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一课一得”的实施策略

2023-07-06张正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一课一得语文教学

张正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一课一得”的策略,教师要熟悉教材,了解学情,熟练方法,教学目标不宜多,要简化;教学内容不能贪多求全,应大胆取舍,要精化;教学切入口要选择恰当,教学中心不能被掩盖,要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要盯住重点,要优化。这样,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一课一得  简化目标  精化内容  强化中心  优化效果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一课一得”教学理念,即一堂课理解一个问题,明白一个道理,掌握一种方法。实践证明,运用“四化”法是实施“一课一得”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基于学情,简化教学目标

一篇文章教学目标过多,所有知识点一一涉及,学生会应接不暇,教师教得支离破碎,知识如同浮光掠影,学生学得云里雾里,训练如同蜻蜓点水。设定目标的主要原则是学情,依据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来制定教学目标。这需要教师具体分析学生“最近发展区”,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状况和当下需求,并结合教材特色有所取舍。

如《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要教的知识点很多。要品味词语和句子,要品析文章标题、结构、人物形象、作者情感、表现手法、文章主题、语言风格等。显然,所有内容都详细讲,要耗费不少时间,想一课多得,结果难求一得。我这样设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探索作者在塑造人物中渗透的思想情感;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了解人物事迹和作者情感变化。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阿长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之所以这样设立目标,是基于初一学生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情感态度不够准确,于是以此为重点,要求学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如阿长说话睡觉的习惯、教作者说话做事的规矩、讲述长毛故事。从儿童偏激而又幼稚的眼光看,作者当时确实不喜欢阿长。但阿长对作者的点点滴滴都表现出真挚的关爱,她用朴实的言行传承着中国传统的吉利文化,她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教育孩子从小有教养。后来她想方设法买绘图的《山海经》一事,让作者受到震撼,萌发出敬仰和怀念之情,作者情感发生极大转变。学生从阿长的形象描写中,学习到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对孩子朴实真挚的爱。

如果不简化教学目标,势必造成目标多、任务多、着力点分散的现象。

二、删繁删杂,精化教学内容

确立教学目标后,教师要根据设定的目标大胆删削庞杂的内容,选择重点内容来教学,有舍才有得,否则难于做到一课一得。精化教学内容,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考虑。

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不需教。如学习《岳阳楼记》,不再训练学生翻译方法,讲述翻译六字方针:留、删、补、换、调、变;也无需再讲“抓住名言警句来疏通文意”的学习内容,因为这些过去已经训练了,学生懂得,只需课堂适当检测即可。

前置任务能完成的不需教。如学习《桃花源记》时,课前布置了几个学习任务,一是借助课文批注和工具书理解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翻译课文;二是揣摩作者写自己游览桃花源时一路作了记号,为何返回时就找不到原路了,南阳刘子骥听闻后也去找,无果而病终。这些内容在学生预习时了解,课堂无须再处理。教学重点就可以放在层层设疑的写法和评价陶渊明的政治理想方面就行了。

课堂必须教的要教。如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手法灵动的变化美,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句式和谐匀称的建筑美,意象组合的绘画美。这些内容单凭学生理解会有障碍,教师可引领学生总结精彩独特的语言形式,品味意象的深刻内涵,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

关联课文知识的要教。如学习《范进中举》,为了加深学生对范进中举发疯原因的理解,有必要补充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如封建社会考试的等级制,考试内容的设置,不同级别中榜学子进入仕途的官职等。这样能丰富学生的认知。

拓展文本资源的要教。有些课文单学一篇不足于落实教学目标,可以向课外读物拓展。如学习《壶口瀑布》,若只学这一篇,学生对游记散文的写法理解不深,可引入作者的《壶口瀑布记》、王充闾的《读三峡》,学生比较阅读后发现:写景都生动形象,语言富有诗情画意。但观察立足点灵活变化,描写或宏观,或微观,或选点。有的在写景中融入丰富的历史典故,增加了人文内涵。拓展比较,学生对游记散文获得了较全面的认知。

删削庞杂,精化教学内容,能保证教学重点的高效实施,保证学生的一课一得。

三、选准入口,强化教学中心

阅读教学要做到“一课一得”,要找准一个小巧的教学切入口,通过切入口直奔文章要探究的中心。切入口的准确选择起着一发牵而全身动的作用。如果开篇绕山绕水,会错过学生精力最集中的黄金时刻,以致神倦意疲,耽误“一得”的高效訓练。切入口要依文而定,灵活选择,内容上可以是某个关键词句、矛盾词句、文章情感、结构线索、人物形象等;位置上可以是标题启思、首句引领、中间开花、尾句逆溯。下面谈两个常用的方面:

标题切入。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题目切入: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作者把百草园称为“乐园”,有什么依据?请用简要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说说得出这样结论的理由。这几个问题能作为课文的纲领,导引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中心句切入。中心句是文章的重点句,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从中心句切入能深入到对文章内容的具体理解。如执教《苏州园林》可以这样切入:课文哪句话介绍了苏州园林的总特点?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阅读课文后不难找出总特点和四大“讲究”、三个细微之处的内容。接着再问:作者按照什么顺序、运用什么说明方法介绍的园林建筑?最后再探析:园林设计师们为何要处处追求自然之趣?

选准教学切入口,教学过程能做到“不枝不蔓”,强化教学中心,能保证一课一得的高效实现。

四、突出重点,优化教学效果

着眼学习的角度和效果,学生的习得应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语言。语文教学,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根本目的,如朱自清的《春》语言非常精彩,在描写景物中有多种感官参与,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实写和虚写。作者善于摹形绘态,动静结合,景情融合。指导学生品味描写景物的精彩语言,并运用文中的语言技巧来进行微写作,就能在语言上有所得。

二是教化。语文具有教化功能,教学中要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文关怀”等予以关注。如教学《岳阳楼记》,既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也要欣赏文章的文化价值、文学价值,更要注重教化价值。引导学生学习古人心忧天下的开阔胸襟,树立为祖国富强而奉献一切的伟大抱负。

三是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很关键。语文学习方法很广泛,如理解词义,概括文章内容和主题,品析人物形象,分析语句的生动优美等。方法要在文本学习中去获得,而不是教师简单地灌输,贴标签。

[作者通联:济南市长清区乐天中学]

猜你喜欢

一课一得语文教学
取舍有道,凸显有效