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景观与园林绿化在老旧街区更新中的技术应用
2023-07-06孙振伦张放
孙振伦,张放
(辽宁工业大学,锦州 121000)
1 前言
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扩张使得许多老旧街区逐渐显露出诸多问题,如拥挤的居住环境、过时的基础设施、不良的生态条件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限制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老旧街区进行更新改造迫在眉睫。在街区更新的过程中,建筑景观与园林绿化作为重要的城市设计手段,对于提升老旧街区的环境品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加强社区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为老旧街区更新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践方法,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2 老旧街区更新背景及挑战
2.1 老旧街区的特点
老旧街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价值;(2)基础设施陈旧,如破损的道路、陈旧的排水系统等;(3)居民居住条件差,住房密度高、通风采光不足、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突出;(4)公共空间和绿地资源不足,缺乏休闲和活动场所;(5)社区组织结构较为复杂,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1]。
2.2 更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在老旧街区更新过程中,常面临以下问题:(1)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避免在更新过程中破坏原有的历史风貌;(2)如何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特别是居民对改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求;(3)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公共空间和绿地资源的利用率;(4)如何确保更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吸引投资者参与;(5)如何实现环境可持续性,保护生态环境并提升生态效益。
2.3 景观与绿化在街区更新中的重要性
景观与绿化在老旧街区更新中具有重要意义:(1)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恢复和提升原有的建筑风貌,增强街区的历史文化特色;(2)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提供更多的休闲和活动场所,增加居民与邻里之间的互动机会;(3)提升城市环境品质,通过绿化和景观设计手法改善城市微气候、降低噪声污染、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4)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提升街区的美学价值,使其成为城市的名片;(5)促进生态可持续性,通过绿化设计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效益。
3 建筑景观与园林绿化的原则与策略
3.1 保持历史文化特色
在老旧街区更新过程中,保持历史文化特色至关重要。设计师应充分挖掘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原有建筑的保护、修复和改造,尊重并强化街区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在新建筑和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融入地域特色,创造与历史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建筑和景观。
3.2 提高空间品质
提高老旧街区空间品质是更新的核心目标之一。设计师应充分利用有限空间,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绿地覆盖率和公共空间质量。此外,可以通过引入景观元素,如雕塑、座椅、灯具等,增强空间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改善街道、广场和公园等公共空间的设计,使其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需求[2]。
3.3 提升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在老旧街区更新中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师应关注生态问题,通过增加绿化面积、改善水体环境、提升空气质量等措施,打造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此外,可以引入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如绿色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利用等,提高街区的生态环保水平。
4 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4.1 建筑景观设计技术
4.1.1 立面改造与翻新
立面改造与翻新是老旧街区更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改善建筑外观,提高视觉效果,增强区域形象。以下是立面改造与翻新的主要技术参数:
(1)立面材料选择
表1 立面材料选择表
表2 设施配置表
表3 绿地类型和比例表
表4 常见植物类型及其应用场景表
表5 常见水景元素及其特点和适用场景表
表6 常见硬质景观元素及其功能和适用场景表
(2)立面色彩搭配
通过对比分析建筑原有色彩与周边环境,选用符合历史背景、文化氛围的色彩搭配,提升整体视觉效果。
(3)立面照明设计
根据建筑特点和周边环境,设计照明方案,包括照明类型(如投射灯、筒灯等)、照明亮度(如100lx—300lx)及光源色温(如3000K—6000K)[3]。
4.1.2 空间组织优化
空间组织优化是指通过调整建筑内部空间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改善功能布局。优化方法包括:
(1)剖面调整:通过调整楼层高度、台阶设置等,提高空间舒适度。
(2)空间整合:通过合并、拆分或调整房间,以适应新功能需求,如将废弃仓库改造成文化活动场所。
(3)交通组织优化:优化建筑内部的交通流线,提高行人通行便利性。
4.1.3 活动场所设计
活动场所设计的关键技术参数包括:
(1)场所尺寸与布局
根据活动类型和参与人数,合理规划场所尺寸和布局。例如,设立一个室外广场,可容纳100—200 人,面积为500—1000 平方米;若规划一个街头咖啡座,可容纳20—50 人,面积为100—200 平方米。
(2)设施配置
根据场所功能和使用需求,合理配置设施。例如,为满足休闲需求,在广场上设置座椅、遮阳伞等;为方便亲子活动,规划儿童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等。
4.2 园林绿化设计技术
4.2.1 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规划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参数:
(1)绿地类型与比例
根据功能需求和空间条件,确定绿地类型和比例。以下是常见的绿地类型及其功能:
(2)绿地连通性
通过绿地布局,实现各类绿地的空间连通,形成有效的生态廊道,提升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和城市景观品质。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可以提高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微气候,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4.2.2 植物选择与配置
植物选择与配置是指根据环境条件、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合理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并进行合理的搭配与布局。以下是常见植物类型及其应用场景:
4.2.3 水景与硬质景观设计
以下是水景与硬质景观设计的关键技术参数:
(1)水景设计
根据场地条件、功能需求和景观主题,设计水景元素。以下是常见水景元素及其特点:
(2)硬质景观设计
根据功能需求和景观主题,设计硬质景观元素。以下是常见硬质景观元素及其功能:
水景与硬质景观设计是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市普陀区的苏州河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项目为例,该项目是一个典型的水景与硬质景观设计案例。在水景设计方面,设计师们利用现有的水体资源,在河道两岸设置了步道和休息区,提供了沿河散步和休闲的空间。同时,引入生态浮岛和水生植物,如:菖蒲、水葱和睡莲等,以改善水质。在硬质景观设计方面,设计师们结合地域特色和街区环境,运用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打造出富有特色的硬质景观空间。例如,在广场设计中融入了上海的海派文化元素,如白墙黑瓦、石库门等。通过水景与硬质景观设计,苏州河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项目为老旧街区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城市的生活品质。
图1 苏州河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项目
5 实施与管理策略
5.1 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在老旧街区更新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为街区更新提供有力支持。例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更新成本;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推动公私合作模式;制定绿色建筑、景观设计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引导设计师和开发商采用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和技术。
5.2 合理分配更新任务
合理分配更新任务是确保老旧街区更新顺利进行的关键。政府、企业和社区应共同参与街区更新,各自承担相应职责。政府主导规划与政策制定,提供更新所需的资源和支持;企业承担设计、施工等工作,保证更新质量;社区组织居民参与,收集居民需求,推动更新方案的实施。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确保老旧街区更新工程的顺利进行。
5.3 监测与评估
在老旧街区更新过程中,监测与评估是保证更新质量的重要手段。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对更新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开展现场监测,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在项目竣工后,进行成果评估,检查更新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6 结论
老旧街区更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建筑景观与园林绿化的技术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本文从老旧街区更新背景及挑战出发,探讨了建筑景观与园林绿化的原则与策略,分析了相关技术应用实例,以及实施与管理策略。在实践过程中,持续关注更新项目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更新策略和技术手段,为构建宜居、美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