的简单相加,它更多的是指借助现代科技重塑传播专业发展的思维理念,构建专业多元发展的价值体系。

当今世界未来已来,数字信息化使传媒产业遭遇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过去我们是生活中有媒介,今天我们是生活在媒介中,明天我们将是生活即媒介。那么,在“新文科建设”视域下,复合型传媒人才培养应在培养目标、规格、计划、能力、素养等方面主動求变。

强化人文关怀,聚焦高质量人才培养

新文科建设下的复合型传播人才培养,首先是强化价值引领,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

在培养目标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而从传播类专业的特色来看,政治属性是其本质属性,“党性原则”是其主要原则,这就决定了在其人才培养上必须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高尚的品德修养、艰苦的奋斗精神。同时,还需筑牢学生的底线意识。毕竟当下的传播环境,真假难辨、复杂性、不确定性并存,“把关人”角色愈发重要。由此可以看出,智媒时代,“价值引领”在复合型传播人才培养中起着风向标的作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内容为王”依然是传播者的主要诉求。传播人才培养要引导学生从海量信息中去伪存真,提炼出有价值信息,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信息产品,陶冶受众心灵和情操。

加强跨界思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分析当下的传媒业态环境,在传播方式上,传播产品呈现出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直播的多元模式,媒介融合,深度“混搭”;在传播特色上,“媒介+场景”“频道+平台”“新闻+服务”成为主流,两两结合,互通有无;在传播终端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端相互融合,不分彼此;在传播产业上,出版、影视、动漫、广告等产业相互渗透,不断变革。

可以预见,随着媒体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影响传播业态的变革。这也给新时代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唯有紧密对接时代发展新趋势,加强跨界思维,充分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大量新兴技术,以“科技+”“艺术+”为专业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持续推动教学内容更新,贯通“教室—实验室—工作室”“作业—作品—产品”等培养层次,探索产教融合,切换虚拟与现实,才能适应社会对传播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职院校传媒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亦是宣传思想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建设应围绕“四力”——脑力、眼力、脚力、笔力,构建“价值引领、作品孵化、数字赋能、融媒创作”建设路径,提升学生“四力”水平。

价值引领,强化“脑力”

所谓“脑力”,就是要加强拨云见日的思考能力,能从根源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复杂情况下能够看透问题的本质,在大是大非面前对错分明、立场坚定,在重大问题面前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媒专业作为文科的一种,本质上是人的知识,人才培养当具有非工具性的一面。但专业主义的制约和平台流量效应,使得人才培养不断被“以流量为中心的去个性化”“以受众为中心的去思考化”“以情绪为中心的去情感化”所归训。这样的“空心人才”,不但不能起到“先进文化传播中引导、示范和影响的作用”,也会因“人”这一部分的缺失沦为工具。

如前所述,传播专业教育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在培养目标上,明确所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类课程建设需清晰认识到,价值引领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风向标。当牢牢把握其价值导向性,探索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修养、道德修养、专业修养以及职业修养。在教学方式上,能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兴趣、动机等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培養。课上,激发学生个性特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既能“用手”,又会“用脑”。课后,通过布置一些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拓展作业,让学生在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提炼信息、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团结合作,主动思考,创作出优秀的传播作品。

数字赋能,增强“眼力”

所谓“眼力”,就是要培养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这就要求传媒工作者坚定政治立场,“看准”当今形势,辨别复杂的社会态势,对个中情况看深、看透。不光要“看得准”,更要“看得精”。

为了历练学生的“眼力”,很多高校采用“多专业联动”的教学方法,在学科交叉中突破专业壁垒,拓宽学生的眼界和视野。对于传播专业而言,传播人才培养需拥有跨界思维,与数字化等新兴领域交叉融合,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紧密对接,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保持一致。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传播类专业,通过虚拟仿真的实践教学项目,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专业课实验教学中,为学生打造逼真的传播环境。如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教师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进入真实的传播环境,比如走进剧院进行剧目传播,走进博物馆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非遗制作基地传播传统手工艺等,带给学生沉浸式、交互式的采访体验,再通过传媒工作坊的传播实践,制作出适合不同传播平台的内容作品。同时,学生还可借助VR展示平台,提高作品设计的传播效果。这种“科技+”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教学时空,丰富了学生跨学科知识与技术素养,有效提升“眼力”。

作品孵化,锻炼“脚力”

所谓“脚力”,就是自觉践行、脚踏实地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主动深入一线,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真正笃行不怠、敢作敢为。

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今天,足不出户即可阅尽天下事。智能手机的普及,更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动动手就能做到的心态,在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学生群体中广为流传。这样的生活环境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脚力”。有调查显示,当前学生的运动量越来越少。为了培养学生的“脚力”,一些高职院校将传播专业课程教学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把专业实践放在学生行走的路上。比如以乡村振兴为契机,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毕业作品制作的机会,走进乡村农产品基地,以直播带货的方式提振乡村经济,此举极大提升了当地相关农产品的销量和知名度。有的学校还每年派遣学生到乡村开展“三下乡”扶贫助农活动,宣传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成果。在此过程中,学生行走在路上,经历酷暑严寒,“脚力”得到极大锻炼。

有的学校还采取学徒工作坊模式,把课堂教学真正变成了“传媒生产车间”。在这一模式之下,学生成了文字记者、新媒体编辑、摄影记者、视频制作人等,教师则变成了主任、主编或公司业务指导等,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专业性指导。在这个开放、兼容的课程平台中,学生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根据自身所长发挥团队优势,集体学习、集体创作,最终完成传播作品,并发送至线上真实的传播平台上进行传播效果检验。

融媒创作,提升“笔力”

所谓“笔力”,就是要提高写作能力。在新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正视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互联网传播新格局,“下笔如有神”不只是手中的书写工具,更是一台台电脑、一个个镜头。

新文科建设倡导自主、开放、参与等理念,面向新一代内容生产、传播、运营的媒介融合体系,高职传媒专业需加强学生的“大写作”意识,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直播等传播方法进行融合传播的能力,在“口头、笔头、镜头”进行传播作品的制作。当下,大部分高职院校把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笔力”体现在创意策划、信息采集、摄影摄像、融媒写作、融媒叙事、融媒编辑、融媒传播七大专业能力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融合的传播手段,进行全媒体内容制作,并分发到各个传播平台。在这些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创作,积累经验,提升“笔力”。

新文科建设是在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愿景,是解决人才培养在新时代面对诸多系统性问题的重要契机。高职院校传媒专业建设应明确新文科“培养人”的本质,以“四力”为能力标准,促进跨学科交叉。通过积极探索“价值引领、作品孵化、数字赋能、融媒创作”建设路径,培养学生拨云见日的“脑力”、见微知著的“眼力”、笃行不怠的“脚力”、生动出色的“笔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成长为优秀的传媒工作者和对时代、对国家有贡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俊芳.后专业主义视域下的学科更新及新文科建设[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50-159.

[2]赵奎英.“新文科”“超学科”与“共同体”——面向解决生活世界复杂问题的研究与教育[J].南京社会科学,2020(7):130-135.

[3]宋健,谢娟.媒体融合背景下“作品孵化”思维引领高校传媒教育新发展——基于“丰”型传媒类人才培养理念的探索[J].新闻传播,2022(2):10-12.

作者简介:

余慎(1979—),女,汉,广东罗定,硕士研究生,中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新闻学、传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创新强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建设成果(编号GWX-2022-rc011)]

猜你喜欢

数字赋能价值引领四力
数字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路径
让“数字”为“两业”融合赋能
数字经济赋能临安山核桃特色产业发展
数字化赋能出口型跨境电商的价值共创研究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
医改警惕“四力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