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趋势一:低价冲击明显

2023-07-06

电脑报 2023年25期
关键词:低价天猫淘宝

从已有的数据来看,为争夺电商市场的份额,各家平台几乎都放下了“品牌向上”

的执念,转身向低价走去。毕竟线上相对于线下,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价格,尤其是考虑到当下消费端的偏好,更有能力打出低价的新兴平台在电商市场所占的份额也就更多。

根据高盛报告,淘宝天猫的市场份额从2019 年的66% 下降至2022 年的44% 左右,四年大降三分之一。同期竞争对手中,京东稳定保持在20% 左右,拼多多则从10% 增加到18%,而抖音和快手的迅速崛起,蚕食的主要份额正是来自淘宝和天猫。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次6·18,强化“用户低价心智”成了各个电商平台的重点。所谓的“低价心智”是指费者对于商品价格的敏感度和关注程度较高,在购买商品时主要以价格为决策因素,这也是拼多多得以崛起的原因之一。

为了夺回流向拼多多的消费者,淘宝从4 月开始就在App 首页增加了低价商品频道,京東则在3 月将“百亿补贴”频道移至C 位;而拼多多则在首页推出降价榜单,抖音选择用自营模式探索低价电商。

价格优势成为竞争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平台对于低价商品丰富度的关注,供应链的产业带商家,包括厂牌和白牌商家也成了争夺的重点。据常州一家运动鞋白牌商家透露,往常大促节点自己都不太愿意参加,“淘宝流量一直比较贵,大促期间会更贵,退货的概率也大,所以我们大多数都是旁观、供货,提高复购率比一年两次大促带来的回报更多”。

而在今年,淘宝专门针对中小商家设置了专属的营销通道,包括20 亿元广告专属补贴等,淘宝直播则开设了1 万场产业带专场直播。不过与拼多多相比,淘宝的转变称得上缓慢,拼多多的流量分配机制一直是价格为先,即给予同等产品价格更低者更多的流量倾斜。

从最终公布的战报来看,淘宝对中小商家的确愈加重视,但是大促之后的流量机制又该如何协调才能留住广大中小商家、拿回低价话语权依然是未知数。淘宝官方战报特意点出,截至6 月18 日0 点,超256 万名中小商家今年的6·18 成交额超过去年同期,还有118 万名中小商家实现1 万元成交,其中6.8 万名商家加入淘宝还不到3 个月。

猜你喜欢

低价天猫淘宝
低价≠实惠 吃喝玩乐购,切记避开这些“坑”
从天猫的“新零售”变革中看商业的“新四化”
雀氏联姻天猫母婴共赢奥斯卡
为什么高价总能打败低价?
复合肥低价促销是否会成常态
贴吧吧主诋毁淘宝店败诉
合理低价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第一次“淘宝”
天猫“北伐”
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